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朦胧的原野——北大荒的几段旧事(连载:第一章一—第六章(七))


  共有914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朦胧的原野——北大荒的几段旧事(连载:第一章一—第六章(七))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7 13:48:00 [只看该作者]

翻山越岭要回家,

碰到猎户把话拉,

指点一条抄近路,

强调别把知青夸。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夫子
  8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4 积分:4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0 20: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8 9:51: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翠湖之晨(二)*

 

                                                                        二

 

这一走有上百公里的路程,沿途并无村落人家,茫茫林海,乃野兽出没之地。没有点儿气魄和胆量,是不敢走的。听猎人一说有近道儿,倒是动了心,心说:“走就走吧,该死该活吊朝上。再说能省钱,留着两条腿不走道儿干啥用啊!”咳!老财迷都这样,舍命不舍财。不过,俺是只有命,没有财。

 

时近中午,我与那两个猎人分手了,我听了他们的话,选择了近路。其实,我的潜意识中,就想找一条近路。这么走,也算随了心愿。在那黑压压的大林子里一个人走路,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可我有个怪癖,就是好刺激,尽管紧张,但可享受恐惧带来的兴奋感,也有意思,这与抽大烟有些类似。

 

那条山路有两三米宽,冬季勉强可走马车或拖拉机。尽管已是秋季,但一场秋雨使道路越发泥泞了。我穿了一双解放胶鞋,哈哈,很臭,能降低黑瞎子的胃口。我很担心那粘的像胶一样的烂泥,把我的鞋底拔下来。我用细炮线(放炮连接电雷管用的细电线)把鞋和脚再绑一遍,防止鞋底脱落,这是我们走泥路常用的办法。

 

找了一块较干的大石头一坐,我掏出馒头就着咸菜就啃。没有饿过的人不知道,粮食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一旦汽车没了汽油,马上就动不了。人也是一样,肚里要是没食,连几十米都会走不动,这是我亲身的体会。当然,这是极度饥饿后的表现,或叫低血糖。

 

正在吃着,忽听身后林中忽喇喇有声,一定有个很大的野兽从身边跑过,惊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赶快拿起那个破搪瓷饭盆儿,用镰刀猛敲,估计那是个马鹿之类的东西,而不是黑熊。我赶紧背起提琴和包向前疾走,现在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往回走已没有意义了,两边距离差不多远。真有点儿武松在景阳岗上的感觉,哈哈,可俺不是好汉。

 

此时已是九月中旬,那山色斑斑驳驳,黄绿红交织似锦,煞是绚丽。不过我此时已无心赏景,能赶快找到那个山间的盲流户过夜是我最大的期望。一只大锦鸡(公野鸡)傲慢的走在我前面的路上,好像向我炫耀着它华丽的色彩。我知道,一个人若不带枪在山里走,常能碰见各类野兽,而带枪后就很难见到了,野兽对火药的气味非常敏感。

 

山里的太阳下山早,本来天就有些阴,仅下午五六点天就暗下来了,天再黑就可能看不清路了。我终于走到了接近山梁的向左岔道上了,这条道将决定我的命运,甚至生死。要是找不到人家,这一夜可咋过呀。但我打定了主意,万一找不到人家,就找棵大树爬上去过夜(这一招在许多年后武夷山迷路时用上了)。

 

天一暗下来,那满天的蚊子,忽忽的往脸上扑。我只能把头缩进帆布工作服里,用手抓住领口,仅给眼睛留一条缝看路。这双手可倒霉了,不知被蚊子叮了多少下,也不知是啥感觉了,痒痛相抵,都麻了。一蒙头,有点儿顾头不顾腚,后腰也就遭难了,好在里面还有秋衣和毛衣,蚊子隔着衣服叮毕竟难度大许多,但也没少叮。

 

真要爬到树上过夜,估计也得让蚊子给吃了,不被吃了,也得被冻死。想起来,药渣儿走失的那两夜活下来真不易,不知他是怎么熬过来的。说来也怪了,在烧炭营地好像没有这么多蚊子,可能与营地熰烟熏蚊子和周边的野草被我们弄光了有关。现在后悔了,出来时没把破棉袄穿上,当时想到B团后坐车回团,破棉袄就用不上了。

 

