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风雪恋


  共有1142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风雪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风雪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17:05:00 [只看该作者]

 

风雪恋

第一章  上山下乡(1

 

前言

 

2003年的1012日,是我们第一批北京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40周年的纪念日。

40年前,我们一群热血青年,在北京市中山公园音乐厅,听取了北京市万里副市长的动员报告。都志愿报名,参加到支援黑龙江省北大荒国营农场的开发和建设之中的。

40年前的坎坷,磨练了我们的意志。40年前的风风雨雨,奉献了我们的青春。北大荒的山山水水,也饱含了我们的血和汗。我们怎能忘记啊,胸怀壮志地踏上了征程;我们怎能忘记啊,冰天雪地的考验;我们怎能忘记啊,辛勤劳作的汗水撒遍了白山黑水。我们已经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

在农场我们是“北京知青”,回到北京,我们怎能不自豪地称自己是北大荒人呢?

为了这40年,我写下了这些文字,用来作为永久纪念吧。

 

00三年十月

 

几年来,有同时期到农场的同志们,看了我曾经在白山黑水发表过的以《流星》为名的部分内容后,或是打电话,或是通过网络,给我提出了不少意见与建议。

为此,我对《流星》进行了修改与内容的补充。因为是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的描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用我的笔名了。

四十年前的热血青年,大部分人都是在北大荒成家立业的,如今我们绝大多数人已经返回了城市。然而我们怎能忘却那“风”、“雪”的磨练?!又怎能不留恋那“风”、“雪”的爱恋?!所以,这部小说就命名为《风雪恋》了。

希望得到更多朋友的斧正与意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17:07:00 [只看该作者]

 

风雪恋2

告别北京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车厢里摩肩接踵地来往着。坐车的人在送行人的帮助下,都急忙地找寻着自己的座位,并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提包……

离开车的时间还有十多分钟,冷雪峰和两个弟弟安排好随身携带的手提箱和背包便下了车。姐姐和弟弟、妹妹们都来送行了。他一边听着姐姐反反复复的嘱咐,一边不断地抬头焦急地注视着天桥的进站口。

怎么还不见她的踪影?难道她已经上了车?……

“铃……”

站台的铃声响了,冷雪峰和几个身行麻利的小伙子都赶紧与送行的人握手告别,急忙地挤上车来。

只有这最后面的三节车厢靠站台这面的窗口处,里外都围满了人。这三节车厢的每个窗口,也都挤着四、五张男男女女青少年的脸,还有一些人已经将头伸出了窗外。车上车下的人们都相互招着手,有的欢声笑语相互祝愿着;有的情深意切地在相互嘱托;有的用手帕擦着脸,还在低声抽泣着……

冷雪峰站在车厢的门口,除了和姐弟们挥手告别,依然跷目以待地注视着天桥的进站口……

站台上五六层送行的人,都被车站的服务人员挡在了一条白线外。

在这第八节的车厢对面,是北京市万里副市长和市政府的一些领导同志们,他们都站在白线边上,微笑着,向车上的青年人们挥着手欢送着。在欢送的人群后面,有两条红布的横幅,黄纸黑字写着“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最光荣”、“热烈欢送支援边疆建设的青年奔赴北大荒”。

一声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地启动了。车上车下的人们更是挥手频频,站台上不少的人还追随着缓行的列车,一边挥着手,一边喊着什么。车厢内的人几乎全都挤向了这一边,靠窗边坐的人,头已经伸出了窗外,其他的人只能从探出窗外的人头缝隙中,看着外面的人群,寻找自己亲人的身影……

随着列车的开动,车厢里,不少的人已经小声哭泣了起来。就在列车驶出站台,再也看不到送行人的身影时,车厢内的抽泣声汇成了洪流,顿时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哭声……

冷雪峰,是一名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与同车的战友们一样,怀着美好的理想,勇敢地踏上了支援边疆建设的征途。

