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如果没有曾经》—中国第一部知青子女写知青后代返城生活的小说


  共有1044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如果没有曾经》—中国第一部知青子女写知青后代返城生活的小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如果没有曾经》—中国第一部知青子女写知青后代返城生活的小说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0:57:00 [显示全部帖子]

《如果没有曾经》

—中国第一部知青女儿写知青后代返城生活的小说—

 作者—冰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书封面.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书封二.jpg:

(首页现播放的歌曲即为书中立北爸爸在土崖上唱的信天游)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1:16:00 [显示全部帖子]

冰缦原创《如果没有曾经》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与我同龄的知青子女,祭奠我们的青春,纪念我们的曾经。”

 

   上世纪中国“上山下乡”运动涉及大约1700万人。有幸赶上大学末班车的知青们后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可是大多数没能继续学业的回城返乡知青最终沉淀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知青子女。他们,不是纯正的北京人,他们从小比都市同辈人有着更多的坚韧与倔强;他们,也不是纯正的外地人,外地人大多数是来这个城市寻找梦想、捞一桶金、为自己的后代铺路;而他们来这个都市,当年是单单纯纯地来,也许有点想法,那想法单纯得仅仅是一个面包而已。他们,在少年时期经历了自己故乡与父辈故乡两种不同地域的生活。在京期间的环境与经历,直接影响着他们幼年心理的变化,而这些成长的心理又直接导致了他们人格的形成,从而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轨迹。

 

    冰缦原创《如果没有曾经》,12万余字,精装本,制作设计由本人完成,“榕树下”排版印刷。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2:56:00 [显示全部帖子]

【与该书相遇的经过】

 

       在我校的校网上,一位杂志社的社长同学发了这样一条信息:2011-12-09
      “前些天我收到一份礼物,是我认识的一个年轻编辑写的小说《假如没有曾经》,自费出版的。她是知青子女,她妈妈是当年到山西插队的北京知青。以前有过不少关于知青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可避免会提到他们的子女,但是以知青子女为主要角色去写,似乎她是第一部。她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他们这个群体的事情说一说,也希望通过这些表达,能让两代人有更多的相互理解。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写得挺流畅,读完也有些伤感。在此之前,对这个群体确实很不了解,也很少听到有插队的同学说起过自己的子女的事。当然,她不只写了山西。哪位同学有兴趣,可以跟我借看。”

 

      因为多年在知青群体厮混,对知青的故事感兴趣,就想借来这本书看看。在借书过程,就先到网上去查看一下。在寻找这位知青子女撰写的《如果没有曾经》时候,无意中来到了这个女孩的博客,看到了她对自己所想所写的一些阐述。我并没有留言,但她翻来看我,并给我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越江:

    如果可以,请让我自此称呼您为“叔叔”。

    谢谢您关注了我的博客,我想,您关注我的博客是因了我写的这本书吧?进入到您的博客,在您的日志里,我大概有了一点了解,您也是一位北京知青,当年插队到陕北。您的陕北民歌唱得可真好!我的妈妈是初三六六届北京知青,当年插队到晋北。我出生在晋北的一个至今还贫穷的小镇上,七岁时无户口返京。《如果没有曾经》里,董若水的身上有很多我生活的影子,但我不是她,她也不是我,我的真实生活其实远远比她还要精彩。只是,残酷的现实,令我无法下笔去描述自己。所以,我在后记里特意写了一句,《如果没有曾经》不是纪实文学。知青后代也应该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心中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我不会在自己手中制造伤痕类作品。

    (京劳青发字[1988]496号)是一个重要的文件,当年促成仍在外地的北京知青的一次回京大迁徒,1988年,波及了全国诸多省份。返京知青子女,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多少人能理解他们?又有多少知青父母能真正懂得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大都早慧、坚韧,但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多无人能知的纠结。我曾在一个知青网站上看到,一位知青妈妈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我的家庭很像,只不过她是上海插队到云南的,她心里有疑问,为什么回到上海的那个女儿和她感觉“挺远的”?我在这本书里用故事为她作了解答(很遗憾这位知青妈妈看不到)。也许在这个世上,很多的问题并非能用一两句话语来回答。这也就是我在书中后记里所讲:“文革”虽已远去,但“文革”的后遗症还留在了今天。因此,我非常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知青看到知青,更让知青父母懂得他们的孩子;也让更多的人对知青子女的生活有所了解,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

    我的书因不够入流,不被出版社所接纳,因此没有书号。《如果没有曾经》由我一人创作,一人设计,自己出钱,直到11月23日她的诞生,我完成了一代人的梦想。比较高的成本,每本125元,所以只印制了50本。我想,收到我的书的人,其中有珍爱我的文字的,也不乏有看个热闹的。今天,我要送给您一本,送给中国知青网一本,共计两本。我想,《如果没有曾经》在知青父母的手里,应该能得到最深刻的理解与最温暖的关照。请发纸条或邮件给我您的快递地址与电话号码(号码不会骚扰,仅为了快递员的方便)。

    祝福越江叔叔及所有的知青父母,一切的一切,都安好!

