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在评论刘备的军事才能时说:“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曹丕也曾经说过:“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就连陈寿也说先主“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这都表明,刘备军事才能算不上高超,对荆州的风云变化不可能应变得那么及时。所以说,刘备该对荆州的丢失承担领导责任。 从吴蜀双方的建国方略,来探究关羽覆败之谜 从深层次上说,孙刘两家对荆州的争夺,源于两家建国方略的冲突。刘备的建国方略就是《隆中对》,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其核心思想就是“跨有荆益”。而在此前,鲁肃在初次见到孙权的时候,也提出了一套建国方略,一般称之为《吴中对》。鲁肃是这样说的: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吕蒙在与孙权讨论取荆州还是取徐州的问题的时候,也说过:“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吴中对》的核心思想就是“荆扬合一”。两家的建国方略都把荆州作为了自己建立基业的必争之地,那么孙刘两家在荆州的冲突,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那么《隆中对》与《吴中对》相比较,谁优谁略呢?我们抛开鲁肃、诸葛亮提出各自的建国方略时,孙权与刘备所处的不同的军事、政治形势,我们仅仅从地理环境上来分析,似乎是《吴中对》更切合实际一些。这是因为荆扬合一,浑然一体,“全据长江,形势益张”。而荆州处于东吴上游,占有者可以顺江而下,直捣其心腹地带。在东吴看来,有无荆州是东吴存亡之根本!所以说,取荆州是东吴的既定方针。 而诸葛亮所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方略,在我们今天看来,有点像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这样的远距离“跨有”,其跨度未免有些太大。益州,易守难攻;荆州无险可守,又是三国交界、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意味着要想成功地保住荆州,需要比益州更多的军队。而刘备把重要的谋臣、大部分的精兵良将布置在益州,荆州则只有关羽一支孤军。这种兵力部署上的倒置,使得关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为关羽计,不思进取,严防死守,或许才是上上之策。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两州之间的联系,主要靠长江三峡,而三峡水道过于险要,很难在两地之间及时调兵遣将。所以一旦有强敌入侵,首尾不能相顾。中国历史上,跨有荆益的地方割据政权从来就没有成功的例子。 所以说,跨有荆益的构想,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一缺陷的解决,有赖于两大技术手段:一是建设包括电报、电话、互联网等在内的现代化的通讯联络设施;二是建设一支拥有相当数量的、反应迅速机动灵活的、作战半径足可以覆盖荆益二州的现代化空军。这两大技术手段在刘备的年代无法实现,所以这个缺陷也就无法解决。而东吴在取得荆州后,荆扬合一、浑然一体,防守起来就不存在这样的弊病。 毛泽东同志评价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所以,从本质上说,荆州的丢失,是《隆中对》的失败,是《吴中对》的胜利。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诸葛亮及其《隆中对》,客观地说,在曹操已经“不可争锋”、江东“已历三世”的情况下,《隆中对》是一无所有的刘备成就其三分基业的唯一正确的途径。也就是说,成就基业较晚的刘备,老天爷留给他的地盘已经很少了,他几乎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大概不能因为荆益之间的联系上的缺陷,就指责刘备,既然取得了荆州,就不必再取益州;或者说,既然取得了益州,那么就应该主动放弃荆州。这的确是个难题。 为了同时占据荆益二州,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将荆益二州的兵力部署再作调整,即刘备、诸葛亮率领主力部队建都荆州,而派关羽“董督益州事”会怎么样?刘备诸葛亮能不能成功抵御吕蒙的偷袭?大意失荆州的悲剧能不能避免?这样做,刘备集团是因为把重兵设防在薄弱环节而更加安全了?还是因为把首脑机关暴露于无险可守的荆州而更加危险了?当然历史既不能假设,又不能修改,况且笔者自忖智商远远达不到诸葛亮的水平,所以我无法预测这样部署,以后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