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共有2899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6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6 12:42:00 [只看该作者]

 

       那天从柳子庙参观潇湘地区阶级斗争展览后,一出庙门,陈晓阳就有感而发,吟出了宋朝陶弼的诗句来:“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和他并肩走出庙门的成亚胜立即和出了宋朝杨万里的诗句来:“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吟罢后成亚胜与陈晓阳相视一笑,没想到前天晚上读到的诗,今天就用上了。前天下午,陈晓阳陪成亚胜回师范去看望成亚胜的父亲,成校长将他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历代文人咏柳子庙的诗词和散文,当着成亚胜的面交给了陈晓阳。成校长深情地说,这些文稿在他的有生之年是无法出版了,留给陈晓阳作个纪念。当晚,陈晓阳与成亚胜就将这些文稿从头至尾读了一遍。

       过去来往柳子庙是必经浮桥的,现在修了芝城大桥,浮桥也就没了。芝城大桥虽然宏伟,但总令人感到缺了一点什么。柳子庙,浮桥,愚溪桥再加上飞龙塔,使芝城显得格外古朴,使人不由得想起了“潇湘烟雨”。成亚胜与陈晓阳走在芝城大桥上,望着远处的飞龙塔,也浮连联翩。成亚胜脱口吟诵出赵秀师的佳句:“潇水添湘阔,唐碑入宋稀”。受了成亚胜的感染,陈晓阳翻出了唐朝张谓的《九嶷作》:“遥望零陵见旧邱,苍梧云起至今愁。唯余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愁。”

       “晓阳老弟,今天怎么又是愁的,又是泪的,这不是你的性格。欧阳修都知道:‘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想开一点什么事都没有了。”说话的是秦东明。他什么时候来的,陈晓阳与成亚胜竟然毫无觉察。

       “我不是欲买愚溪三亩地,而是要去广阔天,耕云播雨!”陈晓阳回答得别出心裁。

       “我俩是舍不得你呀!”成来胜回过头来对秦东明说,“多情自古伤离别。”

       “是呀,我也一样,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秦东明不愧“语言大师”的称号,引用古人的诗,不见丝毫痕迹。他接着说:“既然大家都觉得别恨遗天,又何必借古人之语来抒怀?我看干脆自己编本诗集,借以抒怀,借以话别。”

       这个提议很好,陈晓阳和成亚胜俩都自告奋勇地等待秦东明下达任务。秦东明也不客气,他要求陈晓阳担任总编,成亚胜负责刻印,自己则担负起征稿的联络人。

       在同学们的眼里,这本《潇湘别歌》不但书名好,而且内容也好;不但编得好,而且编得快。特别是封面设计匠心独到。封面上,“潇湘别歌”四个仿毛体字遒劲神韵。封面上方,蓝天白云,白云里鹰击长空;蓝天之下,巍巍的飞龙塔与隔江相望的烟筒相互辉映;湘江一泻千里,江上风正悬帆,百舸争流,好一派诗情画意。封底特别印有“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印刷”的字样。陈晓阳有意将印刷日期推后到下放的这一天,其目的就是要同学们记住这一天,记住这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

       在编印这本《潇湘别歌》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从组稿到定稿,一切都显得非常顺利。就是在为《潇湘别歌》写序诗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秦东明提议陈晓阳执笔,理由是陈晓阳是有名的快枪手,能赶上刻印的时间。在芝城中学生里面,陈晓阳的“快”可堪称一绝。连他自己也经常自我标榜,比他写得好的人,大有人在;但比他写得快,又过得去的人至今还没发现。在芝城,他若为第二,就找不出第一快枪手了。真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陈晓阳一面推辞,一面力举秦东明。在陈晓阳看来,秦东明既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锷未残》战团发起人,又是这本诗集的策划人,又有语言大师的美称,由他写序诗是理所当然,众望所归的事。陈晓阳还有一条不便说出口的理由,那就是最近心情不好,写出来的诗恐负众望。

       没想到这件事怎么被邱运智知道了,他就搅和进来了。邱运智自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渐渐淡出同学的视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闹了半天革命,竟然革到自己头上来了;造了半天的反,倒成了惹火烧身。邱运智的父亲是芝城县委书记,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变成了对象。一夜之间,他的父亲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成了“炮轰”、“火烧”、“打倒”的对象。这叫邱运智怎么想得通呢?特别是一九六七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共同发表题为《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的元旦社论后,邱运智以他独特的眼光看到了社论发出非同寻常的信号:一九六七年,将是全国全面开展阶级斗争的一年;一九六七年,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的一年;一九六七年,将是更加深入地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清除它的影响的一年;一九六七年,将是一斗、二批、三改取得决定胜利的一年。如果邱运智仅仅是照本宣科,使人还好理解,偏偏他还要加上一句:一九六七年将是武斗的一年。对于邱运智这种常常在最后推销私货的作法,秦东明与陈晓阳、成亚胜倒习以为常。如果不这样做,那他就不叫邱运智了。

       但秦东明还是忍不住将了邱运智一军:“运智,你哪根神经又紧张了,又在乱运智了。”

