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共有2899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 16:2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1 13:41:00的发言:
 

       半年后,祁雅青得知李春玲从武汉回到了芝城,便约陈晓阳一道去李春玲家。

       那天,一清早祁雅青在自己的家门口焦急地等待陈晓阳的到来。好不容易看见陈晓阳骑着自行车飞驰而来,她准备迎上去讲他几句。万万没想到陈晓阳根本没有减速停车的意思。陈晓阳一个劲地加速,朝她招了招手,并用手指了指前方,嘴里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便飞驰过去了!望着陈晓阳的背影,祁雅青气得直跺脚。她决定,待他转来认错时,给点颜色给他看看。可是,祁雅青在家里足足等了一天,也不见陈晓阳的身影。气急败坏的祁雅青按不住心中的怒火,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到学校准备兴师问罪。当她走到陈晓阳住的宿舍前,发现门开了,何先华端着脸盆往外泼水。她真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是真的!何先华的父母与祁雅青父母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祁雅青从邵阳转学到芝城一中后,认识的第一个同学便是她。也还是通过她,祁雅青才认识了陈晓阳。现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个人之间的感情也像现在的大局面一样,全都乱套了?祁雅青越想越气,扭头就走。虽然她也听到了身后何先华叫她的声音,但还是离开了学校。她才懒得理睬何先华呢!

       而李春玲在自己的家里也呆呆地等了一整天,却始终不见祁雅青与陈晓阳的踪影。李春玲心中感到有些纳闷,于是第二天上午就来祁雅青家问个究竟。祁雅青刚进屋,还没来得及坐下,李春玲便到了。一见祁雅青怒容满面,李春玲便开玩笑地说:“谁得罪了你?是不是陈晓阳?要不要我同你一起去骂他一顿?”

       “骂他一顿?我恨不得打他一顿才解恨!”祁雅青咬牙切齿地说。

       “要文斗,不要武斗。打你也打不过他!臭骂他一顿就可以了。”李春玲发现事情苗头有点不对,便来了个釜底抽薪。

       “打不过他也要打,气死我了。”祁雅青在说气话。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你气死了,我就少了一个妹妹,陈晓阳就少了一个红颜知己。”李春玲一副息事宁人的情态。

       “还红颜知己?这纯属假象!我真瞎了眼!”祁雅青动情了,强忍着眼眶里的泪水,没让它流出来。在李春玲一再追问下,祁雅青将这两天发生的事全告诉了她。

       听完祁雅青的叙述,李春玲连连摇头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现象,这样匆匆作结论,绝对是错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错不了!”祁雅青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我看陈晓阳不是这样的人。认识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除了你,我还没发现他跟那个女同学好过。”李春玲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企图说服祁雅青。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何况人心还在不断地变。”祁雅青也倔得很。

       “我俩也不要争来争去了,我陪你到学校去问问,去看看不就一清二楚了?”李春玲提议地说。

       “我不去,要去你一个人去!”祁雅青睹气地说

       “船上人不着急,我岸上人空着急干什么?”李春玲改变了策略。

       “谁是船上人?跟这种人还能风雨同舟,同舟共济?”祁雅青口气还是硬梆梆的。

       “别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到时候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了。”李春玲笑着说。

       “你别发乱话,这是不可能的事。”祁雅青斩钉截铁地说。

       “满口饭可以吃,满口话不能说。你也别把话说死了,到时候你俩又同流合污了。”李春玲尽量将气氛弄得轻松一些。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你去武汉别的没学会,话倒挺会说了。”祁雅青被李春玲几个“同”说得有点受不了了。

       “我再会说,也说不过你。也说不动你!”李春玲反过来将了一军。

       “好了,好了,我同你去就是了!”祁雅青终于松口了。

       “我俩不要直接去找何先华,也不要问陈晓阳。问问谭咸凯就什么都知道了。他俩住一个宿舍,真的有什么事还能瞒得过谭咸凯?”李春玲考虑得很周到。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祁雅青在反思自己。

       “你只顾生气,老想着要骂人、打人,当然想不到要求教于人了。”李春玲开心地数落着祁雅青。

       “要问,也得由你出面问。”祁雅青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好了,好了,我都答应你,快点走吧!”李春玲拖着祁雅青就走。

       当她俩赶到陈晓阳的宿舍时,见宿舍的门是虚掩着的。为了郑重起见,李春玲轻轻地敲了几下门。前来开门的果然是何先华。进屋后,才发现陈晓阳躺在床上,面色苍白。而对面谭咸凯的床上却显得整洁干净,这两天他根本没睡这里。李春玲同祁雅青交换着惊奇的目光。因为她俩都知道,谭咸凯也是一个不爱收拾的人。祁雅青为此还讥笑过他俩:臭鱼同味。

       “怎么病了?你这个铁打的人也会生病?”李春玲笑着对躺在床上的陈晓阳发问。

       “你回来了!快请坐。病倒没什么病,只是感到浑身无力。”陈晓阳一边说,一边试着坐起来。

       “都是一些好朋友,就别那么讲究了,我看你还是躺着说话的好。”何先华在一旁关心地劝阻着。

       “条件这么好,还感到浑身无力?”祁雅青话中带刺。

       “谭咸凯到哪里去了,怎么没见着他?”李春玲装着什么也没听出来,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他住院去了,刚刚脱离危险。”何先华的回答的确出乎她俩的意料。

