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我们伴着“军垦战歌”的旋律,带着“我们新疆好地方”的美好遐想,从繁华喧闹的大都市来到广袤无垠的大西北,无论工作条件还是生活环境,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住的是土坯砌起来的土房,睡的是在屋内地面上以麦草当床的地铺。开头几天大家觉得挺新鲜,时间一长就感到种种不便。拥挤,12平方米小屋住6个人,行李无处放就摞在一起。没有电,晚上点油灯,为争用油灯照明和晚上起夜也发生过多次争吵。后来随着农场的建设,居住条件才得到逐步解决。水是最烦心的事,春夏秋季到距住处较远的“涝坝”里去挑水。所谓“涝坝”,就是一个蓄水的大土坑,蓄满通过水渠引来的山上的雪水。水很混浊,人畜共用,上面还漂浮着各种杂物,用水桶挑到住处再用明矾净化后才能使用。到了冬天,用水就地取材,或化雪水或到远处的河道里打冰化水。用水的繁杂和困难,使我们也懒起来,衣服到非洗不可的时候才洗一回,脏衣服抖抖灰尘再穿是经常的事。两三年才拆洗一次被褥,在缝被褥时常常是求助同去的女同学。最令人不适的事是无处洗澡,最大的享受是烧一桶热水擦擦身子。后来,随着农场经济的好转,修建了供电线路,打了深水井,铺设水管线,人们才用上了电灯,喝上了清澈的自来水。
当时的新疆与全国一样,在饮食上既缺肉又缺菜。记得由我们支边青年发起与农场的干部职工干了两件事:一是开荒种菜,利用早晨班前和下午班后的时间整地平土、开沟打埂,种了十几种蔬菜,收获时节5分钱1公斤,实现了天天吃鲜菜的愿望;二是养猪养羊,利用休息日(农场实行每10天休息1天的大礼拜)找来废旧材料搭建猪圈(羊群放到生产连队代牧),由食堂代喂,大家定时清圈,解决了肉食不足的问题。这两件事虽小,但大家干得其乐融融,自觉自愿,因故不参加劳动的还主动告假,真正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
农场初期生活的寂寞与枯燥,莫过于文化生活的单调,对于有文化又远离亲人的青年人感觉更深。那时候有台收音机都是奢侈品,一两个月才能看到一次老掉牙的电影,全部是露天放映,夏天蚊子咬,冬天穿着厚厚的棉衣还冻得直打哆嗦,就是这样也要坚持看完整场电影。平时工作之余,除了看书,就是山南海北地聊天、打扑克。贫乏的文化生活迫使我们另找出路,后来发现农场医院新分来的张大夫小提琴拉得非常好,于是主动接触请教,向他学拉小提琴和弹吉他,还经常一起引吭高歌,来个男声小合唱什么的。农场领导适时引导,把支边青年中有点“艺术细胞”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文艺宣传队,让我们自编自演,宣传党的政策和好人好事。排练后到各生产连队、建设工地、田间地头和兄弟农场演出,参加农垦系统、乌鲁木齐市的文艺会演。当时我们自己作词的大合唱、天津快板、山东柳琴等节目均获得奖励,最令人高兴的是大家集体创作的小话剧《通水了》还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民演出团选为晋京会演节目。文艺宣传队的组建无疑活跃了农场职工的文化生活,增进了天津支边青年与民族兄弟的深厚情谊,就像播种机一样,在天山脚下播种我们从天津带去的文化种子。
青年人的追求是丰富多彩的,开展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致。农场初期各方面设施很不完善,只有农场供销社门口有两个歪歪斜斜的篮球架。工作之余尤其是节假日,支边青年们自发组织起来打篮球,自己与自己打腻了,大家就自费买背心印上字,步行到外单位或部队去比赛,也邀请人家到农场比赛。这项活动在农场里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是每逢比赛观看的群众越来越多,还经常打听以后的赛事;二是引发了农场的打篮球热,中小学老师、学生、青年职工也纷纷参与进来。农场领导渐渐地重视起来,组建了农场篮球队,又拨款修建了正规篮球场,队员比赛时集中,平时坚守工作岗位,并决定逢“五四”青年节和“十一”国庆节组织全场篮球比赛。后来我们在参加乌鲁木齐各农垦系统篮球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为农场争得了荣誉。以打篮球为主的活动又带动了乒乓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既活跃了职工业余生活,又增强了人们向上拼搏的凝聚力。
新疆是13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最难忘的是兄弟民族给我们的关心、爱护、理解和支持。乌鲁木齐农垦局的维吾尔族阿不都老局长和蔼可亲,每次检查指导工作,耐心细致,连他批评你都使人感到是和风细雨,但话语中的分量是沉甸甸的。农场的吐尔逊老场长(维吾尔族)带领我们工作,既提要求又给我们讲本地区的发展历史和党的民族政策,还教我们维吾尔族语。生产连队的维吾尔族托呼提指导员、吐尔逊巴依指导员和大黑音矿长,回族马汉山指导员、马福海队长、马新义队长和马明海队长,这些老同志文化程度不高,但记忆力极强、思路敏捷,不但在生产上经验丰富,也是工作上的行家里手。