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翁老先生是我的业师也是我的忘年之交,享誉艺坛数十年,虽九十多的高龄仍精神矍铄,每天舖纸染墨笔耕不止。用笔精劲、清健典雅、富有书卷气的书风独标一帜。更令人敬仰的是艺高德隆,为人谦虚风趣。
我每每造访,也每每留恋忘返,也每每驻足于缶老书斋里悬挂的一桢已经泛黄的横幅,正文就两大字“舍得”。用墨湿润清淡,用笔清健洒脱,布局清朗有致,“舍”字因笔简而处理得疏放伸展,“得”字因笔稍繁而紧凑内敛。整幅作品扑面而来的是平和委婉的淡淡气息,“书如其人”来函盖缶老的品行修为不为过也。
“舍得”或“不舍得”,往往是我们日常的口头语,用街巷俚语来作为书写的正文似乎很不多见,我百思不得其解。书为心声,书写者自身的修养和对事物的认识、感悟会依托笔墨寄情明志,欣赏者也会从中见仁见智,如能彼此的用心来交流,就会使作品的内涵不断升华,子期、伯牙给“知音”的注释予我们以启迪。然今缶老以市井语付于书 ,问之总含笑而不作答,大惑也。
后得一《了凡四训》,茅塞顿开,“舍得”这个名词是从佛经里来的,你能舍才能得,不能舍什么都得不到。求呢?求也有助于得。怎么求?舍了就得了,你所求的都能得到;首先要把妄想、执着舍掉。‘至诚合天’是从根本上舍,舍自私自利--将利益自己的念头舍得干干净净,起心动念都是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财、色、名、气要放下,如果不能淡薄,你的心会被外面境界所动,纵然不能把整个欲望舍掉,也要看淡。凡夫天天在打妄想,其实妄想无济于事,不如把这些妄想舍掉,把五欲六尘种种的享受舍掉一些,你就得到了:真、诚!
今再观缶老的《舍得》,不仅明了为何他在书坛上造诣能深,更知晓了“功夫在字外”的真谛!舍去名利私欲必有所得。唐代书家柳诚悬有句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还云:人正则字正。由此及彼,芸芸众生应舍去一些浮名、浮心、浮情,得到的是一世大写的“真”!
(此小文是七年前写的,如今看到姜兄亦书此幅,贴上补遗供一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