我心急如焚,沿路向里快走,走了约有一里路,在一个像鹰嘴一样、下面凹进去的岩壁下,似有一个乱蓬蓬的茅草堆,旁边还有一段铁筒烟囱在冒着淡淡的白烟。哇!我得救啦!太激动啦!看到这节烟囱,就像看见了豪华的宫殿,我知道找到了人家。其实,在昏暗的林中,我的心一直在紧张的怦怦跳……这样的紧张,可不太好玩!夜间在密林中行走与夜里在田间送饭感觉可大不一样。

 

我再一细看这个茅草堆,实际是个半地下建筑,就是地窨子。即在阳坡依山挖下一米多深、两三米宽的地沟,上面用木棍做骨架搭下来,再苫上厚厚的茅草,这样的建筑防雨雪而保暖。

 

我在地窨子外喊:“有人吗!”叫了好几声,里面钻出了一个满脸皱纹的中年人。乱蓬蓬的头发,驼着背,显得疲惫、憔悴而恐慌。昏暗中,他的眼睛闪烁着惨淡而凄凉的光……身穿一件放着油光的补丁落补丁的破棉袄,但竟缝补的不露一丝棉花,和我们冬季穿的开花馒头一样的破棉袄大不一样,看得出,这是一个有家的人。

 

他惶恐的问:“您找谁?”再一看我的样子,和他差不多,像是同道人,他表情缓和了许多,他说话竟知道用“您”字。我说:“猎户老李叫我找您的,我是他朋友。”

 

“啊!小老弟,咋走这儿来啦,以前咋没见过你呢?打着啥没?快进屋!”咳,他以为我也是猎人呢,脸色马上转忧为喜。我也没说什么,先进屋再说。

 

那地窨子的“门”就是挂着的一条麻袋,因门很低,进去得要蹲着才行。进去后人得弯着腰。进去就是一个灶台,用石头砌的,通出一个铁皮烟囱。就是这个烟囱让我激动万分。灶上还有一个大铁锅,盖子里往外冒着热气,阵阵肉香飘来,逗得我口水突突的外溢,咽都来不及。

 

那墙就是凹凸的岩石,岩石缝里有一个破碗,燃着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略有跳动,一缕黑烟冉冉而升。窨子内并无窗户,采光仅靠这盏小油灯的光明。大概白天那门就是窗户,可用于采光。昏暗的光线下,我们的形象可能大有改善,有古画的效果。

 

靠岩壁有一个木棍搭的铺,上面铺着狍子皮,还有一堆黑乎乎的兽皮卷儿。(山里很少能见到板材和木方子,因山里没有电锯,谁也不会费力的用手锯开木头,所以干啥都用原木。)再往里就是一块用麻袋缝制的帘子,把房间隔开,岩壁上还挂着大块的兽皮。

 

这时从麻袋帘子后伸出一个小圆脑袋,一个孩子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我,眼睛是那样的清澈明亮;一会儿,又伸出了一个,一个方方的脸庞,毛扎扎的头发;一会儿,帘子的另一侧拉开了一条缝,一只秀丽的眼睛露出来,看着我……

 

那中年人忙着张罗,说:“小老弟,快来,炕上坐。”那炕,指的就是那个铺着兽皮的铺。这地窨子太窄,又矮,其实只能坐着。他问:“您打哪来?要到哪去?”我看他像是一个有一些文化的人,后来知道他还上过小学。我直话直说:“我是A团的,在这山里烧炭,现在要回团去,求您帮忙,想在您这儿住一夜。”

 

“您是知青?”他眼里透着恐惧与怨恨。

“北京知青。”我说。

“啊?北京知青?一个人?”他困惑的说,并对我的形象有所怀疑。尽管他的状态可能还不如我,但他对我的处境似乎还有些怜悯与同情。因为,在他心中的知青,不该这样乌黑埋汰,像个蓬头鬼,也没有穿绿军装;不该和他一样,潦倒的半人半兽。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咳!往往就是这样,越是自顾不暇的苦难者,却越愿意慷慨的伸出援手。贫困使他们更加坦荡;艰辛使他们更加真诚;孤寂使他们更加热情。许多高贵而美好的品质与情操,往往是从困苦与艰难中诞生的。道理也简单,这样的环境中最需要关爱与互助,而高尚的美德多与关爱和互助有关。

 

我问他:“您贵姓?是哪的人,怎么到这儿来了?”聊起后,才知道他一家人的辛酸经历。他姓王,他们一家人有六口,他的母亲,媳妇;一个大闺女,一个儿子,一个小女儿。他是安徽的农民,出身不好(大概不是地主就是富农)。他爹几年前在村里被整死了,老娘也被折腾得奄奄一息……