       “你们是否还记得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红卫兵代表说,要武嘛!短短的三个字,留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邱运智提出的事,人民日报曾作过专题报道。

       “哪有你这样去想象,去发挥的!”秦东明一听,觉得问题扯远了,扯大了,想制止邱运智再往下说。

       “这不是我主观臆想,也不是我凭空想象。现在不是盛传江青同志一个讲话,说什么我们不提倡打人,但打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好人光荣;好人打好人,是误会,不打不相识。请你们想一想,这不是公开鼓励大家乱打一气?这不是公开提倡以武力解决问题吗?现在谁不宣称自己是革命大好人?既使存心打人,你拿他又有什么办法?一个是我们的统帅,一个是我们尊敬的旗手,观点是如此一致,难道我们还不能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我这也是未雨绸缪,给你们提个醒,防患于未然。当然啰,但愿是杞人忧天。”邱运智越说名堂越多,胆也够大的了。

       “怎么是给我们提个醒?”秦东明不愿就这个问题再深入地争论下去,想岔开话题。

       “我从明天起,就不再参加战团的活动了,今天是来向你们请长假的。”邱运智本来想发表一个声明,宣布退出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锷未残》战团,临时改变了主意。

       “请长假?队伍是你组织的,你却带头临阵脱逃,我看你是脱派!”秦东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你说脱派就脱派吧!就是说我是托派我也不在乎。我总不能带领大家去揪斗我的父亲吧!我做不到大义灭亲。我没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我不认为我父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邱运智越说越来劲,越说越气愤。

       就这样,他离开了战团,用与众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一切;用与众不同的心态去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令人难以理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说对了。直到上个月,他父亲作为县革命委员会中三结合的革命干部代表,重新站出来,重新走向领导岗位,他才露出了笑脸,才肯回校复课闹革命。

       只要有邱运智的地方,就一定能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果然,他一开口就阴阳怪气地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陈晓阳心事重重的,你们应该理解才对。”

       “我们怎么不理解?我们都是离人!”秦东明知道邱运智又开始运智了。

       “他的笔名叫什么?”邱运智突然提出了一个谁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岩松!”秦东明与成亚胜异口同声地回答。怪不得别人称他们四人为“三陈(人)一邱(丘)之貉”。

       “没错,岩松!但你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邱运智又摆出了一副唯我独尊,唯我独左,唯我独能的架势来。

       “邱运智你少乱运智,你还嫌我头不够痛?”陈晓阳知道,这个时候邱运智搅和进来是没有什么好话可说的。

       “这是要运智的,不运智怎知其中三味?岩者,乃山加石而合成;山者,老三也,此乃陈晓阳之小名;石者,祁也!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代表何许人。岩松二字寓意他俩友谊牢不可破,如松长青。而今石离山,岩之不存,更无岩松可言,要说有乎,也是岩之松动也!”邱运智一番之乎也者,将陈晓阳挖苦了一顿。刚才他引用宋朝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是有所指的,是为这段话打伏笔的。

       “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居心不良,存心帮倒忙。”成亚胜忍不住了,开始声援陈晓阳。

       “好一个居心,好一个存心,我又没说什么,你就迫不及待跳了出来,搞起统一战线了。东明,你可要站稳立场呀!”邱运智不仅善于诡辩,而且拉一派,打一派的伎俩更运乎一心。过去他们四个人在一块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好了,好了,别说了。”秦东明开始当和事佬,“老三最近心情不太好,就不要再提这件事了,这件事不知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实在没有的话,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算了。”

       “东明说得对!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个道理我们的大才子是懂的。”邱运智又捧又打,真叫陈晓阳有点儿哭笑不得。

       “反正你邱运智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什么好话从你嘴里出来,都要变味,我算是服了你。”陈晓阳本想说,“我算是被你害苦了。”话到了嘴边才改口的。

       “既然你服了我,那就得听我的。过于谦虚就等于骄傲。你是大家公认的才子,你不写序诗谁写序诗?一中之大,舍君有谁?当然啰,心情欠佳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这点小土坎就能堵住你文思泉涌?”邱运智讲话的鼓动性和煽动性尚来就是名列前茅的。当年,陈晓阳就是在他的一番鼓动下,投身于史无前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去的。

       陈晓阳正想回敬邱运智几句,没想到秦东明在一旁口中念念有词:“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晓阳老弟,难道你还在盼风送王勃?”秦东明引用的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加上一句反问,其意非常明显了。

       陈晓阳听秦东明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再推辞就有点说不出口了。他还担心邱运智管不了自己的嘴,再说出一些出格的话,传到祁雅青那里,他就百口莫辩了。他摇了摇头,双手一摊,作出了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把写序诗的事情答应了下来。

       陈晓阳已经有好久没写诗了,近一段时间在没完没了地写检讨。用他的话来说,别的没有长进,钢笔字却越写越好了。陈晓阳偏爱乐府一类的诗歌。在他看来,写这样的诗歌可以扬长避短。他不会说普通话,定不准四声,是他所短;炼字炼句炼意境是他所长。尽管他在诗词格律上下过一番苦功夫,也读过不少诗词例话,但却很少动手写律诗。他写得最多的是乐府诗,而最擅长的是现在的自由诗。

       夜深人静,陈晓阳在灯光下,伏案挥笔。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6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6 22:33:00 [只看该作者]

     看来楼主在古诗词上很有造诣。佩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7 10:34:00 [只看该作者]

几大才子齐合作,

编成诗集送大伙,

印刷定在下乡日,

序诗要求晓阳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6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7 12:43:00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翻开文化大革命鲜红的史册,

回顾芝城这两年艰苦斗争的里程。

我们是何等的激动,

心胸里荡漾起冲锋陷阵的滚滚豪情!


