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转安育中的《知青运动的评价体系》


  共有479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安育中的《知青运动的评价体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广西知青
  4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69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0/7/26 13: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4:47: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大返城是1979年。插队一年算一年工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北风
  4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0 积分:4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2/4 23:0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4:50:00 [只看该作者]

俄们陕西早在1971年底就开始招工了,感谢周总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北风
  4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0 积分:4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2/4 23:0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4:55:00 [只看该作者]

多了不说,大了不说,问问这个坛子里,有几个人是1979年才返城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4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5:2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远山净在2011-12-8 12:10:00的发言:

    你可太高看了我,什么左派右派的,挺毛否邓的,听起来一头雾水,既然阁下提到了本人,不回你吧不礼貌,回你吧正中你意,又可以借机洋洋洒洒卖弄一番了,我 们不是吃理论这碗饭的,当然没有理论,不过虽然没文化,初中都没毕业,八年下乡受得再教育也不算学历,更没有留洋镀金的显赫身价,但还是能辨清什么是 “假、大、空”。到此为止,再见吧,没功夫和你磨牙了,祝阁下牢固占领本栏目理论阵地,把一切胆敢大不敬的无理论之徒打得落花流水,使东西南北大家谈栏目 门厅罗雀,无人光顾。


远山君
误会了,你的观点和我反驳的一些人的观点不一样。再看:

说“废话一堆”可能不太文明些,但话糙理不糙。把成千成万不满成年的童工动员(实际是忽悠)到边疆屯垦戍边,实际是服政府的徭役,这难道不是违反传统道德 和文明社会的法则吗?咱们就说这件事,别扯得太远。他们在边疆贡献了一辈子,现在回到故乡,我们这些大爷们觉得能让你们回来,还给退休费就是莫大的恩赐 了,你们还想跟同城的人一样的待遇,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痴心妄想。


你的观点和二黑的一样吗?你说他“话糙理不糙你知道二黑在说什么理吗? 你再看二黑的发言,他根本什么观点都没说出来。他的发言只有一句话:

“中央为什么至今难以对上山下乡运动下“定义”?
如果安育中不说明问题在哪里,那么他那个“评价体系”基本上就是废话一堆。”

请看他的发言:



外国人如何评价知青运动,那是外国人的事。

理论家如何评价知青运动,那是理论家的事。

中央为什么至今难以对上山下乡运动下“定义”?

原因不是我们各方面研究不够,探讨不深,认识不准,看法不精……总之,不是我们不努力的问题。

问题在哪里?

如果安育中不说明问题在哪里,那么他那个“评价体系”基本上就是废话一堆。




二黑是对中央不给上山下乡定性不满意,那他想要什么样的定性呢?他没说, 但有人替他说了:



以下是引用丹柯在2011-11-24 1:41:00的发言:


只站在个人角度,当 时上山下乡确实很苦,尤其很大一部份并未真正完成学业,就离开父母和亲人,从精神上可以理解为巨大的承受或为摧惨。但上山下乡并不是临时性的权益之计,因 为从文革前就有此举,只不过因文革的影响和积压成为了更大的规模。任何一件事都有会着利与弊,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不应得出片面极端的认识,称这一代人由城 市去农村,就是逆向运动是绝对错误的。从客观发展的角度,城乡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双向的,相互流动才会有更好的促进。在实际中,上山下乡对农村确有推动的 一面,不能再用“伤痕文学时期”那种极端片面的方式来看待上山下乡,将此彻底的否定,说的一无是处。

 

站 在国家角度,上山下乡中不可否认包含着国家民族的利益,有人曾举例说国家也不满意,完全是一种不负责的背叛,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是种歪曲。上山下乡确实很 苦!但我们这代人,不管当时怎么想,是进行了,完成了一次历史上的壮举,或者也是种奉献或在一些人的认识中是种残酷的牺牲,不论认识如何?是做到了!是完 成了!至今,一些人只站在个人真实感受的角度,会说出,绝不想去,而且更不能再重演,不能再让下一代去。当时尽管不愿意,甚至抵制反感,但这一代人还是去 了,去了,就是为公,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如今,从社会上考虑个人利益会更多一些,对那些90后及再之后,如果让他们再大批的上山 下乡,并由某个人的号召能实现吗?就是想让他们去,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多数也是不会去的,眼前的现实应该就是这样的。

 

从历史发展及总结上看,一个民族的进步,国家的昌盛,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出于公心,为了国家的需要,能为之奉献的人,我们知青在历史上做到了!这之中应该体现出一种精神,对这种精神、这代人、从社会及国家的角度、应该是予以赞扬及歌颂的,而不是诋毁与赌咒。


据我所知丹柯的说法就是二黑的想法, 他们反对“四个不满意”,认为文革后的
“四个不满意”中的国家说法是背叛,你的观点和他们一样吗?