 

一家人连吃的基本口粮都没有,连观音土都吃了(一种土,就是土),眼看着就要饿死人了,万般无奈,趁着夜色,他用小车推着老娘,带着一家老小,一路要饭到了东北。几经辗转,千辛万苦,最终在这深山老林中安了家。中国的农民,故土难离呀!他说,在那逃亡的夜色中,他给他那已被削平的祖坟磕了三个响头……

 

似乎只有这深山里没有欺凌,没有压迫,没有侮辱和虐待,但就是这样的逃避也无法逃脱人间最为卑劣的无端残害,人之相残甚于虎也!他一家含辛茹苦的在渺无人迹的深山里,在人类几乎无法生存的环境中,开了一两亩地(毕竟是农民),种上了苞米(这是一家人的救命饭碗)。又盖了一间破草棚,用以遮风避雨,像一窝兔子一样的悄悄活着。

 

他们弱小的不如羔羊,卑微的不如草虫,又妨碍谁了?可就是这样的最后一点儿活路也被断了。他说,那是一年前,一群知青上山来,不由分说,用镰刀把他们的苞米全给砍了,把房也给拆了……他的儿子背着铁锅、还有那节铁烟囱跑了(锅和炉筒子是他们最可宝贵的东西了,因为自己无法制作),他扶着老娘、带着孩子逃入了密林……知青走后,啥都没啦!他说到这里,话哽咽的说不下去了……他说他的家被毁后,一家人就逃到这里来了……

 

妈的!这是血泪控诉啊!此时,我真为知青这个名字感到耻辱。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但凡有一点儿生路也不会跑到这种地方来呀!已躲到这种地方,悲惨到这种地步了,还要施暴,一定要把人家逼死而后快,真是没有人性,禽兽不如也!当然,知青的行为也是上级安排的,但如此劣行也不能说自己全无责任。

 

据我所知,这帮知青们对盲流户拆房、砸锅、毁苗干的是激情振奋,回来后还津津乐道的,全无一点儿怜悯之心,他们甚至认为这是光荣之举。这些“热血”青年,对近乎处于绝境的弱者,对那些无助的落难农民竟会如此心狠手辣,为什么没有一点儿同情心?手下一点儿不留情?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看来,古人太过善良。

 

(咳!这就是疯狂时代的疯狂产物,那些思维被愚民宣传与暴力鼓噪损害的近乎痴呆的青年人,但凡有一点儿阴险的政治蛊惑和愚弄,他们就可能成为一群狂热而残暴的施虐工具,这真是要反思的事……)

 

我们唏嘘而谈,一番沟通后,他对我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在山里,极少能遇到人,他们害怕见到人,可又希望见到人,特别是我这样充满善意的人。我,一个北京的知青,自然就成了难得的贵客。他把全家的人都招呼出来见面,并把一支用破布包着的、无比“宝贵”的蜡烛拿出来点上,屋里顿时亮了许多……这可能是迎接贵宾的待遇。

 

老王最大的希望和寄托,就是他的大闺女能嫁到山下的屯子里,将来他一家就有可能在村里盖几间房,种几亩地(东北地广人稀)。大儿子要再能娶个媳妇回家来,那生活就美满啦。这点愿望,这点儿可怜的愿望,他自己感觉近乎是妄想。他们的出身,使他们坠入了无边的苦海。

 

他那聪秀的大闺女年龄可能比我还大一些,我肯定地对老王说,您有这样漂亮的闺女,愿望一定能实现。安慰一下吧,这是我很少说的、带有一点儿违心色彩的话。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在那个泯灭人性的年代里,哪个村子又敢接纳这个来路不明的“黑户”呢?

 

这是几个穿着兽皮的孩子,只有那个漂亮的大闺女穿了件暗花布棉袄,很像《林海雪原》中的“小常宝”。看着这一家人与这个地窨子,想起来,真像北京自然博物馆中描绘的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再现。把现代人生生逼成了原始人,这是功劳?是奇迹?是耻辱?是罪恶?!