他虽然没有痛哭出声,但还是泪痕满面地抽泣着。告别了,可爱的家乡--北京。告别了,亲爱的爸爸妈妈。告别了,兄弟姐妹。告别了,亲朋好友……

这是值得牢记的时刻——一九六三年十月十二日上午十点四十五分由北京开往哈尔滨的特快列车把他送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想起父亲的劝阻,想起慈母的眼泪,能不让人心如刀绞吗?!来送行的姐姐、弟弟、妹妹们都哭红了眼圈……车上的这些青年人,都是踏着亲人们的泪水,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

列车驶出了站台,送行的人影已消失在朦胧中,隆隆的列车无情地离开了热泪相送的人群,向东疾驶着。它不但运载着归心似箭的返乡游子,运载着为工作、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还要把这三百多名北京的知识青年送往祖国的边陲——北大荒。

列车绕过龙潭湖后,已经行驶过丰台火车站了,车厢内的哭声依然此起彼伏。在这沉闷的气氛中,却忽然传来了一阵轻微而优美的口琴声,接着又有四五支口琴吹响了,有节奏地乐曲声越来越响亮,随着口琴演奏的乐曲有人开始了低唱: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17:07:00 [只看该作者]

听吧

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

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

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

亲爱的故乡

胜利星会照耀着我们

……

这是当代年轻人都会唱的“共青团员之歌”,它激励着人们渐渐地从哭泣中醒来,先是小声地随着哼哼,漫漫地都放开了喉咙,车厢里顿时又产生了活力,一曲唱完,一曲又起:

……

我们年青人,

有颗火热的心。

革命时代当尖兵,

那里有困难,

那里有我们,

迈开大步向前进。

不怕艰难万险,

不怕山高海深。

高举革命的大旗,

巨浪滚滚永不停,永不停。

……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毛主席领导革命的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

 

一曲曲激昂的歌声,越唱越响亮。冷雪峰没有五音齐全的歌喉,但这些激发一代青年人的乐曲,是他所熟悉的,也是他们同龄人所热爱的。为了忘却离别的思念,他们就一曲又接一曲地唱着。

这三节车厢里,共有三百多名上山下乡的北京支边青年,除了大部分是全市各校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东城区往届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十多名大学的肄业生。有一百六十三名是去黑龙江省宝清县852农场的,其他的则是要去虎林县850农场了。去852农场的,在北京时就被分成了六个小队。冷雪峰被分到了第四小队,并被指定为了副小队长。送他们一起到农场的还有一名东城区劳动局的干部,和一名北京市教育局的干部。据教育局的干部说,这些支边青年中,年龄最大的是三十八岁,最小的只有十六岁,平均年龄是二十岁多点。虽然上车之前他们互相都不认识,但今后都是参加国营农场建设的劳动者。正如农场派来接他们的同志所说;大家将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列车很快离开了市区,车厢里早就热闹了起来,年轻人又开始显示了青春的活力,大家又在三五成群地说笑起来。有聊天的,有看书看报的,还有的玩起了扑克牌。刚刚在家过完国庆节和中秋佳节,很多人又吃起了节日的糖果和月饼。有一些从来没坐过火车、更没出过远门的人,饶有兴趣地在车厢中走动着,不时地东瞧瞧西看看。还有些人则将头抻出窗外,迎着一阵阵灌入车厢的强风,观看着铁路两旁那些飞快移动的浓绿的杨柳,观赏着京津大地那扇面般展开的黄绿间隔成条条块块的农田……

在冷雪峰的视野里,始终没有发现她的影子,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开始在人群中寻找着,三节车厢都仔细地寻查了两遍,还是没有她的踪迹。难道是最后一刻,终于被她父母留下了?