       “什么?你说什么?谭咸凯住院去了?他得的是什么病?” 祁雅青大吃一惊,铁塔似的谭咸凯竟然住院了。

       “昨天,他刚出校门就被拖拉机撞成了重伤,生命垂危,在人民医院抢救。昨天上午,陈晓阳急急忙忙赶到医院抽了500CC血给谭咸凯。成亚胜在医院照顾谭咸凯,要我过来照顾陈晓阳。”何先华显然听出了祁雅青弦外之音,三言两语就将事情的始末说清楚了。

       “你怎么一下子输那么多血?” 祁雅青立即走到陈晓阳床前,关切地问道。

       “谁叫我是O型血,谁叫我是万能输血者!”陈晓阳很轻松地回答。

       “你怎么不叫我来?”祁雅青知道真实情况后,反而抱怨起来了。

       “怎么没叫你?我连叫了你几声,你连理都不愿理,害得我在这里越俎代庖。”何先华显得有点生气地说。

       “真对不起,我当时还以为鸠占鹊巢呢!” 祁雅青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

       “你看你,都想到哪里去了,真不害羞!”何先华终于有了最好的攻击点。

       “她什么时候知道害羞过?”李春玲又在一旁火上浇油。

       “你俩前后加击,在打死老虎呀!” 祁雅青嘴上是这么说,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陈晓阳还是信得过的人。

       “我俩这叫做同仇敌忾……”李春玲又嘣出了一个带同字开头的成语,正想说下文,没想到何先华立即接了过去:“我俩同仇敌忾,痛打落水狗!”

       就这样,祁雅青一下子,从死老虎变成了落水狗,惹得四个人都笑了起来。事后,陈晓阳知道了原委,打心眼里感谢李春玲。他不禁诗兴大发:“离家未久又还家,芝城风光分外佳,人工湖畔杨柳树,望中都化迎春花。”

中间又出小误会,

幸亏春玲来解围,

由此感情更融洽,

相互理解情珍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3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 6:46:00 [只看该作者]

 

       时间过得真快,事物变化得更快。中学生那特有的早熟,逐渐代替了单纯。随着各自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途;随着各自将投身于陌生的环境,开始陌生的生活,李春玲不能不提出一些问题来问自己,问别人,来问陈晓阳!

       “你在想什么?”细心的李春玲发现陈晓阳并没立即回答自己的提问。

       “没想什么!”陈晓阳不好意思将自己所想的告诉李春玲。

       “我不信!你又在天马行空了!”李春玲将了他一军。陈晓阳知道李春玲同祁雅青一样聪慧过人,靠说谎是绝对过不了关的。他只得如实将自己心里想的和所盼的告诉了李春玲。陈晓阳意味深长地说,事不过三。

       听完后,李春玲什么也没说,站起来就要走。陈晓阳连忙挽留:“再坐一会儿吧!”

       “不,时间太晚了,别人会说闲话的。”说完后,她朝他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

       “别人会说闲话的!?”望着李春玲远去的背影,陈晓阳机械地重复着她刚才脱口而出的话。

       少女的心,就是这样细腻,就是这样敏感,就是这样复杂和多情。

 

       “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李春玲走后,陈晓阳心里空落落的,毫无睡意。他一边吟着唐诗,一边翻开影集,望着两张照片发愣。

       这两张照片上都有题词。第一张照片上的题词为:文攻武卫的尖兵;第二张照片上的题词是:阅尽人间春色。第一张照片是李春玲去武汉后的第二天照的。也正是李春玲的突然远行提醒了陈晓阳,如果今后同学们各自海角天涯,连一张相思的照片都没有,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陈晓阳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第二张照片在是陈晓阳写检讨的日子里同学们为了安慰他,特地邀请他去照的,两张照片中都有祁雅青。自从祁雅青将自己送给陈晓阳的照片要回去后,每当心旗摇曳时,陈晓阳就拿出这两张照片来。望着照片,他默默无语。有道是,胜者王,败者寇!对陈晓阳来说,什么是胜?怎样才算胜?为什么败?败得令人难以置信?三年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什么?裁定胜败的标准又是什么?这对他来说,是那么的模糊,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今天是座上宾,明天就成了阶下囚,这种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变化之突然,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是不好接受的。这一切就象一个谜,一个梦。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不敢言胜,剩下来的只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今晚,祁雅青没有应约前来,对陈晓阳来说,打击非轻,为什么现在总是事事不如意呢?他的确很在意祁雅青。无论是她的气质,她的风度,还是她的才华,在陈晓阳心目中是没有人可以相提并论的。“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陈晓阳常常用元稹的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自从他与祁雅青相识后,大有相知恨晚之感,又有相惠平生之意。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陈晓阳总是事先征求她的意见;无论写什么文章,第一个过目的总是祁雅青。祁雅青经常主动帮忙抄写或者校对,有时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成亚胜开玩笑地说,自从认识祁雅青后,陈晓阳的文章就多了一点胭脂气,少了一点火药味。迫使陈晓阳不得不站出来更正,说自己的文章多了一些灵感,多了一些神韵,能以柔克刚。事实上也正是这样,陈晓阳引以自豪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锷未残》战团负责人在迎新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从构思、起草、刻蜡纸、油印、祁雅青参与了全过程。那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 9:2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2 6:46:00的发言:
 

       时间过得真快,事物变化得更快。中学生那特有的早熟,逐渐代替了单纯。随着各自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途;随着各自将投身于陌生的环境,开始陌生的生活,李春玲不能不提出一些问题来问自己,问别人,来问陈晓阳!

