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雨晴在2008-9-19 21:11:01的发言:劲草斑竹,是把欢乐送给大家 ,我是把悲伤留给自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面对逆境,苏东坡体现出开阔的胸襟,因为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有一次,他对他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因此,苏东坡一生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过日子,徐徐而来,慢慢享受。他认为,人生最长不过三万六千日,但已经很长了。追求长生不可能,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要尽情享受人生。
神宗元年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调任江苏太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过分的话。于是,舒亶、李定等小人乘机打击苏东坡,于是向皇帝呈上弹劾表章连同苏东坡印出的诗集,添油加醋,希望将他置于死地。幸亏皇上有主见,罪不至死,只是免去他的太守官位传唤进京而已。途中,在扬州渡江时,湖上风高浪大,苏东坡站在船上不知道他要判何罪,更可怕的是此案会牵连好多朋友,连累弟弟,想到此就痛苦万分想跳水自杀。幸亏没有!否则,一个文坛巨星就要被江水吞没了。后来,被捕入狱坐了几个月的牢而已。大难不死,苏东坡更加重视生命,更加享受生活,即使在谪居黄州的艰难日子里,生活困难,但精神上却是富裕的。环境恶劣,但他却以诗人的眼光看到了别人即使在天堂也看不到的美,“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有时,他芒鞋拄杖而出,雇一小舟,与渔樵为伍,消磨消磨时光。有时,走在乡村中往往被醉汉东推西搡或粗言相骂,“自喜渐不为人识”。
在黄州,苏东坡经常和友人携酒坐一小舟泛江而游,与其说是苦中取乐,还不如说是真正地享受人生。享受可以随缘。内心快乐,无处不是佳境,日日赛神仙。那是个仲夏之夜,苏东坡与友人在船上慢慢喝酒吟诗,江面上清风徐徐,水平无波。不久,明月高悬星辰闪烁的夜空,白雾笼罩江面,水光与雾气交融。任小舟漂浮于白茫茫的江面之上,随意所之。二人手拍船舷为节拍开始歌唱。唱道:
桂槕兮兰桨,击空明兮嗍流光,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友人吹箫,东坡唱歌应和,啸声奇悲,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余音袅袅,细若如游丝,最后消失在夜空中。东坡为啸声所动,问友人啸声何以如此之悲。友人望着茫茫江面,悠悠地说:“你还记得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吗?当年的水战惊天动地,熊熊烈火照亮天际,孙权、曹操、刘备这些英雄叱咤风云,如今这些英雄安在?今晚,你我无拘无束,驾一叶扁舟,一杯在手,享此一时之乐。唉!我们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蚊蝇,沧海中的一沙砾。人生在瞬息之间,即化为虚幻,还不如那江流之无尽,时光之无穷。我愿挟飞仙遨游太虚之中,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返。想到这些是梦想,永难实现,所以啸声吹来不觉伤悲。”东坡喝了一口酒,微笑说道:“老友,此言差矣!听我言。你看那水和月!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是,你假若从宇宙中不变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我们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呢?只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是供人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无私,一切供人享受,然分文不费。快哉!快哉!”友人当下释怀,欣然而笑。
苏东坡不愧为智者,笑看人生,心遨游于太空,不为外物所拘,人有悲欢离合,事事难全,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凡事执著即是痛苦,看得破极好过,所以苏东坡一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