现在你看明白我为何对你说


远山静的不满找错了对象,他应该找你们说理,没有文革能有“一刀切”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吗?


我的观点也是知青精神不容否定, 这一代据说是新中国培养的最正统最成功的一代, 因此这一代能在文革闹的不可收拾的残局里为国奉献, 我们当时深信和听从领袖的号召上山下乡去“消灭三大差别走五七道路为共产主义奋斗”。

今天我们在回顾上山下乡必须抓住两个重点, 一是文革发动前的66年4月由教育部发布的废除高考的消息, 二是文革和“教育革命”的关系。 从50年代就开始的上山下乡是计划经济下的必然产物, 文革前就由周恩来主持制定了18年间下乡3500万知青的计划,如果没有文革所引起的大规模上山下乡的政治运动也就是“接受在教育”所最终导致的物极必 反,那我们之中最少还有2/3在乡下就象新疆兵团的上海知青一样。

二黑说的“问题”是什么?他质询现在的中央没有给上山下乡做结论的“问题”是什么?  在我看来,他和丹柯所要的是凡是毛主席所做的就要肯定,“四个不满意”中的国家不满意应该纠正, 毛主席满意的国家就应满意否则就是背叛。

远山静和二黑他们说的完全不是一个观点。我的观点和你们双方都不同, 我赞同安文的思路, 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到邓小平都深知农民问题是根本问题,因此要搞农运,土改,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合作化,上山下乡,五七道路, 废除高考, 文革, 改革,市场经济,  再回到“初级阶段”。  新中国就是在马克思预见之外先用毛泽东思想做
实验,再用邓理论实验,我们这一代是用做实验的一代,也可说是铺路石吧。


文革废除高考和上山下乡运动大方向错了, 安文中说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人口的出路是农村城镇化而不是农业人口迁徒到“三大三角城市群”而造成农村‘空心化“,总之上山下乡和大回城尘埃落定后国家需要趋于理性的发展,
“两个凡是”可以休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4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5:3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广西知青在2011-12-8 13:29:00的发言:

           知青就是知青,文革十年其间由国家安排到人民公社插队的那一帮人,头一年每月有十元的生活费,第二年起自食其力、自挣工分。后期还要先在插队点起好房子备 好农具才能安排。没挣过工分的是不是真正的知青还另说呢。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说的就是这一拨人,和农民没什么两样。有 必要前拉几十年后扯几十年吗?知青和孙中山先生有何关系?和邓副主席有何关系?(要说有的话就是邓大人让所有下乡知青返回城市的家里)

        知青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何谈消灭城乡差别。把知青说成是承前启后的一代精英,不脸红么,我身为知青深感不配。


以下是引用广西知青在2011-11-27 10:05:00的发言:

我只有一句:毛主席建立新中国;邓副主席富裕新中国。

 

       左、中、右有左中右的观点,不知我这观点属哪一类?





知青和孙中山先生有何关系?和邓副主席有何关系?知青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何谈消灭城乡差别。




小老广你有所不知,你知道“插队”一词是谁发明的吗? 为什么废除高考? 为什么三十年来没完没了的让有知识的人去“插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4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5:5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西北风在2011-12-8 14:50:00的发言:
俄们陕西早在1971年底就开始招工了,感谢周总理!


ZT

摘自原中央知青办工作人员文章

1971年至1973年,城市开始大招工,有的主要招当年应届毕业生和部分留城未下乡的往届毕业生,这就引起已下乡的“老四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强烈不满,加上有些家长利用职权为下乡子女“走后门”回城,更是为这种不满情绪火上加油。


  有些地方,则采取轮换的做法。城里青年一个不招,专从经过下乡锻炼、接受过“再教育”的本城市下乡青年中招收。这就引起另一个问题:一些招工量大的地方,把下乡青年大部分招走了,有的刚下乡不到一年就招上来了。另一方面,一些招工指标很少或没有招工指标的地方,下乡青年走不了。
    究竟怎么做,能够使矛盾少一些、小一些,这确实难为了主管知青工作和招工工作的部门。“扎根”与“拨根”的辩论也由此而起。各派都为不同的主张和做法寻找理论根据。



