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黛,你对自己这篇字的总结已经非常到位了。我再教你一个更实用、更具体的方法,来解决“跳字”的问题。
首先,请回顾一下我在《书法课堂》中讲过的字与字格的关系问题:每个字的外轮廓,与字格的四条线之间形成了四个边,上称“天边”,下称“地边”,左为“左门边”,右为“右门边”。中国汉字几万个,常用的也有几千个,但也无非全被以下四类所概括:即方形字、横长方形字、竖长方形字和杂形字。你就记住:方形字和杂形字,其“天、地、左、右”四边,在宽窄上基本上是一致的;横长方形字是“天地宽、左右窄”,竖长方形字相反,是“天地窄、左右寛”。
如果不这样处理字与“四边”的关系,某个字不管写得多好,也会显得与通篇不协调,“跳”将出来。也许你要问了,你不是要求写老颜可以顶格写吗,那不是就没有“四边”了吗?是没有“四边”了,但还有没有“四线”?还是有吧?只要有“四线”,就还是用上面讲的要领去写字。记住:“顶格”写不表示要突破线。而且“顶格”写字,处理不好字与“四线”的关系,那字,更容易“跳”出来!
写“竖有列、横右行”形式的楷书作品,就坚持用以上方法去处理每个字在字格中的位置,那么,所有的字,起码在位置上,就不会“跳”出来了。
除此以外,我在上文中讲过,还有两种情况使字会跳出来,一是某字的结构没有写好,二是某个笔画(往往是主笔的那一画)没有写好。
下面我们用看“看行不看列”的方法,用上面所讲的标准,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墨黛的这篇作业:

第一行 “而”“篆”明显地“跳”了出来,一个写得“天窄地寛”,另一个写得“天宽地窄”了。
第二行 “業”字因结构没处理好“跳”了出来。否则,此行为佳。
第三行 “尤”因“鹅浮”那一笔没写好而“跳”了出来。否则,此行为佳。
第四行 非常好的一行。
第五行 “事”字因“无天无地”,“跳”了出来 。如不是这个字“跳”出来,则此行至佳!
第六行 “具”字“有地无天”,“跳”了出来。否则,此行亦佳。
第七行 “阁”字因“左宽右窄”,“跳”了出来。否则,此行为佳。
第八行 很好的一行。但因“元”字的鹅浮,出锋未向正上,稍有遗憾。
第九行 “少”字“地宽天窄”,“经”字“左宽右窄”了。
第十行 “篆”字结构出了问题:竖钩之起钩处,因未回到居中线,使这个字明显地“跳”了出来。
除了我上面提出的字,其余均佳。用笔、结构、位置没有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