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二)
小学的记忆(3)开国大典
历史不能重复,时间不能倒流,
只有往事的回忆,才能找回流逝的脚印。
四十多年过去了,因为病残,我只得提前两年告别了我的第二故乡——北大荒,告别了三十余年的黑板和讲台,又落户回到了北京。我虽然腿脚不便,但是孩子们为我配备了残疾摩托车,因此退休后的生活并不寂寞,我不但可以走亲访友,经常与“老北们”与“荒友们”聚会,畅谈在北大荒共同战斗的经历,还可以走大街串小巷地观瞻北京的新颜和寻觅往事的旧貌。
如今我又来到了童年居住过的旧地,胡同还是那条胡同,虽已铺上柏油路面却依然曲曲折折宽窄不一,两侧的房屋还是高低不齐地挤成一片,但大多都经过翻新和装修。我家以前所居住的铁路局宿舍大院里,一幢大楼拔地而起,成为了“铁路第一小学”的教学楼。而那个对着胡同口的小邮局,房舍依旧,现在已是“北京邮政博物馆”……胡同口外的大街上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小报房胡同相对的东单广场早以建成了东单花园、东单体育场、游泳馆、还有很多高楼大厦林立在南北两端。故地重游,触景生情,不禁使我又想起那件非常值得自豪的童年往事:
我家住在船板胡同三十一号后门的大院里。九月,我已经是毛家湾胡同“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完全小学” 一年级的学生了。记得,好像是上学不久,夜里就经常听到东单的大街上有轰隆隆的响声,听大人们说是在过坦克车队。有一天,父亲下班回来,显得特别高兴,不但买了鱼、肉和一瓶老白干儿,还带回了一卷儿各种颜色的彩纸。他一边收拾着鱼一边对我们说;在十月一号那天要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了,得好好地庆贺庆贺。我当真是头一次见到父亲在百忙的工作中能那样地开心欢笑,他还说那天将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庆祝活动,铁路局也组织上街游行,要我妈妈和姐姐帮助做把漂亮的大花束呢。
十月一日这天,我和几个小朋友约好,要早点起床,好去看热闹。哪知道,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了,妈妈说爸爸早就走了,还说赵恒光天不亮就来找过我,但怎么叫,我也不起来,他就先走了。这可把我急坏了,泪水在眼圈里直转,还埋怨妈妈为什么不叫醒我。我急忙穿好衣服,拿着两个烧饼就向外跑。
我拐进小报房胡同时,广播喇叭的叫喊声和阵阵的锣鼓声已传入耳中。胡同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我身体瘦小,在人群中,见缝就向前钻着,一会儿就挤到靠近崇文门内大街的胡同口来了。嗬!一队队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有的高举红旗,有的手拿花束,还有很多人抬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由崇文门向东单有秩序地涌动着。东单大广场上也站满了人,一拨儿拨儿身穿戏装、手拿彩绸或五颜六色纸花儿的人们随着锣鼓的节奏欢快地扭着大秧歌。打着整齐鼓点的腰鼓队也舞动红绸表演着各种姿式。这喧天的锣鼓声和顶沸的人群呼喊声压盖住了长安大街上的广播喇叭的声音,真是太热闹了!
往日放学我们经常来这广场上玩。听说解放前这里是国民党傅作义将军的飞机场,我们还捡到过在石头上一磨就能闻到香味的“香玻璃”呢,据说那就是飞机玻璃的碎片。每天下午广场上都有很多的人,左一堆右一圈的,有变戏法儿的、有练武术的、有表演杂技的、还有说相声和说山东快书的,更有我们小孩喜欢看的耍猴的、吹糖人儿的、卖“玻璃蹦蹦”的。广场上经常有很多大人们围成几个圈儿踢着足球,而我们小孩则是用书包摆上两个大门,分拨儿就踢起了“永”字牌的小皮球。直到天快黑了人们才散去。平时虽然也很热闹,却比不上今天……
我正看得出神时,后衣襟儿被人拽了一下,回头看看,两个不相识的大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广场上的秧歌队,刚要返回身继续看热闹时,一只小手从两个大人的缝隙中向我招着,是赵恒光。我高兴地拉着他的手,想叫他也挤到我这儿来看。他却冲我直使眼神,意思是叫我出去,我不知有什么事,真舍不得这个好地方,但他还是把我拉了出来,说有更好的地方。
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他比我大一岁,一直都很照顾我,我也就跟他向回走了。我们穿过船板胡同,拐进了后沟胡同,这时有飞机从头上飞过,并撒下很多红红绿绿的传单,我俩一边捡着传单,一边沿着去教堂的路向崇文门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