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之五 和“外国民歌二百首”的情结
在农村,除了劳动,什么最烦,一致说:打发闲暇最烦。
我们就不烦。不知道是谁,离京时带了一本“外国民歌二百首”,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唱的都是毛主席诗词、语录歌,和革命歌曲,演的是“八个样板戏”,外国民歌那可是“封、资、修”,是黄色歌曲,是靡靡之音,那时候,这种书不能公开拿出来,白天,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唱革命歌曲,到了夜晚,我们凑在煤油灯下互相传唱。“文革”前,在中苏关系尚未完全破裂时,我们在学校里也学过不少苏联歌曲,像“共青团员之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红莓花儿开”、“喀秋莎”及其他国家的“在泉边”、“梭罗河 ”等 。看着这厚厚一本残缺不全的歌本,不知是好奇还是逆反心理,还真有点新鲜感。
一到晚上,我们屋的人就凑在一起,从头往下捋着唱,不会唱的就隔过去,会一点的你凑一句他凑一句,也对付着唱。我、王磊、赵亚昌能识简谱,潘彬和振京五音不全,跟着瞎哼哼,也挺乐和。但都绝对小声。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慢慢发现其他队知青也在唱,不经意,“小路”、“灯光”等熟悉的曲子也从他们的嘴里溜了出来。不光男生唱,女生也在唱,只不过更隐晦,我们村的知青唱,串门到了别的知青村,也在唱。回京探亲,街坊四邻的探亲知青都在唱,山西的、陕西的,内蒙的、东北的.......从开始会的十几首到几十首,上百首,那时会唱的越多的越引起大家的羡慕。一个小小的歌本,竟会有那么大的引力.,回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三年过去,曲终人散。招工、上学、病退.......我们纷纷离开了村里,奔赴各个岗位,没人再会点灯熬油的唱歌了,歌本沉睡。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科技的发展使地球缩短了距离,把音乐变成了语言,现在想欣赏哪国的音乐都不再是梦想。那个小小的歌本,可能早已灰飞烟灭,但和他的记忆,和他的情结却使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