两年过去了……

通天的火炬早已烧尽了恐怖的阴影。

灿烂的阳光已照亮芝城!

风送征帆,

我们在拼搏,

我们在前进!


“八.一八”天安门城楼传来了决战的炮声,

崛起奋战是英勇的红卫兵。

风捲红旗,雄关漫道,

我们开始了新的长征!

战狂风,顶恶浪,

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靠手中长缨!


围攻,围不住我们对工农兵满腔热情;

高压,压不垮我们对党无限热爱无比忠诚!

历史由我们去书写,

江山任我们去点评!

不屈不挠的斗争呵,

我们面前一片光明!


呵,多想再读一读

讨敌的檄文;

多想再听一听

攻城拔寨的号声!

是她使我们风华正茂热血沸腾;

是她使我们到中流击水无往不胜!


……您听,您听

别歌别样情!

长空中又响进军号声,

大路上又现矫健身影。

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

生活,

斗争,

革命!


       写完序诗后,陈晓阳已经是“梨花一枝春带雨”了。这时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往事不堪回首”。

       第二天清早成亚胜就来拿稿件了。陈晓阳开玩笑地说:“讨债的来得这么早?”

       “文债不还,你还想赖不行?看你这张脸,象个卖牛肉似的,好象谁欠了你的钱!”成亚胜笑着说,“我这个讨债的还怕你不行?”

       “我不但还债,而且还给利息?”陈晓阳一本正经地说。

       “看来你这个卖牛肉的也给搭头?让我先睹为快,你的搭头是什么?”成亚胜显得很高兴。

       “我昨晚写完序诗后,又得一联:指点江山唯独历史能识我,激扬文字只道别歌尽思君。”陈晓阳将自己所作的对联比作利息。

       “搭头倒是一块好搭头,只不过有点美中不足。”先肯定,后否定,这是成亚胜向邱运智学的。为了这样的举动,陈晓阳没有少敲打成亚胜,好的没学到,坏的不学也知道。不过成亚胜与邱运智还是有区别的。邱运智的全盘否定是用自己的观点完全取而代之,成亚胜则是部分否定用自己的观点去完善别人的说法。

       “哪点美中不足?”陈晓阳知道成亚胜的性格,只要是他认为不足的,或者是不对的,不吐不快,所以他也常常将抛砖引玉这个词挂在嘴边。     

       “思君有假,思卿是真。只道别歌尽思君,不如改为只道别歌独思卿。”说完后成亚胜哈哈一笑,“卿者,青也!”

       “有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看你是迫不及待了,三天还嫌晚,对不对?”没想到成亚胜跟陈晓阳开了一个大玩笑,陈晓阳说完后,又加上一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别,别别别!”成亚胜急了,一口气连说四个别字,他听出了陈晓阳的话中话。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陈晓阳接过别字,用白居易的诗来点化成亚胜。

       “这件事目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还没到火候。”成亚胜说出了心里话。

       “我都替你点破了,她并没有反感。”陈晓阳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她都告诉我了,你连贾宝玉的外号都跟她说了。”成亚胜在得意之中,泄露了天机。

       “好哇!我想方设法促成你,你却恩将仇报来挖苦我,看来我的好心肝被你当成萝卜吃掉了!”陈晓阳狠狠地刺了成亚胜一下。

       “大清早,不是诉苦,就是在骂人,我看你还没睡醒吧!”成亚胜今天心情特别好,竟找一些非常文雅的词来臭陈晓阳。

       “我骂了你什么话?”陈晓阳显得有些不服气。

       “我还没进门,就被你骂成讨债的,还说没骂人?”成亚胜旧事重提。

       “我没说你是讨债鬼就不错了。债者,乃人之责也。讨债,乃索取人之责任也,这明明在表扬你,你怎么褒贬不分?”陈晓阳又在玩弄咬文嚼字的鬼把戏了。

       “对了,有人向你索取人之责也!”成亚胜没有正面与陈晓阳交锋,而是以汝之矛攻汝之盾。

       “谁?”陈晓阳立即警觉了起来。

       “那还有谁,昨晚她跟我说,祁雅青也要一本《潇湘别歌》,看来事情会出现转机的。”成亚胜突然想起了何先华的话来。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明月时”陈晓阳念完刘禹钖这句诗后,才对成亚胜刚才的话发表评论,“祁雅青那么聪明的人还多此一举,《潇湘别歌》肯定会有她一本,这与转机无关。你也用不着长子宽矮子的心了。分手欲听别歌曲,潇湘黎明朝阳时。天亮了,我们也该醒了!”

