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大盈江随想(一)----(十五)


  共有856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大盈江随想(一)----(十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9 9:1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盈江在2011-3-28 21:57:00的发言:
 大盈江随想(二)

    大盈江早就该以其风光美出名,出大名的。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一个曾在盈江插队、后来考上北大的昆明女知青写过一本小说,名字就叫《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写的就是盈江。这本书比多少年之后的同名歌曲有名多了。这是那位知青大姐的处女作,她出名了,还登上了美国的某著名杂志封面。可是我们盈江没有因这本书跟着出名呀。郁闷。

    没有王洛宾,谁知道达坂城在哪儿呀;一首老情歌,让多少人去寻找康定小城啊;《静静的顿河》也不光是让年轻的肖洛霍夫出名,还有顿河和哥萨克呢。怎么到了盈江这儿,好不容易有本出名的书,那点好就全让作者一个人得了呢?

    后来,短句“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成了“彩云之南”一大片地区的专用语,没人提到盈江了。

    离开大盈江多少年后,我再回去,感受到的还是那个朴实、略有点寂寥的大盈江,尽管还是那样的美。

    盈江的美,美在色彩。

    当年,我们初到盈江,街上看到的就有两大少数民族:傣族和景颇族。没有多长时间就知道了,傣族是山下族,住在平原地区,靠近水田;景颇族是山上族,住在深山,多种坡上梯田。后来时间长了,也知道了,这个人口不多的县里,远不止“老傣”和“景颇”,还有几个民族呢。“酸老傣,辣景颇,黑崩龙,花傈僳。”说的就是街上常见的四大民族。傣族人吃饭离不开醋;景颇人离了辣椒不吃饭;崩龙族的服装、头饰黑色过多;就这“花傈僳”最形象,哪怕是傈僳族大男人身上穿得也是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不知道的少数“少数民族”还有谁,就叫不上来了。试想,一个不大的地区,聚集这么多的不同语言、不同服饰、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居住建筑、不同交往礼节、不同文化习俗的各色人们,生活中的色彩该是何等的丰富啊。

    初到边疆,知道了“边民自由来往”说。少数民族,境内境外的族人亲属多,往来是必然的。边界有界碑,用以标明两国;断无大墙,更无割断百姓往来之意。让每个过境走亲戚的人都办个什么手续,繁琐也不现实。当年,一个不成文的认识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哪个当地少数民族的都可以自由地过来过去,汉族人没有理由过境;或者说,有了“工作单位”的,不得出去,“种地的”就随便的多了。这样一来,大盈江两岸还多了许多邻国的气息。街上遇到个穿“筒裙”的男人,都知道是那边来的;傣族家里见到有外文的小收音机、雨伞等小物件,也是那边带过来的。在我临离开盈江的最后几年,应该是“折戟沉沙”后几年,靠近边界的街上赶街的时候,开始多了一些不太避人的捎带外国货的小贩。蹲在小街角落,摊在地上花布上的有号称万次一打就着的香港打火机,有演示给你看的能放进小火柴盒里的透明纱巾,还有表面玻璃被磨成九块的彩色日本“双狮”手表,缅甸、泰国的卷烟、雪茄就更是公开吆喝着卖了。那个年代,这几样东西带到北京、上海也是稀罕物。只要不怕半路撞上检查的当走私品被没收,带个几件回去送人也是知青们常干的事儿。我就带过几条纱巾、一个打火机,很喜欢“双狮”手表,不是没胆儿,没钱。本就够多色彩的日子里,添加上这些明里暗里的异国小色调,那生活。

    色彩不都是明快的。自我们到了盈江,打击“大烟客”就没见中断过,多是些少数民族的老人,据说是旧社会遗留。当时的“打击”形式也就是办个“学习班”教育为主。连队后边不远的山坡上就有一处,几间茅草屋围上一米高的竹篱笆墙,十来个上了岁数的少数民族男人,两三个工作队管理人员。时间不长,撤了;时间不长,又来了。山上山下的寨子里有个别的老人自制大烟吸也不是什么多大的新闻。据说有的连队卫生所有很少的“黑膏”,谁病了疼得太厉害,卫生员会用你看不到的一种药为你止痛。这类事不多见,也还是有的。我的一位北京小老弟,上吐下泻一个多礼拜,人都站不起来了,能叫得上来的药都吃了,没用。一次用药,立即止住。他问过,回答是“好了不就行啦。”

