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共有2898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4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5 14:07:00 [只看该作者]

     文革中真锻炼出不少好辩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6 9:4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5 11:52:00的发言:
 

       各位同学,我还想利用这个机会,再占用大家一点时间,谈一谈在我们自己内部一些同志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疑虑。

       事实胜于雄辩,腥风血雨的事实提醒了大家,同时也教育了大家!如果说我们的付出是为我们的成长而交的学费的话,这个学费是够多够沉的了!所以当我们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时,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也立即引起了某些人的反对,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但令人感到不理解的是我们内部某个别人迎合那些所谓的“策略派”在那里指手划脚,不负责任,不明是非胡乱批评:“把我们的部署打乱了;”“闯劲有余,策略不足。”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干脆赤膊上阵,说出了策略派想说,又不便于说出口的话来:“这不是敢闯,而是乱闯,乱来;这是胡闹,瞎搞帮倒忙!”还有些政治上幼稚得可笑的人也乘机大发议论,大放厥词,仿佛不说上几句,别人会将他当哑巴看待一样,在喋喋不休地绕舌:“这一下,被对方捞着了稻草,抓住了把柄……”

       凡此种种议论,乍听之下,貌似有理,其实不然。说直率一点,讲得不客气一点,讲这些话的人,头脑简单得太可笑了。要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他们既然是我们的对立面,就不可能跟着我们的指挥棒转;他们就不可能按我们的意见办!就算我们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也不干,只要存在一天,他们就会攻击一天,这一点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会因我们良好的愿望和一片真情,一片苦心所能感化得了的!他们决不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他们要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这是必然的,也是无关大局的!在这里,我为什么首先要谈这个问题?足见这个问题之重要。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一主题,这一根本,再去解释其他问题,那真有点儿叫只见树木不见林了!我决不是哗众取宠,也决非危言耸听,在这里再一次提醒大家: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什么是部署,什么是策略?毛主席教导我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请看看,请想想,毛主席将政策和策略升华到了关系党的生命的高度,其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当前,党的政策和策略是什么样,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又是什么?依我之见,要牢记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要斗私批修,要实现革命的大联合,巩固革命的三结合,完成斗批改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讲政治,这才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讲政策和策略,这才是最根本的政策和策略!我们把破坏革命大批判,反对革命大联合,企图搞垮革命三结合的黑手揪出来不正是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执行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吗?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志就看不到这一点,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毛主席一再教导我们:“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重温毛主席这一教导,倍感亲切!我那些不懂得辩证法的朋友们,你们怎么能将自己想当然的部署放在第一位呢?你们怎么样能将自己想当然的策略凌驾于党的策略之上呢?

       怕对方捞稻草?怕对方抓住把柄加以攻击?这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革命者不挨骂那还算什么革命者?那还不成了一件怪事!古往今来,多少改革派,多少变法者,不就是在骂声中成长,骂声中前进的?当然,我们毋庸讳言,革命战士在革命战斗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鹰有时比鸡飞得还要低,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样高!对方利用我们的缺点,无限扩大,无限上纲,攻其一点,否定全盘,这也是正常的不足为奇的,否则,他就不是你的对立派了!从商秧变法,王安石改革到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哪一次没有人站出来阻挠、反对和攻击?不是我爱危言耸听,革命者不但要随时准备挨骂、挨整,甚至要作牺牲的准备。商秧遭车裂,王安石被罢相,康有为留取肝胆两昆仑!这就是历史!改革的人倒下了,但变法的精神却传下来了,社会也因此进步了。这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与内涵。我们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用我们满腔热血去书写新的历史,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历史!