嗨,冷雪峰觉得自己也太自作多情了,虽然他们已经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也畅谈过美好的未来,但是与她并没有海誓山盟的相互许诺,更没有过婚姻的登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17:07:00 [只看该作者]

他们只是在“广寒宫”(为了辅导非在校的青年参加高考,北京市组织了电视广播函授学校,学员们私下称之为“广寒[]宫”)学习时,结识的比较要好的异性同学。她叫许惠娟,六二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也参加了电视广播函授学校学习。她与冷雪峰被分在了一个学习小组,除了上电视课学习外,她也是天天都到位于国子监的首都图书馆阅览室去复习功课的。

开始冷雪峰并没注意到她,可是好几次她却很主动、而且很率直地,特意地找到冷雪峰所坐的座位旁了。几次见面后,不论是冷雪峰早去或是晚到,她却总是要找来,并且坐到冷雪峰身旁的座位或是对面的座位上。一次生,二次熟的。她还经常主动地向冷雪峰提出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不是小声的讨论,就是用笔互相问答了。冷雪峰到室外休息时,她也会来到院落中。

说实在的,在上高中时冷雪峰很想与女同学接触,但又怕同学们瞎起哄。因此当她走近冷雪峰的时候,冷雪峰的心情很不自然。可是许惠娟却落落大方地主动与冷雪峰搭讪了。开始接触只谈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时间长了,就互相了解对方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的一些情况了。

有一次冷雪峰因为感冒而没到图书馆去。没想道,下午许惠娟就到冷雪峰家里,来找他了……

将近一年的接触,她那善良的性格、好学而不耻下问的态度、活泼而又比较潇洒的姿态,美丽的面容和那楚楚动人的微笑,征服了冷雪峰的心。妙龄的青年男女,青春期的躁动,怎能不使他们产生了相互的爱慕……

为此,学习的精力那能不分散?这次高考他们全落了榜,她多次与冷雪峰相约在北海公园谈着今后的打算,他们谈得非常投机。

这次上山下乡去北大荒,是冷雪峰他们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还有在家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一起,于639月初,在中山公园音乐厅,听取了北京市万里副市长关于支援边疆建设,上山下乡去北大荒农场的动员报告后。又当场听了农场来的同志很真实地讲述了北大荒的艰苦条件;冬天的严寒、夏日的蚊虫、蔬菜的短缺、交通的不便等等客观情况,以及国营农场未来的发展远景规划……

在动员大会上,北京市劳动局的同志,就特别地宣布了,这次的上山下乡活动,是每个人的志愿行动。而且还宣布了,北京市另外三方面安置工作的方案呢……

虽然是自愿报名,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不同因素而做出的决定。不排除有些人因为怕在北京找不到可心的工作,或是有自己的比较困难的家庭因素才做出的决定。还有为了在农场可以吃饱肚子的。更有因为北大荒那里的自然景观和发展远景吸引着他们的。才使这些听动员报告的年轻人中的一部分人,下定了上山下乡去北大荒农场的决心。

这次去北大荒,不但要求每个人必须是自愿报名,还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同意才行。冷雪峰和许惠娟都经过了反复思考,并与家长进行了多方说服工作,是软磨硬泡才得到允许报名的。他俩被编到了一个小队,心情都很激动,都深信他们的友谊将会在北大荒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市政府发的一床棉被、一套蓝色的棉制服衣、裤和一顶兔皮的棉帽子,许惠娟已经领走了,户口也迁出了,九月报名就被批准为农场的职工了,所以27元的工资也领了。更在昨天上午他们还约好,今天在火车站相见呢,她怎么能没来了呢?!

冷雪峰又串走了几节车厢,都没有找到许惠娟的身影,他沉闷地坐回了靠窗边的座位,头脑中不时地闪着她的身影,一种莫明的失落感笼罩着心头。他感到了憧憬的破灭,当真心乱如麻,几乎无法震做起精神来。若不是附近坐位的几个同学那么风趣地善谈,他都不知自己会怎样渡过这长时间乘车的烦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17:09:00 [只看该作者]

 

风雪恋3

沉思

 

充斥在车厢里的嘈杂声,也没能影响到冷雪峰的沉思。

他双眼凝视着车窗外一闪即逝的景物。想用什么都看到了,来弥补离开二十二年朝夕相处的父母、家人与亲朋好友而产生的留恋和失落;又想用什么都没有看清楚的迷幻感觉,来解脱与初恋情人所设计美好未来的破灭所带来的无限烦恼。

