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天伦之乐 → 活 着(地窖院暮年)


  共有227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活 着(地窖院暮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活 着(地窖院暮年)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09: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活 着1.jpg:

 

  告诉你一个活着的世界,一个光与影交织的故事。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为微小的孔隙中渗透出来,终绘成中国民生万象图。“用影像冲击心灵,感觉公益的力量”。在这里,传递现实呼声、谋求社会福祉已触手可及。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0: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活 着2 800x600.jpg:

 

    “平陆不平沟三千”。在九曲黄河由晋向豫蜿蜒转弯的地方,有一个叫做平陆的县城。整个县境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仅土沟就有75条,支沟、毛沟更是数不胜数。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活习俗,是地窖院形成的重要条件。至今当地仍较好地保存着完整的地窖院,仍有不少老年人喜欢在地窨院中生活。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这是流传在当地的一首民谣,形象地概括了地窖院村落的典型特征。据当地《县志》记载,由于海拔高,过去风沙大,且石块稀缺,远古时,当地百姓发明了在平地上挖大坑,然后在坑内四壁挖窑洞成为四合院的建筑。地窖院是当时人们防御自然灾害肆虐的屏障,一直延续至今。

    大的地窖院有几百平方米,小点的也有几十平方米。建造时,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再在院角开挖一条长长的门洞,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一般向阳的窑洞住人,两侧窑洞则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地窖院里一般掘有深窖,用石灰泥抹壁,用来积蓄雨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为了排水,在院的一角挖个大土坑,俗称“旱井”,下雨时雨水流入旱井,既不会淹没院子,又可饮用。多数农家则在门洞下设有排水道,以免降暴雨时雨水灌。碾打、晒干好的粮食,可从打谷场的小洞直接灌入窑内仓中,既节省力气又节省时间,平时则在洞口加盖石块封住,其巧妙让人叹服。

    地窖院内的居住习俗也尽显家族礼仪中的尊卑。在地窖院内,老人一般住在向阳的北房,儿子住在东房和西房。南房一般放杂物或者当厨房。

    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向往都市生活,大都不愿意住在这样的院子里,于是,留在家里的年轻人在地面上修建了砖瓦房,告别了地窖院,只有老人们依旧坚守着祖辈留下来的院子,依旧过着简单朴素的农耕生活,和院子一起慢慢变老。如今,张店镇的很多农户都建起了房屋,绝大多数的地窖院已经废弃。据统计,平陆地窖院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在黄土高原上存在了千百年的地窖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侵蚀,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消亡,这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也随着老人们的离去而消逝。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网新闻中心联会出品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1: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1.jpg:

 

01、地窖院是山西平陆特有的窑洞民居,其独特之处在于,窑洞筑在掘地一丈深的大坑中。现在,仍有一些暮年老人坚守在“土得掉渣”的地窖院中。随着老人的离去,地窖院也在风剥雨浸中慢慢消逝。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1: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2.jpg:

 

02、“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据当地《县志》记载,由于海拔高,风沙大,且石块稀缺,远古时,当地百姓发明了在平地上挖大坑,然后在坑内四壁挖窑洞成为四合院的建筑,一直延续至今。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1: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3.jpg:

 

03、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向往都市生活,大都不愿意住在这样的院子里,于是,年轻人在地面上修建了砖瓦房,告别了地窨院,只有老人们依旧坚守着祖辈留下来的院子,过着简朴的农耕生活,和院子一起慢慢变老。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2: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4.jpg:

 

04、屠云大娘和老伴儿景仓居住在这里。自从屠大娘的腿摔了之后,她就一直躺在床上。忙活了一辈子的她,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憋闷。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2: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5.jpg:

 

05、两位老人的儿女虽然也经常来看望他们,但是更多时候是两位老人一起生活,冷清而又寂寞。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2: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6.jpg:

 

0680多岁的景仓大爷在院子里忙着家务。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3: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7.jpg:

 

07、正是秋收时节,牛庆平老人的院中晾晒着红辣椒,老伴儿将地里运回来的红薯储存起来。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1:13: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8.jpg:

 

08、家里没有自来水,洗衣服要走一段路程,对于小脚的老太太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31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