       怕戴上极左派的帽子?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以来,右派的帽子我们戴过,反革命帽子我们也戴过,再加上一顶极左派的帽子,又算得了什么?他们本来就开帽子公司的。别的本事他们没有,各种政治帽子从设计到制作,从推销到发运都是第一流的。所以我们也不要全盘否定他们,说他们无一技之长,一无是处。当然啰,他们不将帽子迅速推销出来,岂不要积压资金,增加库存,加速工厂倒闭!他们岂不要关门走人,岂不要失业?到时候,他们连一个混饭吃的地方都没有,岂不太可怜,太可悲了!你们数一数,右的,反革命的,极左的这三种帽子都有了,我看他们就是瓦岗寨里的程咬金,就这么三板斧!我谅他们也设计不出第四种政治帽子来!小小的一顶极左派帽子向我们飞过来,既伤不了我们的头,也压不弯我们的腰,这原本就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天塌不下来,飞龙塔也倒不了,湘江仍旧北去!你们放心好了,总有一天,我们会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总有一天,历史将宣判我们有功无罪!

       “再等待一下,会得到支持的。”一些好心的人在劝我们。再等待一下,请问这一下是多久?是三年,还是五载?我记得在读小学时,有一篇课文的题目叫《三五年是多久》,那不是三年,也不是五载,也不是三年加五年,那是整整长达十五年的等待啊!我们可等不了这么久。毛主席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等待的时间够长了,它已经不是几个甚至几十个朝夕了。然而我们等到的又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等到的是颠倒黑白的指责;得到的是各种政治帽子的诬蔑,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仅仅“莫须有”三个字就足够你呼天喊地,六月下雪了!一个黑手能支持无产阶级革命派,这岂不是海外奇谈?这岂不是一千零二夜的笑话?这岂不是希腊神话在中国的翻版?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那些对黑手尚存饶幸心里的朋友们,我奉劝你们别想得太天真了。我不得不给你们泼一点冷水,提醒你们一下,告诉你们此路不通。

       我们之所以贴出《向破坏革命大联合的黑手宣战》的大字报,就是要向人们指出问题的实质,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捅破人们心目中那层薄纸,因为我们相信真理在我们手里。当然,我们也知道打蛇不死的后果是什么,等待我们的命运将是什么?然而,我们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我们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是无所畏惧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什么叫舍生取义?这就叫舍生取义!我们不舍身,谁舍身?我们不取义,叫谁去取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试看明日之芝城,必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天下!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路线问题是没有调和的余地。”你不揪出黑手,黑手就会兴风作浪;你不打倒黑手,黑手就会镇压你,二者必居其一,除此之外,岂有它哉!

       同学们,潇湘地区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是支持我们的!即便目前有个别人对我们的言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议论,这并不要紧,求大同,存小异嘛!我相信,只要我们将道理说清说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会支持我们的!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走出校园,象当年大串联那样,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到工厂里去,到机关干部中去,到一切有群众的地方去,去宣传我们的观点,去听听他们的呼声。我们要虚心向他们学习,认真同他们交换意见,交换看法;从他们那里吸取力量,从他们那里得到支持!

文章继续在深入,

当年风貌尽皆出,

引起当年曾经历,

笑看那时派冲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6 9:41:00 [只看该作者]

居士把当年的资料保存得如此完整,真是不容易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4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6 11:22: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表扬!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4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6 11:23:00 [只看该作者]

 

       说到这里,我想顺便跟大家谈一谈昨天下午我遇到的一件小事。昨天下午,我在回学校路过电影院时,遇见了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邓老师。邓老师同三位年青的女老师从电影院里走出来。这三位女老师是我毕业离校后才分去的,我不认识她们,当然她们三位也不认识我。当我毕恭毕敬给邓老师行礼时,邓老师显得非常惊讶,足足有一分钟后才开口:“陈晓阳,我问你,你们芝城一中是否还有一个与你同名同姓的学生?”听到邓老师叫出我的名字后,那三位年青的女老师对眼前发生的一幕感到不可思议。我立即回答说,就是我一个人叫陈晓阳。邓老师接着又问,这么说《锷未残》的陈晓阳就是你了?我点了点头,承认了。邓老师身边的那三位年青的女老师都露出了不相信和不敢相信的目光。其中一位竟然连声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我连忙向邓老师请教,这是怎么一回事?邓老师解释说,如果今天不是在这里遇上你,经你自己证实,你就是《锷未残》的陈晓阳,连我都不敢相信《锷未残》的陈晓阳是我的学生。他们早已把你说成了青面獠牙的怪物和十恶不赦的暴徒了。同学们,邓老师的一番话,使我震动很大。人们不是常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师的话,使我想起了过去曾读过的书来。曾参杀人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曾参,战国时人,孔子的学生,以孝贤闻名。一天,街上盛传曾参杀人。第一个听说此事的人,跑过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母根本就不相信会有此事。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过来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了人,曾母有点半信半疑了。等到第三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时,曾母竟然相信了。你们看看,一人传疑为虚,三人传就信以为真了。谎言,重复几遍以后便成了真理!这个教训我们必须吸取,必须牢记!这也是我反复请同学们到群众中去的理由。让人民群众看一看我们这一群手无寸铁的学生,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怎么样与真正的暴徒英勇搏斗的!