       是的,天亮了,梦也做完了,人也该醒了。聚首,分手;泪洒芝城,情别潇湘,一切都回归自然,一切都顺应现实。新的一天,真的又开始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6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7 16:06:00 [只看该作者]

      往事不堪回首。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8 9: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17 12:43:00的发言:
 

                                         

  

当我们翻开文化大革命鲜红的史册,

回顾芝城这两年艰苦斗争的里程。

我们是何等的激动,

心胸里荡漾起冲锋陷阵的滚滚豪情!


两年过去了……

通天的火炬早已烧尽了恐怖的阴影。

灿烂的阳光已照亮芝城!

风送征帆,

我们在拼搏,

我们在前进!


“八.一八”天安门城楼传来了决战的炮声,

崛起奋战是英勇的红卫兵。

风捲红旗,雄关漫道,

我们开始了新的长征!

战狂风,顶恶浪,

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靠手中长缨!


围攻,围不住我们对工农兵满腔热情;

高压,压不垮我们对党无限热爱无比忠诚!

历史由我们去书写,

江山任我们去点评!

不屈不挠的斗争呵,

我们面前一片光明!


呵,多想再读一读

讨敌的檄文;

多想再听一听

攻城拔寨的号声!

是她使我们风华正茂热血沸腾;

是她使我们到中流击水无往不胜!


……您听,您听

别歌别样情!

长空中又响进军号声,

大路上又现矫健身影。

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

生活,

斗争,

革命!


       写完序诗后,陈晓阳已经是“梨花一枝春带雨”了。这时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往事不堪回首”。

       第二天清早成亚胜就来拿稿件了。陈晓阳开玩笑地说:“讨债的来得这么早?”

       “文债不还,你还想赖不行?看你这张脸,象个卖牛肉似的,好象谁欠了你的钱!”成亚胜笑着说,“我这个讨债的还怕你不行?”

       “我不但还债,而且还给利息?”陈晓阳一本正经地说。

       “看来你这个卖牛肉的也给搭头?让我先睹为快,你的搭头是什么?”成亚胜显得很高兴。

       “我昨晚写完序诗后,又得一联:指点江山唯独历史能识我,激扬文字只道别歌尽思君。”陈晓阳将自己所作的对联比作利息。

       “搭头倒是一块好搭头,只不过有点美中不足。”先肯定,后否定,这是成亚胜向邱运智学的。为了这样的举动,陈晓阳没有少敲打成亚胜,好的没学到,坏的不学也知道。不过成亚胜与邱运智还是有区别的。邱运智的全盘否定是用自己的观点完全取而代之,成亚胜则是部分否定用自己的观点去完善别人的说法。

       “哪点美中不足?”陈晓阳知道成亚胜的性格,只要是他认为不足的,或者是不对的,不吐不快,所以他也常常将抛砖引玉这个词挂在嘴边。     

       “思君有假,思卿是真。只道别歌尽思君,不如改为只道别歌独思卿。”说完后成亚胜哈哈一笑,“卿者,青也!”

       “有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看你是迫不及待了,三天还嫌晚,对不对?”没想到成亚胜跟陈晓阳开了一个大玩笑,陈晓阳说完后,又加上一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别,别别别!”成亚胜急了,一口气连说四个别字,他听出了陈晓阳的话中话。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陈晓阳接过别字,用白居易的诗来点化成亚胜。

       “这件事目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还没到火候。”成亚胜说出了心里话。

       “我都替你点破了,她并没有反感。”陈晓阳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她都告诉我了,你连贾宝玉的外号都跟她说了。”成亚胜在得意之中,泄露了天机。

       “好哇!我想方设法促成你,你却恩将仇报来挖苦我,看来我的好心肝被你当成萝卜吃掉了!”陈晓阳狠狠地刺了成亚胜一下。

       “大清早,不是诉苦,就是在骂人,我看你还没睡醒吧!”成亚胜今天心情特别好,竟找一些非常文雅的词来臭陈晓阳。

       “我骂了你什么话?”陈晓阳显得有些不服气。

       “我还没进门,就被你骂成讨债的,还说没骂人?”成亚胜旧事重提。

       “我没说你是讨债鬼就不错了。债者,乃人之责也。讨债,乃索取人之责任也,这明明在表扬你,你怎么褒贬不分?”陈晓阳又在玩弄咬文嚼字的鬼把戏了。

       “对了,有人向你索取人之责也!”成亚胜没有正面与陈晓阳交锋,而是以汝之矛攻汝之盾。

       “谁?”陈晓阳立即警觉了起来。

       “那还有谁,昨晚她跟我说,祁雅青也要一本《潇湘别歌》,看来事情会出现转机的。”成亚胜突然想起了何先华的话来。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明月时”陈晓阳念完刘禹钖这句诗后,才对成亚胜刚才的话发表评论,“祁雅青那么聪明的人还多此一举,《潇湘别歌》肯定会有她一本,这与转机无关。你也用不着长子宽矮子的心了。分手欲听别歌曲,潇湘黎明朝阳时。天亮了,我们也该醒了!”

