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女子勤劳、朴实、善良、热情,她们都有一双巧手,下地干活手里都拿着针线,经她们绣出的各种图案的鞋垫、鞋面就像是工艺品。喜欢唱小调(民歌),也喜欢眉户剧(秦腔),经常能在劳动时听到她们在引昂高歌,唱出的曲子有时欢快,有时低回婉转,虽然听不太懂含义,可是那种对民歌的热爱让人感动。因为生活困苦,她们一般结婚很早,大概十四、五岁就订亲了,春天青黄不接时男方用几斗粮就可以把女子接走了。所以在当地看不到十八岁以上还没定亲的女子。有一次村上有一家娶亲,我们知青相约着去见识见识。看到远远地走来了娶亲队伍,最前面是吹鼓手开道,然后是新郎,二十岁左右的模样,穿着青布裤褂,头扎崭新的白羊肚毛巾,肩上斜披着一条红绸带,骑在马上倒也精神。后面紧跟着两个骑毛驴儿的人,前面是新娘的嫂子,上身穿粉缎子的棉袄,下身是绿缎子棉裤。后面是新娘子,同样是绿棉裤,但是红棉袄,头上顶了一条红盖头。脚上穿的就是她们自己绣的花鞋。在新娘的后面有两个挑着担子的人,好像是嫁妆之类的,一个挑的是两床被子,一个挑着一对小红箱子,上面还用金粉画着什么图案。到了新郎家门口了,从窑洞里走出的是新郎的母亲,只见她拿着一元钱递给新娘,新娘在红盖头下看了看,扭了扭身子,没有下来。这时新郎的母亲又增加了一元递过去,新娘还是不满的扭动了一下,最后这位婆婆狠了狠心,又拿出了五元钱,只见新娘很痛快的就从毛驴上下来了。现在我们可能觉得这五元钱不算什么,可是当地那时一个好劳动力,这五元钱就够挣半个月了呀!
陕北的女人也是很有性格的。她们美丽温柔,多情而又痴情。平常时期,完全以男人为中心,任劳任怨,顽强柔韧;关键时刻,有男人没男人都变得坚强而有主见。为爱情可以与你私奔,遇危险可以为你献身。当年跟李自成高桂英造反,涌现出了一大批巾帼英雄,三十年代遇到共产党,又演义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因之“米脂婆姨”不只是说一个貂蝉,也不只是说米脂一个地方,而是泛指整个陕北,泛指一个群体,一个勤劳、勇敢、柔韧、顽强的女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