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辽阔的内蒙古 → 野营训练好!——兵团生活回忆录之三十一


  共有111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野营训练好!——兵团生活回忆录之三十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风修竹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9 积分:1763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9/9/27 9:44:00
野营训练好!——兵团生活回忆录之三十一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2 17:10:00 [只看该作者]

 

                                野营训练好!——兵团生活回忆录之三十一

当保管员之后,连里还交给我一项任务,就是办连队的宣传栏。在当保管员之前,我就是连队墙报组的成员,主要负责把团支部征集的稿件抄在黑板上。

连队的两块黑板都在室外,一块在连部那栋房子的西墙上,一块在四排那栋房子的东墙上,正好相对。黑板是在墙上抹水泥再涂墨汁的那种,这样的黑板在农村很常见。

我们的食堂搬到六师第一招待所的那栋房子后,有了自己的大饭厅,具备了办宣传栏(把内容抄在纸上,把纸贴在墙上的那种)的条件。连干部可能看我比较轻闲,就把此任务交给了我,让我配合连队的中心工作不定期地在饭厅出宣传栏。

当时连里的中心工作是搞野营训练,我便搜集有关野营的资料,出了一期。

所谓搜集,主要是从报纸上东摘西抄,除了兵团自己的报纸《兵团战友》,主要是参考北京军区的《战友报》。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虽说不是正规军,但隶属北京军区,所以连里订着《战友报》。我在山上打石头时,就从《战友报》上了解到全军掀起了野营拉练的热潮。

我还在《战友报》上看到一首这方面的歌曲,歌名叫《野营训练好》。我识简谱,又喜欢唱新歌,就学了这首歌曲,后来还教过别人。我至今还会唱这首歌:

野营训练好,

千里红旗飘。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士气万丈高。

顶风冒雪吃大苦哇,

跋山涉水耐大劳。

思想红,作风硬,

技术精,战术活。

这样训练好,

这样训练好。

歌曲中“这样训练好”这句,看似普通,其实大有来头,那是毛主席的批示。

当时,一些部队为了适应战备需要,走出营房,搞野营拉练。毛主席看到相关报告后,给予了充分肯定,批示“这样训练好”。后来,毛主席又在相关报告上批示,军队、学校、工厂都要这样搞,并强调,部队“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

我组织这期宣传栏时,就重点抄录了毛主席的这些指示,并摘录了一些有关资料。

为了做到图文并茂,我还把《战友报》上的一个专栏栏头的图案,也照搬到我的宣传栏上。

由于这是我们连第一次出这样的宣传栏,品头论足的人格外得多。我当然希望听到称赞的声音,可惜一直没有人拍我的马屁。

一天吃饭时,又有一群人围着宣传栏评论。突然有人有重大发现,高叫着:“你们看!佛手!”

原来,我画的那个栏头图案中的那名挥手前进的解放军战士,手指略有弯曲,与我受伤的手指相似。这些人哄笑着把我拉过去作对比,还硬说我是在自己画自己。更可气的是,他们还因此给我起了外号叫“佛手”,一到开饭时就叫。

好在这个外号流传得并不久远,在这期宣传栏更换后,那个“佛手”的画中战士消失,这个外号也就很少有人叫了。

大概就在办这期宣传栏前后,我曾写过一篇日记,记录当时“时刻准备打仗”的想法。日记不长,不防抄录如下:

处在今天的世界,战争总有一天爆发,这是没有疑问的。帝、修、反胆敢侵犯我们,那就丝毫不必客气,打!狠狠地打!让他们看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是不怕死的。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为祖国效力的最好时候,时刻准备,拿起枪上战场!人早晚要死,怎么死也是死,与其安然而死,不如光荣地战死。勇敢的人正是那些不怕把热血献给革命的人。自己滚滚的热血,正当用来染红世界。

唱战歌,举红旗,上战场,帝、修、反一定要和我们无产阶级较量,那就让他们看看无产阶级的能力吧!无产阶级会以主人翁的姿态,重新安排世界。

为了完成好野营训练的任务,连里召回了在外边打苇子、打石头的全部人员。

我原来所在的七班参加的是打苇子的战斗,我因伤没能跟着去。一别几个月,我很想他们。他们一到家,我就去看望。听说,打苇子也很苦,我就问起了他们的情况。

有人说,打苇子可有趣啦,平平的苇塘冰面上,都是连成片的苇子,用推刀一推,咔咔作响,一倒就一个胡同,那叫个爽快!