我们到生产连队工作时,他们热情接待,提供便利条件,还主动与你商量队里的条田规划、道路布局、居民点摆位、水渠的走向,他们在自己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能很快吸收我们的新建议形成决策。他们不仅是领导者、决策者,还是身体力行的劳动者。我们与民族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产生过矛盾、发生过争执,但事后他们不计前嫌,很快又恢复以往的友谊,从不记恨在心。从他们身上让我们天津支边青年看到了民族兄弟宽广的胸怀、豪放的性格、勤劳的作风和朴实的真情,对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和春节,和我们一起工作的民族同志都会热情地邀请天津支边青年去他们家做客,吃新疆风味的手抓羊肉、抓饭、拉条子、揪片子、油撒子、奶酪,喝奶茶和当地自酿的烧酒;他们还邀请我们出席民族婚礼,与他们一起载歌载舞,领略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独特风情;我们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他们又送来热气腾腾的汤面和鸡蛋,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有人家里遇到困难,民族同志都会伸出温暖的手,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出钱、出物、出力帮你渡过难关,我们深深感受到生活在民族大家庭中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亲情。记得在我们调离新疆前,从接到调令到告别新疆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从领导家到职工家、从早上到晚上,一日三餐他们轮流请我们全家吃饭,每家都杀鸡宰羊,谈不完的贴心话,流不完的惜别泪,饮不完的感情酒,使我们心灵上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回想起来,我们为新疆做得太少太少,而新疆给我们的是太多太多。
回〓味
回味之一,当年为什么去新疆?在新疆又干了什么?年轻而纯洁的海河儿女当时惟一的想法是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那时,有父母兄弟姐妹的担心和阻挠,有老师同学的挽留,也有社会邻里的推测和猜想;没有人给我们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没有哪个人是被逼被迫的,我们脑海中无一丝杂念,报名时自觉自愿,到新疆去的信念坚定不移。因为“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我们均以此为荣。经过几年的锻炼,天津支边知识青年在党政、财务、教育、基本建设、农业机械、金融等各个系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成为边疆建设的生力军和骨干。我们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新疆。
回味之二,新疆给了我们什么?巍峨的天山、无际的戈壁、挺拔的白杨、怡人的绿洲,给了我们更多的眷恋;春天的弥漫风沙、盛夏的炙热酷暑、冬季的冰雪严寒,给了我们更多的历练,使我们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一位哲人说过:“磨难是人生的财富。”正是经历了年轻时代的磨炼,使当年支援新疆的知识青年成为今天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锤炼成国家建设的栋梁和一代人生财富的拥有者。在40年的蹉跎岁月里,新疆给了我们知识。哲学家柏拉图说:“知识来源于回忆”;科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是的,是新疆培养了我们,是新疆造就了我们。
回味之三,我们给新疆带去了什么?大批知识青年到边疆去,这个行动的本身就把祖国东部地区建设发展的信息带到了西部边疆,遍布全新疆的知识青年活跃在各条战线上,把自己所学知识和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带到了新疆,这对祖国东西部地区加快沟通,共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这首先应归功于党中央决策的英明。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研究生援疆团、大学生西部青年志愿者工作团和援疆干部工作团仍源源不断地奔赴新疆,他们把科学的理念、先进的知识和文化科技带到新疆。作为先行者,我们感到自豪和欣慰。
党中央“开发大西北”的决定吹响了新疆发展迈向新征程的号角,我们这些当年的支边青年心中又燃起了新的希望,我们坚信新疆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天山———我心中永远的思念。
(作者 刘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