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策铁路临河至额济纳段开通运营
本报呼和浩特12月21日电 (记者傅世忠)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2400多万各民族兄弟渴盼的临策铁路临河至额济纳段正式开通运营。它与既有的包兰铁路连接,形成贯通华北至西北边陲的铁路大通道,在巩固国防、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临策铁路临额段东起包兰铁路临河站,西至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设计等级为国铁II级,预留I级条件,是继全国最长的合资铁路---内蒙古集通铁路之后的又一长大合资铁路。它向前挺进,将抵中蒙两国的策克口岸,是除集二国际铁路干线外的又一条国际“路桥”。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临策铁路今后将向西延伸至新疆哈密。到那时,临哈铁路将成为内蒙古入疆达藏的新“桥梁”。
全长684公里、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的临策铁路临额段,沿线大部分地区是沙漠戈壁,400多公里处于无人区,被称作内蒙古的“青藏铁路”。铁路所经地区路基填方多,风沙路基填筑质量须严格控制,生态环境脆弱,环保、水保要求高,每年有效施工工期仅为9个月。
面对艰苦条件,广大建设者坚持“保护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建设优质线路”的施工理念,全线共建桥梁180多座、涵洞1000多座;为克服流动沙丘对铁路的影响,创造性地修建了国内最长的一条防沙明洞。3年多来,建设者们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艰难地向前挺进,确保了该段铁路的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