       “你在想什么?”细心的李春玲发现陈晓阳并没立即回答自己的提问。

       “没想什么!”陈晓阳不好意思将自己所想的告诉李春玲。

       “我不信!你又在天马行空了!”李春玲将了他一军。陈晓阳知道李春玲同祁雅青一样聪慧过人,靠说谎是绝对过不了关的。他只得如实将自己心里想的和所盼的告诉了李春玲。陈晓阳意味深长地说,事不过三。

       听完后,李春玲什么也没说,站起来就要走。陈晓阳连忙挽留:“再坐一会儿吧!”

       “不,时间太晚了,别人会说闲话的。”说完后,她朝他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

       “别人会说闲话的!?”望着李春玲远去的背影,陈晓阳机械地重复着她刚才脱口而出的话。

       少女的心,就是这样细腻,就是这样敏感,就是这样复杂和多情。

 

       “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李春玲走后,陈晓阳心里空落落的,毫无睡意。他一边吟着唐诗,一边翻开影集,望着两张照片发愣。

       这两张照片上都有题词。第一张照片上的题词为:文攻武卫的尖兵;第二张照片上的题词是:阅尽人间春色。第一张照片是李春玲去武汉后的第二天照的。也正是李春玲的突然远行提醒了陈晓阳,如果今后同学们各自海角天涯,连一张相思的照片都没有,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陈晓阳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第二张照片在是陈晓阳写检讨的日子里同学们为了安慰他,特地邀请他去照的,两张照片中都有祁雅青。自从祁雅青将自己送给陈晓阳的照片要回去后,每当心旗摇曳时,陈晓阳就拿出这两张照片来。望着照片,他默默无语。有道是,胜者王,败者寇!对陈晓阳来说,什么是胜?怎样才算胜?为什么败?败得令人难以置信?三年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什么?裁定胜败的标准又是什么?这对他来说,是那么的模糊,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今天是座上宾,明天就成了阶下囚,这种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变化之突然,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是不好接受的。这一切就象一个谜,一个梦。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不敢言胜,剩下来的只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今晚,祁雅青没有应约前来,对陈晓阳来说,打击非轻,为什么现在总是事事不如意呢?他的确很在意祁雅青。无论是她的气质,她的风度,还是她的才华,在陈晓阳心目中是没有人可以相提并论的。“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陈晓阳常常用元稹的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自从他与祁雅青相识后,大有相知恨晚之感,又有相惠平生之意。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陈晓阳总是事先征求她的意见;无论写什么文章,第一个过目的总是祁雅青。祁雅青经常主动帮忙抄写或者校对,有时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成亚胜开玩笑地说,自从认识祁雅青后,陈晓阳的文章就多了一点胭脂气,少了一点火药味。迫使陈晓阳不得不站出来更正,说自己的文章多了一些灵感,多了一些神韵,能以柔克刚。事实上也正是这样,陈晓阳引以自豪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锷未残》战团负责人在迎新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从构思、起草、刻蜡纸、油印、祁雅青参与了全过程。那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少女心思多变幻,

照片引起细思念,

难忘当年并肩事,

自豪共同创文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3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3 19:20:00 [只看该作者]

 

       那天,正好是陈晓阳生日,祁雅青早早就来到他的办公室。她发现陈晓阳拿着钢笔,望着桌上铺开的稿纸,眉头紧皱,闷闷不乐。祁雅青打趣地说:“敛眉虽不乐,舞剑强为欢。今天你长尾巴了,怎么还愁眉苦脸的,是不是没有人祝你生日快乐?”祁雅青引用的是南朝梁刘孝威的一句诗。芝城人将生日戏笑为长尾巴。

       “有你来祝贺我就心满意足了。”陈晓阳见祁雅青知道自己的生日,感到特别欣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我是来祝你快乐的,而不是看你这副脸的。”祁雅青很不客气地数落陈晓阳。

       “别人是喜形于色,而我面带惭色,这都是城府不深的表现,一下子就被你看出来了。”陈晓阳没从正面解释。

       “我就喜欢你这一点,什么事还能把你难成这个样子?”祁雅青心直口快。

       原来陈晓阳在构思《锷未残》战报六八年元旦献辞。尽管他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但还是觉得不尽如人意。祁雅青听了他的诉苦后便说:“你刚才讲了这么多,牵涉面这么广,立意又这样深,短短的一篇元旦献辞肯定容纳不下,你不把你想到的这些全写进来又不甘心,写得太长了又不象元旦献词了。所以你进退两难,举步为艰,你说我讲的对不对?”

       “知我者,雅青也!”陈晓阳不得不佩服祁雅青对他的洞察。

       “你少来这一套!还是把心用在写文章上吧!我劝你不妨换一种形式,换一种别人没用过的体裁,使人感到新鲜,有可读性。比如采用通信的形式,作报告的形式。这样一来,一则便于阐述与发挥,二则也显得轻松活泼。”祁雅青不容陈晓阳打浑,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真叫作:“一语唤醒梦中人”。陈晓阳如获至宝。他立即将自己要说的全部写进了“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锷未残》战团负责人在迎新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之中。并且在此之上加上了通栏大标题: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战!

