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兵团艰苦生活中的趣事


  共有636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兵团艰苦生活中的趣事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3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30 19:0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王保国在2008-10-29 14:49:54的发言:

我下乡时,知青点每四个月轮一次做饭,每次是一男一女俩人.因为常年吃不上细粮,有一次吃馒头每人四个,知青点里的小王吃完又到伙房,还要吃.做饭的李晓弟说没了,小王不相信,说他们留下自己吃,最后一镐把伙房桌子砍成二半,馒头\饭票滚了一地,李晓弟拿起菜刀要拚命.最后带队干部把小王爸爸从唐山找来并赔了钱.为了一个馒头,差点出人命,这就是知青生活.

您说的事情我在有些地方也看到过,反正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太一样,各个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别,兵团和兵团不一样,插队和插队也不一样,兵团和插队更不一样,同一兵团老连队和新建连队也不一样,天南地北,差异很大。就一点是相同的,名字都叫“知青”!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3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30 19:18:00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大的饭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有我们中国知青!
  真是这样,麦收时我最多一次吃过7个馒头,现在回想起来都害怕。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3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30 19:33: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 聆听说的太对了!再支持一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远方
  3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1 积分:167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6/16 16: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30 22:57:00 [只看该作者]

槐乡版主说的北大荒烧土豆是很好吃,还有两样“应季烧烤”值得一提:一、烧黄豆,收割大豆的季节,用镰刀割一抱熟透干透的大豆,在地头用火柴点燃,豆秸有油性沾火就着,噼噼哱哱的,一会功夫就烧得只剩一堆白色的灰烬,然后脱下上衣当扇子,用力朝灰堆扇几下,轻灰扇走了,烧熟的黄豆露了出来,大家围着灰堆用手一个一个的捡着吃,那叫一个香。味道真是好极了。二、烧玉米,在玉米刚灌饱浆,但还没硬化的生长季节,掰下几个来,(不要把皮全剥去)点燃一堆麦秸或豆秸,把玉米插在四股铁叉上伸到大火堆里烧烤,有个三、五分钟的功夫就熟了,把玉米穗外面烧黑的皮剥去,香气扑鼻,甜嫩可口,你就尽情的啃吧,保你吃了这顿还想着下一顿。


我很傻但是我很真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31 9:17: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
看着这文字都觉得解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远方
  3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1 积分:167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6/16 16: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4 22:2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冷雪峰在2008-10-29 16:58:58的发言:
看了以上的文章和回复,对比起来我们上山下乡的地方可真要比你们强得多了,我们是63年上山下乡的北大荒国营农场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国家从59年就发生大的天灾人祸,而后几年里都饿死过不少的人。那年月买什么几乎都得凭什么票购买,生活必须的粮、油、肉、糖、布、棉等没有票是不行的吧?在北京每个月一个人半斤的肉票、半斤的油票吧?……肠子越是没有油水,人就越是感觉到饿。吃不饱还要用什么“代食品”充数……我吃过用干地瓜秧子磨成面与玉米面混合后蒸的窝头、用“马舌菜”或是“苋菜”、“榆树钱儿”包的包子……

但是,我们到的农场,有半年的时间是在总场学习队度过的,却是顿顿都能吃饱饭的,而且还能吃上鱼和肉,以后下到生产队时虽然肉是少吃了,但是因为农场自己有轧油车间,所以吃油都很“方便”,因此总感觉比在北京时吃得饱。我们这些“北京支青”回家探亲恐怕没有不向家带豆油的……

我们生产队的人常说:“在北大荒是饿不着勤快人的”。的确,当年的北大荒不但生产粮食,而且物产丰富,什么蘑菇、木耳、黄花菜,野核桃、榛子等山货,水中更是瓢舀鱼……因此,还收留了很多从各地逃荒的“盲串流”……

冷兄是我们知青的老大哥,向您致敬了。看了您的帖子我想起了那年我们吃煮玉米的事,那年霜冻来的早,玉米刚灌完浆没几天就被早来的霜冻打死了。为了不浪费粮食,食堂就天天煮玉米吃,那可不是现在概念的,一块钱 一个香喷喷的煮玉米啊!因为还没成熟就被霜打了,所以味道特别的难吃,说不出的酸腐味,真是难以下咽。每人一顿饭发五、六个当任务完成,味道虽然不好,但“吃相”却很壮观,二百来个人,一人一个横着啃,大家解嘲说这是“口琴大合奏”。



我很傻但是我很真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3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8 14:10:00 [只看该作者]

好,愿你们有更多的好文章出现在这里。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远方
  3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1 积分:167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6/16 16: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6 17:53:00 [只看该作者]

好吃的鱼也不给我留点。


我很傻但是我很真诚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那一片芦苇地
  3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87 积分:4434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1/14 12: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8 19:39:00 [只看该作者]

细细读了,心酸酸的……难忘的知青岁月!
记得1968年从4月到8月,我们没有见过一滴油水,更没有吃过一点蔬菜,加上戈壁的风沙的肆虐,战士们的脸色焦黄,嘴唇干裂,虎口常常冒血,每天从早到晚三顿玉米面发糕,早、中晚每顿4两发糕,加一饭盒玉米面稀糊糊,战士们排队打饭后,很习惯地在炊事班窗台上的一个大碗里抓几个大盐粒子放进糊糊里,时间长了,谁也熬不住,于是我们就到戈壁鹅卵石里去找一种可以吃的野草,但谁也不知道草的名字,还是一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大胆首尝,最后确信无毒可食,于是后来一到空闲时光,只见三三两两的人影在戈壁滩上穿梭……我们找来那些可食的野草,再到小河沟里涮涮就这么生嚼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嘴唇牙齿都绿了!现在想起来,心酸酸地,但是也很自傲,多少磨难没有把战士们击垮,我们大笑着嚼着野草,我们硬是挺过来了,而且一步一个脚印!或许,如今的年轻人听起来这是神话传说,不,它是真真切切的历史。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gxueluweidi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离离
  4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85 积分:16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0/25 8: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8 21:33:00 [只看该作者]

 
  蹉跎岁月里的趣事,令人回味无穷!

 回到顶部
总数 64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