可也有人说,太累了。在平的冰面推割都一推一身汗,碰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只能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拱,能累死人。如果碰到高处没有冰,就更麻烦,还得动用钐镰。

大伙都反映,伙食不错,炊事班经常给烙半发面的饼,非常好吃。

他们还给我讲了打苇子期间发生的趣事。

他们说,有天早晨,有人在工棚外大喊大叫,让大伙快出来,像出了什么事儿。工棚里的人赶紧往外钻。

钻出来的人一下子惊呆了:昨晚还空无一物的地方,竟然冒出了一堆又一堆打好的苇子。

虽然苇塘也有其它连队在打苇子,但他们不可能深更半夜地干活,而且一夜也打不出这么多的苇子。另外,他们打了苇子也没有必要堆到我们这里来啊。

人们找不出合理的解释,纷纷议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说,既然不是咱们干的,就只能是兄弟连队干的了。说不定人家要搞个深夜竞赛,想多抢点儿资源呢。

也有人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咱们还是过去看一看吧。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一阵风吹过来,把那些苇垛吹得飘飘忽忽,最后竟然踪迹全无。

这时人们才悟出,是海市蜃楼跟大家开了个玩笑。

后来,我们连还真的为了争夺地盘与52团3连发生了冲突。

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已记不清,只记得他们说,在多次争吵后,双方最终是动了手。似乎对方人更多一些,占了上风。

战勤连能战斗,那是出了名的,决不会被他们的人多势众所吓倒。

只见我们班的邓运来,将手中的大钐镰舞动得呼呼生风,直逼敌阵。对方哪见过这种阵式,纷纷倒退。战场上的形势顿时逆转,我们反败为胜。

此役之后,对方不得不做出让步,我们笑到了最后。

听他们讲得绘声绘色,真后悔当初我去了西山帮厨,不然我也会亲历这一切啊。

据说,这次野营训练,是全师统一行动,各团怎么搞的不清楚,反正师部组织了不少单位。师直机关悉数参加,拖修厂等单位也名列其中,好像52团的一些单位也参加了这一行动。

当然,作为全师的战备值班连队,我们连理所应当地是此次训练的重点。我们的训练进行了4天。这与正规部队动辄练二三十天,走一二千里相比,确实是少了点儿。但这已是我们连规模最大的一次野营训练了。

我理解的野营,应该是在野外扎营,以增强野外生存能力。可实际情况是我们夜夜都宿兄弟连队。印象中,解放军走村过寨时,也都住在老乡家里,要不马玉涛的《老房东查铺》中怎么会有“战士们千里来野营”的歌词呢?所以我们号称野营训练,而实际仍住进营房也就不奇怪了。

说实话,我们连也确实没有在野外扎营的能力。一顶帐篷都没有,野外作业都是搭工棚,拉练时不可能带那么多材料,也没有搭的时间啊。就是有足够的帐篷也没有用,师里只给我们配了一台拖拉机,拉不了多少东西。

从报纸上看到,部队的野营训练,要练走、打、吃、住,我们基本把后面三项都省略了,主要就是走。

我们到底都走了些什么地方,我当时就没有搞清,日后就更想不起来了。还是后来询问了战友,才大致弄清了路线。我是个“地理盲”,最不爱记地名,走到哪儿算哪儿。

据战友介绍,第一天,我们从师部出发,经52团10连,到51团9连。当夜就住在了51团9连。第二天,从9连出发,跋涉一天,到达51团团部。当晚就住在了团部。第三天,从团部出发,跋涉一天,到达农牧连(52团9连)。当晚就住在农牧连。第四天,从农牧连返回师部。