       斯大林曾经教导我们:“同志们,转折是一种严重的事情。转折对于那些在党的车子上坐得不稳的人是最危险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在转折时候保持平衡的。每当车子转弯的时候,你总会看见有人从车子上摔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到了转折关头,我们要认清形势,要面对现实,要正视现实。不管现实是如何令人不痛快,甚至使我们犯难,使我们一时陷入困境。但我们一定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假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是强弩之未!我们一定要提高勇气,树立信心,“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跨越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顺利的坦途就要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我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斗争是复杂的,激烈的,曲折的,任重而又道远,任重而又道远啊!

       同学们,时不我待,要努力,要奋斗,要对得起历史,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起“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这八个闪光的大字!就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所说的那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今天,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讲了这么一点,很多问题仅仅点到为止,没将问题说清说透,就权当抛砖引玉吧!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

       祝大家新年好!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泱泱数千字的发言,陈晓阳一气呵成。特别是他将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作为全文压轴,称得上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当他笔下写完“谢谢大家”四个字后,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力透纸背!陈晓阳如释重负,情不自禁地吟出了王昌龄的《从军行》一诗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二天,《锷未残》战报六八年元旦特刊上全文刊登了陈晓阳这篇文章。一时,芝城内外,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是“发言”,人们争相传阅的是特刊。甚至,有的群众组织为之翻印,有的为之出号外,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眼望着倩人玉照,往事无法在脑海里定格,陈晓阳又情不自禁吟起了柳宗元的诗句:“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好一颗多情的种子,好一位多情的才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8 10:1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6 11:23:00的发言:
 

       说到这里,我想顺便跟大家谈一谈昨天下午我遇到的一件小事。昨天下午,我在回学校路过电影院时,遇见了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邓老师。邓老师同三位年青的女老师从电影院里走出来。这三位女老师是我毕业离校后才分去的,我不认识她们,当然她们三位也不认识我。当我毕恭毕敬给邓老师行礼时,邓老师显得非常惊讶,足足有一分钟后才开口:“陈晓阳,我问你,你们芝城一中是否还有一个与你同名同姓的学生?”听到邓老师叫出我的名字后,那三位年青的女老师对眼前发生的一幕感到不可思议。我立即回答说,就是我一个人叫陈晓阳。邓老师接着又问,这么说《锷未残》的陈晓阳就是你了?我点了点头,承认了。邓老师身边的那三位年青的女老师都露出了不相信和不敢相信的目光。其中一位竟然连声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我连忙向邓老师请教,这是怎么一回事?邓老师解释说,如果今天不是在这里遇上你,经你自己证实,你就是《锷未残》的陈晓阳,连我都不敢相信《锷未残》的陈晓阳是我的学生。他们早已把你说成了青面獠牙的怪物和十恶不赦的暴徒了。同学们,邓老师的一番话,使我震动很大。人们不是常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师的话,使我想起了过去曾读过的书来。曾参杀人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曾参,战国时人,孔子的学生,以孝贤闻名。一天,街上盛传曾参杀人。第一个听说此事的人,跑过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母根本就不相信会有此事。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过来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了人,曾母有点半信半疑了。等到第三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时,曾母竟然相信了。你们看看,一人传疑为虚,三人传就信以为真了。谎言,重复几遍以后便成了真理!这个教训我们必须吸取,必须牢记!这也是我反复请同学们到群众中去的理由。让人民群众看一看我们这一群手无寸铁的学生,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怎么样与真正的暴徒英勇搏斗的!

