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记忆与珍藏 → 网上英模馆(连载)


  共有3831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网上英模馆(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 22:48: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模范!

感谢大乌珠朋友的珍贵资料,感谢您对版块的支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127年前世界上最早汽车仍可正常行驶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3 15:48: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7李四光:科学的目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李四光.jpg: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创始会员之一。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他勤奋好学,悉心钻研,勇于创新,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李四光2.jpg:

 

 

【解说】2009年10月26日,对邹宗平来说是特殊的一天,因为这天是她的外公李四光的120岁生日。外公去世已经38年了,邹宗平用多种方式纪念着他。由她编辑的《李四光画传》即将面世。翻开《李四光画传》,两百多张珍贵的照片讲述了李四光不平凡的一生。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1904年7月,李四光赴日本留学。1905年,16岁的李四光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1913年10月,李四光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1921年李四光学成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长。

邹宗平对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都非常熟悉。她觉得最珍贵的是这样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的背后,有着很曲折的故事,1948年2月李四光同夫人许淑彬前往英国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会议结束之后,李四光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去看望女儿。国内局势变化飞快,  1949年年初,国民党政府仓皇逃往广州,不久,李四光所在的地质研究所被通知迁往台湾。1949年4月,李四光收到了周总理委托郭沫若发来的信,希望他尽早回国。李四光迟迟拿不到船票。没能赶上开国大典那伟大的时刻。就在李四光焦急等待着启程日期时,台湾国民党方面也在想方设法阻挠李四光返回祖国。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和夫人许淑彬终于抵达北京。李四光显得格外兴奋,完全没有长达三个月的旅途劳顿。一周后,周恩来总理就赶来看望李四光。在与周总理三个小时的畅谈之后,李四光兴奋地告诉大家:今天是中国未有的大时代,一切人都要努力,不能落伍。       

1952年中国地质部成立,李四光被任命为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缺乏石油。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外国地质权威就根据海相沉积的理论断言中国不会有石油,从此中国就一直被掩盖在贫油论的阴影下。

1953年,李四光经过数十年对于中国地质的深入研究,根据由他建立的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坚信我国一定能找到大油田,一场大规模的石油会战打响了。

1959年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从此,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一改依靠进口的局面。

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李四光赴灾区考察。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并指出河北河间、唐山等地要注意。    

1969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地震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四光担任组长。

这张照片是李四光全家最后一张合影,拍摄时间是1971年初。这时,李四光被确诊患动脉瘤已经有六年了,他早已预感自己的时间不多,4月28日晚李四光的女儿李林去看望父亲的时候,李四光很正式地和女儿说了很多话。

这次父女对话的第二天——4月29日上午,因为动脉瘤突然爆裂,经全力抢救无效,李四光逝世,享年82岁。在追悼会上,周总理沉痛地说:我们国务院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给李四光同志写悼词,今天我就把李四光同志的女儿李林同志的一封信当做悼词。这封信中说,在李四光的遗物中找到这样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地球交给我们珍贵的遗产——煤炭之类内容极其丰富的财富,不管青红皂白,一概当作燃料烧掉,不到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和无所作为的行径,是不会宽恕的,要把地热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可以节省多少燃料!可以给人们的生活造很大的福利……这就是李四光放心不下的第二件事。时至今日,能源危机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困扰中国和全世界的重大问题。李四光的目光穿越时空,关怀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周总理读完这封当作悼词的信,大声问道:你们都听见了吗?人们大声答应:听见了!

李四光去世已经38年了,但他的声音今天还在提醒着人们。李四光的精神活着——今天,是他的120岁生日!

