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寨公社的记忆(四)
--------广袤的草原
我们下乡前对内蒙了解非常少,听给我们做下乡动员的军宣队领导介绍:我们要去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草原得名于呼伦湖与贝尔湖,那时候我们都爱唱《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首歌。等真正到了科右前旗大石寨公社,看到的却是连绵的山峰和丘陵,在当地听到的更多的说法是科尔沁草原,我问当地社员草原在哪里,他们说山峰间的丘陵就属于草原,并且告诉我从我们所在的村子向西北翻过两道山就进入乌兰毛都公社,到那里山峰越来越少,主要是丘陵,再往西走丘陵也少了,进入真正的草原。后来知道乌兰毛都公社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占科右前旗总面积约三分之一,我们下乡的公社是草原的边缘。至于科尔沁名称的来历,问过许多当地社员都不知道。后来出民工时问了一个蒙族的高中生,他告诉我是古代部落的名字。我调到公社工作后,公社的蒙族干部包振生告诉我,科尔沁的意思是“优秀的猎手”。
没有下乡时对草原的认识只停留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词语上,六零年时还想,有那么多的草为什么不多养一些牛羊,缓解肉类供应的困难。到了农村后才知道并不是那么回事,原来牛羊吃的草种类有限,牧包要经常转场,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据大石寨公社1971年统计,大小牲畜(牛、马、羊)共有29,773头(只),其中牛马10,984头,羊18,789只,另外养猪8,978口。
原来只知道草地沼泽在南方,到农村之后才知道北方也有草地。原来两座山脉之间也有沼泽地,沼泽地上长满了茅草,形成一个个草墩子,当地社员称之为塔头墩子,底下是很深的泥浆。听社员说,泥浆再往下挖一米多深就是永久冻土层。沼泽地开垦出来的土地很肥沃,庄稼长得好,草也长得好。我在永胜七队蹲点时就见过水稗草等禾本科植物能长到两米多高。后来听农业部门的人说,沼泽地里含有腐殖酸,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春夏相交的时候,草原上百花盛开,十分美丽。记得下乡第一年,生产队派车给青年组拉柴禾,我们几个男生跟车,大车经过猛鸠山屯的时候大家闻到玫瑰的香味,而且越往前走气味越浓,沁人心肺。车走到大甸子边时看到一片野生的玫瑰花(当地社员称之为刺玫果),高度30-40厘米,花瓣单层,花粉红色,深浅不一。我们下了车走到玫瑰花地边,看到花瓣都被虫子啃食得很严重,有的花上还趴着正啃食花瓣的甲虫。车老板告诉说那甲虫叫班蝥,有毒。原本想采点玫瑰花,看到斑蝥也没了兴趣。
草原上常见的花还有山大烟花;花黄色,随微风摇摆十分妩媚动人,成片生长在草原和丘陵的坡上(此花在公园里叫虞美人花,红色。学名应叫罂粟,中药名字叫米壳)。百合花;鲜红色,花瓣细长,开花时花瓣向下反转,零星点缀在草原上。社员告诉我们百合的根可以吃,我们把百合的根挖出来,是球根(严格的说应该是鳞茎),擦干净尝一尝,微微有些甜味。很多农村的女孩子干完活会踩一些百合花带回家去,插在瓶子里养起来。百合花的根也是中药。黄花菜;花黄色,闻起来味道清香。没下乡的时候,家里吃打卤面都要放黄花菜(又称金针),见到野生的我们十分高兴。社员告诉我们,新鲜的黄花菜有毒,加工黄花菜要把花蕾摘下来蒸熟,再晾干才成。芍药花;花大且美丽,有白色的和粉红色的,与公园里见到的无异,零星分布在草原上,也是女孩子们采摘的对象。芍药的根茎是药材称为赤芍和白芍。桔梗花;蓝紫色的花种类不多,桔梗是其中花最大的,他在夏末秋初开花,花有喇叭口型前端有四个角的,也有五个角的,根茎是药材。当地社员告诉我们,把根挖出来洗干净放到酱缸里,腌好了可以当咸菜吃而且朝鲜族人最爱吃。石竹花;与我们天津周围见到的差不多,只是株型矮小、簇生、零星分布在草原上。除此之外,草原上还有很多药材,最常见的是防风,苍术,玉术,地榆,黄芩,远志,益母蒿等。草原上也有让人讨厌的东西,如狼毒花;是一种有毒中药,折断枝叶流出的白汁接触到皮肤就会红肿起水疱。巴枯牛花;虽然也是药材,但开花时有一股难闻的臭味,闻着很不舒服。还有荨麻;遍身布满了小刺,生长在丘陵的水沟旁,没人敢碰它一下。
一天在地里干活休息时,在草丛里看到一棵草,很粗壮,象韭菜。我问当时的队长王运祥这是什么草,他告诉我是山韭菜,我掐下一片叶子捻了一下,有浓烈的韭菜味。我又问他能吃吗?他说能吃,还说种到园子里就是家韭菜。我很高兴,发动同学们挖了一些山韭菜栽到了青年组的菜园子里,山韭菜还真活了,但是却又细又小,失去了山韭菜的粗壮。经请教社员才知道,新栽的韭菜伤了根,要在园子里培植一两年后才能长成正常的韭菜。
