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示范石鼓文笔意.jpg:

假如我们把汉字写在薄薄的塑料板上,然后向内弯曲塑料板,看看字会变成什么样子?接着,我们再向外弯曲塑料板,看看字会变成什么样子?《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头鼓肚上的文章,拿纸拓出上面的字。看的时候,字只能呈现在平面上的状态。所以,正确地看法,应该是
我们把纸弯成像鼓肚那样的凸面来看,此时,字的美才能显现出来。
这十个石鼓是秦国人制造的,唐初被发现的。有人说,石鼓刻于两周,也有人说是刻于战国,还有人说就刻于秦代。到现在,争吵还在继续,没有定论。咱们只管写字,不管考古,只需明白一条就够了,即《石鼓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留在石头上的、并传到到了今天的中国汉字。
《石鼓文》之所以出名,跟古代文人也有关系。四个大名鼎鼎的文化巨匠都写过《石鼓歌》,他们分别是唐朝的韦应物、韩愈,宋朝的苏东坡和明朝的董其昌。那些著名的秦篆汉隶、名碑法帖,尽管历史地位绝高,但没有一件作品能像《石鼓文》这样,受到如此多重量级文学家的关注和垂青!
拿《石鼓文》跟秦国一统天下前的文字比较,它已走向整饬和规矩,也就是说,这种秦篆是秦灭六国后,统一天下文字的基础和前奏。幸亏这种字很美,天下“书同文”以后,也就使中国汉字保留下来了艺术美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