在车轮有节奏的哐哐声中,他回忆起很多的往事……

冷雪峰是个比较爱动脑筋、又比较喜欢动手制作的人。这就不能不使他回忆起在小学时教他们自然、地理课的方老师了。

虽然他不知道这老师的名字,但是却给他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方老师是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讲的课,同学们都喜欢听,她经常用讲故事的方法,既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传授了知识。使冷雪峰最难忘记的是,方老师给他们组织的课外活动小组了。他就是在小组活动时,不但学会了很多的手工制作本领,更为他以后喜欢上物理、化学打下了基础。

冷雪峰在小学时,用硬纸板和细铁丝,制作的可以活动的“跑步人”,得到过学校手工制作比赛的二等奖。还在方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活动小组,用碎纸、破旧棉花和泥还制作过火车运行的沙盘,用粗铁丝做轨道(实际是两条电线),用硬纸板做的火车头,不知道方老师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小电动机,作为动力了。使冷雪峰参加制作的火车运行沙盘,获得了学校比赛的一等奖。也正是因为参加了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才使少年的冷雪峰,从一个比较好动,而且贪玩儿的孩子,转变为热爱学习了。因此,他考上北京市最好的中学——北京师大附中,念初中了。

在初中时,冷雪峰又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在北海公园“少年之家”的金工小组的活动,从钳工工艺学起,还学习了车工的一些简单的操作。因此,不仅更深一步的把他引入了爱好科学的殿堂,更增强他的动手制作能力……

那时,他经常与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李海渊一起,畅谈发明制造双体船的设想,既可以抗击大风浪的袭击,又能具备快速转向的功能……还设想制造带活动翅膀的汽车呢,在发生以外情况时,可以展翅飞跃,就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还幻想制造“永动自行车”呢,到了高中学习物理课时,才明白,所谓“永动机”是不科学的……

冷雪峰原本也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所以,60年他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物理系。后来因为一次在勤工俭学的夜班劳动中,身体出了很多汗,下班时又遇上了大雨,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在校医的诊治下,三天后虽然退了烧,但是却头昏脑胀得站不起来了。同宿舍的同学们不但还都不很熟悉,人家还都忙着上课与劳动,因此,没有人能照顾他。几天下来,他原来比较健壮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大夫看了他这情况,向校方进行了反映,并且建议应该休学回家疗养。冷雪峰是没有办法自己回北京了,只得通知了北京家里。

冷雪峰家,父亲是铁道部的工程师,天天忙于工作。有个大姐已经出嫁了,其他两个姐姐都在上大学,只有母亲来接他了。然而,母亲又没有文化,不知道怎么办理休学手续,所以只在别人帮助下办理了教导处的休学手续,就找人帮忙送他们上了回北京的火车……

经过治疗和休养,一年后,冷雪峰身体恢复了健康。在回学校报导时,虽然已经编了班。但是总务处说不知道他休学,因为冷雪峰没有到总务处办理过休学手续。因此,没有他的落户名额。所以,户口没有办法落,他去市公安局跑了好几趟。市公安局说天津市正在户口冻结期,没有办法审批。冷雪峰一直等了两个多月。那时候,没有户口就没有一切供应,尤其是没有粮票……家里知道了这种情况,两个月来,都是父母省吃俭用的,给他寄粮票过来……在姐姐的来信中,他知道父母为了给他寄粮票,身体都浮肿了……那是1961年,国家正处在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17:09:00 [只看该作者]

冷雪峰实在不忍心,父母为了自己而损坏了身体。因此,他决定退学了……

而后再考大学,就遇到了自己不但是“社会青年”,除了还是退学的“大学生”等等一系列的“政策”限制外,更是因为他自己的狂傲,耽误继续求学的路。他所报考的志愿,只是北京大学物理系,还不同意“统一分配”。因此再也没能考上大学,才使他雄心的受挫。从家庭的生活困窘,与对未来生活的选择等等方面考虑……他才走上了这样的征程,难道这就是自己最大的解脱吗?