还有一次休息时,副队长杜兰桥抽了几下鼻子,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有香蒿,一边说一边往坡边上的草丛里走。我们几个跟着他走着走着渐渐地也闻到一股清香的味道。走了几十米,来到草丛中的一颗蒿子旁,说就是它了。我折了一截放到鼻子下闻了闻,是刺鼻的青蒿味道,并无香味。后来听社员们告诉我,香蒿要离开一段距离才能闻到香味,香蒿在当地主要是秋季晒烟叶时与烟叶混在一起,这样晒出的烟叶抽时才觉得味道好。
春末夏初的时候,草原上空经常会出现百灵鸟,有趣的是它不像其他鸟类往前飞,也不像鹰类在空中盘旋,而是振翅长时间在高空悬停,离地几十米高,叫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给草原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听社员说,悬停高歌的百灵鸟下方会找到鸟巢,有一次我们还真找到了百灵鸟巢,仔细观察见鸟巢,有巴掌大小,是用细小的草茎搭建而成,非常精美象工艺品一样,里边有四颗带班点的鸟蛋,不仔细寻找根本发现不了。我们没有破坏鸟巢,后来想可能百灵鸟的叫声没有那么浪漫,也许是有掠食动物如鼠、蛇接近鸟巢,百灵鸟发出警告或用叫声引开天敌的本能。每年夏天过后,小鸟长大了,就再也见不到百灵鸟悬在空中唱歌了。
秋天的时候有些孩子们会用套子去捉沙鸡,方法很简单,用马尾毛拴成活扣,另一边系在木棍上,带上一把粮食就可以了。天傍黑的时候在庄稼地里或草原上沙鸡出没的地方,把木棍插到地里,撒一些粮食,就回家了,等第二天天刚亮就去遛套子,沙鸡的头进入套子就挣不拖,越套越紧,每次都能捉到几只。当地社员称沙鸡为沙半鸡,每只约半斤重,肉质细嫩,在当时是难得的美味。
因为是半农半牧地区,还有山林。每到冬春季节,当地社员都十分注意防火。我在大石寨公社共十年,经历和听说的草原失火和山林失火共有四起。我经历的火情是1972年春天种地的时候,火是乌兰图雅大队知青用火不慎引起,随即蔓延到勿布林大队,所幸周围社员都赶来救火,被及时扑灭,烧掉草场面积七、八平方公里。同时勿布林大队社员为防火灾,点燃防火道,不慎又引起草原火,又烧掉三、四平方公里。还有白音高佬大队一名知青不听社员劝阻点火玩,引发山林火,火势很猛,把山上的鹰都烧焦掉了下来。另一次是前锋大队蚕场用火不慎引发山林火。所幸都被赶来的社员及时扑灭。后来公社为此发了通知,加强防火管理,以后就没有听说山林草原火灾了。
下乡第一年,夏末秋初的时候,生产队安排我看青,刚开始时,只是防止牲畜吃青苗,所以给配了一匹马,是个三岁口的小青马,脑门上有一颗白头心,长长的鬃毛长得很精神。我有幸成了青年组第一个骑马干活的人。为了不出危险,队长不让给马备鞍子。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兴奋,骑着马出村,嘴里哼着《智取威虎山》里的打虎上山,很惬意,回村后还把感觉讲给同学们听。其实骑马并不太舒服,两条腿要使劲夹住马的身子,马小跑起来颠得很难受,得慢慢适应。骑了三天,我屁股的油皮磨破了,疼得呲牙咧嘴的,可还得要面子,于是只是进出村子骑着马,到了山上就把马拴在石头上,宁可自己跑着去赶走偷吃庄稼的牲口群。四五天过后皮肤才长好,又能骑马了。骑了几天后发现马的瘠梁破了,这次不敢大意了把马放回群里养了一周,才又牵了回来。渐渐的我和马彼此之间都慢慢适应了,其间我从饲养员那里也学习了很多关于马的知识。比如说养马比君子,就是说要爱马,关心马,马才会对你好;马跑累了喝了冰凉的山泉水,一定要再把马骑出汗了,不然马就会得病;跑累的马不能拴在窝风的地方,要防止马受风等等。和马相处的时间长了,也就有感情了,每天上山喂马,给它梳理毛,帮它赶开叮咬的牛虻和马蝇,有时小青马会表现出对人类的亲热,它会把头靠近你,或在你的身上蹭,舔你的手。在山上不用牵着,你在前面走,它就会跟着你走。最神奇的是有一次羊群进了谷子地,我没有骑着马去赶,而是把缰绳绕在他的脖子上,拍拍马屁股,它自己就去把羊群给圈了出去,然后一溜小跑回到我的身边。有时与山上放牧的牛羊倌在一起,分别时大家都骑上马了,它就会低下头打响鼻,并用一个蹄子刨地,催促你也上马。
我们公社是半农半牧地区,每个生产队都有牛群、马群和羊群。于是就有了放牧的牛倌、马倌、羊倌,还有放猪的猪倌。我在生产队里看青,也就认识了这些倌们。有时我们会在一起高谈阔论,有时牲口群也会混在一起,分别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群里的牲畜找出来。我很奇怪,牛、马、猪或许好认,但是这羊群一、两百只,在我看来都一样,而羊倌不但认得自己的羊,而且连羊群中的血缘关系都了如指掌,真是行行出状元啊。
回城几十年了,但每当我看到草原或草原上的马群、牛群、羊群的风景照片时,仍然会让我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