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原创]大寨二村 地头提饭


  共有263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大寨二村 地头提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被遗忘的角落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2 12:22:00 [显示全部帖子]

      都第三届了,俺怎么从未听说过,好歹俺也是正经当年在昔阳插队刨土种地六七年的知青,要按语言沟通、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知青情结,怎么说也能算个东道主吧,怎么这样的机会俺从来都不知道,就连我编辑的昔阳知青画册,也是俺自费送到大寨的,看来咱是被遗忘的角落,人家不想咱们,何必自作多情想他们,翻过这一页,好生度过晚年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少见多怪的“砂锅”宴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15 14:53:00 [显示全部帖子]

   在昔阳插队时,曾用坏过几个“罗锅”,当地人管此物不叫它“砂锅”,而都叫它“罗锅”。当地的民俗:使用此物盛饭,并不是风味好,而是其一是可以保温,每天送到地头吃饭,最近也得一、二里路,饭到地头还有点热乎(冬天再裹个毛巾);其二是价格便宜,一个罗锅才一毛多钱,穷人用得起。记得刚到村里时,我们吃饭时用的是铝饭盒或搪瓷盆,贫下中农笑话我们,说我们吃饭用的是食槽,用食槽和搪瓷盆吃饭一来烫手,二来饭担到地头也就凉了,不如换个混饭吃的家伙,为了表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心,洗心革面接受再教育,我们都更换了混饭吃的家伙,地头吃饭每人一个“罗锅”、在家吃饭每人一个“大海碗”,与贫下中结合在一起,每天吃饭时,也都端着“大海碗”与村民一起圪蹴在当街饭场,同吃、同侃。反正吃食都一样,每天早上都是一种当地叫“馓作”馓面粥,用盐水炒几粒黄豆就是菜了,每天中午“石条” 、“疙瘩”,是经常饭,改善生活是抿疙瘩加榆皮面,谁也不要攀比,谁也不要笑话谁,那年头全村都一样,常年都一样,最困难的是没有油水,缺少蔬菜,每天干体力活,还挺能吃。说实在的当时要是谁家要能天天吃上窝窝头都是幸运的。哪有什么砂锅美汤、烹炒炖菜,油果麻花。记得当时老百姓还问:毛主席他老人家是不是天天都吃油板(油饼),老百姓认为天天能吃上“油板”乃是天下最幸福的事了。这才是六、七十年代昔阳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现在说这些,都没人爱听,可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刻骨铭心,想忘都忘不掉。要不怎么说“老贱骨头”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