 

(未完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奔儿69
  8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891 积分:8283 威望:0 精华:55 注册:2011/4/26 0: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8 15:11:00 [只看该作者]

读此连载,沉浸其中,写的太精彩,尤其是对人性的描写,入木三分,让人叫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9 9:3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夫子在2012-3-8 9:51:00的发言:
 

 

 

                                                            第五章  翠湖之晨(二)*

 

                                                                        二

 

这一走有上百公里的路程,沿途并无村落人家,茫茫林海,乃野兽出没之地。没有点儿气魄和胆量,是不敢走的。听猎人一说有近道儿,倒是动了心,心说:“走就走吧,该死该活吊朝上。再说能省钱,留着两条腿不走道儿干啥用啊!”咳!老财迷都这样,舍命不舍财。不过,俺是只有命,没有财。

 

时近中午,我与那两个猎人分手了,我听了他们的话,选择了近路。其实,我的潜意识中,就想找一条近路。这么走,也算随了心愿。在那黑压压的大林子里一个人走路,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可我有个怪癖,就是好刺激,尽管紧张,但可享受恐惧带来的兴奋感,也有意思,这与抽大烟有些类似。

 

那条山路有两三米宽,冬季勉强可走马车或拖拉机。尽管已是秋季,但一场秋雨使道路越发泥泞了。我穿了一双解放胶鞋,哈哈,很臭,能降低黑瞎子的胃口。我很担心那粘的像胶一样的烂泥,把我的鞋底拔下来。我用细炮线(放炮连接电雷管用的细电线)把鞋和脚再绑一遍,防止鞋底脱落,这是我们走泥路常用的办法。

 

找了一块较干的大石头一坐,我掏出馒头就着咸菜就啃。没有饿过的人不知道,粮食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一旦汽车没了汽油,马上就动不了。人也是一样,肚里要是没食,连几十米都会走不动,这是我亲身的体会。当然,这是极度饥饿后的表现,或叫低血糖。

 

正在吃着,忽听身后林中忽喇喇有声,一定有个很大的野兽从身边跑过,惊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赶快拿起那个破搪瓷饭盆儿,用镰刀猛敲,估计那是个马鹿之类的东西,而不是黑熊。我赶紧背起提琴和包向前疾走,现在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往回走已没有意义了,两边距离差不多远。真有点儿武松在景阳岗上的感觉,哈哈,可俺不是好汉。

 

此时已是九月中旬,那山色斑斑驳驳,黄绿红交织似锦,煞是绚丽。不过我此时已无心赏景,能赶快找到那个山间的盲流户过夜是我最大的期望。一只大锦鸡(公野鸡)傲慢的走在我前面的路上,好像向我炫耀着它华丽的色彩。我知道,一个人若不带枪在山里走,常能碰见各类野兽,而带枪后就很难见到了,野兽对火药的气味非常敏感。

 

山里的太阳下山早,本来天就有些阴,仅下午五六点天就暗下来了,天再黑就可能看不清路了。我终于走到了接近山梁的向左岔道上了,这条道将决定我的命运,甚至生死。要是找不到人家,这一夜可咋过呀。但我打定了主意,万一找不到人家,就找棵大树爬上去过夜(这一招在许多年后武夷山迷路时用上了)。

 

天一暗下来,那满天的蚊子,忽忽的往脸上扑。我只能把头缩进帆布工作服里,用手抓住领口,仅给眼睛留一条缝看路。这双手可倒霉了,不知被蚊子叮了多少下,也不知是啥感觉了,痒痛相抵,都麻了。一蒙头,有点儿顾头不顾腚,后腰也就遭难了,好在里面还有秋衣和毛衣,蚊子隔着衣服叮毕竟难度大许多,但也没少叮。

 

真要爬到树上过夜,估计也得让蚊子给吃了,不被吃了,也得被冻死。想起来,药渣儿走失的那两夜活下来真不易,不知他是怎么熬过来的。说来也怪了,在烧炭营地好像没有这么多蚊子,可能与营地熰烟熏蚊子和周边的野草被我们弄光了有关。现在后悔了,出来时没把破棉袄穿上,当时想到B团后坐车回团,破棉袄就用不上了。

 

我心急如焚,沿路向里快走,走了约有一里路,在一个像鹰嘴一样、下面凹进去的岩壁下,似有一个乱蓬蓬的茅草堆,旁边还有一段铁筒烟囱在冒着淡淡的白烟。哇!我得救啦!太激动啦!看到这节烟囱,就像看见了豪华的宫殿,我知道找到了人家。其实,在昏暗的林中,我的心一直在紧张的怦怦跳……这样的紧张,可不太好玩!夜间在密林中行走与夜里在田间送饭感觉可大不一样。