这个冷雪峰,外表看,他也就是一米七的身高,不胖不瘦,笔直的身条,不算魁梧,却也很健康。他在学校时,就比较喜欢各种体育活动,踢足球、打篮球、举重,游泳、划舢板等等。不但身体素质比较好,性格也比较开朗。

他那椭圆型的小脸上,架着一副紫红色镜框的高度近视眼镜。虽然看上去像是个文绉绉的书生,但是,从他那笔直的身条,与宽阔的肩膀来看,却给人那么一股子威风劲儿。尤其是在北京站广场集合时,冷雪峰所在的第四小队,正小队长是个比较腼腆的女同学,集合整队时,她只拿着小队的花名册,却要冷雪峰(当时被指定为副小队长)负责整理队伍了。所以大家都听到了,冷雪峰那不但声音洪亮,而且阴阳顿挫,有板有眼儿的,还真有那么点儿像个军人似的口令呢……

 

冷雪峰听他爷爷讲,他们的老家是河北省交河县人。清朝末年,战乱四起,农村又受到水、旱、虫的灾害,生活非常困难了。所以,他爷爷就挟家带口地“闯关东”了,一直逃荒到了东北的苏家屯,并靠给地主家扛活养家糊口了。

逃荒到苏家屯时,冷雪峰的父亲,才是六岁的孩子。那时,就与比他父亲大两岁的哥哥一起,给地主家放牛了。因为冷雪峰的祖父,上过两年的私塾,还认得一些字。所以在他父亲小的时候,就跟爷爷学习过一些字。父亲是个比较聪明、好学的人,就在放牛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学习。除了祖父的“三字经”、“百家姓”外,用省下的钱,又买了一套《古文释义》……

由于父亲勤奋好学,十五岁时,终于考上了四平铁路局招考的电报生。从那时起,冷雪峰的父亲,就在铁路上工作了。后来,经过多次的提升,在日本侵占东北时,已经是“行李房”主任了。

1938年,他父亲被调到王爷庙(现在的乌兰浩特市),当了日本人的副站长。

冷雪峰就是诞生在日满统治时期(1941128日),内蒙古的一座小城镇——王爷庙的。他,上面已经有了三个姐姐,并且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个叔叔和一个姑姑都生活在一起,虽然只有父亲一个人在王爷庙火车站工作,由于住家靠近农村,全家人开垦了些荒山坡地,又饲养了几头羊,日子还算过得去。

听爷爷说,后来(1942年)因为从王爷庙火车站运出的日本军用列车,被共产党的游击队袭击了,并且丢失了全部军用物质。日本人把“通匪”的罪名,加在了他父亲身上。在监狱关押了一年多,因为没有证据,又有日本的朋友作保,才被释放出来。并且调到了齐齐哈尔铁路局,降职为列车调度员。

冷雪峰与母亲和两个姐姐(当时三姐依然与奶奶住在一起)都搬到了齐齐哈尔市,并租房住在了离车站不远的平民区了。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后,齐齐哈尔并没有被国民党占领过,只是日伪军残部盘踞着,46年初就被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冷雪峰的父亲被留用在铁路局,他们家也从租借的平房,搬到了原来日本人住的两层楼房里。

当冷雪峰六岁时,又多了两个小弟弟,七口人之家,姐姐又要上学,只靠父亲一人挣钱养活全家,那个年代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在冷雪峰的记忆里,深深地印刻着吃土豆充饥的情景……深深地印刻着与姐姐一起提着水壶、水桶在齐齐哈尔火车站人群中卖水的场面……和姐姐一起在车站的垃圾堆上捡破烂儿的情景……

47年冷雪峰的父亲被编入了解放军南下铁道兵团。后来,他听父亲说,父亲一直紧跟随着解放军打到了哈尔滨、长春、沈阳、锦州……48年底,在北平(49年政治协商会议后才改名为北京市)和平解放前,就首先以军代表的身份进入了北平火车站。而后就被安排在了新建的北平铁路局担任了调度科长工作。所以,冷雪峰全家也是于496月,从齐齐哈尔搬到了北平市东单船板胡同31号后院铁路局宿舍居住了。