       是的,天亮了,梦也做完了,人也该醒了。聚首,分手;泪洒芝城,情别潇湘,一切都回归自然,一切都顺应现实。新的一天,真的又开始了。

两个喜文大才子,

平时斗嘴也是诗,

一对一句说事情,

心情表达在此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6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8 12:40:00 [只看该作者]

 

       新的一天,一中的校园里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校内那些曾贴满各种内容大字报的墙壁,已经被人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五颜六色的欢送标语贴得整整齐齐的,就连大路的上空也被利用上了。横跨大路上空的巨幅标语赫然写着:“热烈欢送我校首批上山下乡全体同学”。

       秦东明,邱运智,成亚胜三人不约而同地早早就来到了陈晓阳的宿舍。秦东明看见屋里已捆好的书,不由得大发感慨:“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这么多书,我看你怎么带走?”

       “我同罗连长说好了,他答应帮忙!”陈晓阳满有把握地说。

       “下乡了,还带这么多书,说出去也许没有一个人相信!”成亚胜怏怏不快地说。

       “什么都要别人相信的话,人就别活了。”邱运智指着标语说,“‘向上山下乡的同学致敬’,‘向上山下乡的同学学习’。你能相信这是写标语人的心里话?他向你学什么?你有什么值得他敬意的?我看他不对你心存鄙意、敌意就不错了!这么光荣的事,他们怎么不干,反而让给你们?四个面向,他怎么老惦记着那三个面向?还搞什么立体大欢送?这些人既想当俵子,又要立牌坊!”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陈晓阳倒想得很开。

       “什么人各有志?我看是人各有难,大难来了各自飞。也怪我将你拖下水,要不然你也不会有难,也不会首批上山下乡。”邱运智这句话倒说得很实在。

       “谁也没长后眼睛,这怎么能怪你呢?毛主席教导我们,外因是靠内因起作用的。如果我不想声援蒋柏林老师,谁来找我都没有用。”在这问题上,陈晓阳从来没有后悔过。

       “邱运智这些话你就别说了,你父亲已官复原职了。请他老人家看在我们过去的交情,多想到我们这些上山下乡的人。”成亚胜的话很诚恳,也很实在。

       “亚胜,你就别臭我了。我中途退出,没同你们并肩战斗到底已经很内疚了。对于上山下乡我有我的看法。你们也知道,我这个人从不盲从,只不过没说出来而已!这不是什么‘欢送’,这是变相的遣送。什么斗批改,我看成了斗批散,斗批走,这叫作扫地出门。”邱运智满腹牢骚。

       “你别乱运智好不好!是倒是我们有一年把没听到你高谈阔论了。”秦东明“一年把”的东安话也随口而出。

       陈晓阳与秦东明有同感,自从与邱运智接触后,常常发现他对事物采取逆向思维,好象世界上的一切,在他眼里都要颠倒过来看才对。邱运智常常语出惊人,惊人得有些可怕。秦东明对邱运智的言论与判断总是采取怀疑与提醒的作法。但邱运智总是能从文件中,社论中找到他的理论依据。事情的发展,往往又证明了邱运智猜对了,测准了。所以对于邱运智的猜测,陈晓阳听在耳里,记在心中,从不与他争论,总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我没有高谈阔论。我不想高谈阔论,也用不着高谈阔论,平心而论,就事论事。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靠的是谁?整个运动中谁最听话?谁最无私?不是我们红卫兵又是谁?而现在被扫地出门的又是谁?谁是既得利益者?”邱运智来劲了。

       “总要打扫战场嘛!”陈晓阳对邱运智的话感触很深。

       “老三,你历史比我学得好。打扫战场不就是飞鸟尽,良弓藏吗?”邱运智说到动情处,竟直呼陈晓阳小名。不过还好,他嘴下留情,下一句狡兔亡,走狗烹,没说出口,象是有意避免过度刺激陈晓阳。

       “除了上山下乡,不是还有三个面向?你不就留在城里?你算不算既得利益者?”成亚胜不失时机地顶了一句。

       “我当然算!”邱运智毫不犹豫地承认了,“历史的悲剧就体现在我们这样人身上!中途退出的人倒沾光了,而那些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倒反失意了。留下来的倒底是极少数,下去的才是主体!难道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伟大胜利?”

       “能留下极少数已经很不错了。”秦东明的家在农村,上山下乡的运动丝毫也波及不到他身上。他象一个局外人似的说:“工厂没生产,学校没招生,不去上山下乡,你说去哪里,怎么个安排法?如果都留在城里,不把天都掀翻了?”

       “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农村的确是一个广阔天地,安排几百万红卫兵,还不是好耍得很的一件事。你们插队落户,两三个人在一个生产队,早就在贫下中农的包围之中了。”邱运智断章取义,曲解了秦东明的原意。他似乎有意将秦东明说成自己的支持者,同盟军。

       “这也谈不上什么包围不包围的。历史上屯田戊边的事多着呢!”陈晓阳比谁都想得开。他觉得城里是是非之地!离开是非之地,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与欣慰。陈晓阳无意之中又说了一句:“我这才晓得为什么说六十岁不笑别人残疾?”

