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椒的回忆
大青椒不就是现在的日常蔬菜吗,有什么值得回忆呢?
不错,大青椒就是现在非常平凡的日常蔬菜之一,它也叫大甜椒,是大辣椒品种中的并不辛辣的一种,不但可以煎、炒、烹、炸的制作出很多种清香可口的菜肴,更可以配制出很多种的生拌凉菜来,是各种层次的人群都喜爱的一种蔬菜。不仅如此,这大青椒的种植范围也非常广泛,从南到北,从高山到平原,从室外到大棚都可以种植,而且现在还增加了各种的彩色大辣椒品种。
因为大青椒不但生、熟吃法都很爽口,而且营养价值也比较高,所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家常菜。咱们老百姓并不追求那些比较昂贵的吃法,比较普遍的吃法,就是鸡蛋或是肉丝炒青椒,再就是生青椒沾大酱了。
夏天,我最喜欢生吃大青椒了。就是因为这种吃法,曾经帮助我们度过了囊中羞涩的关卡……为什么这样说呢?
请问,你们见过下饭馆不买菜的吃主吗?我就是其中之一了。
说来话长了。那是1975年暑假期间,农场组织了一些学校的老师,到大庆、望奎县等地去参观人家的校办工厂,并且学习他们勤工俭学的经验。虽然是“公家”组织的,但是,所有旅差费用是回来以后再报销的。而我们都是一些穷教师,自己又能有多少积蓄呢?
我们的一个组织者,罗荣刚老师初步地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什么车费、住宿费、伙食费什么的,按照十天行程计算每个人的花消可能在三百五十元到四百元之间,自己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需要带多少钱吧……
这些教师们都很少有机会以“公差”的形式出趟远门儿,这次不但要经过佳木斯、哈尔滨、大庆、牡丹江(我们计划返会路线中的城市)等大城市,还要到绥化市和望奎县等地去参观学习。
说实在的,这一路下来,的确参观学习了几所学校的校办工厂,也比较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办厂宗旨和管理经验以及学生们勤工俭学的的收获……然而,对各大城市的观光与吃、住,却把随身所带的钱,消费得所剩无几了……
更可怜的是;到了牡丹江时,把买返程的车票钱拿出来交由罗老师办理后,我和几个老师的囊中几乎是空空如也……在我的腰包中就只有三毛二分钱了。
从牡丹江到迎春火车站,再乘公共汽车才能回到家中,最少最少还得吃上两顿饭呢,如何是好?
在牡丹江上车之前肯定得吃一顿中午饭,在车上更是不能吃了。第二天上午到迎春火车站,下午才有公共汽车返回农场的……
在逛牡丹江大街时,我特意去了菜市场。本来想买点咸菜带上,可是却碰到了一个卖大青椒的菜滩,那新摘下来的大青椒又大又嫩,不但水灵灵的,一问价钱还廷便宜的,我花了一毛二分钱就买了四个大青椒……
中午,我和其他老师还是一起走进了饭馆,我只是花了一毛六分钱,买了两个大馒头。大家都知道,在饭馆就餐时,总是有免费的酱油和醋,有的饭馆还免费辣椒油摆在桌子上。我就弄了个碗,到上些酱油,再把两个大青椒洗净后,掰成小块儿放在酱油碗里……一个馒头,俩辣椒,而且是连辣椒核和辣椒子都吃了……
这样寒碜的经历,怎能从我的记忆中抹掉呢?现在已经不差钱了,但是,我还保留着酱油拌大青椒的习惯,而且连辣椒核和辣椒子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