       陈晓阳飞快地写,成亚胜认真地刻蜡纸,谭咸凯与邓西北细心地油印,祁雅青则帮忙装订。大家齐心协力帮助陈晓阳完成他的得意之作:

       各位同学,刚才秦东明点名要我先说,我正想推辞,成亚胜抛过来一句话:过份谦虚等于骄傲。这样我不说还不行了,就恭敬不如从命,让我们的语言大师最后一锤定音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朝王安石的一首诗。自古以来,每当辞旧迎新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种习俗,一种常识。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抱着老皇历不放,还在自我标榜,自我吹嘘。不但如此,还要对新的东西评头品足,甚至加以歪曲,进行攻击。

       自从我们贴出《向破坏革命大联合的黑手宣战》的大字报以来,在社会上反映相当强烈。目前,一场大张旗鼓的把矛头对准我们《锷未残》,实际上是对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大反所谓极左思潮的运动,在芝城,不,正确地说是在整个潇湘地区展开着。其动作之快,其组织之得力,在芝城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岁月里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其来势之凶,大有将我们《锷未残》置于死地而后快。然而,遍览街头,除了“打倒锷未残”还是“打倒锷未残”,除了“锷未残一小撮罪该万死,”还是“锷未残一小撮罪该万死。”至于,为什么要打倒锷未残?锷未残该当何罪,罪在哪里?至今也没看到一篇象样的文章面世,更谈不上与我们正面交锋了。我想同学们与我一样,也没看到吧!(笑)

       是他们舞笔弄墨的秀才不行?还是他们的御用文人江郎才尽?都不是!是因为真理根本就不在他们那一边。他们理不直,气不壮,怎么能写出天道文章?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事,又怎能执笔为文,向别人说清楚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怎么可能呢?没办法,他们只有靠喊口号,贴标语,用谩骂来掩盖自己的空虚。这正如列宁同志所说的那样:“政治口头的谩骂往往掩盖谩骂者毫无思想原则,束手无策,软弱无力,恼人的软弱无力。”无情的历史一定会再一次嘲弄那些鳖足不中用的批评家。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客观规律,这也是阶级斗争的必然归宿,不容置疑,屡试不爽,毫无例外!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3 23:30:00 [只看该作者]

     好一篇战斗檄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4 9:5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3 19:20:00的发言:
 

       那天,正好是陈晓阳生日,祁雅青早早就来到他的办公室。她发现陈晓阳拿着钢笔,望着桌上铺开的稿纸,眉头紧皱,闷闷不乐。祁雅青打趣地说:“敛眉虽不乐,舞剑强为欢。今天你长尾巴了,怎么还愁眉苦脸的,是不是没有人祝你生日快乐?”祁雅青引用的是南朝梁刘孝威的一句诗。芝城人将生日戏笑为长尾巴。

       “有你来祝贺我就心满意足了。”陈晓阳见祁雅青知道自己的生日,感到特别欣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我是来祝你快乐的,而不是看你这副脸的。”祁雅青很不客气地数落陈晓阳。

       “别人是喜形于色,而我面带惭色,这都是城府不深的表现,一下子就被你看出来了。”陈晓阳没从正面解释。

       “我就喜欢你这一点,什么事还能把你难成这个样子?”祁雅青心直口快。

       原来陈晓阳在构思《锷未残》战报六八年元旦献辞。尽管他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但还是觉得不尽如人意。祁雅青听了他的诉苦后便说:“你刚才讲了这么多,牵涉面这么广,立意又这样深,短短的一篇元旦献辞肯定容纳不下,你不把你想到的这些全写进来又不甘心,写得太长了又不象元旦献词了。所以你进退两难,举步为艰,你说我讲的对不对?”

       “知我者,雅青也!”陈晓阳不得不佩服祁雅青对他的洞察。

       “你少来这一套!还是把心用在写文章上吧!我劝你不妨换一种形式,换一种别人没用过的体裁,使人感到新鲜,有可读性。比如采用通信的形式,作报告的形式。这样一来,一则便于阐述与发挥,二则也显得轻松活泼。”祁雅青不容陈晓阳打浑,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真叫作:“一语唤醒梦中人”。陈晓阳如获至宝。他立即将自己要说的全部写进了“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锷未残》战团负责人在迎新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之中。并且在此之上加上了通栏大标题: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战!

       陈晓阳飞快地写,成亚胜认真地刻蜡纸,谭咸凯与邓西北细心地油印,祁雅青则帮忙装订。大家齐心协力帮助陈晓阳完成他的得意之作:

       各位同学,刚才秦东明点名要我先说,我正想推辞,成亚胜抛过来一句话:过份谦虚等于骄傲。这样我不说还不行了,就恭敬不如从命,让我们的语言大师最后一锤定音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朝王安石的一首诗。自古以来,每当辞旧迎新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种习俗,一种常识。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抱着老皇历不放,还在自我标榜,自我吹嘘。不但如此,还要对新的东西评头品足,甚至加以歪曲,进行攻击。