科学的目光穿透了黑土,也穿透着未来。

http://baike.baidu.com/view/2128.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127年前世界上最早汽车仍可正常行驶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3 15:49: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8竺可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竺可桢.jpg: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烈祖,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334月,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1936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为了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2008年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评选中,与袁隆平、茅以升等一起获评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竺可桢2.jpg:

 

【解说】竺可桢,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浙江绍兴人。

    竺可桢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竺可桢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于1963年出版《物候学》一书,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晚年,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同时还著有《竺可桢文集》、《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竺可桢日记》等。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建国后竺可桢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197427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http://baike.baidu.com/view/21021.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127年前世界上最早汽车仍可正常行驶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3 15:50: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9黄继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黄继光.jpg:

 

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1359连的通讯员。195210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阵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黄继光2 640x480.jpg:

 

【解说】黄继光,194911月家乡解放后,黄继光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斗争。1951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1952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的营于1019日夜奉命夺回上甘岭西侧的597.9高地。部队攻克数处阵地后,被7挺机枪的火力压制不能前进。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带两名战友连续摧毁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射孔的机枪在疯狂扫射。这时,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重伤,手雷也掷完,多处负伤的黄继光,毅然顽强地爬向火力点,最终他用胸膛堵住机枪射孔,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夺取高地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22岁。根据他生前的申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19534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年 6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颁发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21019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壮烈牺牲。

 

http://baike.baidu.com/view/19682.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4 10:44: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10孟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孟泰 320x200.jpg:

 

孟泰18981967),男,中共党员,原名孟瑞祥,曾用名孟宪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先后担任鞍钢炼铁厂配管组组长、技术员、副技师、设备修理场场长、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务。他曾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孟泰2 640x480.jpg:

 

【解说】孟泰1898817日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山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17年,丰润一带遭大旱,为了找一条活路,19岁的孟泰只身闯关东,受尽磨难后在抚顺机车修理场干了10年铆工,练就了娴熟的技术。

    1926年,孟泰在鞍山昭和制钢所当工人。鞍山解放后,曾任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配管工、技术员、副技师、副厂长,公司工会副主席等职。1949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鞍钢恢复生产期间,他跑遍十里厂区,拣回了成千上万个零件,经过修理,建立起著名的孟泰仓库。在修复二号高炉时,所用的三通水门都是由他的仓库提供的;修复一、三号高炉时,所有的管道系统的零配件,也是由他提供的,没花国家一文钱。他这种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誉为孟泰精神,在全国职工中产生深刻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孟泰主动当了护厂队员,把行李扛到高炉上,冒着遭到空袭的危险,随时准备用身体护卫高炉。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在苏联政府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的威胁的情况下,他组织了500多名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他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双层循环水给冷却热风炉燃烧筒提高寿命100倍。

    1950年孟泰被政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和1959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在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为使工人保持好的体力,不影响生产,孟泰把几个女儿靠挖野菜喂养大的两口猪送到厂里,为全厂职工改善伙食。在一批急待住院的职工因为没有床位而不能住院治疗影响身体康复的时候,他买来废钢管,组成青年突击队,自制铁床,既缓解了燃眉之急,还节省了费用。在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8年中,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1967年9月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病逝。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529.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4 10:45: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11马恒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马恒昌 320x200.jpg:

 

马恒昌(1906--1985),劳动模范。奉天(今辽宁)辽阳人。1948年入沈阳第五机器厂当工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车间主任、总机械师、党委副书记、顾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5年因病去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马恒昌2 640x480.jpg:

 

【解说】马恒昌曾经是齐二机床一个车间的普通组长,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的创始人,曾任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劳动部副部长,中国工会第八届、第九届执行委员,齐市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主任,齐第二机床厂总机械师、党委副书记等职,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马恒昌小组原是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个小组。1948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在马恒昌的带领下,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4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马恒昌对工友们说: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这一年,马恒昌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下达给他们的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从1950年至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

马恒昌小组发扬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创造性劳动,屡建功勋,成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英雄集体。马恒昌及其小组是全国机械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1985718,因病逝世,终年78岁。

    1990年,***同志挥笔写下了马恒昌小组精神代代相传的题词。

2009914马恒昌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541.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4 10:48: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12马万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马万水 320x200.jpg:

 

马万水,河北深县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1812日,年仅38岁马万水病逝,癌症夺走了这位工人阶级优秀分子的生命,但是他那种永远争先进、攀高峰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12-2.jpg:

 

