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63923086794520428酒厂.jpg:
如此饮酒---拍摄于汾酒厂生态园--铜雕区
我来自酒都--杏花村,对酒略知一二,我曾亲眼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他们全部死于肝癌!写此文也是想和您聊聊酒,
作为新中国一代知青,在山西的这块厚土上几经转辗,最后,落脚于杏花村汾酒厂,在那里工作十多年,从那里又掉回了北京。
离开汾酒厂已有20多年了,每年都要回山西看看,大都是带亲朋好友访山西名胜古迹,顺便到酒场转转看看老友喝喝老酒,每当看到汾酒厂那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博物馆/那生态园/那一幢幢宿舍楼/那豪华宾馆/那游泳池/那一草一木,那感慨尤然而生…..!
每每想到杏花村这三个字,也许因为平静外表的后面,有一颗略带豪爽的心,或是女人天生的惟美理念,总是不能抵御对汾酒的诱惑以及对汾酒的怀念!
我对酒了解的不是太多,对白酒略知一二,白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三类,在中国的白酒中,几乎只有茅台是属酱香型。
咱们山西的汾酒有着1500年多的历史,我不太了解茅台,也不敢妄加评论,我只知道汾酒的历史绝不亚于茅台!早在1915年就在美国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1954年产品获出口权,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为什么偏偏在国际地位上远远比不过茅台??在英国2008年全球上市公司500强财富排行榜中,贵州茅台榜上有名!
我一直认为早些年汾酒的宣传力度不够,那里的家族势力较为严重,多年来我目睹了那些明争暗斗权利纷!那么好的酒!那么深远流长的历史……
我常常观注着企业的发展,也常常替古人担忧,那里近亲结婚的现象十分严重,当然也离不开攀龙附风权势现象,导致愚昧到从不懂得考虑遗传基因问题,当年厂区里曾有不少低能儿后代疯疯颠颠满厂溜哒,这写都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再和大家谈谈国宴茅台,当时八大名酒厂之间互寄样酒,由评酒员写品质鉴定报告互通有无,我有幸品尝各批次的名酒,真没有尝出茅台酒到底好喝到什么份上!当然,不能因不懂它就否定它!现如今它已站到白酒首位
早在三十多年前,周总理就给当时的方毅副总理下达了一个任务:复制茅台!
当时,方毅副总理带了一批人把茅台酒的所有工艺流程及设备,甚至连制酒的老师傅都带走了,就连茅台厂的灰尘也装了一箱子,选了几十个地方,最后,在遵义找到一个山清水秀/没有工业污染的地方,将茅台酒的全部工序展开,用当地非常纯净甘甜的水,一共进行了9个周期,69次实验,直到1985年宣布失败!,正是在那年,我调回了北京
为什么失败?原因就是:茅台酒不能离开自己那个地方!离开了那个地方,那个微生物世界就不一样!不一样的微生物造出的酒也不一样!
汾酒当然也不例外!就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道理一样!
另外,说说日本人!日本人喜欢来咱们中国偷东西,他们偷什么呢?他们把景泰蓝偷到日本去仿制,小日本就是聪明,做仿制的非常好,跟着他们又看上了我们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于是又来偷!
泸州老窖和五粮液靠什么制酒呢?靠的就是酒库里的泥巴:窖泥.他们又买了些窖泥回带日本,尽量仿造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工艺流程.他们用这些"出了国"的窖泥,在日本造出来的酒完全不是一个味道!因为这些微生物到了日本水土不服!大部分都死掉了,无奈,后来又搬回到中国,尤其是回到四川后小生命个个马上生龙活虎,多么奇怪的微生物!
小日本他们忽略了大中国的一个最核心问题:不能脱离历史和地理.这是酒的核心!
想起一件很滑稽的事,记得年初我去圆明园游玩,大概十几年没有去过那里了,真没想到那里还有一个小展厅,放着一些展品,居然还在醒目位置上写着一首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词,汾酒人哪个不知哪个不晓?!连三岁的小孩子都倒背如流!可恰恰就在这时,有个讲解员大言不愧的对游人讲起了这首词,我一听,满拧!鼻子都气歪了!她居然告诉游人,这首词说明汾酒主要原料就是杏花村里的杏花!....我愕然???,差点没背过气去!(汾酒的主要材料是杏花?天哪!)杏花村无非只是个地名!具体点就是一个村名!现在才变成厂名!
