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白山黑水 → [转帖]缅怀知青战友朱薇薇


  共有157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缅怀知青战友朱薇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转帖]缅怀知青战友朱薇薇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2:30:00 [只看该作者]

转帖网易博友无眠月的博文

            悼念文摘10合一

 

                            前 言  

   

    本人自作主张,将旭光52团上海知青毕援朝、史瑞娟,天津知青张佩伟,网易博友177,兵团战友小豆豆,朱薇薇的小学班主任王世明,北京知青王益珍、钟燕以及本人等十篇悼念文章汇集在一起,以后的悼念文章可能还要增加,让我们共同悼念北京知青朱薇薇战友,在此本人向写稿的各位朋友老师一并致谢了!--安富强

 

               悼念文章选录1:《让我感到震惊的一件事》

 

    崇文小学校友联谊会的聚会感慨颇多,以至于惊喜之后我还一下子理不出头绪来。

    其中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一个和我同年级,并且和我下乡相邻的兵团连队,我们的好姐妹,在我还没机会结识她的时候,她早已告别了人世,永远地留在了北大荒的黑土地,这个女同学的名字叫朱薇薇。

虽然这位不幸去世的女生我不认识,但她一直生活在我的周边,从难忘的童年摇篮--崇文小学到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她的生活始终离我那么近,三十多年前我在北大荒之时,就听说我相邻的连队不幸病故了一个北京知青,但我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更没想到她竟是童年之时就与我生活在同一校园!要不是这次难得的校友聚会,要不是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陈树工同学告知我的这个信息,我始终蒙在鼓里。

从旭光52团网站的文章中我知道朱薇薇是一个瘦弱踏实的好女孩,她的不幸病故让人痛惜和缅怀,一个鲜活的花季少女永远地留着了北大荒的黑土地,连一个小小的墓碑标识都没有!熟悉朱薇薇的同学和老师,希望你们拿起笔来,讲一讲这位同学在学校的生活故事,以告慰我们这位善良校友同学的在天之灵……

(朱薇薇同学的小学校友 安富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75661430393922498.jpg:

朱微微同学生前的照片

 

 

      悼念文章选录2:《一个永远留在黑土地上的北京知青——朱薇薇》

    我已经记不清她的模样了,依稀印象中的她是一个长得小小的来自北京女孩。但是我仍然记得她的名字,原因是我曾是哪个连队的司务长,208个在食堂就餐的知识青年的名字我不知道抄写过多少次,她就是其中的一个。1969年来到三连的时候,十六岁的她和其他知青一样,穿着统一发放的绿军装,干着一样的大田农活。

    为了方便连队知青的生活,三连成立了小卖部,卖些针头线脑、糖果饼干、信封信纸之类的杂货。瘦小的她就成了小卖部的第一位售货员,被人戏称为“老板娘”。小卖部的售货员不用下地干农活。现在想起来,应该是连队的领导对这个瘦小的女孩子的照顾吧。小卖部的进货渠道是团部的供销社,除了卖货,搭乘便车去供销社进货也是售货员的工作任务。她工作认真,待人和善。无论谁有什么需要到团部去采购的物品,她都乐意帮忙,因此人缘极好。

1971年的夏天,她病了,上吐下泻。起病的原因,是吃了变质的面包。那面包是团部供销社面包房自制的。小卖部进货的面包无法做到当天售完,又没有冷藏设备来保鲜,时间一长变质是难免的。为了减少浪费,她经常把发霉的面包剥去外皮,自己食用。

    现在看来,她的病就是因为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场胃炎。在哪个年代,连队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十分有限。连队卫生员给她吃了一些药,没有明显的效果。老职工家属们却认为她得的病是当地人称的“攻心番”,无药可治,要用土法“割番”才能治好。于是,请来了会“割番”的人。那人用利刀在她的手掌、脚掌上划了几个口子,挤出了一些黄水就说好了。没想到,她的病情反而越来越重,一连几天的上吐下泻,使她没有一点力气,完全虚脱了。等到团部卫生队的医生赶来时,她已经抢救不过来了。

