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
一个老知青晚年的感悟
近几年,我们这些68年知青相继到了退休年龄,开始老年生活。人到老年喜欢回忆往事,更多想到自己子孙后代的将来。无论我们的生活是贫还是富,无论我们的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都想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我国古人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送给人鱼吃,不如教人如何捕鱼。给人物质财富,不如教人生存技能。我们给儿孙后代留的物质财富再多,他们也有用光的时候。
一个朋友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一个时代过去,文字使他永存。一个人生命结束,精神仍在闪光”! 我非常欣赏。“文章千古事,永载世人情”。不如给儿孙后代留下一点精神财富。例如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供他们借鉴,这样做对他们的人生或许会有所帮助。这也是老年人精神寄托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这些“知青”都是新中国诞生前后出生的人。可以说,我们统属新中国的“同龄人”。从我们的个人经历,也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少年时代,我们沐浴在毛泽东的阳光下;青年时代,我们经历了十年动乱;中年时代,我们赶上改革开放;晚年我们开始享受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我们的人生旅途真可谓: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我们所写的一段段凝聚往事的文字,记下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到一代人的一影子。
我想,我们这些共和国同龄人的子孙后代们,会通过阅读这样的著作,找到自己亲人长辈的踪影,来怀念先我们;我想我们这些共和国同龄人的后代子孙们会通过阅读类似这样的著作,了解到自己长辈亲人的曲折艰难人生经历。他们会为个人,为国家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不会再走我们的弯路,他们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