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排排窑洞 层层梯田 千里高原。
万里长川 怀揣着 毛主席给红卫兵的信,
我们从北京 来到延安。
这里 就是我 理想种子扎根的土壤,
这里 就是我们 战天斗地的营盘。
上工的晨钟 奏起了
理想之歌的 第一个音符。
烧荒的野火 映红了
理想诗篇的 第一行语言。
撅把 磨穿了掌心的血泡,
荆辣 划破了褪色的学生蓝。
锄地, 大娘教我分苗草;
扬场, 大爷教我把风向辨。
亲人们呵 用革命理想的雨露,
浇灌着 我的心田。
在一个 风雪的夜晚 我的卷刃的老镢,
忽然不见, 跟着一行脚印我来到后村,
哦, 炉火映红了一孔窑面。
老镢已被加钢,
老八路白发红颜, 坐在风箱前。
南泥湾大生产的 老模范呵, 上甘岭保卫战的 英雄汉!
把复员费全部交给了队里, 坚决抵制了 退社单干。
他手中的大锤 打出过多少 开荒造田的 铁撅,
锻造出多少 制服穷山恶水的 钢钎?
呵—— 锤声叮当, 为理想之歌加进了 继续革命的节奏,
火光熊熊, 把理想之歌的 每一个音符熔炼。
那是水电站 刚刚建成的时候, 我拨到一位烈士的导亲 ——“老妇联”:
“给窖里山安电灯吧 外看杉写字有多方便。”
妈妈笑着摇了摇头 还是先建个广播站吧, 把电线拉到整个山川, 让大伙都能听见
北京的声音, 让毛主席的思想 照亮千家万户人的心坎。”
没有浮华的词藻, 没有奇丽的语言,
亲人们呵, 淳朴、憨厚的 贴心话 帮我校正着 理想的航线。
穿上第一双陕北鞋, 我同亲人一起,
扶犁耙, 甩响鞭,
救羊群, 趟险滩,
深耕土地 举起 三五九差的镢头;
清理帐目 拨动 土改复查的算盘。
蘸着丰收的汗水 我把镰刀 磨得金光闪闪
迎来了上《纲要》的 第一个秋天。
冒着漫天飞雪 我们点起劈岭填沟的排炮,
开始了 跨长江的攻坚战!
呵,革命理想的画卷,
在我走过的道路上展现,
哪一步 没有斗争相伴?
哪一程 没有亲人在身边。
翻开队委会记录本 我把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写在上边,
砸烂孔庙里斗大的“仁”字
我们办起了 批林批孔的展览。
星夜里 挑灯巡视水库堤岸,
识阴睛 辨战友, 练就一双阶级的锐眼。
队部前, 戳穿富农翻案阴谋
摆发展 分路线 铸造一副钢铁的肝胆。
幸福凝结着 创业的艰难,
胜利预示着 更严峻的考验。
是在这宝塔山下 延河岸边,
是在我们前辈 英勇战斗过的陕北高原,
我开始理解 从来就没有个人的理想之歌,
我们革命青年的理想, 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战歌!
它要由 整个无产阶级 谱写、高唱,
它要把 千百万人 召唤!
我们壮丽的 现实的理想,
是用革命战斗的红线 紧紧相连。
与天奋斗, 与地奋斗,
与人奋斗, 其乐无穷!
沿着青年运动的方向, 我们踢开顽石, 踏平艰险,
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我们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
用战斗和冲锋 揭开了 伟大时代的新篇!
谁说我们的生活 “周而复始”, 莫道“光阴似箭, 农村五年”。
我熟悉了 老区山庄的 亲人们呵, 亲人们 也熟悉了 我们。
我已成为山庄 普通而光荣的战斗员。
农村 需要我,
我, 更需要 农村。 为了共产主义事业,
我愿在这里 终身奋战;
为了实现阶级的理想, 我愿在这陕北的土地上
迎接十个、二十个 战斗春天!
这时, 正是在这时,
我才开始填写 “什么是革命青年的理想”
这张严肃的考卷。
我要做 我们鲜红的党旗上 一根永不褪色的 经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