       “你这话什么意思?”第一个站出来发问的就是邱运智。

       “我们过去不是看不起《青年近卫军》?认为他们不是出身不好,就是不学无术的人,现在我们和他们是同类项了。历史给我们开了这么一个大玩笑。”陈晓阳伤感地说。

       《青年近卫军》是一个由六四年下放的知青组织的群众组织。谁也没想到陈晓阳还有这么一说。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现在的事谁能看得明白?谁能说得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说想得开的人,都有那么点点阿Q精神。在现在的年代里,在天天讲阶级斗争的日子里,有那么一点阿Q精神比钻死牛角尖,认死理,也许容易自我保护,自我生存。难怪郑板桥说,人生难得糊涂,尤其从聪明转糊涂更难。但是,如果大家都来明哲保身,都来装糊涂,那么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又在哪里?

       大家没继续说下去了,也不好再往深处说下去了。

       秦东明指着手中的《潇湘别歌》郁闷地说:“我们现在真正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境地了。今天送走老三和亚胜后,我就回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没关系,人生何处不相逢?到时候我给你写信,欢迎你到我们那里去玩。”成亚胜反过来安慰起秦东明了。

       “那就一言为定,我等你们的信。”秦东明很认真地说。

       “我看还是少写信,少联系为妙。要不又有人说我们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了。”邱运智无意之中表白了自己真实想法。难怪他答应给《潇湘别歌》写一首诗的,人人都交稿了,唯独他食言了。如果不是为推销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找听众,他才不会起这么早到陈晓阳这里来呢!

       “运智说得对,以免授人以柄。不过请你们放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过去的任何事都由我一人独自承担。如果有什么事,有人要找你们的麻烦,你们就往我身上推。反正我是债多不愁,虱多不痒。”陈晓阳说话的腔调带那么一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味道。

       “别那么悲观。运智你不要老是怀疑一切,好象世界的末日就要来临了一样。我们要相信群众,相信党,公道自在人心。退一万步来说,大不了我们三人修一辈子地球!天下之大,几亿农民能生存,我们有什么不能生存的?”话说开了,人倒还不在乎什么了。一向生性温和的秦东明无意之中将“三陈”与“一邱”分开了。

       “好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将来的还没来。考虑那么多干什么,有什么用?现在就是现在!”成亚胜对邱运智刚才的话,也有很大的反感。
    “亚胜说得对,现在就现在。现在我们得去会场了,免得有人说我们这‘三陈一邱之貉’在开黑会。”陈晓阳怕邱运智再说出一些出格的话来,到时候圆场都没法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6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8 13:15:00 [只看该作者]

     这几个人是极聪明,有思想的人,一下就把问题看穿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6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9 13:01:00 [只看该作者]

 

       欢送还没开始,会场外好不热闹。

       “你什么时候下去?”

       “首批!”

       “咱俩下到一个生产队去?”

       “想得到美,谁跟你下到一个生产队?”

       “别搞拉郎配,也别乱点鸳鸯,人家早就名花有主,早就约好心上人了!”

       “你少胡说,没有人把你当哑巴看!”

       “瞧,被我说中了吧!你约都约好了,还怕我说?”

       “嘴上要留德,惹火了我,我就不客气了!”

       “要文斗,不要武斗,你真敢动手打人?”

       “打死你这个黄毛丫头,看你还敢嘴硬不?”

       “我是黄毛丫头,那你是什么丫头?”

       “我嘛,嘿嘿,我是你的农民伯伯了!”

       同学们一面整理行装,一面相互嘻笑着。

       有些女同学红着眼圈,低声诉说着临别的知心话。而一些男同学却在那里高唱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陈晓阳与李春玲都在首批下放的名单里面。尽管李春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说动祁雅青,他们三人下放到一个地方的计划泡汤了。

       陈晓阳直到昨天晚上还在等待奇迹的出现。他一面漫不经心地翻阅《宋诗选》,一面观察大路上的动静。然而正象陈师道在诗中描述的那样:“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象百岁几回开。”快十点钟了,祁雅青仍旧没有来,陈晓阳失望地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准备关门睡觉了。

       “哈哈!你这真叫作闭门谢客呢!”陈晓阳刚把门关上,军代表罗连长就来了。罗连长刚开完会,就直奔陈晓阳这里。今晚工宣队的老杨在会上突然提出要陈晓阳代表上山下乡的同学在欢送会上发言。罗连长对老杨的提议也不好说什么,他不愿意去猜测老杨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担心陈晓阳不买老杨的账。于是就主动将通知陈晓阳的事给揽下来了。

       一进门,罗连长就说明了来意。陈晓阳没加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极为棘手的事,罗连长不费吹灰之力就办成了!