那时,冷雪峰已经八岁,是从齐齐哈尔铁路小学转学过来的,转到了毛家湾胡同的北平铁路第一完全小学。因为在齐齐哈尔是春季升级的制度,应该是读二年级了,但是北平的学校都是秋季始业的,所以,冷雪峰还得重读一年级了。

冷雪峰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1949101日,他与一个小朋友竟因为追赶着拣飞机撒的传单,穿过了东交民巷,而跑到了天安门广场的东三座门旁。非常有幸地“参观”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不但聆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声音,还观看了阅兵与群众游行……

冷雪峰是在师大附中读的初中,高中毕业于北京二十七中。

冷雪峰念高中的三年时间,也正是国家发生重大变革时期。

57年,“反右”斗争,他们学校教体育课的王老师,因为涉嫌“敌特”而被捕。历史教员范晓哥,因为参加右派活动,而被劳动改造(放寒假时,冷雪峰到东直门火车站参加勤工俭学劳动,看到范老师与一些劳改犯在一起拆城墙,搬城砖)……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17:09:00 [只看该作者]

58年,全国都掀起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尤其是“大炼钢铁”,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捐献”什么“破锅”、“铁筒”的。学校也不分昼夜的组织学生“炼钢”了。

冷雪峰当时是班级的劳动委员,也是积极要求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时候,所以他更是全心地投入到了“大炼钢铁”之中了。当他看到所谓的“炒钢”,只不过是把废铁融化后,弄成个团团蛋蛋而已,用砂轮一打,看那火星,不过是所谓的“高碳钢”而已。

冷雪峰看到其他班级,用坩埚炼的“钢”,质量要好一些。但是,无法继续填加焦碳,不是则不能达到更高的要求,就是无法把“钢水”倒出来。只能在炉火熄灭后,把坩埚打碎,才能取出“钢”来。

还因为那时,所谓的“炼钢炉”只不过是用普通的砖,和用黄土泥垒成的。还不到一米高的,底下大约为一米多直径的圆型底,下面有一个鼓风机的吹风口,上面是四十公分直径的小口,既为烟筒口,又是加料(焦碳、碎铁、或是坩埚)的入口。外型看,像个大窝头扣在地上一样。还有一种是下面除了有一个鼓风机的吹风口外,还留个炉门儿,专门用来搅拌(炒)铁水用的。因此大家都说那是“炒钢”炉了。

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炉灶,并且带领同学们,参加了在王府井大街便道的,起砖(当时王府井大街便道上,还是以前用耐火砖铺就的地面,不知道是什么单位带头,把那些便道的耐火砖都起走了,是用来垒“炼钢”炉了)活动。而后,他亲自动手,用这些耐火砖搭造起坩埚“炼钢”炉来。这炉子是一米二见方型的。下面有两个鼓风机的吹风口,炉子内部直径只有五十公分,什么炉口为四十公分。其特点就是在炉灶内壁上,支出三块耐火砖,使它们正好支撑住坩埚。这样,当一部分焦碳燃烧得落底时,可以随时向炉中添加新的焦碳,可以继续给坩埚加热。这样,坩埚里的铁水,才可以继续进行冶炼和加入一些其他的化学原料了。

他们有位同学,还从工厂里弄来了一把夹取坩埚的铁嵌,和搅拌铁水的铁钎子,以及一条耐火的石棉围裙。这样,他们可以站在炉台上进行操作了……

这时,正好学校聘请到,来北京开会的,鞍山钢铁厂的劳动模范孟泰,来学校参观了。他在看到冷雪峰他们用坩埚炼的“钢”时,特别感兴趣了,还亲自指导他们,又是如何添加镁粉,又是如何观看火候的,并且炼出了一炉,可以说是真正的钢来。冷雪峰还为此,荣获了学校“社会主义建设积极份子”的光荣称号。

但是,没有想到,与劳动模范孟泰一起冶炼出好钢的成绩。后来,看到校史记载上,这样的殊荣,不知道为什么填加了别人身上?那个人不是冷雪峰班上的同学,却不知道他是否知道那炼钢炉中的秘密?