 

我再一细看这个茅草堆,实际是个半地下建筑,就是地窨子。即在阳坡依山挖下一米多深、两三米宽的地沟,上面用木棍做骨架搭下来,再苫上厚厚的茅草,这样的建筑防雨雪而保暖。

 

我在地窨子外喊:“有人吗!”叫了好几声,里面钻出了一个满脸皱纹的中年人。乱蓬蓬的头发,驼着背,显得疲惫、憔悴而恐慌。昏暗中,他的眼睛闪烁着惨淡而凄凉的光……身穿一件放着油光的补丁落补丁的破棉袄,但竟缝补的不露一丝棉花,和我们冬季穿的开花馒头一样的破棉袄大不一样,看得出,这是一个有家的人。

 

他惶恐的问:“您找谁?”再一看我的样子,和他差不多,像是同道人,他表情缓和了许多,他说话竟知道用“您”字。我说:“猎户老李叫我找您的,我是他朋友。”

 

“啊!小老弟,咋走这儿来啦,以前咋没见过你呢?打着啥没?快进屋!”咳,他以为我也是猎人呢,脸色马上转忧为喜。我也没说什么,先进屋再说。

 

那地窨子的“门”就是挂着的一条麻袋,因门很低,进去得要蹲着才行。进去后人得弯着腰。进去就是一个灶台,用石头砌的,通出一个铁皮烟囱。就是这个烟囱让我激动万分。灶上还有一个大铁锅,盖子里往外冒着热气,阵阵肉香飘来,逗得我口水突突的外溢,咽都来不及。

 

那墙就是凹凸的岩石,岩石缝里有一个破碗,燃着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略有跳动,一缕黑烟冉冉而升。窨子内并无窗户,采光仅靠这盏小油灯的光明。大概白天那门就是窗户,可用于采光。昏暗的光线下,我们的形象可能大有改善,有古画的效果。

 

靠岩壁有一个木棍搭的铺,上面铺着狍子皮,还有一堆黑乎乎的兽皮卷儿。(山里很少能见到板材和木方子,因山里没有电锯,谁也不会费力的用手锯开木头,所以干啥都用原木。)再往里就是一块用麻袋缝制的帘子,把房间隔开,岩壁上还挂着大块的兽皮。

 

这时从麻袋帘子后伸出一个小圆脑袋,一个孩子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我,眼睛是那样的清澈明亮;一会儿,又伸出了一个,一个方方的脸庞,毛扎扎的头发;一会儿,帘子的另一侧拉开了一条缝,一只秀丽的眼睛露出来,看着我……

 

那中年人忙着张罗,说:“小老弟,快来,炕上坐。”那炕,指的就是那个铺着兽皮的铺。这地窨子太窄,又矮,其实只能坐着。他问:“您打哪来?要到哪去?”我看他像是一个有一些文化的人,后来知道他还上过小学。我直话直说:“我是A团的,在这山里烧炭,现在要回团去,求您帮忙,想在您这儿住一夜。”

 

“您是知青?”他眼里透着恐惧与怨恨。

“北京知青。”我说。

“啊?北京知青?一个人?”他困惑的说,并对我的形象有所怀疑。尽管他的状态可能还不如我,但他对我的处境似乎还有些怜悯与同情。因为,在他心中的知青,不该这样乌黑埋汰,像个蓬头鬼,也没有穿绿军装;不该和他一样,潦倒的半人半兽。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咳!往往就是这样,越是自顾不暇的苦难者,却越愿意慷慨的伸出援手。贫困使他们更加坦荡;艰辛使他们更加真诚;孤寂使他们更加热情。许多高贵而美好的品质与情操,往往是从困苦与艰难中诞生的。道理也简单,这样的环境中最需要关爱与互助,而高尚的美德多与关爱和互助有关。

 

我问他:“您贵姓?是哪的人,怎么到这儿来了?”聊起后,才知道他一家人的辛酸经历。他姓王,他们一家人有六口,他的母亲,媳妇;一个大闺女,一个儿子,一个小女儿。他是安徽的农民,出身不好(大概不是地主就是富农)。他爹几年前在村里被整死了,老娘也被折腾得奄奄一息……

 

