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原创] 回故乡


  共有15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 回故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原创] 回故乡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6 13:37:00 [只看该作者]

回故乡

    携一双儿女,越千山万水,乘提速列车,奔乌鲁木齐。

    还有一小时就要到达目的地了,我的心一刻也无法平静,按捺不住欢跳的心,急切地挤到车窗前,看着被列车赶向后方的山坡、树木、房屋,搜寻着旧时的容颜。儿子出生在奇台,也坐到了窗前,手里举着相机,手指按在快门上,和我一样焦急的目光望着窗外那戈壁、天山。女儿出生于北京,显得很安静,她微笑地看着我们:“着急了吧?”缓缓地站起来,走到我们跟前,告诉我们“还有一小时才到呢!”

    当看到熟悉的盆地边缘时,同时也看到了远远有了高大楼尖的身影,儿子举起了相机,随时要拍的样子,我们屏住了呼吸。他在听我的指令,想拍下群山环抱中的盆地。我想看到那梦魂萦绕熟悉的乌鲁木齐,女儿则是一副好奇。

    近了,更近了,却不是我熟知的地貌,盆地浅了,房屋高了,街道宽了,颜色缤纷了。早已看不见泥泞的小路和破旧的小屋,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高楼大厦和宽畅繁华的柏油大道,显然是一个与内地相同的大都市。我此时才发现自己的思想落伍了。离别多年的“故乡”竟如此美丽,如此繁华!泪水充盈了眼框,笑容绽开了面庞,白发中显现出不少黑色,额皱中减去了几多线纹。

    到火车站接我们的是相交近四十年的天津老战友段宝霖。他那高大的身材,使我在昏暗的夜色中一眼就从人群中觅了出来。岁月在他的脸上也同样留下了年轮,知命与花甲与我们同行。随他到家,嫂夫人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让我们洗澡,为我们扫除了一路的风尘和疲惫。还腾出了自己两室一厅的房间让我们休息,他们却到单位一间公房里暂作栖身,我和儿女又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第二天,到了兵团机关,见到了陈生初秘书长,拜访了当年在六师工作过的赵予征政委。他老人家已经从兵团政委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却仍作为兵团老顾问关心着兵团的一切。小叙之中,表达了我们北京同学们对第二故乡的强烈思念与愿望,告知了退休后第一行动来疆看望老首长、老战友,体会第二故乡的巨大变化。采集文稿资料是我此行的重要内容,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赵政委欣然同意为我们编写的书作序,留下了稿样。兵团立即派人派车送我到六师开始查找资料。

    之后的二十余天,我走访了五家渠棉纺厂、101团,奇台108团、109团,十三户汽改厂、十三户医院,石河子八一毛纺厂、新疆日报社、兵团日报社、兵团档案馆诸单位。拜访了兵团各级领导(离退休在内)及原农六师、工二师、兵团设计院的老战友、老朋友近八十人。获得资料及当年《生产战线》报导“硬骨头战士”王杨的报纸、照片,和其它一些实物、文稿、书籍等。当然也重游故地——天山修路的旧址奇台半截沟林场,参观了吐鲁番的火焰山、葡萄沟,基本完成了原定计划。

     深深的体会是所到之处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乌鲁木齐高楼林立,昔日常常光顾的大、小十字早已没有了一点过去的痕迹,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处处可见,四通八达的公路奔驰着各种汽车,具有维吾尔特色的二道桥大巴扎美丽气派。五家渠的文化广场有山有水,有草有花,有亭有廊,还有内地常见的健身场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朱德题词十分醒目。石河子的街道整齐、宽阔、洁净、明亮,街道两侧果树繁茂丰硕,体育馆的建筑物高大壮观,《军垦第一犁》、《山东女兵》的雕塑更是栩栩如生。周总理纪念馆里,总理的音容笑貌永在,许多老照片使我留连忘返、久久凝视,军垦历史幕幕重演。

    昔日的共青团农场也面貌一新,当年住过的地窝子早已没有痕迹,我们自建的土坯房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新造的房屋整齐大方、气派新颖、牢固宽敞;新规划好的道路宽广、整洁,有了堂皇的雅名;场部、学校、医院都是四五层的楼房,仓库、连部也是二层的建筑,全是砖瓦水泥结构的。使我最高兴的是,街道两侧有专用的垃圾箱,和北京一样每天有人专门打扫街道和清理垃圾。这使我感受到故乡的庄重、文明和美丽,没有了往日那些脏乱差。农场的职工们都穿 着漂亮,打扮入时;他们也加入了注重环境卫生的行列,彻底把我以前的印象涤荡。令我欣慰的是,那些退休的农工们,如同我们在城里常常见到的一样,三三两两地坐在林荫道旁、房前屋后,下棋、打牌、织毛衣、钩桌布、聊天、说笑,悠闲自得。团部南面有一个贸易市场,老人们在这里买点小吃如凉粉、黄面、凉面、米饭、炒菜、羊肉串等,有的喝着奇台白干或者古城酒,就着花生米,真是令人羡慕!

