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书经历
如今,社会开明,文化繁荣,写书的人越来越多,要想出本书比过去要容易多了。“一本书主义”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批判知识分子走白专道路的代名词,现如今,写书出书最大的用处则是评职称或加入作家协会的必备条件。尽管如此,这仍是需付出艰辛劳动的苦差事(当然,花钱请人代笔或剽窃则要另当别论)。
笔者不才也挤入了写书出书的行列。十几年前,我在区文化局当过一阵儿领导,因先前做过几年新闻宣传工作,发表过一些纪实性的新闻、文学作品,于是在同志们的热心撺掇和帮助下略作整理,结集出版,好歹也算是是天津作家协会的一员了。
渐近花甲之年有些闲暇了,忽又手痒,觉得应该再出一本书,为一生之辛苦做个记录和总结,送给同事、亲友乃至子孙权当纪念,谁让自己别无长处,仅此一好呢。岂知,偶然冒出的这个想法却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点灯熬油地用了小半年时间,修改旧作,补充新篇,水平还想胜过当年。自己的作品就像亲生的孩子,总愿意人家喜欢爱看,最不济也要让人能读下去,这等年纪也不再图什么虚名了,怎么好糊弄了事呢?文稿出来居然整了二十余万字。接着联系出版社、设计封面版式、确定纸张印数…..,无不亲自参与,力求达到自己认为的完美标准。当看起来还算厚实大方的新书一本本摆在面前,不由长出了一口气,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终于完成了一件“名留青史”的大事。虽然口袋里的银子花出去不少,倒也心甘情愿,毫无悔意。
未承想更难的事还在后面。书印出来了,一摞摞地堆在屋里,虽是最低印数的一千册,靠书店卖却不知等到猴年马月。自己既非社会名人又非当权领导,做广告、开新闻发布会没那实力,书中内容又甚缺床戏打斗、多角恋爱、奇闻怪事等抓人眼球的东西,如何畅销?可出书的目的就是让人看的,堆在家里既不能充饥又占地方,有何意义?岂不是吃饱撑的?总要想办法把书送出去,内心甚至窃想:若有人肯花钱买一些,能弥补些亏空就更理想了。这样一来,难免心怀忐忑,就像孔已己说的偷书还算偷么?那么,在这商品经济社会卖几本书就更不失脸面了。想明白了,我就接连打电话,找朋友,告知出书之事。该送则送,得卖就卖。当今,现代人越来越精明,粘到钱的事(哪怕我还没提到钱)都要琢磨琢磨。有人一接电话就极敏感:马上问:多少钱一本,贵了可不要。有的立即挡驾:最近效益不好,哪有钱买书?有的就推托道:这几天太忙,回头再说吧。其实,对大多数朋友我的本意就是送他几本,替我做做宣传,却让人家多想了,真不好意思。烈火炼真金,真事见真情,也有一些朋友真令我感动。一听说我出书了,马上祝贺,很爽快地表示:快拿来吧,三、五十本都行,我可得给你钱啊。某位老友,平常联系很少,也没帮他做过什么事情,看到我的新书连连称赞,诚恳地说:现在出书得花很多钱,我知道你这人脸皮薄,不愿意求人,老弟赞助你一些吧。如此热情主动让我喜出望外,不禁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真理话: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总而言之吧,写书难送书更不易。如果谁想出书可要提前考虑好了,免得花钱找罪受。但话说回来,这书又是耐用品,放多少年也不易坏,若不是急性子人,慢慢往外送就当锻炼身心健康,终究不是什么坏事。想出书吗?我的这段经历但愿能给你做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