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小人书和克朗棋


  共有234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小人书和克朗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马营海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3 积分:13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0/10/18 13:08:00
小人书和克朗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14:47:00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小人书已经成为收藏家们的宠物,身价百倍、千倍的飞涨。当年我们小的时候谁家都会有几本的,可是想多看一些,还得去小人书铺。

我家附近在一公里的距离内有四个书铺,感觉较好的一个坐落在禄米仓胡同西口北侧,靠近一个小胡同口的那家。书铺的主人是一个白胖老头,个子不高,老是笑眯眯的模样。这家小人书铺之所以好因为它安静,书铺的主人不允许大声说话,屋子里采光也好,老是显得那么亮堂。因为离家较近,只要手里有个一、二分钱就跑去看几本小人书,乐此不疲。文革开始后这家书铺的主人倒了霉,红卫兵说他是逃亡地主,暴打一顿遣送回了老家,后来的结局就无从知晓了。

由禄米仓往南,在东堂子胡同东口北侧也有一个书铺,进向较深,屋地的中央有两个克朗棋盘,每天都有人在那玩克朗棋,人来人往噪杂混乱,有时因为玩棋发生争执还会吵起来。在这种环境下看书需要定力,有些小孩看得入迷时对身边发生的事不闻不问,够笃定的。

沿着这两家小人书铺分别往南、往北还各有一家书铺,但小人书的拥有量和看书环境比不上刚才说的那两家,我去的次数很少。最南边的那家我免费看过一次,就是因为我认识那个嘎达梅林的嘎字,老板让我白看了那本书。(见我写的《书缘》)

那时候的我每当经过小人书铺时都要停下脚步仔细观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封皮,认真寻找没看过或者想看的书。如果手里正好有一分钱,赶紧进去向老板报出小人书上写的编号,拿到手后坐下就看,任有天大的事也放在脑后了。如果手里没钱,就默默的记下书的名字,盼着能什么时候有钱再来看。

看那些坐在矮凳上看书的孩子们,看书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聚精会神,有的心不在焉,有的一个人看几本,有的几个人看一本。不喜欢看的孩子飞快地翻着书,喜欢看的孩子一页就能琢磨半天。别看一本书只要一分钱,也不是每个孩子能经常进去的,常常是几个小孩结伴去看书,一人只租一本,然后互相换着看,等于花了一分钱看了好几本。大家都觉得这样值,但书铺老板不许这样换,我们在换的时候还要避开老板的目光,偷偷摸摸地进行,一旦被发现老板就会把我们轰出去。有时候几个同学在一起玩,只有一个人有一分钱,进去后租了一本书由出钱的人拿着,别的人围坐在旁边,几个小脑袋攒在一起观看。拿书的人看得仔细,旁观的就多看两眼,拿书的人看得快,旁观的人只能走马观花的看,出钱的人把书一还,大家只好跟着出去,即使没看够也说不出什么。

当年的小人书内容繁多五花八门,的确有画得好的,尤其是整套的书,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杨家将》等大部头的书,几十本一套,想在书铺里看完还真得破费些钱财,小学生哪有这么多钱,大家就互相借着看。那时候一本小人书的传看率是相当高的,有的小人书撕得只剩下十几页了还互相借来借去,看得津津有味。

除了看小人书,我还在书铺里玩过克朗棋。

克朗棋都是四个人玩,用棋杆儿把棋子杵进棋篓里就行。会玩的玩技巧,讲究让老仔在棋盘的四边多次碰撞后再击中棋子送入棋篓,以此获得喝彩。不会玩的就是直杵,毫无技术可言。为了棋子的滑动快速、流畅,棋盘表面还要撒上滑石粉。

有一段时间在那个小人书铺里经常盘桓着一个腿有残疾的中年人,克朗棋玩的很老练。因为他老赢,所以都是和他玩的人买单,一盘一毛钱。像我等菜鸟是不能与他同盘切磋棋艺,从技术层面我们不够资格。书铺老板喜欢我们这样的,把棋杆儿掉过来用大头杵,一会儿一盘,毫无技术含量,因此周转得很快,一会儿一盘。

为打克朗棋我还挨过一次批评。一天下午我们的学习小组早早的做完了功课,闲的没事相约去打克朗棋。第二天老师问我你们昨天下午干嘛去了?我心想昨天校外的事能有谁知道,于是没说实话,只说一直在小组做功课。老师叫来两个班干部,跟我说他们下午去检查课外小组,路经小人书铺时随便看了一眼,发现我们在里面打克朗棋,因为我是小组长,认认定是我带的头。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后说:“功课做完玩会儿克朗棋没关系,你不应该撒谎不承认。”从此后我们再也没去过那个小人书铺。

