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去那小河淌水的地方


  共有465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去那小河淌水的地方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原创]去那小河淌水的地方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0 23:55:00 [显示全部帖子]

                                           去那小河淌水的地方

 

  

     我是一个起步于知青,以后从事群众艺术馆专职工作的音乐辅导。市级的群众艺术馆是国家设立的、有学术研究性质的三大馆(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之一。

     早在69年4月,我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离开家乡,去了云南昆明之西两百多公里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县魏家山生产队插队。现今,离那段知青生涯已40年了,可是由于一首脍炙人口的云南民歌,我忘不了云南那地方,我要去回访,去那小河淌水的地方!

   《小河淌水》来源于一个有着很深厚传统的音乐乡土,它真是在一眼深井里舀来的一口甜泉,注定它生来就是极品。有关云南的音乐歌舞之乡弥渡,曾有“丽江的粑粑、鹤庆酒,到了弥渡不想走”的谚语;而弥渡的花灯之乡密祉,又有“十个密祉人,九个会唱灯。才进密祉坝,处处闻歌声”的传说。关于云南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情况,大家在雷振邦作曲的电影《五朵金花》中的优美插曲中已经耳熟能详了。

    相传从清代乾隆年间起,云南弥渡密祉的元宵节,即已举行狂欢两夜、闻名遐迩的大型花灯盛会,三百年来代代相传,未尝中断,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狂欢节”。入夜,圆圆的月亮挂天中,整个密祉山村沉醉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各村灯队要到家家户户唱门户灯,主要是唱折子戏和花灯歌舞。人们席地而坐,围圈观看......从天黑到月亮偏西,无论走到哪村,到处都是鼓乐声喧,丝竹不绝。

    彩云之南这地方,汉族的、白族的、彝族的多元文化交织在一起。明代大量汉族人口迁入,我插队所在的南华县是以前公路通往四川攀枝花(我们那时叫渡口)钢铁基地的交通枢纽、必由之路。我们村的人家多数姓方,都有亲戚关系。据他们说:祖上是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都是从军来此,繁衍生息。所以,从乾隆年间,云南即流行《倒桨板》、《打枣羊》等,多为吴声歌曲江南小调,至今老人们谈花灯,仍多说是“老祖宗从南京应天府到云南从军时带来的。弥渡西山彝族的居住地,所流传的《放羊调》、《磨豆腐》等曲调,也是《小河淌水》中关键旋律的母胎。一曲《小河淌水》,足以证明中国各民族精神气质的和谐相生了,我们一直欣赏的云南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就是民族的,也是中国的。

   “哎!月亮出来亮旺旺、亮旺旺.......,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哎!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

      望见月亮想起我的哥,

      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哎!阿哥!”

  

     歌词是那么质朴自然,清丽动人,充满了诗情画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一下就深深抓住人们的心。当我们听到这首歌,仿佛被施了魔法;满眼都是月光,满心都是清悠悠的小河淌水,那歌曲的旋律,听了叫人陶醉,不舍离弃啊!

   著名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是中国民歌皇冠上的一颗最明亮的钻石。是中国文化的音乐与自然之美神,积数千年之功夫,才修成现代真身。《小河淌水》应是云南的第一名牌!听了以后,云南的云烟或是云腿,都可有可无,甚至版纳、丽江、大理也不一定要看了,因为你的心早已被陶醉了!

    是呀,一开口就那样通透,“月亮出来亮旺旺”,一下子就接通了天地与人心。这地地道道的民歌就是天真无邪!还有那妹妹唤哥哥,民歌虽多,但大都含蓄悠扬,或调皮轻快。像这首歌这么气息深长、透亮肯定,又像这样的如水柔情、百转千回。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首歌是由尹宜公先生改编的,在2006年,斯人已去啊。

     那开头的乐句(“亮旺旺”)的那两个切分音,犹如宝刀刃上的精钢,胜过了千首万首的凡铁庸铜。细听那两个切分的重复产生的音乐效果,是歌中那个妹妹不相信分手、不承认离别,要一程一程地相随,是中国人的那种、在艺术中人心长在的信念——最经典的证明。现在,我在市老龄大学声乐课用美声教唱这首歌时,我是一定要全盘告诉学生这首歌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的!

    中国的好东西多半是“鼎足而三”的,密祉还有另外两首广为人知的名曲,一是《十大姐》,一是《绣荷包》。前一首是歌唱家黄虹早在1956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唱出名的,黄虹是用云南昆明风格传播云南民歌的第一位歌唱家,当年还是梅兰芳先生竭力推荐她参加出国演出的呢。后者是朱逢博在80年代唱红的。我觉得,中国各省都有自己的《绣荷包》,如四川的,山西的,但是唯有云南的《绣荷包》最为传情。

    热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深藏着我对小河淌水的地方的神往,因为那里还留有我青春年代的影踪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2 9:55: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10-3-21 8:37:00的发言:
    柔情如水,百转千廻,一曲悠悠《小河淌水》让人沉醉。有机会真想去清风插队的云之南看看,看看大理三月好风光,看看正宗的《阿细跳月》,听听原味的《小河淌水》......。

     谢谢千帆过版主!您的解读总是让人增添更多文思遐想,想起艾芜的《南行记》。以前有这个电影的,记得是郑振摇主演的母女二人,像是当时云南民间打花灯的艺人。

   我插队所去的楚雄,除了是彝族自治州外,历史上曾经是中国赴缅远征军戴安澜将军司令部所在地,应该是有纪念意义之地。祝愿您早日也南行去到彩云之南!

