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的乐趣
那是1970年,农场为了发挥各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作用,决定各个生产队都要组织起“农业科研小组”。1972的6月下旬,我虽然还在下放的生产队里参加劳动改造,但是已经是生产队农业科研小组的负责人了。
我们科研小组共有四个人组成,两个女青年,一个是68年的北京知青,一个是69年的天津知青,其中还有一名是当地的男青年。
因为天气现象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所以我们不但搞了农作物的实验田,还建立了气象观测哨……我们本来对农业气象都是一窍不通的,在总场气象站吴站长的直接辅导与送给我们多种气象资料的学习后,都对气象学上的一些技术用语,以及气象观测上的一些主要数据的意义有所了解了。
由于当时农场气象站的条件就比较有限,所以,略许复杂一些的设备,如风向标、百叶箱都不能提供,更不要说什么温度自动记录仪、湿度自动记录仪和气压自动记录仪了。由于我们只是个生产队自己兴办的气象观测哨,所以很多事就得自己想办法了,我就到总场气象站去过很多次,一是去参观学习,二是琢磨风向标和百叶箱的构造、原理、以及具体尺寸了(当时总场气象站也没有图纸)。
回来后,我就根据百叶箱的构造和尺寸,绘制了几张图,并且根据图纸,我们自己动手,并且得到生产队领导的支持,在木工车间选取了红松板材,并且在木工师傅的帮助下,制作出了我们自己的百叶箱,刷上了白漆,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呢。与此同时,我还在分场修配所(农机具修配厂)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制作出了带有风压板的风向标。总场气象站吴站长都说是合格呢,不但支援给我们一套最高气温计、最低气温计和干湿球湿度计,并且还指导我们具体地安装在我们的气象观测哨内……
后来,总场气象站的吴站长,要求我们每天都要把我们观测的具体数据,通过电话汇报给他,并且成了他做出农场气象预报的重要参考资料……
由于责任所在,随时观察天空云系变化,已经成了我一种习惯。根据一些书本资料的学习,对什么峰面云系、什么对流云系多少都有所了解,尤其喜欢观察对流云团的变化……通过具体观测,还在我们自己的科研小组里预报过哪块云可能有冰雹(根据堡状积雨云顶端云的状况,如果是黄褐色滚动的云团,那么肯定会有冰雹的)的事列。
这些情况不知道怎么都被总场气象站吴站长知道了。那是73年7月上旬,农场遇到了春播后连续两个多月的干旱,在小麦抽穗期如果还没有雨水,那么小麦必定会大幅减产……总场气象站负责起了人工降雨的工作,他们分成了两个作业组,每组配备了两门三七高射炮,由两辆带帆布蓬罩的解放牌汽车牵引着,那些炮手都是武装民兵连的战士……吴站长带领一组来到了我们分场,并且打电话叫我也过去了。
根据气象云图上分析,近来几天来,在我们农场范围内,都没有峰面云系生成(冷、暖空气相遇才能生成峰面云系,这样的云系一般都会产生比较大面积的降雨过程),但是对流云团的活动还是比较活跃的……
记得好象是7月8号,小暑节气刚过,那天又好象是星期天,因为农场学生刚结束期末考试,所以我们两门高炮刚到第二生产队吃中午饭的时候,就有很多学生好奇地围观了。午后,我们看到北面的天空有几块底面比较乌黑的云团出现了,我们就赶快向五队的远地号(第二生产队往北,包括五队,都是一片开阔的大平原,再往北是三分场的尖山子和七分场了)开去。
这几天虽然对流云团比较多,也就是大家经常能看到的一团团的像是棉絮状的云朵,但是由于每一朵云的体积都不大,没有降雨的条件,所以我们都没有机会进行人工降雨。今天遇到的,在五队北面天空上的却是有两块比较大的堡状的积雨云了,我们全体人员都比较兴奋了。吴站长和总场气象站的一个技术员就开始估测云的高度和厚度了,而后问我说:“小冷,你看那块云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多少?”
看来他是在考我了。虽然我没有具体学习过测云朵的高度,但是在高中学习几何时,也知道如何用手臂与大拇手指测量楼房或是电线杆子的高度,更何况我比较早的就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云,也估计过它们的高度与厚度,尤其是有太阳照射下,还有云的影子呢……因此,我也不用伸手比画了就说:“东边那块云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大约有四千五百多米吧?云层厚度可能有两千米左右,从它能影子看来,云底面积可能有四万平米吧。咱们北面那块云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估计能有三千米左右,云层厚度可能只有一千多米,云底面积不足一万平米吧?”
“吆喝,到底是考上过南开大学物理系的高才生啊。虽然不是气象专科出身,分析得也八九不离十呢……”
“得得,得,您就别给我带高帽子了。您快说打那块云吧?看那些云向南运动速度可不慢呢,追着屁股打(云过天顶后再打),那雨可就下到南山里了。”
他马上指挥,拉着高炮向东面那块云的迎头赶去。我们下到了田间道上,高炮定住了炮位后,吴站长下达了高六千米、三连发的指令。炮手根据指令选取了炮弹(是预先准备好的,有不同高度爆炸的炮弹),而后由高炮班长挥动小红旗,下达了发射命令……
六声巨响后,六道火光冲上了云霄,没大会儿,在那片云团里传来了六声闷雷似的暴鸣……紧接着都能看到,那片云团里生产了急剧地翻滚,而且还快速地下沉着……
“打中了!我们成功了!”我们都高兴得欢呼了起来。还没等我们上车,大雨点子就霹雳啪啦地打在了我们身上……当我们的炮车还没有开到公路上时,天空已经乌黑一片了,倾盆大雨好象是追着我们的车,砸将下来了……
在北大荒,老人们有句名言:“久涝有云就下雨,久旱浓云高高飞。”意思是说;涝天里,天空有云就容易下雨,而旱天呢,明明是有雨的云,也很难落地的。
我们这六炮打了以后,也真的好象是把天捅漏了似的,接下来的几天里,不但我们分场的各个生产队都下了雨,其他分场也传来了下雨的好消息。这场及时雨,为小麦灌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次人工降雨的过程,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