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幽谷中的藤蔓在2010-2-28 21:26:00的发言:
是一个让人深思的话题......我举一个例子,文革期间仅仅14岁的我成了孤家寡人,几乎是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地步,69年作为狗崽子的我被分到山西插队。当时几乎成为孤儿的我,就意味着失去生活的来源,我的一个同学z帮我找老师找工宣队,在她颇费周折的帮助下,我才得以去了兵团享受了兵团32大毛的工资。也就是说,我可以自己活了。,这也让我对她的感激之情,没齿不忘。她当时由于父亲是去过苏联的共产国际咱们国家培养的的克格勃。被揪到中央从此消失,他在家里照顾弟弟所以没去兵团也没去插队。后,去了美国。40多年后,今年5月份,我们再次相聚,我发现我们所关心的话题有着很大的距离。她更关心她仍要拼搏的商机,可我更留恋那少小时人性遭到残酷摧残时,相互取暖的时光........。言谈话语间,我感到,她对以往已没有了什麽感觉,可我却像丢了什麽东西......让我心存酸楚.......但我仍然会把当年在我最潦倒时,她以朋友的名义给予我的温暖珍藏......
静思,是后来不同的的人生轨迹,造就了我们如今的人生价值观的差异吧 ......
在这里,我知道了一点儿藤蔓的悲惨遭遇。也许正是这样,造就了我们顽强的藤蔓!这种顽强让造物主感动、让造孽者愧疚!不过,感动是肯定的,愧疚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