就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了我们。因为她的死去,还引起了对救治方案选择的争论。一些当地的老人们认为“攻心番”不是西医、西药和“洋”医生们治得好的病,她的死是因为卫生队的大夫不信“攻心番”给耽误的。而团卫生队则给各个连队发了文件,通知凡有急性肠胃炎症状的病人必须及时送医,以免延误救治机会,耽误病情。

    她的遗体存放在连队的大仓库里,连队派人从井里穿下冰块堆放在遗体旁。几天后,她的父亲赶来了。在遗体旁,父亲矗立着,一声没响沉默了好长的时间。对兵团,对连队,父亲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交待几个她的同学,让大家把她的遗物分送给家庭困难的知青们。据知道的人说,她的母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曾经从死神手里夺回过她体弱的生命。而这次,她却离开了母亲,永远地远去了。为了不让母亲过于伤心,父亲坚持没让母亲前来连队,也没有带回她的遗物。

    她的名字叫朱薇薇。每当战友们在一起念叨起她的名字时,我的眼前出现的却是她的坟地边大草甸子上夏季里盛开的五色斑澜的野花。如今大部分知识青年已经返城回到了故乡,而朱薇薇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里,留在了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只有那些斑澜的花朵和大草甸子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地陪伴着她。

三连的老战友们应该都记得朱薇薇,都不会忘记这个小妹妹。我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是听朋友讲的,因为朱薇薇去逝时,我早已经调离了连队。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请知道第一手资料的人补充、更正。

(上海知青 毕援朝) 

 

 

                       悼念文章选录3:

 

    朱薇薇我没见过面,但知道她是三连的北京知青。一年麦收期间阴雨连天,道路泥宁不堪如同沼泽地,连车进去多很困难。我们见高大夫在整理药箱说要去三连抢救一名患“中毒性菌痢”的病人,一天一夜后高大夫回来告诉我们说没抢救过来,听完我们都震惊了!还这么年青的生命瞬间就这么消失啦,我们几个问为什么不及时转院,哪怕送卫生队来也行啊。。。。。当年边疆。农村缺医少药而仅仅是小卫生所的连队药品的贫乏状况更是可想而知了!高大夫说她到时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当时估计1。可能机体已处于严重脱水,2。再加用了镇静药冬眠灵。。。。。书上写着,抢救中毒性痢疾用冬眠疗法也是其中的一步治疗手段,但要冬非合用为好,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及时机,再决定用量。。。。。不过朱薇薇的死因跟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治疗的及时于否都有关系!唉!只能感叹一声谁让我们赶上了那个特殊的年代呢, 帮着流了无奈的眼泪。想当年我们在卫生队抢救过一名患中毒性消化不良的11个月左右大的患儿,名叫杨勇【他父亲好像是在后勤做保管员工作的】虽然辅助检查条件极差,药品奇缺但我们在谭大夫的技术指导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群策群力抢救了六天七夜,当时患儿的父母也决定放弃抢救了,但孩子还有一口气我们舍不得放弃, 终于把已处于极度心衰的小生命给抢了回来,遗憾的是药物毒性太大,孩子的耳朵聋了。以上的遗憾在我以后的三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会不时的浮现,患了任何疾病一定要及早治疗。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医风医德,才能做到是真正的救死扶伤!

(上海知青 史瑞娟)

 

 

                       悼念文章选录4:

 

    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看完了你的文章,正是很难过。所以很久以来想起黑龙江,就会感到有许多伤痛。 

    朱薇薇,她确实是个可爱、瘦小的姑娘。她父亲是8级干部,当时和她的母亲均在五七干校接受教育。 朱薇薇说话那样爽快、干事利落,也略带着干部子女的一点点神气。 

那是阴雨连绵的日子。 

    她生病的前一天下午,来到三连当时的大宿舍,依着炕边与正生着病的北京知青聊天,说说笑笑中我听她说“小卖店的面包要坏了,一掰都能拉出丝。我推销给食堂小田他们吃。谁知,小田拉起了肚子,真没用!我可当场就吃给他们看,你看一点没什么吧!哈哈!真没用。”。。。。。。 

    当时我正躺在床上生病,睡在那边炕上,目睹了她面对我的笑脸,也是至今留下最后一次对她的记忆,扎着两个牛角辫! 