       这其中的奥妙,许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在他俩第一次谈话后,什么芥蒂都没有了。

       那天,罗连长主动自报家门:“罗盛亮,新化人。”

       “新化人?罗盛亮?那么罗盛教是你什么人?”还没等罗连长自我介绍完,陈晓阳就迫不及待地反问了一句。

       “罗盛教同我是一个村子里的,从年龄上来讲,我叫他哥哥。他的爷爷和我的爷爷还是叔伯兄弟。”罗盛亮如实地回答。他对陈晓阳的联想感到很惊奇。这么多年来,陈晓阳是第二个将他的名字与罗盛教联在一起的人。第一个是罗盛亮所在部队的团政委。政委在朝鲜战场上与罗盛教同在一个营里,也可以说政委不是局外人。在局外人中,将他与罗盛教联在一起的,陈晓阳是第一人。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年青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了拯救落于冰河里的朝鲜儿童而英勇献身的壮举,与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等英雄一样,永远是陈晓阳学习的榜样。所以陈晓阳很快就发生了联想。

       既然对英雄人物熟记于心的人,本质肯定不坏!陈晓阳一句联想的提问无疑给罗连长送来了良好的第一感觉。罗连长也称得上投笔从戎的一介书生。罗连长读高中三年级时,是学校的团委书记,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高才生。当年,空军部队到学校挑选飞行员时,他放弃了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应征入伍。在一次训练中,为了保护战友,不幸摔伤了手臂。就这样遗憾地转到了空军地勤部队。

        陈晓阳与罗盛亮之间的距离,就是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没有了!没有了距离,就没戒备,就没有敌意,就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

       陈晓阳满腹牢骚地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谈起。谈自己如何从运动初期的逍遥派变成了运动的狂热参与者;也谈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运动向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发展时,自己不止一次产生彷徨,怀疑和动摇。他向罗连长倾诉自己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象他这样毫无私心,单纯得很的人,真诚地拥护和积极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人,今天竟落得如此下场。罗盛亮耐心地听完陈晓阳的诉说后,仅仅说了一句话:“如果我还是一个高中生,如果我还在新化一中读书,也许我会成为新化的陈晓阳。”

        还有什么大道理比这句话更打动陈晓阳的心?还有什么大道理比这句话更能令陈晓阳信服!什么叫推心置腹?这就是推心置腹!人贵知心,陈晓阳这位从不轻易服人的人,就这样被罗连长轻而易举地说服了。

       虽然,陈晓阳很爽快地答应了罗连长明天在欢送会上发言,但仍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这不是多余的话吧!”

       “这不是多余的话,这也不是最后的晚餐!这是共产党的天下,我既不是刽子手,也不是犹大!”罗连长知道瞿秋白烈士写了“多余的话”以后,就被国民党反动派刽子手杀害了。所以也用开玩笑式的语句来回答他。

       “对了,罗连长我想将这些书带到农村去,请你法外施恩了。”陈晓阳指着那些已捆好了的书,引用清代张河陶的诗,借以自嘲,“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件事好办。明天开欢送会时,我派人将这些书先放到车上去。你就放心地去作你的告别演说吧!书到用时方恨少,丢了多可惜,将来会用得着的!”罗连长用李大钊的诗句来鼓励陈晓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9 13:3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18 12:40:00的发言:
 

       新的一天,一中的校园里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校内那些曾贴满各种内容大字报的墙壁,已经被人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五颜六色的欢送标语贴得整整齐齐的,就连大路的上空也被利用上了。横跨大路上空的巨幅标语赫然写着:“热烈欢送我校首批上山下乡全体同学”。

       秦东明,邱运智,成亚胜三人不约而同地早早就来到了陈晓阳的宿舍。秦东明看见屋里已捆好的书,不由得大发感慨:“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这么多书,我看你怎么带走?”

       “我同罗连长说好了,他答应帮忙!”陈晓阳满有把握地说。

       “下乡了,还带这么多书,说出去也许没有一个人相信!”成亚胜怏怏不快地说。

       “什么都要别人相信的话,人就别活了。”邱运智指着标语说,“‘向上山下乡的同学致敬’,‘向上山下乡的同学学习’。你能相信这是写标语人的心里话?他向你学什么?你有什么值得他敬意的?我看他不对你心存鄙意、敌意就不错了!这么光荣的事,他们怎么不干,反而让给你们?四个面向,他怎么老惦记着那三个面向?还搞什么立体大欢送?这些人既想当俵子,又要立牌坊!”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陈晓阳倒想得很开。

       “什么人各有志?我看是人各有难,大难来了各自飞。也怪我将你拖下水,要不然你也不会有难,也不会首批上山下乡。”邱运智这句话倒说得很实在。

       “谁也没长后眼睛,这怎么能怪你呢?毛主席教导我们,外因是靠内因起作用的。如果我不想声援蒋柏林老师,谁来找我都没有用。”在这问题上,陈晓阳从来没有后悔过。

       “邱运智这些话你就别说了,你父亲已官复原职了。请他老人家看在我们过去的交情,多想到我们这些上山下乡的人。”成亚胜的话很诚恳,也很实在。

       “亚胜,你就别臭我了。我中途退出,没同你们并肩战斗到底已经很内疚了。对于上山下乡我有我的看法。你们也知道,我这个人从不盲从,只不过没说出来而已!这不是什么‘欢送’,这是变相的遣送。什么斗批改,我看成了斗批散,斗批走,这叫作扫地出门。”邱运智满腹牢骚。