一家人连吃的基本口粮都没有,连观音土都吃了(一种土,就是土),眼看着就要饿死人了,万般无奈,趁着夜色,他用小车推着老娘,带着一家老小,一路要饭到了东北。几经辗转,千辛万苦,最终在这深山老林中安了家。中国的农民,故土难离呀!他说,在那逃亡的夜色中,他给他那已被削平的祖坟磕了三个响头……

 

似乎只有这深山里没有欺凌,没有压迫,没有侮辱和虐待,但就是这样的逃避也无法逃脱人间最为卑劣的无端残害,人之相残甚于虎也!他一家含辛茹苦的在渺无人迹的深山里,在人类几乎无法生存的环境中,开了一两亩地(毕竟是农民),种上了苞米(这是一家人的救命饭碗)。又盖了一间破草棚,用以遮风避雨,像一窝兔子一样的悄悄活着。

 

他们弱小的不如羔羊,卑微的不如草虫,又妨碍谁了?可就是这样的最后一点儿活路也被断了。他说,那是一年前,一群知青上山来,不由分说,用镰刀把他们的苞米全给砍了,把房也给拆了……他的儿子背着铁锅、还有那节铁烟囱跑了(锅和炉筒子是他们最可宝贵的东西了,因为自己无法制作),他扶着老娘、带着孩子逃入了密林……知青走后,啥都没啦!他说到这里,话哽咽的说不下去了……他说他的家被毁后,一家人就逃到这里来了……

 

妈的!这是血泪控诉啊!此时,我真为知青这个名字感到耻辱。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但凡有一点儿生路也不会跑到这种地方来呀!已躲到这种地方,悲惨到这种地步了,还要施暴,一定要把人家逼死而后快,真是没有人性,禽兽不如也!当然,知青的行为也是上级安排的,但如此劣行也不能说自己全无责任。

 

据我所知,这帮知青们对盲流户拆房、砸锅、毁苗干的是激情振奋,回来后还津津乐道的,全无一点儿怜悯之心,他们甚至认为这是光荣之举。这些“热血”青年,对近乎处于绝境的弱者,对那些无助的落难农民竟会如此心狠手辣,为什么没有一点儿同情心?手下一点儿不留情?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看来,古人太过善良。

 

(咳!这就是疯狂时代的疯狂产物,那些思维被愚民宣传与暴力鼓噪损害的近乎痴呆的青年人,但凡有一点儿阴险的政治蛊惑和愚弄,他们就可能成为一群狂热而残暴的施虐工具,这真是要反思的事……)

 

我们唏嘘而谈,一番沟通后,他对我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在山里,极少能遇到人,他们害怕见到人,可又希望见到人,特别是我这样充满善意的人。我,一个北京的知青,自然就成了难得的贵客。他把全家的人都招呼出来见面,并把一支用破布包着的、无比“宝贵”的蜡烛拿出来点上,屋里顿时亮了许多……这可能是迎接贵宾的待遇。

 

老王最大的希望和寄托,就是他的大闺女能嫁到山下的屯子里,将来他一家就有可能在村里盖几间房,种几亩地(东北地广人稀)。大儿子要再能娶个媳妇回家来,那生活就美满啦。这点愿望,这点儿可怜的愿望,他自己感觉近乎是妄想。他们的出身,使他们坠入了无边的苦海。

 

他那聪秀的大闺女年龄可能比我还大一些,我肯定地对老王说,您有这样漂亮的闺女,愿望一定能实现。安慰一下吧,这是我很少说的、带有一点儿违心色彩的话。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在那个泯灭人性的年代里,哪个村子又敢接纳这个来路不明的“黑户”呢?

 

这是几个穿着兽皮的孩子,只有那个漂亮的大闺女穿了件暗花布棉袄,很像《林海雪原》中的“小常宝”。看着这一家人与这个地窨子,想起来,真像北京自然博物馆中描绘的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再现。把现代人生生逼成了原始人,这是功劳?是奇迹?是耻辱?是罪恶?!

