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风潮
1980年前后在全国各地知青纷纷回城之际 新疆的支青也蠢蠢欲动,一些小城市开始接纳支青回城,如镇江、无锡、常州、南京等在阿克苏比较集中的支青都可以回去了,唯有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没有消息。北京天津支青在阿克苏仅为个位数或十位数,掀不起浪头。上海支青则有数万人,掀起的可是滔天巨浪。起初是几百人然后是几千人最后上万人从各地团场聚集到阿克苏游行,要求回家。打出的标语有一条最令我触景生情:“强留新疆,子孙不服。”是啊,如果支青不能回去,子女势必也要留下,子女的子女,世世代代就要流(故意不 用‘留’字)在新疆了。“献完青春献子孙,献完子孙献终身”,这是不少支援新疆建设的人们的最终归宿,我的不少同学也是延着这个轨迹走完他们人生道路的。但是
落叶归根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愿,也是传统。上海支青的呼声引起阿克苏市民的同情。有的支青说,他在团场18年,这是他第一次来阿克苏。团场的生活使他完全失去了上海人的模样,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老茧使他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哥。市民们开始流泪,市民们开始行动:拿来被褥拿来食物拿来了钱,拿来了他们能拿来的一切。这时候这些支青多么需要有人出面抚慰,这个场面多么需要有人出面平抚。可是当时的主要负责人偏偏跑到边防去视察工作迟迟不归,直到惊动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才使事件得到解决。这位负责人后来调走了也没人关心他的下落。最后决定上海支青可以回沪,不少和地方结婚的上海女人都和男人离婚回上海了。回城后他们部分安排到崇明农场,部分当了个体户,部分后来又回到兵团继续种地。
花这么多的笔墨写上海支青就因为他们是在新疆的支青的代表。我虽然也是其中一员,但是毕竟我是以干部的身份去的,行政28级干部,试用期工资33.48元。过了8年才转正,行政25级,月工资45.90元。但这足可以让他们羡慕不已了。回天津后工作稳定,退休后生活惬意,子女不用操心,挺好的。大家都说去新疆无怨无悔,我觉得有悔也罢无悔也罢人生的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必计较,倒是新疆一行,多一些磨练,多一些历练,多一些见识,倒是别人不能企及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