    隔天,便听说她病了,发着高烧。不久又听回宿舍的人说团部来医生了,血压都量不出了。。。。。。 

    第三天,听说她死了。 

    悲痛气氛一下子笼罩着三连知青宿舍,也蔓延到认识她的老乡家中。几天来,大家沉默寡言,几个老乡在领导的安排下用木头打起了“棺材”。男知青在领导安排下,找了个地方开始挖“墓穴”。最难过的是女知青们,她们默默地拿出“卫生纸”一言不发,开始不约而同地做起了白色的花,一朵又一朵。。。。。。 

     人们不知如何才能真正表达内心的哀思。   

 她父亲来了,一个正在“受教育中”的老干部啊!面对分别多日的女儿,她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在他面前撒娇,她再也不能叫他一声“爸爸”,内心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当大家将安放朱薇薇遗体的“棺材”放入“墓穴”后,他父亲说:“让朱薇薇永远留在这块土地和爱她的人们在一起吧!”人们哭泣着,排着队,一人一抄土盖上她的“棺材”上,队伍往前挪动着。。。。。。那“卫生纸”做的白花圈,摆放在已堆起的墓前,安息吧,黑龙江的北京女儿!

    回忆不是很开心的事,写下这些文字愿能和大家一起记着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可爱的小战友,她已睡在那遥远的黑龙江已很久了!

(网易博友177)

 

 

                       悼念文章选录5:

 

    看了毕援朝写的《一个永远留在黑土地上的北京知青——朱薇薇》,唤起了我对朱薇薇的回忆。我与朱薇薇是一个连队的,朱薇薇是到三连的第二批北京知青,到连队时还不到16岁,是连队里年龄最小的女知青。她身体瘦小,但活泼可爱,与战友们相处很好,与当地的老职工也出的不错,在小卖点里工作,很踏实,也很能干,在兵团不到一年就告别了她喜欢的黑土地。她的不幸死亡,对知青的震动很大,一个鲜活的生命,三天时间就没有了。朱薇薇一死,引起了连队领导和团领导的高度重视。当时。连队还有好几个知青也都病了,病症与朱薇薇相似,发烧,上吐下泄,老职工们说是克山病。说起克山病,知青们都有点恐慌,据说此病传染很厉害,得病的知青在炕上躺了不少,因此,得病的知青也让老职工按当地的治“克山病,土法子给治病,但都不管用,后就都停止了土法子,全送团部和师部去治疗了。照现在说法,就是细菌性痢疾感染,但因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朱薇薇过早的离开了我们。。。。。。再过些天,就是清明了,做为战友,让我们在此缅怀朱薇薇,她的音容相貌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兵团战友:小豆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2:40:00 [只看该作者]

            悼念文章选录6:怀念战友--北京知青朱薇薇

 

    薇薇,你走了,刚满18岁。像过早凋零的鲜花,美丽,纯洁,令人惋惜。在炎热的夏季,农忙的麦收季节。因为吃了发霉的面包。结论为“暴发性痢疾”。薇薇,你凭着一颗青春火热的心肠,为了不浪费粮食;为了减免“革命”工作的损失;为了贫下中农和战友的健康,自己掏钱买了发霉的面包,把苦、霉吃进自己的肚子里。

    薇薇,三连的战友都理解你的热心肠,都能体会到你对战友 、贫下中农的爱心。薇薇,我们想你,爱你,难忘你的音容笑貌。难忘那个让我们心痛、心冷的夏季。当你一会儿发高烧,一会儿冻的浑身发抖,连牙齿都咯咯地响时,我们找连队卫生员、团部卫生队和师部医院的大夫,他们用各种办法也未能使你从昏迷中清醒。全连的战友围在你的病房外面,屋外的窗台上也挤满了战友,无声地,默默地,焦虑地期盼奇迹能够出现。指导员刘子忠在那天的中午,让我给你找一些新衣服。我傻了,但还是按要求去做。把几天前你收到的一套新衣、裤、帽子、鞋、袜准备好。指导员又说要能御寒的衣服,我们都傻了,但还是在战友中找出了比较新的毛衣、毛裤。

