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甜妹的故事


  共有167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甜妹的故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初级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4 积分:77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4/26 18: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5 10:5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10-5-24 20:27:00的发言:
    唯成分论既是变相的世袭,自打“千万不要忘记”一说发出后,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于是人被分成三六九等,孩子一落地,他的命运已经被“成份”决定了,不发生悲剧那才是怪事呢。

  文中甜妹从娘胎里就被打上了屈辱的印记,真是不公。反而有些二流子式的人物也是贫苦出身,可见以“成份”定终身没有道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雅芳
  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50 积分:61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4/29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5 14:31:00 [只看该作者]

可惜呀甜妹,唯成分论害了多少好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原创] 香港纪行4:【汇演侧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5 15:0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阿婉在2010-5-24 10:2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甜妹最后能嫁给一个待她好的老实男人也算是幸运!

那个年代的极端左的思潮 ,所谓成分黑与红之分   真是害人不浅!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屡见不鲜,压制“四类分子”都成了大队干部报复他人的手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5 15:0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初级在2010-5-25 10:54:00的发言:

我下乡那个村子历史上就是东头富,西头穷,所以土改时在村东的中农如果在村西就会被定为富农,以后的几十年其本人及子女就是斗争对象,而中农则可保平安。不知其他地方有无这种情况?

    唯成份论根本就没有理论可依,其实就是掌握权力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瞎整一通。土改时我爷爷还住在老家农村,我爸爸和我叔叔们都在外面工作,家里也没有明确分没分家。我爷爷有一座小土平房,两亩地,一头驴,被定为中农,从那时起,从我爷爷开始,老少三代几十口人成了比我爷爷少一头驴的人的“团结对象”。不过这个“团结对象”的头衔,在文革开始时,使我没有资格加入红卫兵,也就没有参加许多的“革命行动”,和造反派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以保皇派和逍遥派的身份被请到“文攻武卫办公室”两次,但他们没敢动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异卉
  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93 积分:259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6/30 17:4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5 16:40:00 [只看该作者]

折腾了几十年,也没见现在贫富差距小了。倒是富人的孩子再不会被欺负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初级
  1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4 积分:77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4/26 18: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5 18:3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雅芳在2010-5-25 14:31:00的发言:

可惜呀甜妹,唯成分论害了多少好人!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但愿不再重演!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初级
  1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4 积分:77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4/26 18: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5 18: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0-5-25 15:00:00的发言:

      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屡见不鲜,压制“四类分子”都成了大队干部报复他人的手段。

    是呀!那时候好像公社干部还多少讲点政策,而大队干部有些就是“土皇上”,称霸乡里,为所欲为!

这些事情,也让当时去接受“再教育”的我们难以理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初级
  1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4 积分:77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4/26 18: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6 6:2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莫旗知青在2010-5-25 15:09:00的发言:

    唯成份论根本就没有理论可依,其实就是掌握权力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瞎整一通。土改时我爷爷还住在老家农村,我爸爸和我叔叔们都在外面工作,家里也没有明确分没分家。我爷爷有一座小土平房,两亩地,一头驴,被定为中农,从那时起,从我爷爷开始,老少三代几十口人成了比我爷爷少一头驴的人的“团结对象”。不过这个“团结对象”的头衔,在文革开始时,使我没有资格加入红卫兵,也就没有参加许多的“革命行动”,和造反派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以保皇派和逍遥派的身份被请到“文攻武卫办公室”两次,但他们没敢动手。

 

      “老少三代几十口人成了比我爷爷少一头驴的人的“团结对象”。”——品味您的这句话,不禁使人哑然失笑随之又一阵苦涩。文革中因本人家庭出身为职员(父亲教书),故而也跟老兄一样成了“团结对象”,只好甘当“消遥派”了,握手!

     好在我们的下一代不用为此“郁闷”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初级
  1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4 积分:77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4/26 18: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6 6:3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异卉在2010-5-25 16:40:00的发言:

折腾了几十年,也没见现在贫富差距小了。倒是富人的孩子再不会被欺负了。

   同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5/26 9:54:00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农村,确有很多现象为从小在城市里接受传统正统教育的知青们所难以理解,然而这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一个侧面。像初级朋友所讲的按村子中的居住位置划分成分的事,不过是无数以家庭势力等因素压制小集团以外其他人的一种特例吧。

 回到顶部
总数 2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