    暗色调同样丰富着飘渺的远景。当年的《南行记》更多地就是这不够明快的色彩,该不是那片大山深处独有的吧。

    如是,大盈江才显示着一种一遍看不过来的美。

多个民族相聚居,

国内国外任游戏,

绚丽色调真丰富,

明暗相间引人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盈江
  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19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3/27 23: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9 11:2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1-3-29 9:10:00的发言:

辗转十数日,

来到大盈江,

初见优美景,

终生留印象。

喜欢诗评。还望一文一评。谢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盈江
  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19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3/27 23:58:00
随想(三)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9 11:25:00 [只看该作者]

 大盈江随想(三)

    当年,去大盈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九几年,我回去过一次。上午北京机场起飞,中午到昆明,没出昆明机场,现买票又上了另一架飞机,下午到芒市,出了机场叫出租,落日前到瑞丽了。瑞丽玩儿了两天,第三天一大早坐长途车经陇川到盈江,中午就在县城小平原和老朋友聚餐了。如果不是在瑞丽贪玩儿,我估计离开北京的第二天中午就能在大盈江吃上午饭。十几年过去了,这十年正是各地高速公路发展的十年。若是今年,飞机加高速路一天到达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年,北京,盈江,我们走了近半个月。

    六九年,北京发出了太多那样的“专列”,一车一车的学生。

    一列火车,千余名中学生,有大有小啊。应该是有北京方面“送”的、有云南方面“接”的。几天的火车,我的记忆里没有跟“接”“送”人员打过交道,不记得有“大人”出面管理过我们这些学生。没到“大有作为”目的地呢,我们不还是学生吗?

    谁知道那年铁路部门是怎么看待、怎么安排我们“专列”的,反正是走的极为不顺。走走停停的,老是要给别的列车让路。“专列”是没有中途站,直达的。于是,让车的时候就会停在远离车站、少人烟的空旷地方。是哪儿,不知道;停多长时间,不知道。没人告诉“乘客”。就记得有一次停的时间太长了,大概是三个小时以上吧。憋坏了好动的少年人。车门不开,跳窗户。不跳窗户下去的除了胆儿小的就是身体不行下不来的了。于是,路基两侧,一堆一伙儿的人。要开车了,车门开了,叫,催。从路基上爬上来比下去要难,要费时间呀。反正也不是准点准时的车。于是,后面就更少不了走走停停。

    四天后,临近昆明的时候,车厢里骚动了一大阵儿。有人说得吃一顿,有人说要好好伸直了腿睡一觉。没停车。几个小时后,车停在了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站,凭窗可见,好多军用卡车等在那儿。

    卡车走几个小时,下午到了楚雄,安排在一个空下来的学校里的教室课桌上、空地上住下。

    高原的空气比火车车厢里新鲜多啦。

    快下班的邮局爆满了,挤着的多是女生。几天了,大北京城就有那么些为数不多当爹当妈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了哪儿,得报个信儿啊。男孩子顾不上写信发信的,都在不大的街上撒欢儿呢。

    第二天一大早上车。之后的几天都是这样,白天在大山里爬上爬下的,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的,太阳落山前后下车,又睡在某个学校教室的地上。

    军用卡车可比火车准时。也没人敢乱跑,一个越走越陌生的地方,一个越走山越大、江水越湍急的地方,一个越走汉族人渐少、从未见过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的地方,一个越走越听不懂当地人说话的地方。春末夏初,高原雨季临近,时而路上有小雨;没雨,天也是阴沉沉的。卡车车厢里歌声少了,笑声更少。有的女生在小声的哭,声大了怕男生骂。