当年小人书是我们的挚爱,像《红楼梦》、《聊斋》、《岳飞传》等书,里面的人物、物景画得特别漂亮;以“春秋战国”和“汉”、“唐”、“宋”等古代历史为蓝本的小人书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电影剪辑版的小人书让我们花几分钱就看了一场电影。当然也有一些看不懂的小人书,例如《李尔王》,这是根据莎士比亚著名话剧改编的小人书。这本书叙述了李尔王想把自己的国土分给三个女儿的故事,这对于还在上小学的我是不能理喻的。但书的封面很吸引人,一个头戴王冠的老人手拿一把宝剑站在那里,表情很悲愤,猛一看以为是写古代战争的书,看过几遍看不懂,白花了几分钱。

还记得最厚的小人书是描写苏联国内战争的《柯楚别依》,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车臣人。骑着高大的顿河马,身披高加索斗篷,手持马刀所向无敌。没想到现在的车臣却成了俄罗斯不稳定因素的根源。

想到小人书,就想到那些描绘小人书的画家,他们一个个真是身手不凡、技艺超群,几十几百页的画下来,前后一致,画面里的人物、山水、草木、禽兽无不栩栩如生。我想他们在画的时候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但那时候的大人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和效仿的。

感谢小人书,它给了我们知识和力量。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劲草山丹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07 积分:9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8/26 20: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17:03: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小学有个图书馆,许多书是在那看的。我写在书是精神食粮里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舒雅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41 积分:3807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10/10/3 13:1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0:32:00 [只看该作者]

资料: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连环画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故事画。到了清末有了石版印刷,连环画艺术趋向成熟。

  1929年受有声电影的影响,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话。
  1932年以后,连环画才红火起来,出现了朱润斋、周云舫等名家。
  1949年后连环画发展进入高潮期。连环画的黄金时代在五、六十年代。
  “文革”期间的1966年5月到1969年期间,小人书出版几乎是空白。
  1970年开始,小人书的创作出版又形成了高潮。
  “文革”以后到80年代,小人书发展进入鼎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除去《人到中年》、《蒋筑英》等现代题材以外,还有不少外国名著和中国名著小人书受到欢迎。
  从90年代开始,小人书的收藏逐渐升温。
  现在,由于电影、电视以及动漫等发展,连环画已成为一种回忆,进入收藏市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年代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马营海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3 积分:13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0/10/18 13: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0:4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劲草山丹在2011-3-27 17:03:00的发言:
我们小学有个图书馆,许多书是在那看的。我写在书是精神食粮里了

有图书馆的小学应该是不错的学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马营海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3 积分:13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0/10/18 13: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0:4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舒雅在2011-3-27 20:32:00的发言:

资料: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连环画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故事画。到了清末有了石版印刷,连环画艺术趋向成熟。

  1929年受有声电影的影响,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话。
  1932年以后,连环画才红火起来,出现了朱润斋、周云舫等名家。
  1949年后连环画发展进入高潮期。连环画的黄金时代在五、六十年代。
  “文革”期间的1966年5月到1969年期间,小人书出版几乎是空白。
  1970年开始,小人书的创作出版又形成了高潮。
  “文革”以后到80年代,小人书发展进入鼎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除去《人到中年》、《蒋筑英》等现代题材以外,还有不少外国名著和中国名著小人书受到欢迎。
  从90年代开始,小人书的收藏逐渐升温。
  现在,由于电影、电视以及动漫等发展,连环画已成为一种回忆,进入收藏市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年代 。

谢谢注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舒雅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41 积分:3807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10/10/3 13:1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1:40:00 [只看该作者]

  小人书陪伴我们度过童年,是我们的最爱。

  小人书店里的肃静、井然有序,小朋友自觉遵守借还规矩,给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克朗棋也是我们这代人的产物,据说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有玩的,年轻人都去玩台球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天蓝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593 积分:8274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12/9 15: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1:47: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小的时候,就没有钱去看小儿书哦。从来没有租过书看。

      有钱就攒着,大多时候是去石刹海的天然游泳池去游泳,走着去,走着回来。饿极了就用一分钱,买5个花花绿绿的小糖球吃,吃了就不饿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太阳雨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92 积分:188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0/21 21:3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3:07:00 [只看该作者]

我插队当老师时,我和另一个会画画儿的知青给村里学校自制小人书。学生们也看的津津有味。只可惜自己没有留一本做纪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马营海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3 积分:13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0/10/18 13: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3:3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蓝在2011-3-27 21:47:00的发言:

      我们小的时候,就没有钱去看小儿书哦。从来没有租过书看。

      有钱就攒着,大多时候是去石刹海的天然游泳池去游泳,走着去,走着回来。饿极了就用一分钱,买5个花花绿绿的小糖球吃,吃了就不饿了。

天蓝那时候小,我为了看小人书,手里有个一两分钱舍不得买吃的,都用来租小人书看。为此还挨过骂。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马营海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3 积分:13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0/10/18 13: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7 23:3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太阳雨在2011-3-27 23:07:00的发言:
我插队当老师时,我和另一个会画画儿的知青给村里学校自制小人书。学生们也看的津津有味。只可惜自己没有留一本做纪念。

多遗憾,要是留下一本,现在就太有纪念意义了。


 回到顶部
总数 20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