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的北京知青——王扬
1990年11月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工会对全师所属团场工会的“职工之家”进行检查。
检查团来到108团3连的“职工之家”进行检查,当我们来到连队办公室门口时,连队“职工之家”的门紧锁着。连长喊道:“王扬哪去了?门还不开!”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扬”这个名字。一人答道:“喊去了!”一会儿,一个消瘦、不高,满嘴带着酒气的人跑来。“你又到哪儿喝去了?”连长问道。他只是笑了笑,一言未发,赶紧把门打开,尾随大家进来,拿了条凳在不显眼的地方坐着。连长用手指了一下:“别看他现在这个样子,想当年,人家还是全师学习的榜样!‘麦贤德式英雄’!”
我真有点不解,痴酒与英雄?消瘦矮小的羸弱身体与高大雄伟的英雄形象?怎能划等号?我好奇地与他交谈起来,他告诉我:他是1965年的北京知青。可对他的英雄事迹只字未提,我问了一下,他笑了笑:“那是过去的事,过去了。”
“那是过去的事,过去了。”短短一句话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从三连队部回108团部的路上,我向108团工会主席王新强和三连连长询问了一下王扬的事。他们告诉我:王扬是北京知青,1965年来时才16岁,安排在机井工作。1966年4月。在王扬负责的71号机井,那是一口新打出来的大口井,井的四壁土质较松,从井壁上掉下一块土来,落在柴油机的缸盖上。他怕泥沙掉进机体内损坏机器,想立即擦去缸盖上的泥沙,并想把机器的速度减慢。“轰!”一声巨响,巨大的土块从两米多高的井壁上坍塌下来,砸在了他左肩上。土块的强烈冲击,把他砸向前面,下颔碰到机器的摇臂上,下颔骨碎裂了,血快速流出来,在昏迷中他使尽全身力气挣扎着爬起来,扶着井壁和机器艰难地站起来了,好不容易摸到了手摇把,搬动了柴油机油门搬手,切断了油路,机器慢慢停止了转动。后来他被送进医院进行了手术,从他的伤口里钳出来16片碎骨头。六师《猛进报》在显著的第一版《麦贤德式的军垦新兵》进行报道,兵团《生产战线》报以《硬骨头战士》标题用整版篇幅也进行了报导。
我听着觉得他怎么是这样一个人!对英雄称号是这么看得轻,别人把英雄称号当做金质盾牌,他却轻描淡写的看做“那是过去的事!”一股敬佩心情占领我的心,这就是我只见过一次面的王扬。几年后,我曾向108团的人询问过王扬,他们告诉我,他已经回北京了。
我知道在偌大的北京找一个人是多么的难!2010年1月6日 我进入“中青网”想搜集一下资料。一个熟悉的名字镶入我的眼睑——王扬。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工夫”。一篇《我的荣誉与力量-----王扬 》文章使我更了解了王扬,也知道他为什么把“英雄”称号看得那样轻。他在文中写到:“我成了当时的英雄。但是我心里非常明白,那是组织上给予我的荣誉,是鼓励我上进的动力,我其实只是尽了一个军垦战士的职责,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事迹,我只有今后好好工作,来回报组织的心意。事情过去许多年了,我一直是踏踏实实地工作着,过去的事我不愿意提,因为我只是尽职尽责而已,直到后来我回北京养伤、返新疆工作、后又调回北京工作,我没有和任何人谈及此事,也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如什么工伤证明和伤残证,许多人认为我很傻,可是我就这么过来了,和在家一样工作和生活着,我觉得荣誉只是组织上对我工作上的认可和赞赏,自己感觉很踏实。”王扬回京后,自己一直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直到组织查档案发现后,给照顾在教育科工作。也办了残疾证。
好一个王扬,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使我敬佩近二十年只见过一面的英雄!我衷心地向你讲:别再傻了!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英雄这个称号,好好活着!过去在连队,酒可以喝的消愁。现在我们的愁少了,酒也应当喝得少!何必再用它来摧残我们已经弱不禁风的身体呢!(过去我喝酒喝的吐血,不也戒酒了吗!)你可能记不得我,但你——一个真正的英雄一句话,却使我永不忘记“那是过去的事,过去了。”
一个敬佩你的人——冀愚书斋(刘金镖)
2010年1月11日
注明:如于时间过去较长,为史实不失真,不得引用《我的荣誉与力量-----王扬 》文章。恭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