对于这四天,我只有“走”和“累”的印象。当时的情景,回想来回想去,只有一个:茫茫雪野,一片空旷。偌大草原,唯有我们这支队伍。脚下那条两三米宽的小路,若有若无,没有尽头,看不出要把我们引到什么地方。

行进中,总有人起头唱歌。我们唱的最多的是我教过的那首《野营训练好》。

开始时,歌声非常响亮,人们都扯着嗓子大声吼。自己也成了全国拉练大军中的一员,当然值得自豪。但一两天过去,就很少有人能大吼了。

有的人别说吼,就连走路的劲儿都没了,慢慢地落在了队伍的后面。连里只好成立收容队,收拢照顾这些掉队的战士。印象中,掉队的以女战士居多。

我的手指伤愈后,体能基本恢复。不过我总有些心虚,觉得伤了元气,再也没有和别人较力时那种谁也不服的劲头。看到有的战友帮快要掉队的人背枪,我几次犹豫,也想帮人背。可又总担心自己体力透支,落入掉队一族,更失面子。最后只能是“瞎子拉胡胡——自顾自”了。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走到后来,我确实感到两腿沉重得迈不开步了。

本来身穿厚厚的皮大衣,脚蹬沉沉的大头鞋,走路就吃力,还要背上步枪、子弹、手榴弹、背包、干粮带、水壶、挎包、备用的衣物鞋子等一堆东西,一走长路,怎能不累?

看着有人放慢脚步,我也想放松一下。但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咬紧牙关,跟上前边的战友,绝不放缓脚步。我知道,停歇之后就再无追上队伍的可能。

极累之后,我就盼着连长的哨音,那样就可以美美地休息一会儿了。

那动听的哨音终于传来,之后,便是通讯员传达的连长的命令——就地休息。人们一阵欢呼,纷纷解下背上的背包,找地方休息。我是连背包都懒得解了,咕咚一下,就仰面朝天地躺在了路上。有背包垫在身下,我感觉不到路面的冰冷,只感觉到了松软和舒适。

重负一下子释去,我周身的酸痛也随之消失,解脱后的感觉那真是难以言表的美妙。我仰望着天空,心里是什么都不想,只是尽情地品味这难得的放松。

哨声再次传来,连长命令继续前进。我省事了,不用背背包,站起来就走。

那时的连长是赵富。他没有像我们那样背很多的东西,只背了一个水壶,自然轻松了许多。

印象中,部队的干部有帮战士背枪的传统,一部歌舞剧中就有“毛委员”替战士背枪的情节。在这次拉练中,一排长陈书贺在这方面做得最突出,连长是否帮助过别人我反倒没有印象了。

陈书贺关爱战士是出了名的。平时他发现战士有什么困难,都会出手相助。这次,他不仅背了三支枪,还收拢掉队的战士。

跑前跑后,陈书贺口渴了,向连长要水喝。

医助张洪仁和连长走在一起。他看陈书贺上来就摘连长的水壶,怪怪地冲着陈书贺笑。陈书贺有些奇怪,但没有太在意,打开水壶就是一大口。这一口下去不要紧,一下就冲到了嗓子眼儿,呛得鼻涕眼泪都出来了。原来,连长水壶中装的是酒!