       斯大林曾经教导我们:“同志们,转折是一种严重的事情。转折对于那些在党的车子上坐得不稳的人是最危险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在转折时候保持平衡的。每当车子转弯的时候,你总会看见有人从车子上摔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到了转折关头,我们要认清形势,要面对现实,要正视现实。不管现实是如何令人不痛快,甚至使我们犯难,使我们一时陷入困境。但我们一定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假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是强弩之未!我们一定要提高勇气,树立信心,“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跨越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顺利的坦途就要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我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斗争是复杂的,激烈的,曲折的,任重而又道远,任重而又道远啊!

       同学们,时不我待,要努力,要奋斗,要对得起历史,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起“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这八个闪光的大字!就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所说的那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今天,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讲了这么一点,很多问题仅仅点到为止,没将问题说清说透,就权当抛砖引玉吧!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

       祝大家新年好!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泱泱数千字的发言,陈晓阳一气呵成。特别是他将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作为全文压轴,称得上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当他笔下写完“谢谢大家”四个字后,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力透纸背!陈晓阳如释重负,情不自禁地吟出了王昌龄的《从军行》一诗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二天,《锷未残》战报六八年元旦特刊上全文刊登了陈晓阳这篇文章。一时,芝城内外,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是“发言”,人们争相传阅的是特刊。甚至,有的群众组织为之翻印,有的为之出号外,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眼望着倩人玉照,往事无法在脑海里定格,陈晓阳又情不自禁吟起了柳宗元的诗句:“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好一颗多情的种子,好一位多情的才子。

当年意气风发事,

珍贵保留到今时,

只因不明大形势,

多少精力枉付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4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8 12:15:00 [只看该作者]

 

       公路上的汽车不时地从他俩身边飞驰而过,车轮后扬起的阵阵灰尘几乎将他俩笼罩了,看不清前面,也看不清左右。尽管如此,丝毫也没影响他俩的谈话。陈晓阳与李春玲的家都在城里,离学校差不多有五里路程。从学校往家去的路上,他俩肩并着肩,谈论着今天早上新的和昨天晚上还没说完的话题。

       今天早上,陈晓阳买好饭后,端着饭一个人站在他们高六四乙班集体开餐的地方,两眼发呆,手中的筷子一动也没动。李春玲买好饭后就发现了他,但没去惊动他。她站在远处,一边吃饭,一边注视着他。她的饭吃完了,碗也洗好了,但陈晓阳还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她有点着急了,心里想,昨晚祁雅青没有应约去陈晓阳宿舍,对他的打击还真不少。陈晓阳这种如痴似呆的表情,莫非就是人们常说的“失恋”?她放心不下,鼓足勇气走到陈晓阳的面前,轻轻地说:“你怎么啦,饭菜都凉了,还不快吃?真的是茶饭无思?”

       一看是李春玲,他回过神来,苦笑一声:“见景生情。”这时,到食堂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李春玲也不好当众再问下去,好在知道陈晓阳上午也准备回家一趟。

       这不,在回家的路上李春玲开始发问了:“你今天早上在食堂里发什么呆?”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陈晓阳满腹心事地引用李煜的一句词。

       “往事?什么往事?你与她的往事我还有好多不知道呢。说出来听听,我给你参谋,参谋。”李春玲打趣地说。

       “你说说看,如果当时没有人将我的班主任蒋柏林老师当作政治扒手来揪斗,我现在的情况如何?”陈晓阳冷不防地发问,将毫无思想准备的李春玲弄了个瞠目结舌。这个问题与她想象之中的“失恋”问题要相差十万八千里。