【解说】马万水(1923-1961),男。1949年,马万水来到河北龙烟铁矿当工人,这个矿解放前几经敌人破坏,早已千疮百孔,加上30号石巷是坚硬的石英岩层,工人们苦干一个月才打进去1.7。当时年仅26岁的马万水被调到该矿5组,他看到全组一块干,工作效率低,便倡议分班赛着干,于是5组成了全矿第一个分班干活的小组和第一个开展爱国红旗竞赛的小组。马万水进组一个月后,全月掘进效率由1.7提高到了619506月,掘进5组以手工操作月进石英岩巷道23.7,创造了全新纪录,5组被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19508月马万水入党;19509月,他代表小组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大会。

    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马万水小组顽强奋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1954年,他们开凿1080平峒时,松散的沙石岩层使他们难以前进,他们创造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口法;开凿1850平峒时,遇到了流沙大断层,他们又创造了打撞楔法深坑作业法等。马万水小组在不断创新中壮大,小组刚成立时只有18人,1956年增加到了100多人,先后进行了数百项工艺技术革新,多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的掘进最高纪录。马万水小组曾于1950年、1959年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

1961812,马万水因患癌症在京逝世,年仅38岁。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如今,在中国华北冶金建设有限公司门前还矗立着马万水雕像薄一波题词发扬马万水精神,为矿山建设再立新功。巨大雕像见证着辉煌的过去,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马万水人进取再进取……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104.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农夫
  1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8399 积分:46657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9 17: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4 16:34:00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模范!感谢大乌珠朋友的珍贵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5 16:37: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13邱少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邱少云 320x200.jpg:

 

邱少云(19261952),男,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四川铜梁人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战后,所在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于195211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于195361日追授一级英雄称号;6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邱少云2 640x480.jpg:

 

【解说】19521011日,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美国韩国军队,邱少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529879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的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1953年,四川省铜梁县建立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在凤山顶上树立了纪念碑,朱德题词。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在中朝两国军民中广为传颂,成为严守纪律的榜样。

 

http://baike.baidu.com/view/29965.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2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5 16:39: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14杨连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杨连弟 320x200.jpg:

 

杨连弟(1919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49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19509月,他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10月,杨连弟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第1连任副连长。9月,杨连弟当选为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团代表归国观礼,并应邀列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952515日,杨连弟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时年33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杨连弟2 640x480.jpg:

 

【解说】杨连弟,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仓镇,家境贫穷,14岁时学鞋匠,以后又当过电工、架子工,给资本家卖了十几年苦力,也练就了一身登高技能。1949年初,天津解放后,杨连弟告别家人,与干过架子工的同伴一起,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铁道兵纵队。1949年春,杨连弟在修复石门(今石家庄)到北戴河铁路沿线桥梁的过程中初显身手,为连队解决了不少施工难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师傅

杨连弟入伍前还当过学徒、电工、鞋厂佣工、三轮车夫,饱受贫困的折磨和老板、工头的欺压。1951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参加北宁(今北京一沈阳)、陇海(兰州一连云港)铁路抢修,吃苦耐劳,成绩卓著。19499月,为保证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西北,在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施工中,他机智勇敢,创造单面脚手架,攀上45米高的桥墩,仅以一块木板作掩护,连续实施爆破百余次,清除桥墩混凝土26立方米,整平5座桥墩顶面,提前20天完成任务,立大功一次,获登高英雄称号。

19509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同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抗美援朝前线,抢修铁路,英勇顽强,立小功2次,大功1次。19515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所在连抢修龙津江大桥时,材料极度缺乏,他冒着美军飞机的轰炸扫射,沿着从桥上垂下的半截钢轨登上17高的桥墩,取下桥梁枕木40多根,解决了工程的急需;7月,清川江桥被洪水冲毁,他带领1个排,在流速6/秒的激流中,奋战30多个昼夜,12次架设铁路浮桥,保证了洪水期间铁路畅通并使正桥得以顺利抢修通车;同年9月,出席铁道兵团第一届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参加志愿军国庆观礼代表团,并被特邀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52年5月15,他在指挥连队抢修清川江桥时,被美军定时炸弹击中牺牲;6月4,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弟连。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命名陇海铁路8号桥为杨连弟桥,在桥头建立杨连弟纪念碑。195362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http://baike.baidu.com/view/76865.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115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