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转帖]应该还“知青”的真面目了


  共有378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应该还“知青”的真面目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谭子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920 积分:5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16 15:51:00
[转帖]应该还“知青”的真面目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7:19:00 [只看该作者]

 
应该还“知青”的真面目了
(与各位网友探讨)
我们现在都在使用“知青”这个词,知道知青为何意,是为有知识之青年也,所谓“有知识之青年”的范围,当然是指那些初中毕业以上,或相当初中毕业以上一直到大学的博士后的年青人吧。在文化知识相对贫乏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甚至小学毕业生都可以称为有知识的人,但是不是能称为知青却不一定,青年是有一定的年龄限制的,超过了就不是青年了而是青壮年或成年了,小学虽毕业但年龄尚小,也是不能称为知青的。
我们这些所谓的“知青”,是借光了当年的运动,使得我们现在仍戴着知青-这顶美丽的皇冠,但这顶皇冠比较沉重,也使得我们这些知青有些扭曲:心地的委曲、形象的损害、年华的消蚀。当然也有姣姣者,凤毛麟角,或得益于不懈的努力拼搏、或得益于高人的提携帮助、或仅仅因为机遇的眷顾,他(她)们终於成功了,然而年己过了青年了。至今回忆起青年时代的艰辛、单纯,仍如隔世。但我们仍感庆幸:因为我们终于过来了!同时又感叹我们己经不是青年了!为了找回曾经的理想和梦想,我们充实自己的后半辈,无可匪已。可是我们戴着“知青”这顶帽子,在老仍想稚趣的时候,那现在的真正的知青在那里呢?是不是因我们占用的这个词,而使得后无来者,也或是现在的青年怕沾染上“知青”这个名字,所以敬而远之、远而避之。我们这批人迟早也是要去见马克思、毛泽东或上帝、箁萨的,到时中国难道就会消失“知青”了.
                                                                      <钱江知青论坛>



欢迎光临《山东知青网》
www.shandongzhiqing.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南闯北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03 积分:10369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0/2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8:26:00 [只看该作者]

名词解释: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 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
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 1964年,****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
上山下乡。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被屏蔽了3个敏感字符)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至1800万之间。

  以年代划分

  1)自一九五五年报载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的一批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一九六零年,知识青年下乡处于试验阶段,规模很小。那时候的知青 基本是指原为农村户口毕业后又回到农村,本文称之为“早期知青”。”。“早期知青”也有城市批量有组织的支边知青。

  2)一九六四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以后。中央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在此之前,已经有六一,六三年两届人数比较集中的毕业生奔赴农场农村,连同后来的六五届下乡知青,被称之为“前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
  3)“老三届”(66-68),“新五届”(69-73),以及“后五届”(74-78)知青。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南闯北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03 积分:10369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0/2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8:29: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143771495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芦村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95 积分:78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0/23 18: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11:59: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就是一个名词,特指那个时代的一批人,跟他们掌握的知识多少没什么联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12:25:00 [只看该作者]

是啊!自从有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空前绝后的专有称呼了!
当然,也不排队若干年后再有人使用这个名称。但在我们还在世的时候恐怕这专属权是不会改变了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谭子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920 积分:5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16 15: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13:4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走南闯北在2008-10-26 8:29:07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143771495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走南闯北老朋友,谢谢您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欢迎光临《山东知青网》
www.shandongzhiqing.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谭子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920 积分:5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16 15: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13:4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芦村在2008-10-26 11:59:28的发言:
<知青>就是一个名词,特指那个时代的一批人,跟他们掌握的知识多少没什么联系.

我赞同:<知青>就是一个名词,特指那个时代的一批人.说的很精辟!



欢迎光临《山东知青网》
www.shandongzhiqing.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谭子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920 积分:5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16 15: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13:4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8-10-26 12:25:54的发言:
是啊!自从有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空前绝后的专有称呼了!
当然,也不排队若干年后再有人使用这个名称。但在我们还在世的时候恐怕这专属权是不会改变了吧?

在我们还在世的时候恐怕这专属权是不会改变了吧?
是!



欢迎光临《山东知青网》
www.shandongzhiqing.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谭子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920 积分:5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16 15: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6 13:47:00 [只看该作者]

早在198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新词典>有此条目:
“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又特指受过中等以上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


欢迎光临《山东知青网》
www.shandongzhiqing.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走南闯北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03 积分:10369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0/2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9 10:18:00 [只看该作者]

以年代划分   
      1)自一九五五年报载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的一批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一九六零年,知识青年下乡处于试验阶段,规模很小。那时候的知青 基本是指原为农村户口毕业后又回到农村,本文称之为“早期知青”。”。“早期知青”也有城市批量有组织的支边知青。
  
      2)一九六四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以后。中央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在此之前,已经有六一,六三年两届人数比较集中的毕业生奔赴农场农村,连同后来的六五届下乡知青,被称之为“前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
       
      3)“老三届”(66-68),“新五届”(69-73),以及“后五届”(74-78)知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2008_7_807775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总数 21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