    半截沟林场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三十多年前有幸上山,今日非常渴望见她的容颜。远远望去,林场已布满绿色,山下一片无垠的大麦,山上重重绿色的青松绿杉,只有当年的道路依旧,黄褐色弯曲盘龙的路在绿色之中蜷卧。林场内修建了白色的毡房和木屋,供哈萨克老乡们居住。

    六、七十年代我们修过的这条路,蜿蜒在脚下,还是那么亲切和熟悉。回到“故乡”,我感到只有这条路没有变化,因为林场被定为国家保护的林业资源,不能再随便让人们伐木。为了不发生火灾隐患,也不随便让人们进去游览。司机再三告诉管理者,我们是为了看看当年修过的路,想上山照几张像片,请示了县里主管部门后才得以放行的。正因此,里面的道路从我们当年修成之后就再没有人继续修了。汽车载着我们行驶在颠簸的山路上,真是感觉到了昔日的记忆,儿女们说:“您老说摇煤球的感觉,真是不假,我们也体验了一把!”

    尽管道路依旧,我们还是感受到这里的美,水儿清清,羊儿乖乖,牛儿静静,马儿悄悄,连爱闹的小毛驴儿也悠悠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女儿发现,这里有紫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褐色的蝴蝶在飞舞,她好不容易抓到一只,看看它那挣扎的样子,又把它放回到大自然中去。

吐鲁番的葡萄沟里人群熙攘,热闹非凡,狭窄的地方迎来了各地的友人,好客的维族姑娘和小伙子们翩翩起舞,哈萨克大娘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拉条子、炒片子、手抓饭,各种烤羊肉和馕。

    葡萄沟新建了《王洛宾纪念馆》,我们进去参观时见到了王洛宾的儿子正在为来宾们签名售书,人们争相拥挤签名,由于时间太紧,我们只好放弃了这次机会,买了洛宾老人的歌曲带子回来自己欣赏,在洛宾老人的纪念馆前照相留念。

    时间一晃就过了二十多天,我们告别了还在“故乡”工作、生活的老战友们,依依惜别的心情至今久久不能平静。

    返回的前两天,我们又专访了赵予征政委,他为我们讲述了兵团发展的历史和对稿件的评价,为出书提出了宝贵建议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并欣然同意与我们合影。离别乌鲁木齐的前一天晚上,兵团文联的领导为我们送行,兵团设计院的三位战友与我们话别,表示了对我们此行的大力支持。

    踏上返程的路时,才算是完成了一件心事。眼见乌鲁木齐远远地落在后面,心里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我和孩子们谁也没有说话,静静地对着天山行着注目礼。祝福新疆繁荣昌盛,祝福兵团日新月异,祝福所有的新疆人,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在内的第二故乡人健康幸福!只要有机会,我们还要再回来看看故乡,看看天山!              2004-8-2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赵政委家.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8全体同学送行.jpg:

后排左一为儿子,左四为女儿。天津知青四人(后右一王佳华、前排左一肖庆善、左二徐隆三、右一李嘉安。其余是知青家属。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6 15:24:00 [只看该作者]

    赵宇征政委,老首长了,没有官架子,待人和蔼可亲,多次去芳草湖农场,我多次为他照相,每每他都要说:“小伙子,别光照我,多照照群众。”在田间地头检查生产时他会说:“我们到里面去看看庄家,你在这歇一会儿吧。”印象很深。回故乡,时间不长,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行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151 积分:1138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2/7 14: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6 20:14:00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第二故乡行,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我们从天山走来,无愧人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芳草湖骆驼刺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84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29 13: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8 21:46:00 [只看该作者]

      常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28 22:49: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王寿臣家门口.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王寿臣和.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徐隆三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5 积分: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3/30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5:44:00 [只看该作者]

我至今还深记冷燕回故乡的一幕幕情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