 

(未完待续)

沿着山路闷头走,

夜来投宿遇盲流,

深入了解真可怜,

期望都给后代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夫子
  8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4 积分:4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0 20: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2 11:10: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翠湖之晨(三)*

 

他们一家人生活劳动和原始人类的分工是一样的。老王和他的儿子负责狩猎、打柴,狩猎主要靠套子(钢丝)和踩盘夹子(可以夹住很大的动物),还有弓箭。我问他为什么不弄条猎枪?他说买不起,以后再说。他的媳妇和女儿负责采集,什么榛子、松子、木耳、蘑菇、野菜等等,他的老娘在家里烧火和缝缝补补……

 

他们主要靠兽皮和山货换取生活物资……好在山里野兽很多,像狐狸、貉、貂、兔子等等的皮子都值点钱,肉又可以吃,老王说,山那边有一个大泡子,去年冬天他打着了两只水獭,卖了点子钱。他说,那水獭肝儿也是中药材,值钱!说得脸上的皱纹像菊花一样的绽开了……

 

老王说:“您的运气真好,刚套了一只狍子,炖在锅里呐,专为欢迎您的,哈哈……”这老王还挺能说。在这样的山里,没有点儿能力是生存不下去的。打开锅盖,哇!真精彩!狍子肉的汤里全是野菜和蘑菇,野菜汤中好像又放了些“茬子”(碎苞米粒),成了一锅野菜糊糊,香气四溢。哈哈,吃野菜,俺习惯。

 

这山里还真是物产丰饶,除了有大量的野兽以外,还有许多山珍和野菜。山珍就不多说了,这野菜也得有一二十种。春夏时,蕨菜在山洼中遍地都是,北大荒的山林地区极适于蕨类植物生长,但蕨菜太苦,当地人一般不吃。另有可吃的野菜如:蒲公英、大耳毛、刺儿菜、野芹菜、马蹄叶、野芍药、山菠菜、桔梗等等……

 

老王让拿来一个用原木钉成的小木桌,放在铺上。又拿来几个大粗瓷碗放在桌上,又拿来几双用树枝子做成的筷子……一切都那么原始、粗陋,一切又那么规整有序,这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家,甚至比那些屯子里的老农家还要整洁一些。

 

哈哈,一顿丰盛的晚宴。我把一饭盒盐拌炸黄豆拿出来,把近十个馒头也拿出来。老王推让了一番,还是留下了。他们一家人很难得吃到馒头和炸黄豆,孩子们瞪着眼儿直咽口水。他们又拿出了干辣椒和盐,当然,是这几个孩子和他媳妇先看着我们俩吃。我叫大家一起吃,老王尴尬的说:碗不够用,也坐不开。

 

先给孩子他奶奶端了一碗野菜糊,又拿了一个馒头。给每个孩子一个馒头,炸黄豆用手抓着吃……给我盛了一碗野菜糊糊,放了点儿盐和干辣椒,滋喽一口,有些苦,可那也挡不住香!吃了一块狍子肉,连喝了三碗糊糊。也不能敞开了喝,那是他们一家人几天的口粮。馒头我没吃,心想都留给他们吃吧,但要留两个明天路上吃。

 

老王一看我不吃馒头也不喝糊糊了,他心里明白,是我不忍再喝了。就叫他闺女把肉干拿来。他女儿拿来一个脏兮兮的布口袋,有半袋肉干。老王抓了一大把肉干放在小桌上,非让我吃。这是用生肉抹些盐后凉干的,有些臭味,看着还有绿色霉斑,是生的,可吃起来还挺香(一般人可不敢吃,吃了肯定闹肚子)。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看着,没人敢伸手,老王给每个孩子一块肉干。

 

我吃完后,他大儿子拿着我的碗,接着盛了一碗糊糊,一仰脖,没两口,一碗糊糊就进肚了。吃完了,瞪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他爸爸。老王说:“再盛一碗吧。”那小子又盛了一碗,一仰脖,又进去了。真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我看出来了,他家每人吃饭是有数的。我说:“让他再吃点儿吧。”

老王说:“嘿,他早吃饱了,要随着他吃,那还有够?这一锅也不够他一人儿吃的!”

他儿子涨红了脸,不服的嘟囔着说:“谁吃饱了?”