    两三天下来,没有显示出谁在领导着我们赶路,没有谁跟我们多说过什么,秩序顺其自然地维持着。

    人群中从来就有自然形成的“规则”,只是不成文,只是理解上有着不大的差距。例如,男生里高中的比初中的稳当一些,不大吵吵闹闹。这次奔赴云南是给六八届的“任务”。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列车的学生里高中的最多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这好歹的三分之一稍稍平稳一些的高中生,让吵闹打架减少了不少。再例如,吵架、动手的从没有多少宿怨。谁多看了谁一眼啦,谁不顺眼啦,谁的眼神儿不对啦。大多冲突不在实质性的冲撞,而全在“眼”上。一旦有谁说和,一旦对话中提到一位共同认识的或间接认识的人的名字,哪怕这位仁兄远在千里之外,双方的“怒火”也会立即消减、消失。所以,冲突多多,打斗无几。再例如,男女生互不往来的“传统”被北京学生带到了路上、带到了边疆还维持了好几年。跟绅士精神无关,只是小男生们面子的事儿。没有或说极少有男生找女生的麻烦、跟女生去犯浑的,“跌份”。一路上,“佛爷”几乎是身份公开的,“色迷”才是地下的、不敢露头的。这样一来,占一半的女生也无形中成了秩序的守候者。

    然而,仅靠顺其自然是不成的。离家越远,人就会越不安;不安时久,就会狂躁地急寻发泄。就在到达保山的那一晚,在距离终点还有两天不到地方,一伙和另一伙在街上发生了打斗,动了刀,伤了人。这在北京也许就是派出所的事儿,也许算不得大不了的事儿。可这是在边疆,在“文攻武卫”不大盛行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少见学生闹事的边镇小城。

    临睡时,不少边防军战士端着刺刀列队“跑”进了我们的驻地。说是一个连。在北京见过的是叔叔样儿的军人,这里见到的是不苟言笑、把边疆安全视为生命、严格执行命令的军人。于是,开大会宣布抓捕闹事者。于是,收缴学生们带来边疆的匕首、三棱刮刀及水果刀。于是,停下来就地学习两天,知道什么是边疆。于是,在带枪的战士们严肃地注视下再次登车、再赶路。

    余下的两天路上,安静得有些沉闷,沉闷得有些压抑,压抑中急盼到达终点。别再走啦。

    军用卡车的隆隆声中,我们翻过了海拔4000米、二战时跌落过许多美国飞机的高黎贡山,越过了小日本愁死了也过不来的、世界闻名的怒江大峡谷,走过了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侨乡名镇腾冲,到了出发时就知道却想象不到这么难以到达的地方。

    告别军用卡车时,我听见好多人在说,盈江,可到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0 9:09:00 [只看该作者]

想起当年下乡途,

一走十数天日长,

小孩打架成大事,

皆因这里是边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盈江
  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19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3/27 23: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0 9:1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1-3-30 9:09:00的发言:

想起当年下乡途,

一走十数天日长,

小孩打架成大事,

皆因这里是边疆。

版主鼓励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盈江
  1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19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3/27 23: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0 9:18:00 [只看该作者]

   

大盈江随想(三)补充

    奔赴边疆的路上,保山打架那件事儿,总还是要多说两句。

    那天下午,我和几个路上认识的哥们儿在保山一中的操场上玩儿双杠。几天来都是这样,下车了,最爱去的就是操场,找得到就玩儿篮球,没篮球就玩儿单杠、双杠。凭借着身高找到这样的朋友不难。

    有人吵吵着:又打架了嘿。这回可人多,把小饭馆都砸了。看看去呀?