此外,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北京掀起了建设十大建筑的活动。因此各个学校也都组织了各种的义务劳动。冷雪峰他们就参加过“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基地建筑的拆除与清理工作,还参加过东长安大街延长与拓宽工程的人工碎石工作。除此,冷雪峰还参加过十三陵水库的劳动,与十三陵水库周边山区的绿化的劳动,学校还组织过几次到北京郊区农村的劳动……

58年寒假时,冷雪峰为了挣得下学期的书、本、与学杂费,还跟着瓦匠师傅当了小工,干过搬砖、和泥、搭架子等工作。

由于冷雪峰的父亲就有木工手艺。早年自己家的桌、椅、板凳,箱子、柜子都是他父亲用铁路货场用过的包装箱板材打做的。那些木工工具依然保存完好。所以,冷雪峰也学会了使用木工工具,并且还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既有工具柜儿,又有抽屉的,学习与制作手工用的小桌子呢。

59年暑假,冷雪峰和几个同学一起,组织了一个木工小组。

开始,他们都是自己从家里拿来锯、斧子、刨子等工具,加工起装幻灯片的箱子的活来。挣了钱,不但每个人都攒够了学杂费和书本费,还为木工小组购买了一套木工工具,并且交给了学校负责勤工俭学的老师。多少年后,冷雪峰回学校看望时。这个老师还告诉他,那些木工工具,已经成了后来校办工厂的创办的家底儿呢……

也正是由于冷雪峰在学校时,比较喜欢各种体育活动,踢足球、打篮球、举重,游泳、划舢板等,还参加过各种劳动锻炼。因此,到农场劳动与安家落户,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受苦的事情……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5 21:55:00 [只看该作者]

     又一部长篇巨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6 10:53:00 [只看该作者]

宏篇巨著风雪恋,

当年情愫在眼前,

如今且把青春忆,

纪念下乡四十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13 16:38:00 [只看该作者]

 

风雪恋4

结识小兄弟

 

“同学,还在想家里人呢?”坐在他对面的那个大个子,看到双眼发直的冷雪峰一直望着窗外,才笑着对冷雪峰说。

这问话把冷雪峰从沉思中唤醒,他很尴尬地回答:“哦,哦,没有,没有。”

“还是想开点吧,人生不过百年,总在城市呆着,也没什么意思了。再说了,就那28斤粮(上学时,高中男同学是每人每月36斤定量,没有学校上的,每人每月只有28斤定量了)也不够咱们这些大块头吃的啊。到农场总不会再饿着了吧?你没听农场的人介绍吗?北大荒那里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发呢,还有很多的原始森林和荒地,那可能真是‘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的饭锅里’的好地方呢。我看这样吧,我们就把这次上山下乡,当成是去探险,去旅游好了,去游山玩水吗,还有什么忧愁呢?……”

他的话,把周围的人都说笑了。冷雪峰也为这么热情的话语所打动,也加入了大家聊天的行列。虽然以前都不相识,现在却都是同路人了。闲聊,更可以排解烦恼,他虽然话语不多,也就与大家熔为一体的说笑起来……

 

车厢的广播喇叭里传出了:“天津站到了。请到天津的旅客携带好自己的物品,下车了。”

不少人挤到车箱门口,既有到站的旅客,又有的想下车买些东西,想下车呼吸些新鲜空气和活动一下腿脚的人,更多的则是没见过天津站是什么样,想下去看看热闹的。与冷雪峰坐在一起的几个人谈得正投机,谁也没有离开的意思。冷雪峰对面的三个人,一高、一矮、一胖,都很有风趣。

尤其是那个与冷雪峰说话的高个子叫龙金印的人,身高能有一米八以上,体格虽然不很强壮,却也撑得起那一件肥大的中山服。双眼可能有些近视,却没有带眼镜。他一边和大家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一边常常屈抹着双眼看着周围的人,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还非常诙谐,经常惹得大家都笑不拢嘴呢。

那个胖点的人叫肖广九,非常白润的方型大脸上,当真如同说书人描绘的那样,有一对儿铜铃般大眼,格外精神。他身体非常健壮,像个运动员。说起话来还瓮声瓮气的。他那男低音的歌喉,不但声音哄亮,还非常动听的。尤其是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爽朗的笑声,都像是从他的腹腔发出的呢。冷雪峰一直以为他不是参加过合唱团,就是在话剧团呆过呢。