       自从我们贴出《向破坏革命大联合的黑手宣战》的大字报以来,在社会上反映相当强烈。目前,一场大张旗鼓的把矛头对准我们《锷未残》,实际上是对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大反所谓极左思潮的运动,在芝城,不,正确地说是在整个潇湘地区展开着。其动作之快,其组织之得力,在芝城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岁月里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其来势之凶,大有将我们《锷未残》置于死地而后快。然而,遍览街头,除了“打倒锷未残”还是“打倒锷未残”,除了“锷未残一小撮罪该万死,”还是“锷未残一小撮罪该万死。”至于,为什么要打倒锷未残?锷未残该当何罪,罪在哪里?至今也没看到一篇象样的文章面世,更谈不上与我们正面交锋了。我想同学们与我一样,也没看到吧!(笑)

       是他们舞笔弄墨的秀才不行?还是他们的御用文人江郎才尽?都不是!是因为真理根本就不在他们那一边。他们理不直,气不壮,怎么能写出天道文章?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事,又怎能执笔为文,向别人说清楚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怎么可能呢?没办法,他们只有靠喊口号,贴标语,用谩骂来掩盖自己的空虚。这正如列宁同志所说的那样:“政治口头的谩骂往往掩盖谩骂者毫无思想原则,束手无策,软弱无力,恼人的软弱无力。”无情的历史一定会再一次嘲弄那些鳖足不中用的批评家。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客观规律,这也是阶级斗争的必然归宿,不容置疑,屡试不爽,毫无例外!

忘却生日自凝眉,

元旦献词心思费,

雅青一语开思路,

当年大作今展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3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4 19:22:00 [只看该作者]

 

       目前,芝城两大派的斗争异常激烈。两大派现在既相互攻击,又各自标榜。都声称自己这一派是代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责对方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强,把不明真相的人弄得一头雾水。我们将怎样对待这场斗争呢?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分析方法。”我们一定要遵循毛主席教导,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怎样评价这两大派呢?我们又该怎样去对待这两大派呢?这两大派各自的前身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演变到今天的?这两大派的中坚力量各自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关于这些,我们在《芝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察报告》和《芝城各群众组织的分析》的文章中已祥尽地论述过。在这里,我就不想多费嘴舌,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顺便提醒一下,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锷未残》战报第三期和第四期上。如果有人感到有的地方还没太明白,或者说还弄得不太清楚的话,请你们重读一读我们的战报。我想,我们的战报会让你们茅塞顿开的!(笑)

       总之,我们有必要指出事实真相与本质,有必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不愿意看到昔日手下败将通过各种途径企图东山再起!当然,在他们承认错误后,我们真诚地欢迎他们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上来。错了就改,改了就好!站错了队,站过来就是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事情并非象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这伙人,非但不承认错误,反而积心处虑改头换面,借尸还魂,甚至干脆搞宫廷政变!面对着这些花招,我们如果熟视无睹,或者蒙在鼓里,那就显得我们路线斗争水平太低了。如果我们面对这些花招还无动于衷的话,就等于容忍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反扑。

然而,有一些人却赞同这种作法,支持这种行为。难道他们就不知道问题的实质所在和问题的严重性?不,他们是知道的!因为我们在《向破坏革命大联合的黑手宣战》一文中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当我们提出揪黑手时,也就是当我们接触到事情的本质时,便有人气急败坏,歇斯底里跳出来骂街了:

       “《锷未残》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罪该万死!”

       “《锷未残》鼓吹揪军内一小撮的反动谬论,决无好下场!

       打倒芝城的极左派——《锷未残》!

       打倒芝城的5·16分子——《锷未残》!

       如此等等,费尽心思,也不过如此而已!然而,我们又怎样来回答这些愚味无知的奇谈怪论呢?早就被某些人打入另册,记在黑名单中的我们,无须多费嘴舌,无须多费笔墨为自己辩护,但事情的真相必须弄清楚,公布于众以正视听!

       “你们在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这可是一条天大的罪状。这一条罪状不但是最时髦的,最能蛊惑人心的,而且又是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谁沾上了,不死也得脱层皮!由此可见,他们用心之阴险,手段之毒辣,远非一般人所想象的。我们切不可书生气十足。他们喋喋不休搬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那一套推理学说来:党的干部就是党的化身,反对某一个党员干部就是反对党;某一个人是无产阶级司令部派来的,反对他就是反对无产阶级司令部。这种早就被批臭了的陈词滥调,又被他们奉若神明!这是可怜,还是可悲?这真是黔驴技穷了。现在他们将反对一词换成了炮打,这种花样翻新也算是他们的一大发明创造吧。他们忘记了一条最重要最根本的,也是众所周知的真理,那就是代表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只能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天地之大,宇宙之浩,除他老人家之外,岂有他人!

       对于这些别有用心的话;对于这种低水平的认识和议论;对于这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我们应该怎样去开导他们呢?容易得很!列宁说过:“不能同这种不严肃对待问题的人进行严肃的对话。”显然易见,同这种人对话,有点儿对牛弹琴的味道。但是在今后,他们还会用这种奇谈怪论,这种毫无逻辑的推理来纠缠我们的。用这种低能与无知来干扰我们的!因为他们只有这么高的水平。你能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去讲解高能物理,去解释相对论?为此。我奉劝在坐的各位要耐心一点,今后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在这类基本常识上多多开导他们;我请诸位费一点心,花一些精力,在一些你们看来最简单不过的常识上,当好他们的启蒙老师。(笑)