    操场上人少了许多。

    我们这几个没有动的。我们毕竟年纪大一点儿了,斗嘴的都少,打架的绕着走,懒得管。你也没法管,今天打了,明天能跟一个妈生的似的,后天他能为前天对手再跟别人叫横儿去。所以,那天怎么打的,谁跟谁,战况如何,没当回事儿。

    天黑了,睡觉去。男生都在学校后院大礼堂的地上打地铺,女生分别住在前排几个教室里。

    高原的夜晚显得特别的黑。一阵混乱的脚步声,接着是前院女生众多人难听的尖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还没等我缓过神儿来,大礼堂的几个门被踢开,一队一队的士兵横端着步枪冲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喊着“不许动!”“原地坐下,都不许动!”喊声震动着礼堂的大屋顶。一个小个子兵跑到了面前我才发现,离我最近的是刺刀。

    “坐下!坐下!”各种地方口音一个口令的喊了不少于五分钟,之后是“安静!安静!”的五分钟。不是学生们不听话,是跟我一样:傻了吧唧的没缓过神儿来。这是怎么啦?

    大概时间是十一点多了,有的人都睡了,有的原本就坐在地上。几乎是两三个人的头上就有一把刺刀,门边、墙边更多地刺刀排着。

    安静了下来,才听见礼堂前方不高的台阶上有一个军官在说话,说什么听不清,也听不大懂,只见他一边说着一边舞动着手,像是很气愤的样子,手上有一把手枪。

    大意是说,你们这群人里有坏人;坏人破坏边疆;边疆人民不答应;军队不答应。等等,等等。

    之后一个地方干部上来讲话了,还是听不大懂。先是读了好几段语录。这,我们才明白,真是把部队首长气坏了,刚才讲话只顾着舞动手枪和喊话了,都没读语录。地方干部似乎是看出来我们还听不懂当地话了,放慢了语调还夹杂着一些蹩脚的普通话,接着说了起来。

    听懂了。这是边疆;保山不许搞武斗;学生打架砸坏了饭馆和商店的东西是破坏文化大革命;我们是汇报了领导后才来抓坏人的;不能让坏人藏在好人堆里混到边界线边上去;不能这么再走了要学习,学好了才能去边界地区。

    接着是从门外推进来几个绑着的,是打架的那几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抓的。两个士兵推着一个,到人堆里去认人。又抓了几个,当时绑,有哭声,哭得不好听。

    那么多的男生,没有声音。胆大胆小的,都是没有见过这阵势的。

之后,刺刀退到了墙边。有的学生开始躺下了。窗外还有女生的哭声。

大约一个小时后,再次骚动。说是要收缴凶器,十几个竹编筐放在四处。开始是自己往外掏,过了一会儿要搜了,刺刀又过来了。一个端着枪,一个上来在身上摸。随身带的书包、提包的被倒了一地。离我不远的地方,一个小子不让动他的提包,被推在了地上,跳起来喊“你们丫的凭他妈什么”没说完,挨了一枪托,哭了。

    不一会儿,集中起来的半个筐的各色匕首、三棱刮刀、大水果刀的,抬到了前面。之后的两天就一直放在那儿,一个战士站在一侧。

睡觉的时候,快三点了,高原的夜有点儿冷啊。

    第二天,学习。一概不许出学校大门。大门口刺刀不少。自愿结合围坐在一起,读,还是读。两天后上午,排队出门,排队上车。远远的看见学校门口站岗的战士一动不动的。

    车开出去好远了,一个男生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以后回家都要绕着保山走。

 

 

    一群在大都市被惯坏了的孩子,远离父母后犯迷茫时的胡闹,引来了一队同等年龄听从命令的战士,对来边防驻地闹事者表现出了愤慨、显示了边防地区特有的纪律。

    还是那句话,我怎么想不起来那几天“接”“送”的人在哪儿呢。

    被抓起来的十几个人,扣在了保山附近的怒江农场了,在大峡谷靠近内地的一侧。怒江农场很少有知识青年,他们成了很受重视的宝贝儿。而那天离开保山车上的人,不管是盈江的、陇川的还是瑞丽的,没有领导批准,不经过两座铁锁大桥两头站岗的扛刺刀战士的检查,还到不了怒江农场呢,更别提昆明、北京。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1 9:10:00 [只看该作者]

