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难忘1974(十八)


  共有139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难忘1974(十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云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7 积分:53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3 13:37:00
难忘1974(十八)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7 11:54:00 [只看该作者]

2008-08-05 | 难忘1974(十八)

 

细心的看官可能早已发现,我怎么总是念念不忘吃呢?在那个年代,人们见面儿打招呼时,就这句不突出政治。不管在哪儿,即便上厕所遇见了熟人,也要问候一句“吃啦?”对方也非常礼貌的回答“吃啦!”“你也吃啦?”“吃啦!”,‘民以食为天嘛’。当然,人们大概,也许是在相互提醒:‘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吧'...

下乡头一年,是吃供应粮,转年就和广大的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了。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吃不饱啊!我们时常是一顿饭,每人一个大饼子,几根咸菜条。怎么办?想辄呀?首先就是要和点儿上的女同学搞好关系(女孩子吃的少啊)可毕竟全点儿的女同学只有十几个,男同学有二十多人呐!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容易,可他们也不富裕呀?总不能喝西北风吧!(据说:王八喝那玩意儿)活人又岂能让尿憋死?得共产!得共产呐!于是乎就出现了,只要是能吃的,不管是地上跑的天上飞的,地里长的场院上晾的,即便是老百姓家锅里的包括藏进柜子里的也得统统的,统统的偷出来共产!

穷是穷了点儿,业余生活还是要搞的:除了玩儿单双杠,举杠铃掰亚铃,就是打扑克了(那时扑克也是紧俏品)起初贴纸条,喝凉水;可那水是从二里地之外的井里挑回来的(那井足有三四十米深)所以说:‘水是宝贵的’。改革嘛!先从自己做起,谁输了,就把自己的臭胶皮鞋,顶到脑袋上,可是这样就造成了空气污染,自己闻着还可以,可左邻右舍受不了啊!不行!还得改!这回改个文明的:顶枕头,可有人投机取巧竟然扛着枕头!不行!接着改,得彻底的改革,顶洗脸盆(把洗脸盆扣到脑袋上)...

一天下来累个半死,能挣一个到两个工分,一个工分,好的生产队值两毛钱,差的生产队只值二分钱。也就是说:一个好劳动力在生产队一天能挣回家一盒洋火钱。

每当有同学从家里回来,我们大伙是夹道欢迎,因为他或者是她,总能从家里收刮点儿炸酱什么的。如果哪个同学能得到这个土财主的恩赐,那将是莫大的荣幸!

记得有一年的春天,我们知青到一个生产队去挑水种棉花,那天中午队里开恩,小米干饭豆芽汤,(其实就是黄豆用水泡一泡,添他大半锅水加上盐)9个同学五男四女,十三斤米。哈哈,把我们哥儿几个撑得是,连走路都得扶着墙。没办法只好找个梯形的粪堆倒着躺下,要不就爬到饲养棚的草垛里躺着。各位看官:人饿的时候难受,可你有所不知,人撑着时的滋味儿比那还难受啊!眼前金花乱冒,肚子胀的要命,嘴里的酸水儿直往外喷,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耳朵还嗡嗡叫。妈妈的,那小米饭黄豆外加咸盐水,差一点儿就把我们哥儿几个给撑死...

年节到了,党和国家一定会给人们发些细粮;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饺子(哦,应当说是品尝)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至于猪肉嘛,当然是生产队猪圈里养的猪啦。所以说,那几天就连生产队院子里的耗子,也特别的开心,只要努力找机会,吃的总是会有的...

年关到了,回家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可路费竟成了问题。离家近的好说,可像我们这些离家一百多公里的可就犯愁了“没有钱,泪汪汪”。找队长批个条子,到生产队去弄他百八十斤的毛粮,到集市上卖了换成钱,这家就能回了。我下乡的生产队还不错,队长是个开明绅士,不但给了我二十块钱还外加两捆粉条(家搬走三年,我只回过一次)。当我走出农村之时,找生产队一结账,居然欠生产队十几块钱!反倒闹了个“猫叼尿泡空欢喜”,唉!郁闷!真他*的郁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7 12:13:00 [只看该作者]

当年都在长身体,
营养不足太丧气,
只能想方设法找,
积成故事报无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劲草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4705 积分:32603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2 11: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3 11:33:00 [只看该作者]

可以看出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叫人怎么扎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