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 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光辉实践


  共有183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 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光辉实践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转帖] 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光辉实践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4 18:58:00 [只看该作者]

 

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光辉实践


   50年前,从战争的硝烟中走出来不久的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英勇善战的骁将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在新疆一片亘古荒原上开出了“军垦第一犁”,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就此拉开。至今,一尊同名的雕像仍然矗立在军垦第一城石河子的广场上,向人们展示着这段光荣的历史。

   两年后,党中央决定在大生产部队的基础上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10月,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新型集团诞生在这个古老的国度。48年来,兵团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其辉煌业绩表明,它不仅是我国屯垦戍边历史的延续,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和发展,凝结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心血,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安邦的雄才伟略。

新疆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但刚解放时却满目疮痍、遍地贫困。驻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平暴剿匪、稳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同时,开荒造田,迅速增加了新疆的社会物质财富,赢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1952年,毛泽东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这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宣言书。随后,人民解放军10.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从此开始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新长征。

   此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党中央先后从祖国内地调集了大批的转业军人和有志青年加入到兵团的建设行列,为兵团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到1966年,兵团职工总数即达到80多万人,所创造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到新疆整个工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还强。这一时期,兵团经济以年均18.5%的速度增长,兵团事业迎来了第一次的辉煌。

   十年动乱,兵团难逃厄运,1975年3月,兵团建制被撤消。

   1981年8月,邓小平同志亲临新疆视察,明确表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实有必要”,并指出“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很快,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1982年6月,兵团建制正式恢复,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更加重视和关心兵团。1990年8月和1998年7月,***总书记两次视察兵团,肯定“生产建设兵团这种既屯垦又戍边的特殊组织形式,符合我国国情和新疆实际,其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难以替代的”,要求兵团做新疆生产建设的模范、安定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以及稳定新疆和巩固边防的模范”。1997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发出通知,明确重申了兵团的地位、性质、任务和作用,为兵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证。

   兵团党委书记、政委陈德敏说:“兵团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关心与支持,正是由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才有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各兄弟民族间相互支援的典范。

   西域屯垦,始于汉代,但多为“一代而终”。新中国的屯垦事业与封建王朝屯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把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新中国的崇高理想与各民族追求美好幸福新生活的愿望结合在了一起,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是共产党人为了各民族的最高利益而凝成的一个为各族人民办好事的伟大集体。

   几十年来,兵团始终奉行着不与民争利的信条,在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周围和2019公里的边境线上,开垦出了1600万亩的良田,建起了14个生产建设师、185个团场和石河子、五家渠、北屯、阿拉尔等一大批美丽的军垦城镇,创造了人类开发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兵团农二师二十九团所在地“乌瓦”,维吾尔语意为“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里的土壤含盐量曾高达10%,根本不适于耕种。但军垦战士经过40多年不懈的斗争,如今这里变成了麦浪翻滚、果菽飘香的塞外江南。

   在新疆棉花主产区之一的玛纳斯垦区,兵团人两次创下了大面积棉花单产的全国记录,打破了北纬42.5度地区不能植棉的国际定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颗人造卫星在古尔班通古特灰黄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半岛。联合国派出的17人的考察团实地考察后,不觉惊叹:这是由兵团一五零团的军垦战士们将沙漠逼退了60公里而形成的一片人造绿洲!

   如今,新疆每三亩半耕地中就有一亩是兵团人开垦的。兵团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新疆刚解放时没有工业,一盒火柴可以换回一公斤羊毛。为了兴办新疆自己的工业,在王震将军的倡导下,军垦战士每人少领一套军装,甚至在衣服上少做一个衣领、两个口袋,帽子上省去帽沿,用这种节衣缩食的办法,建起了新疆的第一批毛纺厂、钢铁厂、制糖厂,新疆的现代化工业由此奠基。之后,兵团又两次将已经建成的一批工交建商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

   此外,兵团还积极帮助地方规划土地、修渠架桥、培训人才等,先后共治理了上百条河流,修建了3000多项灌溉工程,抽调了上万名优秀干部支援地方的经济建设,为地方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两万多人次,为地方农牧民治病700多万人次。兵团农七师将花费了十多亿元治理好的两亿立方米的奎屯河无偿提供给了乌苏县各族人民,乌苏县因此成为全疆的农业大县。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先后有100多位兵团职工为了这条河的治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而兵团则在长达2000多公里、纵深3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建起了58个农牧团场,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国防屏障。1969年6月,一六一团女战士孙龙珍为保卫祖国领土不受入侵而英勇牺牲,时年29岁,腹中还有她那未出世的已经6个月的孩子。正是靠着对祖国母亲的一腔赤诚,边境团场的干部职工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国境线上,没有丢失祖国的一寸领土,这些不穿军装、永不换防的兵团人以自己的忠诚、热血乃至生命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成为共和国永不移动的有生命的界碑。

   在兵团的每一个团场,都有一个特殊的连队,这里长眠着那些为开发和保卫边疆献出了生命的军垦英烈们。他们的故乡在草长莺飞、繁华富饶的祖国内地,然而是伟大的军垦事业召唤着他们,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情激荡着他们,使他们远离故土,抛却繁华,将内地先进的文化、文明传播到了这里。正是这些怀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的优秀个体汇萃在一起,结成了一个充满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英雄群体,才造就了伟大的兵团事业和以爱国主义、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伟大的兵团精神。

   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展示屯垦戍边事业无限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改革开放以来,兵团的发展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间,兵团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兵团计划委员会主任陈献政介绍,13年来,兵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兵团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5%的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出口总额增长460%,团场人均纯收入增长53.2%,各项主要指标均快于自治区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这一切都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的结果。

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兵团适时地推出了400万亩节水、边境形象、特色产业和垦区城镇化四大工程,确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石河子垦区,目的在于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把兵团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家优质出口棉、优质粮食、畜产品、瓜果和纺织工业的基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兵团已建成节水灌溉面积350万亩,其中高新技术节水面积20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农业灌溉区。棉花播种面积由1989年的207万亩增加到现在的650多万亩,总产由12万吨增加到今年的预计80万吨,机采棉面积达到28万亩,棉花出口占到全国棉花出口总量的一半,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此外,兵团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和25万吨的番茄酱生产线,形成了一批市场带动明显、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特色产业成为兵团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兵团现拥有5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8家上市企业。

   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面提速时期。去年到今年上半年,18个月开发区共招商引资15亿元,相当于前8年的总和,包括美国普尔斯马特、日本三菱重工、台湾顶新集团在内的45家企业相继在开发区落户。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税收连续4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

   更重要的是,兵团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89年的39:38:23调整到2001年的32:31:37,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实力增强,占到兵团经济总量的48.5%。兵团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张庆黎的一番话表达了248万兵团人的共同心声:“我们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总揽全局,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兵团、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保持兵团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到2010年兵团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兵团的宏伟目标,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新华社  李秀芩  樊英利   2002年11月04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赵于征当年.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行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151 积分:1138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2/7 14: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4 21:18:00 [只看该作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稳疆、固边、兴疆” 功不可没!


我们从天山走来,无愧人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