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憨汉在2011-8-7 13:36:00的发言:
知青-社会稳定的基石
------至于什么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与知青本身根本不搭界,上山下乡的历史我们已经用经历书写过了,其中凝聚、沉淀、体现了些什么精神什么文化那是政府和后人该去“挖掘”的事。我们不可以也不可能强塞给后人。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当代人为自己立的传有几个算数的?-----
为这位新朋友叫好。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位明白人。君不见一些颇有才华和自以为是的知青理论家,张口马列,闭口主义,引经据典,什么某某大人物何年何月怎么说(就是真说了,又怎么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一家之言,是对是错自有分晓),又是肯定又是否定,一会说是灾难,一会又说是财富,明明是在吃苦受罪,却大声赞美其乐无穷,什么三七开了,五五开了,成绩大大的了,缺点也不少了,好像知青这点事就他清楚,说晕了自相矛盾,连自己都不知道以前说的是什么。还有互相不服,激烈论战,一副执笔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架势,总觉得比别人明白,比他人有文化。其实现在的各级官员和党务工作者谁还在研究马列主义的原著,谁还在论证毛泽东思想的作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过去一生信仰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已被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所抛弃,早已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当今即使最经典的马列主义著作也只是以文献的价值而存在,或被收藏于博物馆,或被髙搁在精美的书柜中,早已和现实生活不沾边了。至于知青历史文化的研究正如憨汉友所言,也与知青本身根本不搭界,无实际意义了,就是把知青精神捧上天,把知青上山下乡作用夸得比辛亥革命都高,有什么用呢,知青还不是属于甘认倒霉的社会最底层,让这些烦心的事让后人去评说吧。我们欢迎知青中的感人回忆,纪实文学,帮困助残或指导步入老年社会的生活良方,建议不要再絮絮不休地争论诸如知青运动的作用啦,意义啦等不合边际的务虚问题。我们的一生过得很苦很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