       “你们在鼓吹揪军内一小撮的反动谬论。”这一顶帽子也可谓不小!在这里我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从来就没有宣扬和鼓吹过揪军内一小撮的反动谬论!不信的话,就请他翻阅我们锷未残战报,从创刊号到上一期,能找出这样的标语口号,能找出这样的提法吗?我们就事论事,向某个别同志提意见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这种与人为善的态度与鼓吹揪军内一小撮是两个性质完全不相同的概念。依我之见,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白痴!这种人根本就不知道揪军内一小撮口号的反动性所在。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这些人,揪军内一小撮这个口号或者说这种提法,之所以反动,并不是说军内没有一小撮走资派,野心家,阴谋家。而是目前这种提法转移了斗争大方向,严重干扰了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有可能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引向歧途,甚至使其流产,使其夭折。十六条上明确规定:部队的文化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按照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指示进行。所以我们不愿意看到有人提这样或那样的口号,对这种带有自毁长城性质的反动口号,我们坚决抵制,并与泡制者斗争到底!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君不见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告诫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请同志们注意,毛主席不但明确地指出了“军队里”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且明确告诉人们是“一批”。在这里我还是不厌其烦地当一回小学语文老师吧,“一批”就是“一小撮”!

       毛主席用字选词造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是举世公认的,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事实上阶级斗争不可能不反映到军队里。军队里并不真空,军队里也不存在真空地带!毛主席曾多次说过,党内无党,帝皇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既然如此,又何况军队乎。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提醒一下,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用一个矛盾去掩盖另一个矛盾!我之所以要将这个问题反复讲,就是担心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另一种极端的面目出现,攻击我们在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

       现在有的人手不离红宝书,言不离毛主席语录,把马列主义装进手电筒里,不照自己,专照别人!他们口口声声高喊着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然而在行动上,在现实中对毛主席的教导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种人倒底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难道还须我们来加以评论吗?

       “你们是芝城的极左派!”

       “你们是芝城的5·16分子!”

       我说,这是恶毒的攻击,肆意的毁谤!我们一没反对党中央,二没炮打总理。我们对党中央处理湖南问题的“八·十”决定,坚决拥护,坚决执行,何罪之有?一夜之间,我们从无产阶级革命派一下子就成了芝城的5·16分子,成了芝城极左派的代表。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作法,使人真不敢苟同。如此看来,他们对5·16分子的定义并不清楚;对什么是极左思潮也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这两样东西都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既然如此,不替这两样东西找个主人,那岂不是白忙乎了一场?他不找我们又找谁呢?总不可能将两顶帽子戴在他们自己头上吧!对这种人,我们还与他辩论什么?难道还值得我们生气吗?我再一次请在坐的各位,抽点时间,耐心再耐心一些从政治上的ABCD从头教起,教教他们吧!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4 23:4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又把我们带回那个荒谬的年月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5 9:0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4 19:22:00的发言:
 

       目前,芝城两大派的斗争异常激烈。两大派现在既相互攻击,又各自标榜。都声称自己这一派是代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责对方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强,把不明真相的人弄得一头雾水。我们将怎样对待这场斗争呢?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分析方法。”我们一定要遵循毛主席教导,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怎样评价这两大派呢?我们又该怎样去对待这两大派呢?这两大派各自的前身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演变到今天的?这两大派的中坚力量各自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关于这些,我们在《芝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察报告》和《芝城各群众组织的分析》的文章中已祥尽地论述过。在这里,我就不想多费嘴舌,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顺便提醒一下,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锷未残》战报第三期和第四期上。如果有人感到有的地方还没太明白,或者说还弄得不太清楚的话,请你们重读一读我们的战报。我想,我们的战报会让你们茅塞顿开的!(笑)

       总之,我们有必要指出事实真相与本质,有必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不愿意看到昔日手下败将通过各种途径企图东山再起!当然,在他们承认错误后,我们真诚地欢迎他们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上来。错了就改,改了就好!站错了队,站过来就是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事情并非象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这伙人,非但不承认错误,反而积心处虑改头换面,借尸还魂,甚至干脆搞宫廷政变!面对着这些花招,我们如果熟视无睹,或者蒙在鼓里,那就显得我们路线斗争水平太低了。如果我们面对这些花招还无动于衷的话,就等于容忍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反扑。

然而,有一些人却赞同这种作法,支持这种行为。难道他们就不知道问题的实质所在和问题的严重性?不,他们是知道的!因为我们在《向破坏革命大联合的黑手宣战》一文中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当我们提出揪黑手时,也就是当我们接触到事情的本质时,便有人气急败坏,歇斯底里跳出来骂街了:

       “《锷未残》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罪该万死!”

       “《锷未残》鼓吹揪军内一小撮的反动谬论,决无好下场!

       打倒芝城的极左派——《锷未残》!

       打倒芝城的5·16分子——《锷未残》!

       如此等等,费尽心思,也不过如此而已!然而,我们又怎样来回答这些愚味无知的奇谈怪论呢?早就被某些人打入另册,记在黑名单中的我们,无须多费嘴舌,无须多费笔墨为自己辩护,但事情的真相必须弄清楚,公布于众以正视听!