       如果当时学校里没有人将蒋柏林老师当作政治扒手来揪斗,陈晓阳就不可能卷入是非的漩涡之中。当然,如果不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陈晓阳早就进了名牌大学。什么“四个面向”,什么“失恋”,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根本不存在了。现在,要李春玲立即回答这看似简单,实际上复杂得要命的问题,真使她犯难了。这时,李春玲才知道为什么陈晓阳在食堂里站在他们班集体开餐的地方默默无语,呆若木鸡。


       李春玲第一次认识陈晓阳就是在食堂里。那还是在一九六六年春季地区中学生运动会后的第二天,食堂前唯一的一块黑板上登出了一首长诗,一首描写中学生运动会的长诗。诗的标题是:学习的脚步你追我赶,思想的横竿天天上升。

       这块黑板属于学校体文教研组的,平时黑板上不是“球讯”就是“文艺消息”。第一次刊登诗歌,而且是一首长诗,自然吸引全校师生的目光。诗的作者是陈玎。这也是在芝城一中校园里新出现的一个笔名。读者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大家对陈玎的才华都伸出了大母指。李春玲读完这首诗后,也打心眼里佩服这位陈玎同学。就在她准备离开黑板前时,无意中听到了语文教研组组长曾老师与体文教研组组长刘老师的一段对话,

        “诗,写得不错,但有一件事作者写错了。”曾老师非常认真地说。

       “什么地方写错了?”刘老师非常虚心地请教。体育是刘老师的专长,而文学却是曾老师的本行。

       “你看看,诗中写道,周捷飞越一米六零,象征着思想的横竿,天天上升。”曾老师用手指着黑板上的诗,一本正经地说,“周捷是飞越了一米六零。但我记得他是第三次才跳过去的。他是第三名,第二名是师范的一个学生,第一名是陈晓阳。”曾老师,人称曾老夫子,说话办事不但认真,而且近于认死理。由于他写得一手好柳体楷书,大家结合他的为人处事,给取了另一个绰号:曾正楷。从初中到高中,陈晓阳都是曾老师的得意门生。现在有人将他门生的荣誉给夺走了,怎不令他生气?刘老师并没有反驳他的意见,仅仅轻轻地说了一句:“老夫子,陈玎就是陈晓阳呀!”

       就这样,李春玲在高年级女同学的指点下认识了正在吃饭的陈晓阳。如果说准确一点不是认识,而是刚刚认得谁是陈晓阳。

       如果说她第一次认得陈晓阳的过程是这么简单的话,那么第二次目睹陈晓阳发表演说的过程那就复杂得多,精彩得多。而且又是在食堂,又是在吃饭的时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9 13:38:00 [只看该作者]

二人继续在聊天,

想起相识在以前,

一首长诗众人叹,

别人介绍初识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4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9 19:14:00 [只看该作者]

 

       一九六六年国庆节早上,刚从篮球场打完球的陈晓阳肩披着运动衣,左手食指旋转着篮球,同谭咸凯等几个球友边说边笑朝食堂里走来。食堂前聚集了不少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用手指着墙上的标语,议论纷纷。对这种现象,陈晓阳早就司空见惯了。反正他与谭咸凯这几个打篮球的都不是红卫兵,想关心学校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都没有门。特别是运动初期教导处张主任投塘自溺后,他真正成了另一类。他也装出一付与己无关,若无其事的样子,不去看大字报,不去听大辩论。尽管这样装模作样使陈晓阳感到非常痛苦,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才懒得理睬这些人的议论与指点。他似乎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看到,目不斜视地往食堂里走。

       突然,谭咸凯抢过了他手中正在旋转的篮球,低声地说:“你看看墙上贴的。”

       “他贴他的,管我什么事?”他没好气地说。

       谭咸凯一只手抓住他的手臂,另一只手将篮球重重地朝墙上砸去。陈晓阳如果不面对墙壁,势必要被弹回来的篮球击中。陈晓阳极不愿地朝墙上望过去。陈晓阳接住了球,也看到了墙上的标语。墙上新贴出的四张标语上的浆糊还没干呢!