朋友,您去过杏花村吗?说实话,那里还真找不到几棵象样的杏树!就更别提杏花了!她纯粹是在误导游客,抵毁我们的国酒!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我醒过神便追杀过去,她已带着游客溜之.....,
您也许参观过名酒厂,既使去过也不如我们工作在那里的人更了解"酒",早些年,我喜欢在上班之余,斟上一杯竹叶青,一块咸菜,那个年代咸菜就是下酒菜!老酒工都是这样,也不失脱离工作状态。
美酒入喉,那酒精蒸发出来的一波一波的醇香温暖,清醇的芳香进入躯体深处,那舒缓的,放松的感觉真好!我只喜欢竹叶青与玫瑰酒!甜甜的滴在唇上,便觉得寂寞时不寂寞!孤独时不孤独!它能够把女人从真实的世界里分离出来,陶陶然而忘市俗.
当年,我有幸尝遍了各名酒厂寄来的样酒,为独钟情于竹叶青!因为它养人!杏花村的女人生孩子做月子,黄酒与竹叶青是不可少的,女儿就出生在杏花村,隐约记得“月子”中大约喝掉12斤黄酒,竹叶青更令我情有独钟!那20几种名贵药材足以使你强身壮体!
“曲”是酒的骨头
汾酒的酿造离不开"曲",曲是酒的骨头!我只知道做曲的一种主要原料是豌豆和其它什么乱七八糟东西,(不公开)我常到曲房外玩,里面不容许女人进!至今,我仍然能回味起那"曲"世界的感觉,窗外望着那一排排码放整齐的曲块,高温发酵后,一个过程掌握一个温度,就象烧砖一样,中间都留有标准的逢隙,那里没有女人,也不许女人进入!自古这项流程就不容许女人参与!倘若结婚成家便调离工作岗位。(其它酒厂我不了解,只知杏花村如此)
那里一水儿的"童男子",必须是童男子!工人们光着身子用一块破布遮住私处,(因为温度及高连短裤都穿不住)!把这些曲块一遍遍翻来翻去,那香香的/酸酸的/漫天飞舞的小虫把会把你团团围住,尽管你在外面也无法摆脱!它们抚摩你的鼻孔,抚摩你的耳朵,抚摸你的全身无孔不入,在那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让你睁不开眼,无处跺藏!外人是绝对不让进里面去的!那味道酸酸的!那感觉是痒痒的!
我的工作是:烧制酒精
酒工们把流到最后的酒,其实,百分之九十已经是水,百分之十的所谓"酒",送到我那里过磅/化验,每个班组在我那里都留有记录,后经我检验酒的残留度,在通过管道输送到酒精塔,然后烧制成工业用酒精!它有很大的市场销量!
我和酒工们的关系都及好!他们大部分来自当地农村,个个朴实憨厚,百十来斤重的酒娄,由两位酒工抬着送到我这里,有时他们送来的"酒尾"(我们叫梢子),在我的化验中如果显示酒的浓度太高,说明酒没有流干净,于是,他们就恳求我:"记低点吧!不然奖金没有啦!"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便手一挥"过吧,苦兮兮的!"于是,他们脏兮兮的脸上总能绽放出感恩的微笑,我太熟悉那一张张笑脸了!
有时他们会进来陪我说说话,临走前扔下一句:"北京人,够哥们!"又于是,我冲着他们的背影大声喊着:"下不为例啊!"每晚我要检测完四五十个班组才能下班。
上班时他们正常走进工厂,下班时他们晃着出来
亲爱的朋友:您知道吗?许多老酒工生命都很短暂,因为没有人去控制他们喝酒!导致他们饮酒过量,凡是酒工没有一个不喝酒!而他们喝的完全是刚刚流出来的头茬酒!酒精浓度大都在90度以上!没有经过调制储存,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最底线的工人哪里喝的上好酒?真正好酒要在酒库里经过至少三年的地窖储存期,中间还有许多环节和程序才能到装瓶这一步!
我很同情一线酒工,因为我每天都在和他们打交道,他们很苦!干的是最累的活,拿的是最少的钱!我常常从酒库里搞些好酒放在我的工作间留给他们喝。
他们一但生病,大都是肝上出了问题而过早离世,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由于饮高度酒过量,早早离世!
前些年,酒厂有朋友来京看我,闲谈中提到:这个升处级了,那个升厂长了,我问到:"酒班的瑞生早该升了吧?因为他工作很出色!'朋友告诉我;"他早就走了!死于肝癌"!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眼前立刻浮现出他那微笑的样子:白净方方的脸,一对深深的酒窝和那双迷人的笑眼,总是轻声细语的和人聊天...,我们关系很好,但我不知他的实际年龄,估计要比我小很多.实在另人挽惜!
汾酒厂—我那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曾留下我多少足迹令人至今魂牵梦绕!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沉醉于美酒带给您的享受之时,你们可曾想到过有多少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一代酒人?我想,没有人会想到!!!
只有了解酒人生活习惯的人才会出此感慨!
谁说只有战争与灾难残害生命?!职业病致人于死地也彼彼皆是!
离开汾酒厂已20多年了,每当想起那里的一切,就象在昨天.....
好酒真是一种纯美的诱惑!一场浪漫的舌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