       “你们在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这可是一条天大的罪状。这一条罪状不但是最时髦的,最能蛊惑人心的,而且又是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谁沾上了,不死也得脱层皮!由此可见,他们用心之阴险,手段之毒辣,远非一般人所想象的。我们切不可书生气十足。他们喋喋不休搬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那一套推理学说来:党的干部就是党的化身,反对某一个党员干部就是反对党;某一个人是无产阶级司令部派来的,反对他就是反对无产阶级司令部。这种早就被批臭了的陈词滥调,又被他们奉若神明!这是可怜,还是可悲?这真是黔驴技穷了。现在他们将反对一词换成了炮打,这种花样翻新也算是他们的一大发明创造吧。他们忘记了一条最重要最根本的,也是众所周知的真理,那就是代表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只能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天地之大,宇宙之浩,除他老人家之外,岂有他人!

       对于这些别有用心的话;对于这种低水平的认识和议论;对于这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我们应该怎样去开导他们呢?容易得很!列宁说过:“不能同这种不严肃对待问题的人进行严肃的对话。”显然易见,同这种人对话,有点儿对牛弹琴的味道。但是在今后,他们还会用这种奇谈怪论,这种毫无逻辑的推理来纠缠我们的。用这种低能与无知来干扰我们的!因为他们只有这么高的水平。你能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去讲解高能物理,去解释相对论?为此。我奉劝在坐的各位要耐心一点,今后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在这类基本常识上多多开导他们;我请诸位费一点心,花一些精力,在一些你们看来最简单不过的常识上,当好他们的启蒙老师。(笑)

       “你们在鼓吹揪军内一小撮的反动谬论。”这一顶帽子也可谓不小!在这里我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从来就没有宣扬和鼓吹过揪军内一小撮的反动谬论!不信的话,就请他翻阅我们锷未残战报,从创刊号到上一期,能找出这样的标语口号,能找出这样的提法吗?我们就事论事,向某个别同志提意见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这种与人为善的态度与鼓吹揪军内一小撮是两个性质完全不相同的概念。依我之见,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白痴!这种人根本就不知道揪军内一小撮口号的反动性所在。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这些人,揪军内一小撮这个口号或者说这种提法,之所以反动,并不是说军内没有一小撮走资派,野心家,阴谋家。而是目前这种提法转移了斗争大方向,严重干扰了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有可能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引向歧途,甚至使其流产,使其夭折。十六条上明确规定:部队的文化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按照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指示进行。所以我们不愿意看到有人提这样或那样的口号,对这种带有自毁长城性质的反动口号,我们坚决抵制,并与泡制者斗争到底!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君不见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告诫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请同志们注意,毛主席不但明确地指出了“军队里”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且明确告诉人们是“一批”。在这里我还是不厌其烦地当一回小学语文老师吧,“一批”就是“一小撮”!

       毛主席用字选词造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是举世公认的,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事实上阶级斗争不可能不反映到军队里。军队里并不真空,军队里也不存在真空地带!毛主席曾多次说过,党内无党,帝皇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既然如此,又何况军队乎。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提醒一下,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用一个矛盾去掩盖另一个矛盾!我之所以要将这个问题反复讲,就是担心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另一种极端的面目出现,攻击我们在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

       现在有的人手不离红宝书,言不离毛主席语录,把马列主义装进手电筒里,不照自己,专照别人!他们口口声声高喊着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然而在行动上,在现实中对毛主席的教导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种人倒底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难道还须我们来加以评论吗?

       “你们是芝城的极左派!”

       “你们是芝城的5·16分子!”

       我说,这是恶毒的攻击,肆意的毁谤!我们一没反对党中央,二没炮打总理。我们对党中央处理湖南问题的“八·十”决定,坚决拥护,坚决执行,何罪之有?一夜之间,我们从无产阶级革命派一下子就成了芝城的5·16分子,成了芝城极左派的代表。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作法,使人真不敢苟同。如此看来,他们对5·16分子的定义并不清楚;对什么是极左思潮也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这两样东西都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既然如此,不替这两样东西找个主人,那岂不是白忙乎了一场?他不找我们又找谁呢?总不可能将两顶帽子戴在他们自己头上吧!对这种人,我们还与他辩论什么?难道还值得我们生气吗?我再一次请在坐的各位,抽点时间,耐心再耐心一些从政治上的ABCD从头教起,教教他们吧!

当年资料全保存,

方有大作展于今,

都是曾经慷慨语,

细细品来也有神。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4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5 11:52:00 [只看该作者]

 

       各位同学,我还想利用这个机会,再占用大家一点时间,谈一谈在我们自己内部一些同志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疑虑。

       事实胜于雄辩,腥风血雨的事实提醒了大家,同时也教育了大家!如果说我们的付出是为我们的成长而交的学费的话,这个学费是够多够沉的了!所以当我们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时,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也立即引起了某些人的反对,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但令人感到不理解的是我们内部某个别人迎合那些所谓的“策略派”在那里指手划脚,不负责任,不明是非胡乱批评:“把我们的部署打乱了;”“闯劲有余,策略不足。”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干脆赤膊上阵,说出了策略派想说,又不便于说出口的话来:“这不是敢闯,而是乱闯,乱来;这是胡闹,瞎搞帮倒忙!”还有些政治上幼稚得可笑的人也乘机大发议论,大放厥词,仿佛不说上几句,别人会将他当哑巴看待一样,在喋喋不休地绕舌:“这一下,被对方捞着了稻草,抓住了把柄……”