印象中,拉练时我们背的已是半自动。大概在这之前,师里收走了我们的762步骑枪,下发了更为先进的国产56式半自动步枪。虽然一看就是旧的,但当时正规部队使用的也是这种武器,应该算是鸟枪换炮了吧。

野营训练结束后,战备的气氛依然紧张。上级说又有一批苏修特务渗透过来,有的已被抓获,要求我们高度戒备。我们当然不敢怠慢,处处小心。我也盼着抓一个立功,可一个也没有碰到。

就在我们拉练过程中,师里又给我们安排了一项新的任务,让我们派人去大石寨卸黄豆。

我们师虽有农业连,但只种春小麦,要吃大豆还得从东北调拨。从东北调来的大豆要先用火车拉到大石寨,再用汽车转运到师部和各团。

不知以前六师转运的物资是什么人卸的火车,反正这次是派到了我们连,也可能是批量大,需要安排一支更有战斗力的队伍吧。

我们连当即决定由二排担当此重任。由于二排的人数达不到师里的要求,连里又从其它排抽了一些“大块头”作为补充。

不久,他们就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了连里。据他们说,他们特别能干,赛过了专职的装卸工,已名扬大石寨。还受到师里的表扬,为我们连争了光。

他们还自豪地说,由于干得出色,六师宣传队在盟里巡回演出返回大石寨时,还特意给他们搞了个慰问专场。

六师宣传队成立后,重点排练了《红灯记》这出样板戏。虽然演员们不是科班出身,但排练的水平并不低。我看过他们的汇报演出,感觉和电影上没有多大差别。要说缺憾,一是演铁梅的演员嗓门太小,总得支楞着耳朵才能听到。二是演李玉和的演员偏瘦,没有腮边那两块疙瘩肉,不太像浩亮。

我们的《红灯记》拿到全国,算不了什么,可在锡盟草原却叫响了,各地都邀请他们演出,于是便有了这次巡演。

巡演大获成功,受到广泛好评。就在大伙准备庆功之时,没想到在家门口的这最后一次演出,竟然出了事。

二排的人说,出事的是“李奶奶”。演到“群众帮助”一场时,铁梅钻墙通过邻居家去追赶来接头的磨刀人,守在外边的特务起了疑心,装作查户口进了屋。这时李奶奶应问:“干什么的?”一个特务回答:“查户口!”另一个特务要问:“你孙女哪?”没有想到“李奶奶”晕了头,没等这个特务发问,她来了一句:“你孙女哪?”把那个特务问得目瞪口呆。

台下的人笑了,可台上的人却吓坏了。当时这种事儿可是政治问题啊!

因为此事,师宣传队非但没有受到表扬,反而受到了批评。

演了那么多场都挺好,怎么给自家人演时倒出了事呢?二排的人硬说是战勤连的名头把他们吓坏了。可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我们连看他们演出的次数多了,怎么以前没出事?到底为什么,就只有“李奶奶”自己知道了。

卸黄豆的任务完成后,二排的人没有全部回来,按师里要求,留下了少数人看守放在户外的黄豆。

这个任务听起来挺轻松,可他们回来后却大倒苦水:夜里看豆子实在是太冷了。

大冬天的他们要背着枪在豆子垛周围转悠,防止有人偷窃。白天还好,一到夜间,那是北风呼啸,皮大衣都能吹透了。

他们说,黑更半夜的,满视野就一个人,他们缩着身子顶着寒风与豆子做伴,冻得就像个三孙子。

在他们的严防死守之下,小偷还真没有偷走一颗豆子。处在战备年代,又号称是军用物资,还有荷枪实弹的人在守卫,谁敢去偷,那不是玩命吗?

可豆子还是丢了。偷豆子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这些看豆子的人。

要抵御严寒,就得吃点儿高热量的东西。可他们没有找寻的门路,于是打起了豆子的主意。

夜深人静,周围没有了眼睛,他们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弄一兜回去,铁锅一炒,嘎嘣脆。往大衣口袋里一装,边吃边看大豆,既解馋解闷又御寒。

不知是他们做得巧妙,还是拉豆子的人马虎,反正他们的监守自盗行为,一直没有东窗事发,战勤连只在大石寨留下了好名声,比师宣传队强多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光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789 积分:22190 威望:0 精华:15 注册:2009/12/6 11: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2 18:49:00 [只看该作者]

共同的经历。


内蒙兵团一师六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2 20:24: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