老王俩眼瞪得跟铜铃铛似的,气哼哼的说:“咋还没饱!还吃了一个馒头呢!别这儿看着了,到里面去。”

 

晚上,我早早就睡了,也不能干耗他们家的灯油。我与老王睡外面的铺上,其他人都到里面去睡了。这个地窨子大概被帘子分成了三间房,最外边,是多功能厅,做饭、待客和老王及老婆睡觉,中间一小间是他儿子的,最里面是女眷。我们和衣而睡,他把一张兽皮给我盖上,他说他有棉袄不冷。这个地窨子还真不冷,可能与有个灶有关。

 

睡觉前,我已把第二天的行走路线打听好了,这老王对此地的道路门儿清。从这里到我团地界(即边缘地带的连队),还有一百二三十里地,当天走到很难。但路上可先到B团的煤矿,此地距该煤矿有七八十里,快走天黑前可到。那两个猎人的说法还是有出入的,也就是说,两天走不到我团的边缘连队。

 

尽管很困倦,我必须一早就走,把时间留在晚上找住处时用。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醒了,心里有事就会这样。我睡眼惺松的一看自己北京牌儿的夜光手表,哇!已三点多了。马上下铺,撩开麻袋帘子(门),伸出脑袋看看外面的天。

 

此时还是满天繁星,但东方已略显鱼肚白。老王在里面已点着了油灯,说:“还早吧?”

我说:“不早了,我得走了。”

“好吧,那我送你。”接着就喊他闺女拿东西。原来,他是叫女儿给我拿了一大堆干木耳和干蘑菇。我说什么也不能要,一是这些东西人家要换钱活命的,二是我带走也没啥大用。

 

可老王不由分说,硬是塞在了我的军挎里了。山里人的朴实与真诚,让人着实感动。我当时真的想留件衣服给他们的,那件帆布工作服或毛衣,但想到万一找不到人家,要在山里过夜,少件衣服还真不行,真后悔没把破棉袄带上。

 

我把那个装炸黄豆的铝饭盒和那个一路敲打过来的破搪瓷饭盆,以及富余的火柴留给了他们,任何人间的废弃物,在他们这里都能派上大用处。我喝了两碗野菜糊糊(他们做一次饭是要吃几天的),带上了两个馒头(特意留下的)和一把咸肉干,打上绑腿,鞋上缠上炮线,背上小提琴和挎包,灌满行军壶水,拎着镰刀,上路了。东方,启明星在眨着明亮的眼睛,晨曦把半个天空镀成了银色。

 

他们一家人都起来了,连老王的老娘都颤颤巍巍的出来了,挥手相送,一张张苍白而悲戚的脸,惜别的目光……可能在他们的生活中,已很少有机会这样的与亲人或朋友往来了。我感到,只要还能把他们当人看待,他们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就是他们的恩人……只要放他们一条生路,他们甘愿像动物一样的活着……都到了这种地步了……这个世道,逼人太甚啦!也欺人太甚啦!

 

老王一定要送我一程,我劝阻也没用。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我们到了山梁上,居高远眺,东方紫气蒸腾,朗朗乾坤,浮云飘渺,山峦烟波荡荡;近观,林莽参差,遍地锦绣,秋色层叠斑斓;祖国——浩瀚的林海!壮美的山河!

 

老王指着这条路说,顺着路一直走,擦黑儿就可以到B团煤矿了,但要快走,不能耽搁。在高处一看,这条路在山林中延伸着,弯弯曲曲伸向东南方。这条路走的人很少,到处长的是杂草。山腰处有一片银白色的闪光,我问老王这是什么,他说是个大泡子,去年冬天他逮到水獭就是在那里。那水泡子有温泉,有些地方冬天都不冻。

 

我们含泪握手告别,此生不会再相遇了,但相遇一次足矣,终生不会相忘了。一路快走,走出几百米后,我回头望,他还站在那里;又走出几百米,回头再望,他还站在那里……

 

(未完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伯江
  8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42 积分:12038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10/3/16 9: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2 11:40:00 [只看该作者]

当时东北有两种牌子的香烟比较普遍,大生产,迎春。大生产简装0.30元一盒,精装0.33元一盒。迎春0.28元一盒.

终生难忘的岁月和艰苦的经历,暮年回首感慨万千!用文字纪录下来,留给后人品读和评说。

好文笔,好文章!拜读,欣赏,学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8:12:00 [只看该作者]

老王一家少见粮,

捕猎采集原始样,

待人真诚受感动,

清晨告别把路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晓寒
  8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951 积分:63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0/26 21: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11:44:00 [只看该作者]

几次才拜读完 {朦胧的原野》这部原创的长篇纪实小说,九章20余万字啊,作者好功底。佩服了。期待下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夫子
  8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4 积分:4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0 20: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4 12:00: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浏览!很同情你的不幸遭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夫子
  9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4 积分:4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0 20: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4 12:01: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