    那天晚上,没有战友能够入睡,大家围在连部周围。那天晚上,天空阴云密布,十分闷热。随之噩耗传来,“朱薇薇走了。”战友的眼泪如同下雨一样,止不住地滚落。接下来,连续两天都是阴雨连绵,湿冷的天气,从每个人的心底泛起一汩汩冰冷的辛酸。我们将你放在麦场的仓库里,从团部运来大块儿冰围在你身旁,轮流守护,你微微睁着的眼睛,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肯定有许多事要做。你不愿意这么年轻就走,还有许多留恋,还有许多遗憾。连队两夜没有停电,战友们在宿舍里,用白纸折叠出朵朵白花。选出你笑的最开心的一张照片,由战友亲手绘画放大。

    第三天清晨,太阳升起。中午,你的父亲从遥远的“干校”赶到三连。我们把叔叔带到你的身边。在父亲的面前,我发现你的眼睛闭上了。原来,你除了留恋,还一直在等着亲人的到来。叔叔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干部,在你的追悼会上,他强忍着悲痛,让眼泪在心里流淌,他只讲了“谢谢贫下中农对薇薇的教育,向兵团战友致谢,朱薇薇还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他没有拿走你的遗物,执意留给需要的知青战友。我们哭了,只要求留下你的相册。大家将你的照片分别珍藏,留做永恒的纪念。然后,把你的行李寄回北京。追悼会后,大家抬着三连木匠铺做的小红棺材,战友们排着长长的队,像电影“燎原”中一样,每人一锨土,将你——朱薇薇安放在三连后屯,大树趟附近的黑土地中。

    听北京战友讲,你的奶奶始终不知道你已不在人间,每逢有战友去你家,她老人家都要问:“你们都回来了,薇薇为什么还不回来?”你的母亲将你的箱子摆放在家中,不允许随意乱动。母女情深,母爱无边。现在,许多战友已为人父母,深深理解这难以言表的心疼,如同剜肉挖心。

    1998年,我们又回到久别的三连,其中重要的事,是到你的墓前。老职工告诉我们,你的坟墓没有了,都平了,种庄稼了。我们只能面对那曾经埋过你的地方,大声呼喊:“朱薇薇,我们来看你了……”喊声直上云霄,喊声溶入黑土地。薇薇,你会听到的,在另一个世界,会感到战友对你的思念。薇薇,你的身躯与黑土地溶在一起,你的灵魂活在战友的心里。你虽然永远的留在黑土地上,但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你。 

(旭光52团三连 天津战友 张佩伟)

 

        悼念文章选录7:朱薇薇同学的小学班主任王世明的来信

 

富强你好!朱薇薇的遗照我看过了,久久无语。

    穿过了42年时间与空间的隧道,我仿佛又回到了1966年那个难忘的岁月、仿佛看到了那位纯洁、年轻、似乎有些柔弱实际却无比坚强的可爱的小女孩。她在天国已经37年了!

薇薇:我的学生!你在天国永远定格在17岁,花样年华……凝望你的遗照,我泪湿衣襟。俯瞰大地,你发现了吗?曾经的老师王世明遥望着你,请一路走好!            --王世明

尊敬的王世明老师您好!在这特别沉重的日子里,看到王老师发自肺腑的留言,我的心和所有校友们一样难过,愿朱薇薇同学的灵魂在那片黑土地上永远安宁……   --您的学生安富强

(王世明教授 原北京崇文小学66届3班朱薇薇同学的班主任老师)

 

 

   悼念文章选录8:安富强与马彦平的有关战友朱薇薇的部分网络对话

 

安:周末愉快!