       “你别乱运智好不好!是倒是我们有一年把没听到你高谈阔论了。”秦东明“一年把”的东安话也随口而出。

       陈晓阳与秦东明有同感,自从与邱运智接触后,常常发现他对事物采取逆向思维,好象世界上的一切,在他眼里都要颠倒过来看才对。邱运智常常语出惊人,惊人得有些可怕。秦东明对邱运智的言论与判断总是采取怀疑与提醒的作法。但邱运智总是能从文件中,社论中找到他的理论依据。事情的发展,往往又证明了邱运智猜对了,测准了。所以对于邱运智的猜测,陈晓阳听在耳里,记在心中,从不与他争论,总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我没有高谈阔论。我不想高谈阔论,也用不着高谈阔论,平心而论,就事论事。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靠的是谁?整个运动中谁最听话?谁最无私?不是我们红卫兵又是谁?而现在被扫地出门的又是谁?谁是既得利益者?”邱运智来劲了。

       “总要打扫战场嘛!”陈晓阳对邱运智的话感触很深。

       “老三,你历史比我学得好。打扫战场不就是飞鸟尽,良弓藏吗?”邱运智说到动情处,竟直呼陈晓阳小名。不过还好,他嘴下留情,下一句狡兔亡,走狗烹,没说出口,象是有意避免过度刺激陈晓阳。

       “除了上山下乡,不是还有三个面向?你不就留在城里?你算不算既得利益者?”成亚胜不失时机地顶了一句。

       “我当然算!”邱运智毫不犹豫地承认了,“历史的悲剧就体现在我们这样人身上!中途退出的人倒沾光了,而那些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倒反失意了。留下来的倒底是极少数,下去的才是主体!难道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伟大胜利?”

       “能留下极少数已经很不错了。”秦东明的家在农村,上山下乡的运动丝毫也波及不到他身上。他象一个局外人似的说:“工厂没生产,学校没招生,不去上山下乡,你说去哪里,怎么个安排法?如果都留在城里,不把天都掀翻了?”

       “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农村的确是一个广阔天地,安排几百万红卫兵,还不是好耍得很的一件事。你们插队落户,两三个人在一个生产队,早就在贫下中农的包围之中了。”邱运智断章取义,曲解了秦东明的原意。他似乎有意将秦东明说成自己的支持者,同盟军。

       “这也谈不上什么包围不包围的。历史上屯田戊边的事多着呢!”陈晓阳比谁都想得开。他觉得城里是是非之地!离开是非之地,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与欣慰。陈晓阳无意之中又说了一句:“我这才晓得为什么说六十岁不笑别人残疾?”

       “你这话什么意思?”第一个站出来发问的就是邱运智。

       “我们过去不是看不起《青年近卫军》?认为他们不是出身不好,就是不学无术的人,现在我们和他们是同类项了。历史给我们开了这么一个大玩笑。”陈晓阳伤感地说。

       《青年近卫军》是一个由六四年下放的知青组织的群众组织。谁也没想到陈晓阳还有这么一说。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现在的事谁能看得明白?谁能说得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说想得开的人,都有那么点点阿Q精神。在现在的年代里,在天天讲阶级斗争的日子里,有那么一点阿Q精神比钻死牛角尖,认死理,也许容易自我保护,自我生存。难怪郑板桥说,人生难得糊涂,尤其从聪明转糊涂更难。但是,如果大家都来明哲保身,都来装糊涂,那么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又在哪里?

       大家没继续说下去了,也不好再往深处说下去了。

       秦东明指着手中的《潇湘别歌》郁闷地说:“我们现在真正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境地了。今天送走老三和亚胜后,我就回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没关系,人生何处不相逢?到时候我给你写信,欢迎你到我们那里去玩。”成亚胜反过来安慰起秦东明了。

       “那就一言为定,我等你们的信。”秦东明很认真地说。

       “我看还是少写信,少联系为妙。要不又有人说我们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了。”邱运智无意之中表白了自己真实想法。难怪他答应给《潇湘别歌》写一首诗的,人人都交稿了,唯独他食言了。如果不是为推销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找听众,他才不会起这么早到陈晓阳这里来呢!

       “运智说得对,以免授人以柄。不过请你们放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过去的任何事都由我一人独自承担。如果有什么事,有人要找你们的麻烦,你们就往我身上推。反正我是债多不愁,虱多不痒。”陈晓阳说话的腔调带那么一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味道。

       “别那么悲观。运智你不要老是怀疑一切,好象世界的末日就要来临了一样。我们要相信群众,相信党,公道自在人心。退一万步来说,大不了我们三人修一辈子地球!天下之大,几亿农民能生存,我们有什么不能生存的?”话说开了,人倒还不在乎什么了。一向生性温和的秦东明无意之中将“三陈”与“一邱”分开了。

       “好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将来的还没来。考虑那么多干什么,有什么用?现在就是现在!”成亚胜对邱运智刚才的话,也有很大的反感。
    “亚胜说得对,现在就现在。现在我们得去会场了,免得有人说我们这‘三陈一邱之貉’在开黑会。”陈晓阳怕邱运智再说出一些出格的话来,到时候圆场都没法圆。

即将召开欢送会,

三陈一邱又扎堆,

一番高论仍须离,

晓阳催促参加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