再看周恩来的态度:

1972 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在听取招工问题的汇报时就说过这样的话:已下去的知识青年“选一部分回来会有影响,就有危险性,你选这个那个就有意见。北京有这样的问题,厂子收了几个,贫下中农很有意见。首先是干部子弟钻进来,近水楼台先得月。旧的习惯势力不好改,在干部中间影响是很深的,总是愿意自己的孩子留在城里。爸爸通了,妈妈不通,舅舅不通,这是个习惯势力,结果对干部没有好处。教育干部要坚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农村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4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6:19:00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上山下乡以插队为主

2010年09月27日   来源:老年时报



一、邓小平是“文革”前中央决策层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插队为主要形式的第一人


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3年。当时中央设想,不能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学生,可安置到农场、牧场、林场、渔场。然而,在实际 执行中出现了难题:一是城镇需要安置的青年学生多,而农场的容纳力不足。二是安置到农场的费用过大,国家财政承负太重。于是,安置方向成了亟待解决的问 题。

时任党的总书记的邓小平,在总结天津等地做法的基础上,在中央决策层最早提出城市知青下乡从插场为主,改为以插队为主。在1963年7月9日召开的 各大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长会议上,时任副总理的谭震林讲:插队安置,邓总书记想了很长时间了。周恩来总理也在这次会议上说:插队本来 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

邓小平在1964年1月9日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中央安置领导小组汇报时,比较集中地谈了他对插队问题的看法。

首先,邓小平是从经济上思考这一问题的。他算了一笔账。插场每人大致需要1000元,每年要安置100多万,这就需要10个亿。这怎么得了,不能走 这条路。用插队的办法,每人给的安置费不到200元。可见,邓小平倡导以插队为主,是从国家财力状况出发而定的。这与“文革”初,毛泽东主席主要从政治考 虑倡导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同。

第二,邓小平对知青插队是有长期打算的。他指出,以插队为主的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件长期的大事。长期,究竟有多长?实际上,周恩来已要求作15 年的规划。邓小平提出,要把安置知青同治山治水治碱结合起来,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由此可以推想,如果没有发生“文革”,知青上山下乡仍会继续下 去的,起码是15年内不会取消这一大政策。历史的实际发展实在出乎人们的预想。1978年,正是周恩来要求制定知青上山下乡15年规划的第15个年头,知 青上山下乡却无可挽回地走入绝境。

第三,邓小平提倡插队知青要积极发挥作用,而且确信知青会发挥出积极作用的。邓小平要求知识青年必须要有知识,要为他们提高知识水平提供帮助。他主 张,知青下乡前要搞培训,要给以本领,给以技术。到了农村,要供应知青们报纸,报上要加些农业方面的知识。这样,知青们不仅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上起作用, 经过锻炼,在政治上也会起作用。

第四,邓小平主张对知青进行理想教育。他没有把下乡知青看作为普通的劳动力,而是十分看重对知青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给知青以理想,去改造自然,使知青们感到有了奔头。如果不搞理想,单是让知青们当个农民,是巩固不下来的。

“文革”前的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与“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呈并行展延之势。邓小平在党的总书记的职位上,为推动知青上山下乡的有序有效开展付出心 血。这一情形在“文革”中和“文革”后发生了颠倒。“文革”初期邓小平被打倒之时,差不多正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狂飙骤起之日;1975年邓小平又一次复 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步入退潮期;“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再次复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迅速结束。这种此落彼长、此长彼退的对应关系的呈现,完全是一种深刻 的必然。



二、邓小平在“文革”中对科技教育领域的整顿实际上成为结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滥觞


“文革”初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方兴之时,就直接地冲击到邓小平的家庭。他的二女儿邓楠,由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插队到陕西省林县高寨村;他的小女儿邓 榕,由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二级)插队到陕西省富羊县羊泉公社郭家大队;他的小儿子邓质方,插队到山西忻县奇村公社李村大队。邓榕谈及插队生活的感受时 说:“历经了那非常时期的世态炎凉。”被放逐江西的邓小平同千千万万普通知青的父亲一样,亲身真切地饱尝骨肉分离之凄苦。他曾为当知青的儿女们的到来欣喜 万分,也因儿女们不得不返回生产队而备加郁闷,以至发生晕厥。后来,邓榕入江西医学院,后转北京医学院,邓质方入江西工学院,后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双双 成了“工农兵大学生”。为此,邓小平会对“文革”中的“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造成这般样子的原因有所了解和洞察。诚然,作为一位心底无私的伟大的政治家, 无疑他是从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来审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但在探究邓小平对这场运动的真实认识及其演化轨迹时,还应当考虑到他和他的家人他的儿女们 与这场运动的直接关联。