马:谢谢!很爱看你的兵团文章,“京味”十足。虽然我们不认识,可我们是战友。

安:谢谢抬爱!我也喜欢你的文章!你是哪个学校和连队的?

马:我是月坛中学的,我们学校在52团的人比较少,分得比较散,好像也没有成气候的。我是三连的。谢谢您的到来,希望以后经常光顾,还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安:谢谢回复,当时你家也应该住在月坛地区吧?

马:是的。华北局大院。

安:小学同学告诉我说,北京晚报几年前登了很大篇幅的文章“17岁的雨季”,是专门写朱薇薇同学的,你若方便问问她的家人,也许可以找到这张报纸或撰稿人。这里先谢谢你了!

马:非常遗憾,她的家人早就离开北京了,父亲也已经去世,母亲好像也……她只有一个弟弟,现在哪里不知道,如果能在国图或首图找找资料没准能行?说起朱微微的确是一个伤感的话题,轻易不愿触及。

安: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马:这3个惊叹号让我很开心!!!

安:谢谢,去上海吗?

马:可能去不了了,非常遗憾,我们会已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上海的聚会,并祝战友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幸福愉快。你去吗?如去请捎上北京战友的问候和情谊并随时发点快讯之类的花絮,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分享聚会的快乐。

安:你在我楼上,注意“减肥”啦!(编者按:是指推荐网友的楼上)

马:到了上海悠着点儿,别让啤酒喝爆了肚。您说的是网络语还是咋的,我是当真呢,还是当真呢,还是当真?“减肥”谈何容易。

安:……

(马彦平是朱薇薇在北京时的邻居、中学同学和旭光52团3连的战友)

 

   悼念文章选录9:朱薇薇的中学同学和兵团战友 王益珍

 

 今天来到圈子,看到此文,不禁泪流满面,心如刀绞。看着薇薇那才只14岁的遗照,八篇祭文勾起了我对薇薇的无限思念! 
我跟朱薇薇是中学同班同学,月坛中学八班。(六九届)在文革动乱中,六六届小学毕业的我们,在社会上打闹了一年多,六八年初,才就近分配上了中学,月坛中学周边的二炮大院,华北局,全总,商业部,建工部的孩子们都上月坛中学。进了学校直接上初二。刚认识朱薇薇就是照片上的模样,个子又瘦又小,象个小学生,但是笑声很大,很爱说笑。也很调皮,我们经常为给那个老师起了个外号等一些小事高兴的哈哈大笑,那时的我们很无知,也很单纯。我们班女生下课总在一起跳橡皮筋,在教室里黑板和前排课桌的空隙间十几个女生跳来跳去很是热闹,朱薇薇跳的很好。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 
六九年,我们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去内蒙,去云南,去东北;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我们用少的可怜的知识和只有十六岁的人生经历,编织着自认为最崇高的人生理想,很快我们都定好了各自的目标。这时我听说薇薇的妈妈(是个医生)已经给她开了证明,有病可以免于到兵团,留在北京城。可她又哭又闹,非去不可,就这样我们终于一同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谁承想这一去她就把自己留在了那块远离家乡的黑土地上,如今我们都离开了那个我们为之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只有你---薇薇;十八岁的薇薇,孤独的守护着你人生的信念和理想。(编者按:朱薇薇是1954年出生的,她去世时还不满17周岁) 
    那天,我和钟燕在QQ上联系还在说,回东北是一定去看看薇薇。(钟燕也是我们的同学,后来兵团跟薇薇分在一起)可见上面的消息说坟已经找不到,唉~~连一杯黄土也没留下啊!不过,薇薇:我们不会忘记你,我们聚会带着你,我们聊天想着你,你活在我们心里,还是那如花的年华,还是那可爱的小模样。 
    薇薇啊!愿你在天国欢笑,我们在人间走好!

