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 → [原创]苦与乐——我的知青生活回忆(十)


  共有17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苦与乐——我的知青生活回忆(十)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孟定山丫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8 积分:38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9/26 16:10:00
[原创]苦与乐——我的知青生活回忆(十)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7 19:29:00 [显示全部帖子]

曾经多少次回忆起在边疆当知青时候的生活,也曾多少次在梦里回到那终生难忘的地方,毕竟,在那里,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那片红土地。我们哭过,为了那难以承受的劳动强度,为了对家乡的思念,为了与亲人的团聚,为了对城市日趋变化的文明的向往,为了我们逝去的青春;我们笑过,为了真诚的战友情;我们沉闷过,为了飞逝的光阴;我们苦恼过,为了渺茫的前途;我们痛苦过,为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故乡;我们伤心过,为了那个年代给我们带来的各种苦痛;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处于一种极端无奈的状态,这种无奈近乎绝望!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那样的生活何时才是个头?

    无奈也好,痛苦也罢,思念也好,向往也罢,日子总的要过下去。我们在艰难中挣扎,在痛苦中走在…..

    在兵团,没人会因为你是女生,而减轻你的劳动定额,也没有因为你还未到成年人,减少你的劳动重负,我们上山伐木、备料(盖房子用),我们到小黑河边搬运巨大的石头,为的是连队垒砌猪圈,我们上山割茅草,为的是修补我们那破旧的茅草顶蔑芭房。

    如果说那几年的知青生活有苦也有乐,那么我们真是苦中作乐了。

   上坝是一个傣族寨子,那是我们到田里劳动的必经之地。寨子掩映在一大片楠竹林中,一年四季,楠竹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中,时隐时现的是傣族的竹楼,时常见到身着筒裙、婀娜多姿的傣家少女挑着水桶、或竹筐的身影穿梭在楠竹林间小径,文静、温柔、美丽。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路边楠竹林间的竹笋和傣族菜地中的瓜、豆、茄子、西红柿等。常常地,在出工的时候,见到路边的竹笋,便一脚将其踹倒,然后藏在路边的草丛中,收工回来的时候,捎带回连队,洗净、绰水,漂去涩味,然后凉拌,(因为没有油,所以只能凉拌),为自己改善一下伙食。常常地,在收工的时候,路过傣家菜地,我们走进菜地,或茄子、或辣椒、或南瓜,有什麽我们就要什么,当然是悄悄地,我们管这个叫跳丰收舞。

    我们从来就没为这种行为感到脸红和内疚,也从来没想到这个行为有何不雅,更多的,在我们的潜意思中,那不过是一种带有恶作剧性的顺手牵羊。

    那一次,连队安排我们排去割茅草,在南定河边,我们找到了一大片茅草地,这让我们欣喜若狂,因为至少我们不用翻山越岭地去奔波和劳累了。第一天的定额顺利的完成,第二天,我们继续前往,就在割茅草的时候,我们意外的发现这大片的茅草地中竟藏着很多甘蔗!大概是长期无人问津的缘故吧,那本应该是长势很好的甘蔗却被疯长的茅草夺去了营养,希拉而瘦弱,尽管如此,却并不影响甘蔗那甘甜的滋味。这意外的发现驱逐了我们的疲劳,让我们兴奋不已,于是,在完成了割茅草的任务之后,便席地而坐,围坐在一起,砍倒一根根甘蔗,大吃起来。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保持着女孩子的矜持,细嚼慢咽地吃完一根再砍倒一根,继续享用,到了后来,干脆将甘蔗的头尾去掉,只吃中间的一截,饱餐之后,然后再砍到几棵甘蔗,包在茅草中间,捆好,带回连队慢慢享用。近一个月过去了,不但男生们与我们一起分享到了甘蔗的甘甜,每一间寝室的门后还储藏着大量的甘蔗。

    尽管我们不敢走漏风声,但是连队的司务员和另一位老职工还是知道了此事,不过并没有告发我们,而是在某一个星期天,他们二人扛着扁担、带着绳子,相约前往那片茅草地(甘蔗地),准备去跳一次“丰收舞”,那天,我们休息。

    奇怪的是,大早就出去的两个人,直到黄昏才见到他们两人回来,不过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走在前面的是指导员,而他们两人走的时候是扁担和绳子,回来的时候依然如此,不见一根甘蔗,并且两人脸上都带著沮丧、懊恼,灰溜溜的样子。一问才知道,原来,那片甘蔗是南定河对岸一个傣族寨子种植的,前段时间,寨子不幸遭到一次火灾,寨子里的傣族老乡忙着修缮灾后的寨子,而无暇顾及这片甘蔗,因此才让我们“得手”。灾后,等到老乡们想起这片甘蔗的时候,才知损失惨重,他们料定,偷甘蔗的人还会光顾此地,所以就在那里守株待兔。殊不知,因为是星期天,真正“偷”甘蔗的我们一个都没去,却逮住了司务员两人。老乡很生气,扣住两人之后,派人到连队找到指导员,让指导员亲自前去说理。

    指导员了解到情况之后,向傣族老乡道歉并答应给予赔偿,因为指导员向来跟连队附近的老乡关系极好,也因为指导员的态度诚恳,还因为傣家人的厚道,最后,老乡并未要求赔偿,便让指导员将人带回连队,就此作罢。

    当我们知道此事之后,大笑不已!什么叫偷牛逮到拔橛子的?这就是啊!

    几年过去了,边疆的生活依然艰苦,见天不见油水,饥肠辘辘的我们想到了傣族田头的黄鳝鱼笼子。

傣族抓黄鳝跟汉族不同,他们抓黄鳝是用一个高高的竹笼,笼子的下端有一小圆洞,而那小圆洞的设计是外大内小,笼子里放着诱饵,找到黄鳝生长的洞口之后,只要把放有诱饵的笼子的小圆洞对准黄鳝洞口,黄鳝闻到饵料的香味,便自己爬进笼子,就此难以逃生。

    抓黄鳝的笼子,老乡一般是在黄昏的时候放在一个个黄鳝的家门口,待到凌晨五六点钟前往提取,便可大获丰收。

    Y和Z,眼睛、团长的弟弟小Q我们几个死党,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就在某一天凌晨,我们到了傣族老乡的田里,赶在老乡之前,提取了所有笼子里的黄鳝!当然,那些黄鳝被悄悄地提回来,又被我们悄悄地享用了。

    中午,在广播室门口,见到两个傣族老乡正在跟老营长理论,说是有知青偷了他们的黄鳝,他们的脚边,放着空空如洗的“罪证”——竹笼。老营长边听老乡气愤的诉说,边转向窃窃偷笑的我问“你知道是谁干的么?”“我哪知道啊,营长!这种深更半夜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是谁干的呢?”

    也是因为老营长跟傣族老乡关系极好的缘故,老营长又答应老乡严查,查出来严处,老乡才得以罢休。当然,知道现在,老乡也不知道究竟是谁们提走了他们的黄鳝,而老想走之后,老营长知道是我们几个人所为,却并没有根究。

    善良的老营长体恤我们的饥肠辘辘,只要老乡不再追究,营长自然不会再提此事。

    这就是我们的知青生活中的一部分,像这样的事情,我深知并不少,不过千万别以为我们是偷窃,这不过是生活所逼,而更多的是恶作剧式的顺手牵羊,仅此而已。

哈哈哈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当知青六年半
知青生活在我心中永恒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