小孩打架没在意,

当地驻军出动齐,

从此知晓边疆事,

收缴刀具被隔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盈江
  1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19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3/27 23: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1 13:3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1-3-31 9:10:00的发言:

小孩打架没在意,

当地驻军出动齐,

从此知晓边疆事,

收缴刀具被隔离。

龙版主每文必评,感谢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盈江
  1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19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3/27 23: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1 13:35:00 [只看该作者]

 大盈江随想(四)

 四十年前的大盈江,一眼看去,是那样的简朴,宁静。

县城小平原,两条短短的小街交叉出一个不大的十字路口,那就算是“城”中心了。这个中心四周毫无规律、也不太紧凑地排列着一个不大的百货商店、一家饭馆儿、一个小小的邮局、一家只能容下十来个客人的甜品小吃店、还有一家农副产品店。再有,大概就是不多的县城工作的人家住宅了。离这个中心十字路口稍远一点,才是中学和电影院。奇怪的是,中学和电影院像是在一个大院里。我在盈江的那几年里,只在电影院开过会,就没在电影院里看过电影,倒是在旁边的中学操场上看过好几次露天电影。县城唯一整齐一点的建筑是两层灰砖小楼,那是县招待所,大多时间是空空的。县政府也不过是一个不大的院子,离中心十字路口更远一些,靠近一个看上去像个大游泳池似的小水库。县城,没有“城”的样子,远远的看上去,不过是大盈江畔几排连接在一起的房子而已。

跟内地农村一样,县城小平原也是每五天有一次集市。当地赶集叫“赶街”,当地话里这个“街”要读“垓”。每当赶街时,十字路口四个方向伸展开去的街两侧排满了一大早赶来卖东西的,都是把卖的东西摊放在近前的地上卖。本来就不够宽的街道只在中间留下行人往来,赶街时略显拥挤。要是雨季,卖东西的和逛街、买东西的都打着伞,那拥挤劲儿也如闹市一般。卖东西的多是少数民族。卖的也就是自家的鸡鸭、蔬菜、水果,跟内地农村赶集一样,以吃的为主。冬季,也有码成一排排卖的木柴,那是给平原地区人家买去做饭取暖用的。集市,午后不久就散了。没有集市的街上,走动的人都不多。

离县城不远的一片高地上,居高俯瞰着小城的是边防部队团部。

我们“兵团”的团部大院,就夹在县城和部队团部之间的路边。

“兵团”应该是北京知青来到的前不久“改制”的。之前是农场。团部原来是叫总场,有四个分场分布在“坝子”四个方向的靠山的边缘地区。当地人把山地中间的平原叫“坝子”。各分场不远的四周又有几个“队”,改兵团后叫“连”了。我们到大盈江好长时间了,在老职工的嘴里,依然叫“队”、“队长”的,还不习惯叫“连”、“连长”。后来听说,知青基本“退出”边界地区“返城”后没有多长时间,还是恢复了农场。

北京知青三百余人,是来到大盈江农场的第一批知青。之前,有为数不多的昆明青年垦荒队员在农场,我们来到时,垦荒队员已经是中年人了。当地,有昆明知青插队在村寨里,应该是比内地知青来的早;有几个武汉青年在县城里工作,不知道是什么时间来的,似乎不算是上山下乡的知青。

北京知青之后,来了几百名上海知青,后来又来了千余名成都知青。

抗日战争时期,滇西成了大中国战区唯一的供给线、生命线。那个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滇西人几乎是用双手在高黎贡山和大峡谷之间扒开了一条路,一条血路。那几年,境内、境外的中、美、英几国大军与日寇连年血战,直打到小日本投降。那个年代的大盈江也该是沸腾的吧。

到了北京、上海、成都知青来当兵团战士,大盈江又一次热闹了起来。热闹了十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2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1 20:44:00 [只看该作者]

盈江往事谁能忘?

坝子当年笔欲留!

 

---- 读大盈江美文有感。


 回到顶部
总数 12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