 

   悼念文章选录10:同学情、战友情――怀念朱薇薇  

        (朱薇薇的中学同学和兵团战友 钟 燕)

  2008年9月5日兵团的网站上发出了9月7日在北京召开“旭奥会”的通知,看到通知以后我高兴了,要和我多年不见的同学加战友见面了。彦平是我的同学,自从和彦平分开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1969年9月16日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来到旭光52团三连,当时我们班的女同学分到三连的有我、马彦平、胡桂荣和朱薇薇。

  彦平在这之前我们电话已经有过联系,一直相约见面,我没有告诉彦平去参加“旭奥会”但是想到要和我的同学见面了,心情不平静了,前一天夜里失眠了,想起了许多的往事,想起了我的同学朱薇薇,不知为什么,可能是我和薇薇的感情太深了,在网上看到大家回忆朱薇薇的文章,我都会伤心的流泪,那么多人没有忘记她。在我的一生当中,每当我和别人提起黑龙江的兵团生活,我都会向别人说起我的同学朱薇薇的事情,那么小就留在了那里。现在我真的不愿意总是提起这些往事,所以在网上我也一直没有写过什么。这次的聚会安富强特意走到我这里说:写写朱薇薇吧。

  想起39年前我们到兵团时的情景。记得刚到三连的时候,当时400米大宿舍还没有调整好床铺,我们4个同学就住在连部的一个小房间里,我们那年只是刚刚到了16岁的年龄,而朱薇薇还不到16岁,离开家了,一切都要靠自己了。我们这几个同学在没有离开北京时,家里的生活条件还都是比较不错的,记得最清楚的是第一天晚上,该洗漱了,去哪里打水?一打听,好远呀,(当时真是觉得太远了)其实也就200米左右吧,我们拿着脸盆打了一盆水,这一路晃晃悠悠,还要休息几次才打回这洗脸水,从此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兵团的生活。朱薇薇年纪最小,又比较瘦弱,可她面对这里的一切总是乐呵呵的,好像什么困难都不在她眼里。这次和彦平见面说到薇薇,彦平说刚到兵团的时候自己年纪小不懂事,无意中可能会让别人帮助做些什么,薇薇提醒彦平不要总让别人帮你做什么,要想到为大家做些事情,同学的善意提醒,让彦平记忆深刻,她说到兵团的第一课是薇薇教会她如何做人,要想到去帮助他人,而不是去索取。彦平现在也是这样去做的。

  没有多长时间,我和朱薇薇就随连队去了查哈阳修水渠去了,那里有条件更艰苦,这些大家都知道的,睡的是地铺,吃的是冻馒头加咸菜,关键是挖水渠,本来一把铁锨当时拿在手里已经是很沉了,还要铲土往水渠上边扔土,真是难为我们这些刚到兵团的这些人了,一天下来累的我们动也不想动,话也不想说,可是朱薇薇还是那样高高兴兴的,记得当时我们的排长是天津知青秦宝耘,朱薇薇对我们排长说,说说你为什么叫秦宝耘,说不出来我就告诉你吧,你是秦家宝贝(儿)的大云彩,说完大家哈哈一笑,忘记了一天的疲劳。

  回到连队,我们住在400米大宿舍的时候我一直是朱薇薇挨着睡在一起的,那时薇薇的父亲还在五七干校,母亲是宣武医院的医生,家中有一位年迈的奶奶还有一个小弟弟,薇薇在家里是很受宠爱的,在我年那个年代家庭大部分是多子女的,她家里只有她和一个弟弟,我还记得她的弟弟叫朱彦彦,因为那时她要分别写好几封信,给爸爸的,给妈妈的,还要给小弟弟写信。常常拿出家里的照片给我看,给我讲她家里的事情。奶奶身体不好常常挂念薇薇,在薇薇去世前家里曾发来两封电报说奶奶病重想让她回家去看看奶奶,当时正是麦收季节,连队正忙人手不够,没有人接替她的工作(那时她在小卖部工作了),她准备麦收后回家看奶奶去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薇薇年轻的生命,最终也没能和奶奶见上一面。