       “打倒政治扒手蒋柏林!”

       “蒋柏林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鸣冤叫屈,决无好下场!”

       “蒋柏林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罪该万死!”

       “将蒋柏林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陈晓阳明白,这四条标语中,第一条标语是罪名,第二条和第三条标语是罪状,第四条标语是结果。但在他心里总弄不明白,蒋柏林老师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政治扒手”?这个“政治扒手”的叫法,前几天才出现在报纸上的,这么快就要抓人对号入座了?现在,上面只要有提法,下面必须有做法,这叫做上下呼应,保持一致。这种现象使陈晓阳感到困惑。他在学习唯物辩证法时,就清楚地知道存在决定意识,而现在却是意识决定存在。到底谁对谁错呢?该听谁的,该相信谁的?是相信真理,还是相信权力?他想起了鲁迅先生一句名言:“人生识字糊涂始。”说真的,说谁是政治扒手,陈晓阳都不会感到奇怪,都不会犯糊涂。唯图说蒋柏林老师是政治扒手,陈晓阳就想不通了。蒋柏林老师出身贫农,父亲现在还是大队贫协主任。他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是共产党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民教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开始,他就是依靠对象,骨干分子,中坚力量。蒋柏林老师还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找陈晓阳谈心,耐心细致地做陈晓阳的思想工作,要陈晓阳相信群众相信党,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现在可好了,蒋柏林成了政治扒手,变成了攻击和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罪人。这种变数之大,变数之快的事实,真让陈晓阳接受不了。

       陈晓阳在读初中三年级时,蒋柏林老师就是他的班主任。进了高中,陈晓阳所在的高六四乙班的班主任又是蒋柏林老师。高六四乙班的学生是潇湘地区八个县的尖子。高六四乙班算得上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陈晓阳这些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尖子货,耳边响起的是蒋柏林的体会,也是他的座佑铭: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常言道,响鼓不要重槌,蒋柏林老师的作法是响鼓也要重槌。反正听蒋柏林老师这句话,陈晓阳耳朵听得都起了茧,现在却说蒋柏林老师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鸣冤叫屈,这叫陈晓阳怎么想得通呢?难道现在真的可以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了?

       陈晓阳虽然满腹狐疑,但表面上却装出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开什么高级玩笑,别管他,我们吃饭去!现在有的人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爱贴谁的大字报,就让他去贴好了。反正现在谁都可以贴谁的大字报。”说完后,陈晓阳将手中的篮球狠狠地往地上砸去,仿佛要将心中的那股子气全都发泄在球上。

       正当陈晓阳在吃饭的时候,从食堂外传来了口号声:“打倒政治扒手蒋柏林!”蒋柏林老师在一群红卫兵的押解下,走进了食堂。当经过高六四乙班集体就餐的地方时,领头的红卫兵特意喊起了口号:“打倒政治扒手蒋柏林!”陈晓阳习惯地举起了手,尽管手里还拿着筷子,突然间,发现自己错了。他不但没有跟着喊口号,而且还将已经举起了的手也悄然放下。正在吃饭的高六四乙班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陈晓阳,默默地往嘴里送饭。蒋柏林老师欣喜地看到了同学们这一举动,将头偏了过去。押解他的红卫兵冲到他跟前,用手将他的头往下一按,并大声吼叫:“蒋柏林必须老老实实低头认罪!”蒋柏林老师倔强地将头往上一仰,反唇相讥:“我有什么罪?!”

       “你还嘴硬!”解押他的红卫兵恼羞成怒,用力将蒋柏林老师往前一推。蒋柏林老师根本没有提防他们来这么一手,人没站稳,头碰在高六四乙班饭桌的角上,顿时鲜血直流!陈晓阳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大声地喊道:“要文斗,不要武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0 15:15:00 [只看该作者]

又有教师被揪斗,

还是根正苗红秀,

全班同学来抵制,

晓职更是勇带头。


 回到顶部
总数 44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