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闲话不扯了,交代一下背景,是为了说后面的故事。
“农业学大寨”是我插队时的主旋律,大寨在山西,山西学大寨的劲头更是胜过一切。大寨垒坝修梯田,我们大队也垒坝修梯田,大寨开山劈坡造平原,我们也把十几块面积大的坡地连成一片整成了上百亩的坪地。大寨田算是修成了,可是没有水灌溉,老天爷不下雨,还是没有好收成。1972年的大旱使大队党支部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决定,在罗家坪修高灌站,修引水渠,把云中河水抽上山,改坡地为水浇田。民以食为天,多打粮食吃饱肚子是大好事,方向是对的,方案也可行,但资金是个大问题。架电杆、买抽水泵、电动机、建机房等用尽了大队所有的积蓄,可修引水渠要大量的水泥盖板,不用说外购预制板,就是买水泥自己打也没钱。支部开了三个晚上的会,满屋的队干部抽着铜锅烟袋,自种的小兰花烟叶呛得抬不起头,相互接火都找不准烟袋锅了。终于在驻村工作队长刘通城的主持下,作出了一个使全村人都意想不到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战天斗地,移风易俗,挖坟凿墓,拆起片石修水渠,既不花钱还比水泥板材好”。有人说,“为什么不上山采石?”只因河南村的山都是土山,没有石头可采,否则大队干部也是血脉相承的赵氏后人,要干这遭人耻骂的勾当。
俗话说“敲寡妇的门、挖祖上的坟”是最缺德的事。消息一经传出,有家有业的庄户人没人响应,大队勉强调集了村里七、八个光棍汉,外加我们五个男知青成立了拆坟专业组。我们本来就身不由己,身在异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叫你干啥就得干啥,哪有挑选的余地。再说了,当时自以为不干农活换个营生,还觉得满不错呢。大队订了规矩:“一不许私吞贡品,二不许盗卖金银,拆除墓石墓砖后要归葬遗骸,不得暴尸野外等等”。村里真有能人,谁家的坟在哪里,埋得什么人,生前干什么,在哪里当官发财门清。目标都是找年代久远的挖,起码是明清以前的古墓,或中过举、做过官,或跑过口外、开过买卖的。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这些墓主的后代大都被日本人杀光了,即使尸骨散落在外,也无人出来说话。每挖开一座墓门,那些胆大的人就会争先钻进去搜找财宝,可爬出来都说什么也没有。也没有人组织去查验,到底有没有只有天知道。于是就用撬棍、铁锹、洋镐把堆砌墓穴的大青片石、花岗岩衬砌,石门石柱,石台石凳统统拆除运到山上砌成水渠。而后像推土机似的一股脑填平,一场雨后长出了杂草,就看不出痕迹了。到底也不知拆了多少座墓,记得干了一年多,总有几十座吧。墓主有的是道台,有的是总兵,年代最近的是一位清末在海南做过县令的人,身上的官袍比京剧的戏装颜色还要鲜亮。这位县令的后代还在世,她从村里急匆匆跑过来大声地喊:“你们收殓要拾道好啊!可还有后人在啦”。说是用石料修渠,其实墓座打开就收不住了,什么都抢,有的棺材板是柏木的,竟被解开瓜分,一位叫赵有万的就锯开作了一根锄把,用碗茬片刮得笔直光溜,拿在手里又凉又沉,可惜我们70年代后期离开河南村时他死了,才40刚出头。我们五人只干运送石料的活,从不敢上前一步,一是怕死人,二是嫌有气味。刚开始,回家进屋前要洗好几遍手,恶心的吃不下饭,后来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始终没挨过棺材的边。
后来我们又调到高灌站工地干活,直到竣工修成。看着云中河水被水泵抽到山上,白花花的水在灌渠中涓涓地流淌,浇灌着久旱的庄稼,感到为农民也算做了点事。谁想不久村上接二连三发生了多起死人的事,有赵登会、赵武蛮、赵有万、赵二小……,都是二十大几的后生,也都参与过拆坟和搜宝的事。前后五年死了十几人,后来村上83岁的老人赵金钱讲那是报应。二十多年后,我在一份文物保护的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专题论述如何防止古墓挖掘中尸体腐烂产生的中毒事件。才梦方醒,才相信那些人是死于慢性中毒。
更有意想不到的事。五年前全县实行退耕还林,山上的坡地都不种庄稼了,国家出钱出树苗,让都种上树,不仅林权归个人,每亩地每年还发给120元钱补偿。于是高灌站的设备卖了废品,引水渠也夷为平地。去年我回村时,亲眼看到了满山漫山遍野的树木已有碗口粗,绿晃晃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嗨!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虽然我们真的没有直接干那事,但也没有躲过厄运。1984年我六岁的儿子患急性白血病死于北京,1995年石圣洁不知何因跳楼身亡,最近张金鹏又发现癌症,从肾癌已扩散到肺癌。贾福生离异已20多年,因工厂优化组合,不到50岁就被优化下来,据说是组织照顾,按照残疾标准办理了退休,每月600多元退休金,经几次涨钱现在能拿到1000多元了。现独偶一间老人留下的平房,不足20平米,南面一户人家欺他无力,擅自加高屋顶,将其整面窗户遮挡,使原本不足的阳光所剩无几。老贾在自称法度严格的东城区四处投告,竟相互推诿,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第一次应受理的部门,让你哭笑不得,至今无处解决……,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幸,是命运,还是其他的原因,我真是搞不懂。
我在退耕还林坡地前留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487.jpg:
当年的高灌站引水渠依稀可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35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