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无悔的抉择


  共有177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无悔的抉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无悔的抉择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 17:20:00 [只看该作者]

 

无悔的抉择

   春节前夕,我同老公回北京探亲,看望年迈多病的母亲以及在驻京某部服役的女儿。一家老小团聚,其乐融融。

   我和老公下厨房忙活着饭菜,请假回来的女儿陪着她姥姥在客厅里看电视、聊天。忽然听见女儿在喊:“妈妈,快来看呐,正说你们兵团的事呢!”女儿熟知我这老知青的边疆情结,一有新疆兵团的报道,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告诉我,她连拉带拽地把我推到电视机前。此刻,一阵热烈、欢快的新疆乐曲传入耳际——“坐上大卡车,戴上大红花,远方的年轻人,塔里木来安家。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你一束沙枣花……”伴随着这久违的熟悉的音乐节拍,我不由得哼起歌儿,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屏播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十年辉煌的成就和几代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奋斗足迹,不禁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妈妈,那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您是不是唱着这首歌去的新疆?那时侯你在北京生活的不好吗?怎么一下子就去了新疆呢?”女儿好奇地问个不停。我笑了,还没来得及回答,我母亲在一旁就沉不住气了,说:“你妈妈当年可是人小心大,也不跟家里说一声,跟着人家扒火车就跑了!”女儿一听,来了兴致,非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不可。说实话,那段入疆往事,我很少跟别人提及,就连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公,也不甚清楚,女儿这一问,尘封了三十多年的刻骨铭心的一幕幕记忆顿时被唤起,恍然如昨日……

   “那时侯我家里人很多,上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下有弟妹五个,十口人全靠你姥姥姥爷百十元工资维持,生活之拮据可想而知。于是高中即将毕业的我,能在北京尽早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我父母最大的心愿。

   “然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一个人人满怀崇高革命理想的时代,‘好儿女志在四方’、‘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青年的最高思想境界。一部《军垦战歌》记录影片,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边陲:广阔的天山牧场,茫茫的戈壁沙漠,充满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还有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边疆、扎根荒原开发新疆、屯垦戍边的军垦战士形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令我这个高中毕业生热血沸腾,一颗跃跃欲试的心在躁动。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我时常陷入沉思和遐想。

   “1965年8月的一天,我和北大附中同班同学马康玲同时收到海淀区教育局的入学通知书。通知要求我们九月一日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报到,带薪进修学习,一年后分配到人民教师岗位。这一纸通知,把我和马康玲未来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从此,我们成了形影不离、无所不谈的最好的朋友。我们的思想是那么一致:在北京家门口工作,实在太平凡、太没意思,让那些想留在北京的人干去吧,我们可愿四海为家,要走就到最远、最艰苦的地方去。对!就是新疆或西藏什么的。于是瞒着家长,瞒着学校,暗地里我们开始四处探听消息,寻找如何到边疆的途径。

   “有一天,马康玲获得了一条重要信息,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个驻京办事机构,专门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且已经确定了一些赴疆学生名单。我们俩高兴极了,觉得希望就在眼前。于是,我们早出晚归,来往于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的有关学生分配部门,软磨硬泡、见人就说,‘我们不愿留在大城市,一心要到边疆去’,非要人家改变已经做好的分配安排,支持我们的‘革命行动’。那些叔叔阿姨们被我们幼稚单纯的想法逗乐了,有的赞许,有的叹惜,还有的认为是瞎胡闹——放着组织安排的工作不干,头脑发热,异想天开。

   “看来走正常渠道行不通,只好直接与兵团的负责人打交道了。几经周折,我们终于从首批获准入疆的同班同学石文禄那里打听到了兵团驻北京办事处的地址,并与负责招收学生的负责人:兵团原工一师政治部协理员赵贵年同志取得了联系。赵协理员在赞赏我们的决心和毅力的同时也表示:既然已经安排了留京工作,就不在兵团招收的学生范围内了,个人档案已无法转移。眼看我们的机会失去了,理想难以实现。奔波十几天换来的竟是这个结果,满腔的热忱犹如遭到当头一盆冷水,顿时我们的情绪跌落到了冰点。

   “进修学校如期开学了,我与马康玲极不情愿地扛着行李搬进学生宿舍。教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别的同学听的津津有味,而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心儿早就飞出去了。算计着赴疆起程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心里真不是滋味。

   “10月12日,即第二批学生动身前一天,马康玲终于接到她姑姑的电话,说经做工作已批准同意招收她进兵团了,要她赶快收拾行李回家,第二天就起程。看着如愿以偿的她激动的收拾东西,连跟我讲话都顾不上了,我伤心极了:为什么奇迹不在我身上发生?这时我脑子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以送同学的名义向学校请假,与马康玲一道离开学校,暂住她家一宿。那时,生米做成熟饭,谁也拦不住我了!决心一下,情绪立刻平静下来。临行前,我给爸妈写了一封信,说了些自己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请他们原谅没与他们商量就私自出走之类的话,又给学校校长写了一封对不辞而别表示抱歉的信,信中还附带了预发的30元工资。我把两封信交给前来送行的协理员,委托其在火车发动后寄给我家和学校。协理员握住我的手要我放心走,一切事宜他会亲自处理。

   “1965年10月13日——在这个难忘的日子里,三十三名(在册三十二名,编外一名)风华正茂的北京学生踏上了西去路程。置身在这群穿军装的同学加战友的行列里,我默默地望着大伙与亲友告别。只有我,没有行李和盘缠,没有军装和大红花,没有户口和组织关系,没有家人的送行和嘱托,只身一人上了火车,就这样带着梦想和抱负,怀着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入了十年的支边生涯……”

    说到这里,女儿一把搂住我:“呀!真想不到,妈妈还有这么一段轰轰烈烈的故事!”她心目中的妈妈处事一向都是循规蹈矩、小心谨慎的。我问女儿:“以你们这代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妈妈是不是很傻?你能理解那个岁月青年的行为吗?”女儿一下子严肃起来:“当然理解,虽然时代不同,但青春的信念都是一样的。您忘了,我,不也是放着国企单位正式职工不做,死活要走后门参军的吗?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妈妈您后悔过吗?”

   “一步改变一生。”我感慨地对女儿说:

   “一个刚刚走出校门,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一下子到了千里之外的边疆,去‘战天斗地’,体验艰难困苦,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那要付出多大的毅力和艰辛!十年中,我曾经当过建筑工人,盖大楼、修机场;当过农场农民,下农田、收庄稼;当过社教队员,‘摸底排队’、搞‘四清’;当过宣传干事,做过广播员,后来还去学校当教师。这些我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十年知青、十年军垦,既有诗情画意,又充满残酷现实。是跋涉的艰辛、带血含泪的痛楚,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兵团是一所大学校,磨练是一笔财富,丰富多彩的阅历是昂贵的学费,因为它以我们的青春年华为代价。感悟人生价值,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无所谓得失。

   “孩子,今生我无怨无悔!”



                           新疆工一师北京知青刘慕香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2 0:26:00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人!一颗爱国之心,一腔青春热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2 14:34:00 [只看该作者]

“感悟人生价值,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无所谓得失。”朴实的语言,平凡的高贵。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野稗子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32 积分:15399 威望:0 精华:32 注册:2009/6/6 22: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2 18:02:00 [只看该作者]

一代人的命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把酒问月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8 积分:43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23 15: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3 15:22:00 [只看该作者]

天津知青都曾有过无悔的抉择,我不相信命运,但他们是在特殊时代里造就的特殊人群,是值得敬佩的一代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