    以下链接可以看有关《南行记》影片介绍

 http://www.qfss.com/bbs/ccb/topic_view.cgi?forum=15&article_id=0015050822221158&page=485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2 10:15: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0-3-21 9:09:00的发言:

曾在云南生活过,

情真意切最爱歌,

悉心介绍心得获,

教歌教人教道德。

    

     感谢龙版支持!希望我们在文化沙龙栏目里,文化交流加审美,共同学习有进步!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2 23:09: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幽谷中的藤蔓在2010-3-21 18:53:00的发言:

        云南是创造音乐源泉的美丽地方......欣赏着海喜姐传上的视频不同版本的演唱 享受着似水柔情、百转千回,那一程一程地相随的美好旋律.......

 

在这蕴含着美好人文精神的音符中,陪伴着清风大姐回眸着青春的踪影,再度走向神往值得回忆的地方........!

 

                  

     藤蔓朋友说得真好!海喜姐的视频也为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增添了视觉的美!谢谢你们二位!

  云南确实是创造音乐源泉的美丽地方,我们已经知悉了弥渡的密祉乡是花灯之乡,熟知了反映各民族的电影《五朵金花》、《神秘的旅伴》、《阿诗玛》,片中的音乐至今经久不衰;还有音乐会经常演奏的《瑶族舞曲》、彝族舞曲《阿细跳月》等等,彩云之南有着令人着迷的风情,值得去采风一游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2 23:11: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阿婉在2010-3-21 20:06:00的发言:
一曲《小河淌水》好听得迷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很有美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很有魅力!

    谢谢阿婉朋友!祝您生活更有情趣!让音乐、鲜花和美丽永远相随着您!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2 23:13: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姜钧杰在2010-3-21 21:25:00的发言:
一首荡气回肠的好歌!我虽没去过云南,但这首歌我至今仍是经常听的!谢谢清风道兄的介绍!

    谢谢姜老师!,希望你用你的好嗓子亲自唱好这首歌,到时我们大家一定要欣赏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2 23:17: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卫东排长在2010-3-21 21:36:00的发言:
彩云之南歌动听啊!

    是呀!动听之歌源远流长!欢迎您欣赏!再创动地诗歌!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3 11:59: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三脚猫在2010-3-21 22:06:00的发言:

     《小河淌水》应是云南的第一名牌!听了以后,云南的云烟或是云腿,都可有可无,甚至版纳、丽江、大理也不一定要看了,因为你的心早已被陶醉了!

      热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深藏着我对小河淌水的地方的神往,因为那里还留有我青春年代的影踪啊!

      谢谢清风姐对《小河淌水》的介绍,非常好听的民歌,非常精彩的文章!

       谢谢三脚猫版主审读。欣赏音乐文化,感知人文情怀,是我们老知青的共同追求!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3 12:11: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兔子念经在2010-3-21 22:19:00的发言:

犹如宝刀刃上的精钢,胜过了千首万首的凡铁庸铜。

 

--- 清姐,弟弟巨喜欢此经典语录!

     谢谢兔师百忙之中阅文加评!

  在您的经文中高人一筹的思想情怀和经典语录数不胜数呢!

  祝兔师永远“笔下机轴出清新,春泥护看桃李花”!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4 20:30: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天涯孤客在2010-3-22 9:14:00的发言:
再听宋版的《小河淌水》,感觉是无论怎说都不比原来的好!虽然宋的音质很好,改编后的旋律也很优美,但却失去了原来那种清越明快,我还是比较喜欢原来版本。

    谢谢天涯孤客朋友欣赏和评议,希望你常来和大家一起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

    我想说说我对宋祖英演唱的《小河淌水》(视频在帖子开头处)的感受:这个版本是宋代表国家艺术形象赴美举办独唱音乐会的一场文化交流,与美国交响乐队和合唱队甚至还有三个牛仔打扮的男声伴歌合作演出,除了宋是主要演唱之外,只有指挥汤沐海是中国人。

《小河淌水》两段歌词并不很长,能这样编排出独唱加合唱,我觉得在改编方面已是非常的了不起了。开始由合唱队唱出两句主要旋律引子后,宋祖英独唱进来时却是转调下行四度向下的,但是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独唱开头的那个“哎”字。以后,歌曲进行的主题变奏有许多段,总体上很舒展,也很合理。节奏时而抒情、时而欢快,调式、调性变换很多,还有领唱与合唱、和唱与领唱之间交替进行的“卡农”形式的对比,无不感觉极为协调,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使人意犹未尽。声音的形象真是演绎得美仑美奂。这说明《小河淌水》这首云南民歌,不愧为中国民歌皇冠上最明亮的钻石!让我们感谢和纪念改编记录这首民歌的、生于云南大理州弥渡县音乐之乡的尹宜公先生吧!

  


 回到顶部
总数 24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