       凡此种种议论,乍听之下,貌似有理,其实不然。说直率一点,讲得不客气一点,讲这些话的人,头脑简单得太可笑了。要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他们既然是我们的对立面,就不可能跟着我们的指挥棒转;他们就不可能按我们的意见办!就算我们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也不干,只要存在一天,他们就会攻击一天,这一点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会因我们良好的愿望和一片真情,一片苦心所能感化得了的!他们决不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他们要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这是必然的,也是无关大局的!在这里,我为什么首先要谈这个问题?足见这个问题之重要。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一主题,这一根本,再去解释其他问题,那真有点儿叫只见树木不见林了!我决不是哗众取宠,也决非危言耸听,在这里再一次提醒大家: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什么是部署,什么是策略?毛主席教导我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请看看,请想想,毛主席将政策和策略升华到了关系党的生命的高度,其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当前,党的政策和策略是什么样,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又是什么?依我之见,要牢记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要斗私批修,要实现革命的大联合,巩固革命的三结合,完成斗批改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讲政治,这才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讲政策和策略,这才是最根本的政策和策略!我们把破坏革命大批判,反对革命大联合,企图搞垮革命三结合的黑手揪出来不正是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执行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吗?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志就看不到这一点,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毛主席一再教导我们:“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重温毛主席这一教导,倍感亲切!我那些不懂得辩证法的朋友们,你们怎么能将自己想当然的部署放在第一位呢?你们怎么样能将自己想当然的策略凌驾于党的策略之上呢?

       怕对方捞稻草?怕对方抓住把柄加以攻击?这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革命者不挨骂那还算什么革命者?那还不成了一件怪事!古往今来,多少改革派,多少变法者,不就是在骂声中成长,骂声中前进的?当然,我们毋庸讳言,革命战士在革命战斗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鹰有时比鸡飞得还要低,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样高!对方利用我们的缺点,无限扩大,无限上纲,攻其一点,否定全盘,这也是正常的不足为奇的,否则,他就不是你的对立派了!从商秧变法,王安石改革到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哪一次没有人站出来阻挠、反对和攻击?不是我爱危言耸听,革命者不但要随时准备挨骂、挨整,甚至要作牺牲的准备。商秧遭车裂,王安石被罢相,康有为留取肝胆两昆仑!这就是历史!改革的人倒下了,但变法的精神却传下来了,社会也因此进步了。这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与内涵。我们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用我们满腔热血去书写新的历史,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历史!

       怕戴上极左派的帽子?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以来,右派的帽子我们戴过,反革命帽子我们也戴过,再加上一顶极左派的帽子,又算得了什么?他们本来就开帽子公司的。别的本事他们没有,各种政治帽子从设计到制作,从推销到发运都是第一流的。所以我们也不要全盘否定他们,说他们无一技之长,一无是处。当然啰,他们不将帽子迅速推销出来,岂不要积压资金,增加库存,加速工厂倒闭!他们岂不要关门走人,岂不要失业?到时候,他们连一个混饭吃的地方都没有,岂不太可怜,太可悲了!你们数一数,右的,反革命的,极左的这三种帽子都有了,我看他们就是瓦岗寨里的程咬金,就这么三板斧!我谅他们也设计不出第四种政治帽子来!小小的一顶极左派帽子向我们飞过来,既伤不了我们的头,也压不弯我们的腰,这原本就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天塌不下来,飞龙塔也倒不了,湘江仍旧北去!你们放心好了,总有一天,我们会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总有一天,历史将宣判我们有功无罪!

       “再等待一下,会得到支持的。”一些好心的人在劝我们。再等待一下,请问这一下是多久?是三年,还是五载?我记得在读小学时,有一篇课文的题目叫《三五年是多久》,那不是三年,也不是五载,也不是三年加五年,那是整整长达十五年的等待啊!我们可等不了这么久。毛主席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等待的时间够长了,它已经不是几个甚至几十个朝夕了。然而我们等到的又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等到的是颠倒黑白的指责;得到的是各种政治帽子的诬蔑,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仅仅“莫须有”三个字就足够你呼天喊地,六月下雪了!一个黑手能支持无产阶级革命派,这岂不是海外奇谈?这岂不是一千零二夜的笑话?这岂不是希腊神话在中国的翻版?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那些对黑手尚存饶幸心里的朋友们,我奉劝你们别想得太天真了。我不得不给你们泼一点冷水,提醒你们一下,告诉你们此路不通。

       我们之所以贴出《向破坏革命大联合的黑手宣战》的大字报,就是要向人们指出问题的实质,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捅破人们心目中那层薄纸,因为我们相信真理在我们手里。当然,我们也知道打蛇不死的后果是什么,等待我们的命运将是什么?然而,我们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我们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是无所畏惧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什么叫舍生取义?这就叫舍生取义!我们不舍身,谁舍身?我们不取义,叫谁去取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试看明日之芝城,必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天下!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路线问题是没有调和的余地。”你不揪出黑手,黑手就会兴风作浪;你不打倒黑手,黑手就会镇压你,二者必居其一,除此之外,岂有它哉!

       同学们,潇湘地区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是支持我们的!即便目前有个别人对我们的言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议论,这并不要紧,求大同,存小异嘛!我相信,只要我们将道理说清说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会支持我们的!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走出校园,象当年大串联那样,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到工厂里去,到机关干部中去,到一切有群众的地方去,去宣传我们的观点,去听听他们的呼声。我们要虚心向他们学习,认真同他们交换意见,交换看法;从他们那里吸取力量,从他们那里得到支持!

 回到顶部
总数 44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