那个矮个子的同学叫余顺,看来也是个奇材,不但口琴吹得好,还会吹笛子和拉二胡,因为在他的行李外,用帆布缝制的口袋里就露出了长萧的竹管儿和胡琴的旋钮。他在与大家聊天时,谁也没注意,只见他把手向空中一招,一付崭新的扑克牌就在他手中扇面般地打开了。之后,他又用这扑克变了几套小魔术,如此一来,除了冷雪峰他们座位上的六个人笑声不止外,围观的人也都喧笑一团呢。在冷雪峰旁边坐着的是两位女同学,见周围站着很多男同学时,很不好意思地走开了。她们刚站起身,就有三个人挤着坐了下来。

列车开出天津后,农场派来接他们的一位同志,也来到了这里。余顺赶忙起身让座,还是坐在冷雪峰这个长椅子上的,靠廊道边上的那位同学站了起来,并拉着那位同志坐了下来。人围得虽然更多了,但冷雪峰他们的议论却停止了。

那个同志有些尴尬了,带着上海的口音说:“我们大家都随便说嘛,坐火车是很累的,聊聊天,可以解除疲劳和烦恼。今后我们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聊聊天也可以相互了解嘛。”

还是龙金印先开了口,说道:“您就是852农场的李干事吧?在中山公园音乐厅我们见过您。”

“真是好记性,肯定是我长相特殊吧,尖嘴猴腮的……”他边说边用手摸着他那向外突出的嘴巴,见他那高颧骨瘪瘪腮,就引起了冷雪峰他们的哄笑。他身材虽有些瘦小,但却很精神。看模样还不到三十岁吧,能代表农场来北京接他们这些由各个学校报名到北大荒的去的青年学生,肯定也不是一般的人。后来才知道他是总场团委的青年干事,并且还是他们以后组织“青年学习队”的生活管理员呢。这人真不愧是总场团委的青年干事,很会调解气氛,经他这一说笑,打消了这些青年学生们的顾虑,他们的关系一下就亲近了很多。

“哪里,哪里,是那天散会后,我随着一帮人围在您身边听您讲北大荒故事的时候认识您的。”龙金印虽然也在笑,却有些脸色发红地说。

“开个玩笑,不必介意。你们都是哪个学校的?”那个李干事问道。

“我是北京二中的。”龙金印首先介绍说。

“我是二十五中的。”

“我是六十一中的。”

……

这个李干事也真能聊,有一个同学问起了北大荒的风土人情时,他就先说起了北大荒的富饶来了,什么“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啦;什么“黄花遍地开,蘑菇木耳长满山”啦;什么“红果、核桃、野葡萄,人参、貂皮、乌拉草”啦……总之北大荒的山山水水都是宝,真把这些年轻入听得入了神。除了这两排椅子上的六个人外,前后排背对的座位上的人也都站起身,趴了过来,连人行过道上也都围满了人呢……

冷雪峰一直坐在靠窗口处,已经四个多小时没动过地方了。这中秋时节,从车窗外吹进的强风使冷雪峰感到了寒冷。而且他早就想去方便方便了,由于李干事的善谈,冷雪峰也不好意思走出。这时有人叫了一声:“看,大海。”就在李干事停止介绍北大荒的风光、众人都向窗外观看时,冷雪峰站起身来挤出了这聊天的人群。

洗完手没再返回座位,冷雪峰走到衔接两节车厢的门厅处。却发现有一个小个子的,但是却很壮实的男同学,正扒在车门上哭泣。冷雪峰装着没看见他哭,上前指着窗外问道:“同学,你刚才看见大海了吗?”

那人没心思地抬起头,看看周围没别人,才知冷雪峰是与他说话,又看看窗外摇摇头说:“我没注意,我没见过大海。”

“你是哪学校的?”

“二十三中的。”

“现在是几小队的?”


 回到顶部
总数 16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