  在这之前我被调到团部油坊去工作了,和薇薇分开了,这时的薇薇在连队的小卖部工作时经常到团部去取一些货物,每次薇薇都要抽空到油坊来看我,我也经常回连队去看她。

 七0年的夏天,得知这个消息时薇薇已经去世了,我伤心极了,急忙赶回连队,那时薇薇已经送到连队的大仓库里了,我到仓库去看了薇薇,棺木放在仓库的一角,(而且那棺木就是用白茬木简单的钉制而成的)下面放着从井里打出的冰块,等着她父亲的到来。我看到薇薇躺在棺木里,一张掺白的脸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永远也忘不掉。 薇薇的父亲来了,连队为薇薇在她的坟前开了追悼会,我记得薇薇的父亲在追悼会上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站在棺木前,他把痛苦深深的埋在心里,我们都知道父爱是什么,母爱是什么,一个父亲在他失去心爱有女儿面前又能说什么呢。随着棺木的下葬薇薇的父亲为薇薇埋下了第一锹土,随后全连的知青每人为薇薇埋一锹土,这样可怜的薇薇就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兵团战友和同学相约北京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的时候要回到连队去看看,看看我们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到时我会到薇薇故去的地方去看她,回去过的人说她的坟墓已经没有了,可是她的灵魂还在那里,我们去看她,让她知道她的同学和战友一直没有忘记她,她会永远快乐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2:41:00 [只看该作者]

                                                              黄志军的留言:

                                               

    朱薇薇中学在北京月坛中学和我一个班并且是同桌,家住华北局宿舍我家住全总宿舍就隔一条小马路。1969年9月16日我们来到52团她分到三连我去了二连。1970年的夏天,得知她染上中毒性痢疾去世,我当时听了这个消息非常悲伤,思绪万千,想一想短短的半年时间她那青春年华就被现在看来简单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往事不堪回首,她活波可爱的面容我永远无法忘记,今天当战友们提起你时,我重新回到了中学时代的记忆,万语千言也无法表白------

    薇薇已经去世39年了,我们想念她,更怀念她的无私。薇薇我的同学、我的战友你知道我们在呼唤你!

 

  编者后记:一个鲜活的花季少女永远地留着了北大荒的黑土地,连一个小小的墓碑标识都没有!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希望每一个认识或听说过朱薇薇的老师同学和兵团战友,如果您方便,请在本文章后留下你们的名号和留言,以告慰朱薇薇同学的在天之灵,北京知青安富强代表上述全体作者向各位有礼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虎林远方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82 积分:516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9/1/4 22: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3:10:00 [只看该作者]

我是天津知青,我不认识朱薇薇战友。但我感动了,感动于朱薇薇小小年纪到边疆去的勇敢,感动于她面对艰苦环境的乐观向上,感动于同学们和战友们真挚的感情,他们几十年来从来不曾忘记这个已经逝去几十年的战友。具体有多少知青的生命留在了北大荒?!我们不知道,但他们,(她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直到我们这一代知青生命的终结。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9 9:08:00 [只看该作者]

我和朱薇薇同岁同届去的同一个地方,同是黑龙江兵团战友,同样干过小卖部,但我对她的不幸离去痛苦不已,太可惜了,小小的年纪,花样的年华,连个墓碑也没有留下......沉痛地悼念她,愿她在天堂平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v.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野稗子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32 积分:15399 威望:0 精华:32 注册:2009/6/6 22: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9 9:10:00 [只看该作者]

他们死了,我们活着,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9 15:54:00 [只看该作者]

共同怀念老战友,

当年青春为国酬,

壮志全付黑土地,

永记真情在心头。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幽谷中的藤蔓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154 积分:787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7/9 12:2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9 18:40:00 [只看该作者]

    “她的名字叫朱薇薇。每当战友们在一起念叨起她的名字时,我的眼前出现的却是她的坟地边大草甸子上夏季里盛开的五色斑澜的野花。如今大部分知识青年已经返城回到了故乡,而朱薇薇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里,留在了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只有那些斑澜的花朵和大草甸子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地陪伴着她。”

   

 

       向战友致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