1975年初,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于1973年春重返政坛的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这新的一程铺满荆棘的政治生涯之始,邓小平就明 确指出:“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问题。”“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在他的主持下,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 整顿,开始了拨乱反正。鉴于整顿是以贯彻毛泽东主席三项指示为纲的。即要学习理论,防修反修,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运 动兴起的动因主要在于政治,就是为了反修防修。故尔,在全面整顿中,邓小平还远远没有拥有直接地全面地深刻地重新认识这场运动危害性的条件,更没有拥有彻 底解决这场运动所产生的种种棘手问题的条件。但他已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大计出发,揭露了由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造成的某些突出的危害,并提出了减缓危害程度的具 体措施。如果说,林彪事件的爆发,实际上宣告了“文革”错误理论的破产,促使人们在思想上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提出质疑,那么,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特别是在科 教领域的整顿,标志着不仅在思想认识上,而且从行动上开始补救这场运动的危害。

邓小平重申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清楚地认识到,科研工作跟不上,肯定要拖四化建设的后腿,因此,决定“要好好议 一下。”他尖锐地指出:“现在科研队伍大大削弱了,接不上了。”“要后继有人,这是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有些大学只是中等技术水平,何必办成大 学?”科研上的后继无人,直接原因出自教育。由于上山下乡运动及其政策的硬性维持,大学仍不能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这样的导向必然大大挫伤初高中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更不会普遍立下以科技兴国的志向。相反,“现在相当多的学校学生不读书”。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们,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堪忧。许多 大学对许多学生不得不扫盲,教授要从一元一次方程甚至分数概念讲起。这样的大学办成中技校就不足为怪了。“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 化水平拖住了。”邓小平这一判断是极有远见的。他以极大的胆魄提出周恩来曾提出过的主张。


邓小平在全面整顿中鲜明地提出:“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这是有益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大计的真知灼见,它如真能诉诸实践,将会使成千上万的中 学生不必上山下乡径直入大学殿堂,激发成千上万青少年为实现四化而刻苦读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热忱。当然,如真这样了,肯定会形成对上山下乡这一“新生 事物”的强烈冲击,也肯定会受人以柄,招致邓小平的政敌——“四人帮”之流的猛烈攻击。面对巨大风险,邓小平大无畏地说:“这样做要是犯错误,我首先检讨。”

在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这样写道:“文革”中一千六百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知识青年在青春年华失去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 会,造成人才生长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长远的困难。主持1975年全面整顿的邓小平当时一定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他认识逻辑所决定的。实现四化 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科技水平落后问题出在于教育上,教育水平不高同招生制度不合理紧密相关,这些又同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由于邓小平的第三次被打倒,使优秀高中生直接上大学的设想未得实行,有关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便没能相应做出大的调整。而邓小平的主张直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弊端,引导人们对这场运动作更深入的思索。

三、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复出后,高扬实事求是旗帜,拨乱反正,启动改革,从恢复高考制度做起,直至彻底解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正是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讲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 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要“做点工作”的邓小平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 节,从恢复和发扬党的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并自告奋勇主管科教方面的工作。邓小平鲜明地指出,全国教育战线“文革”前17年工作,“主导方面是红 线”,知识分子中绝大多数是好的。这就从一个方面批驳并掀翻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政治思想认识基础。邓小平再次提出高中学生直接上大学之事。为什么他不赞 同“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而主张直接招生呢?他的道理很简洁,“18岁到20岁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对青少 年学生的劳动,邓小平有不同的看法,“劳动可以在中小学就注意。”“到农村劳动也可以搞一点,但不能太多。”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纠正了自己先前的一个看 法。“过去我和外宾也讲过,中学毕业后劳动两年如何如何好。实践证明,劳动两年以后,原来学的东西丢掉了一半,浪费了时间。”这同要知识青年扎根农村一辈 子的宣教确已是南辕北辙了。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学生”,因为,“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 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该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 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人数占招生总数的20%~30%。于是,被积压和挤压在农村的知 青中的佼佼者们,终于获得了返回城市进入大学殿堂的一个最后机会,另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就可以在一种制度的保护下专注读书,从而也免受上山下乡之 虞。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为数不多的上山下乡知青回城圆了大学梦,这还只是解决了“少数人”的问题。高考制度恢复之时,正是知青返城风潮厚积欲发的关头, 如何解决上山下乡运动一系列后遗症,化解因其未得到解决而对社会稳定的巨大冲击,这是很大的难题。在举国畅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风之际,人们已经冲破思 想禁锢,重新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得失利弊,产生了强烈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场运动种种弊端的愿望和要求。邓小平顺应民意,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大手 笔解决这一大难题。

“文革”结束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并未随之宣告终结,这主要是以往的政治场的巨大惯性仍在起作用。实际上,从经济角度上分析,这场运动已走到了尽 头。邓小平曾赞同李先念的意见说:我们花了300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李先念认为是城市、农村、家长和知青本人 “四不满意”)对知青问题如不彻底解决,又会酿成危及安定团结的政治问题。邓小平的思路是——用经济手段解决这样的政治问题。1978年3月28日,邓小 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是搞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这是邓小平改变了他在“文革”前认为 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件长期的大事的认识——笔者注),农民不欢迎。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我们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 收人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开辟新的经济领域,做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他还和华国锋讲,能不下乡的可以不去,每年花20亿,农民还不欢迎,和农民争饭 吃。城市要想办法扩大就业门路。1978年10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呈送的《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汇报纲领》时,邓小平再 次提出,要真正解放思想,广开门路。他一是建议搞些卫星城镇,以解决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二是主张开辟新的行业、新的领域,如轻工业、服务业、商 业;三是提出要把劳动指标搞活点,控制太死了不好调节。他的讲话中已经含有丰富的关于转变僵化的大一统的劳动力管理体制、调节经济结构等改革设想,这实际 上为彻底解决知青问题,以致最后结束知青上山下乡指明了方向。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全局性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的开始。在党中央领导集体事实上的核心——邓小平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解决 包括知青问题在内的众多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的同时,特别强调“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在劳动制度、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其成效特别体现在城镇集体工业用人量大增,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上。 1979年至1981年3年间,城镇新就业人员累计达2622.6万人,原设想到1985年才解决的待业知青问题,提前到1981年末得以解决。由于知青 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历经多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于1981年末悄然告以结束。改革至今的事实表明,城市多种经济不仅容纳下了数以千万计的大中学毕业 生,而且城市还容下了约6000万来自农村的民工。旧有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为历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广西知青
  4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69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0/7/26 13: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7:0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西北风在2011-12-8 14:55:00的发言:
多了不说,大了不说,问问这个坛子里,有几个人是1979年才返城的?

--------------那是另一回事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黑
  4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72 积分:1867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23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8:05:00 [只看该作者]

下班回来,看看帖子,好热闹啊!

透露一点:现在有30多位老知青志愿者在通志馆查阅资料,就是从全国所有县、区、旗级以上的4000余部地方志中查阅有关知青的记载。

无声责怪我没有“理论”,这也实在难为他了,两年前他就这样质问过我。我告诉他说,在论坛随便谈谈看法,没有必要象你那样引经据典吧?更何况谁不知道无声是中知网上的“神搜”,某句话都可以转引来连篇累牍、洋洋洒洒、漫无边际的引证、考据,令人头晕目眩、望而生畏!

无声确实有点“强盗思维”,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别人,也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当然,要是不接受,那可就惹毛了这位“理论家”(姑妄称之?),后面就有更多的“理论”抛出来——反正是够人受的。

我在这个主题的发言并无恶意,只是个人的想法,可以讨论。这里看到了丹柯朋友的帖子,谢谢朋友理解。

我们确实有些更深的东西需要考虑,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思索?

无声有他的思考方式,但那也只是他的方式,他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揭示上山下乡怎么评价的问题,我们对此表示尊重,很愿意和他交流。

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方式,毕竟我们也是上山下乡的亲历者,或者我们比无声更贴近农村,更体验到农村生活的艰辛,有更长的时间参与农村的变革?

所以,我们说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好像是用不着搬弄一大堆什么“理论”来“评价”吧?

我说的话,希望无声不要介意,这是朋友之间的交道,所谓“君子之交”而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柯
  5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742 积分:3554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12 23: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8 19:05:00 [只看该作者]

用户已被锁定


丹柯 博客:http://blog.163.com/madanke@126/
 回到顶部
总数 119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