                                                                   冰缦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3:02: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随即告诉了我的同学:

 

      XX:谢谢你!你不是知青,但对知青人的这份热忱和老校友的这份情意实在令人感动。在你的帮助下,我与冰缦已经联系上,她写来长信,两本书也已到我手中,正在拜读。
      说实话,可能是因为我对知青后代子女们存在有偏见,所以一直不想跟他们进行交流。尤其这几年来一直是厮混在知青圈里,对知青这个群体的一些特质问题,抑或叫心理障碍和疾痼看到的太多了,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那种啼笑皆非的感觉,那份爱莫能助的遗憾...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爱恨交加的心情,直搅的俺恨不能彻底痴呆了才好。
      虽然我还没看孩子的这部作品,但就以知青子女为主人公的知青文学作品,这的确是一个首创,开了个先河。这也许会从另一个视角,告诉世人、告诉历史,知青以及后知青时代另一层面的真实。
      了解到这部书,孩子已经写了好多年,采访了许多人,拥有大量的知青和知青后代的生活素材。而且还希望继续写下去,还有自己的故事想要说,挺佩服这孩子的毅力。可惜俺没习过文,不懂怎么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准。看到有同学那么快就给了出版这书的主意,想咱们学校和知青群体的人脉资源极其丰厚,估计出版这部书会有戏耶!

      俺还是赶紧看书去喽。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3:08:00 [显示全部帖子]

与本书作者—冰缦直接联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冰缦信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冰缦信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3:15:00 [显示全部帖子]

   告知冰缦,我们这些老知青对她的这本书感兴趣,孩子很高兴。虽然有一些顾虑,但还是同意了我在知青网论坛上推介和节选书的内容。这样我就可以开始来介绍这本令人落泪的书了。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3:20:00 [显示全部帖子]

【作品推介】

      上世纪全国“上山下乡”运动涉及大约1700万人。那些有幸赶上大学末班车的知青们后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可是大多数没能继续学业的回城返乡知青最终沉淀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知青子女。他们,不是纯正的北京人,他们从小比都市同辈人有着更多的坚韧与倔强;他们,也不是纯正的外地人,外地人大多数是来这个城市寻找梦想、捞一桶金、为自己的后代铺路;而他们来这个都市,当年是单单纯纯地来,也许有点想法,那想法单纯得仅仅是一个面包而已。他们,在少年时期经历了自己故乡与父辈故乡两种不同地域的生活。在京期间的环境与经历,直接影响着他们幼年心理的变化,而这些成长的心理又直接导致了他们人格的形成,从而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轨迹。
      (京劳青发字[1988]496号)是一个重要的文件,当年促成仍在外地的北京知青的一次回京大迁徒,1988年,波及了全国诸多省份。这个文件甚至延用至今。因此,知青及其子女返京生活具有普遍社会意义。但是我所关注的范围里,很少看到过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3:22:00 [显示全部帖子]

《如果没有曾经》

内容概要

 

      如果说“文革”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那么,知青子女就是被“文革”直接书写的一代人。因为他们的生命,缘于上世纪那段特殊历史所造就的特殊婚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插队在晋北的北京知青董正康和袁润,在懵懂无知中孕育了一个小女儿——董若水。七岁始,董若水在“北京—太原”的火车上两地周折,借读北京。当(京劳青发字[1988]496号)文件由中央来到晋地,从此她的身份彻底被改变——山西人变成了北京人。她在北京读书、考学,那列连接京晋两地的火车曾经穿越了多少座大山,穿越了多少个隧道?董若水年幼的心灵,又在光阴的隧道中经历了怎样的磨炼?
      远离故乡,远离亲人,董若水早已习惯只和日记说知心话。而正是这种闭塞的心理,让她在初恋时无法坦诚地面对男友。男友的不理解,引来他们之间一场冷战。在董若水摔门而去,一意孤行走在路上内心拧巴的时候,一辆逆行的汽车向她驶来她却浑然不知。当她在医院醒来,警察告诉她,她的男友为了救她已经离开了人世。董若水晕倒了。她还能“站”起来吗?她将如何面对独子的准婆婆?年轻的她,前方的路如何走下去?

      (京劳青发字[1988]496号)文件,不仅仅改变了董若水的命运,还改变着很多与她同龄的人。

      靳生,董若水初中的男同学。父亲是移民到黑龙江的东北汉子,母亲是插队到黑龙江建设兵团的北京知青。自从靳生来到北京,从读书到工作,他深切体会了在这个都市被人歧视,被人排外的感觉,从前活泼的他变得越来越沉默。那个在初中时暗恋他的董若水,其实他也是深爱着她的。但是,他们都是不能坦露心声的人。靳生的一次锒铛入狱,让他失去了与董若水的联系。靳生因为什么而入狱?当他们有一天又坐在一起时,那将是怎样的情景?多年过去,生活又给靳生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敖惠媛,董若水的闺蜜,护校最要好的同学。母亲是插队到内蒙古莫旗的北京知青,嫁给了当地贫下中农敖大海。性格开朗的敖惠媛,外表大大咧咧,内心扛着家庭的重担。在父亲来到北京又抛弃了她们母子五人时,身为长女的她,不得已在工作八小时之外又寻兼职。终于因为疲劳操作,发生了一起一级医疗事故,被医院开除。她将如何面对被误操作的患者?她将如何面对死去患者的家属?她该怎么办?二十几岁的她,是如何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又在今天实现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杨立北,董若水护校时的同学。父亲杨文昌是插队到陕北的北京知青,母亲是个米脂婆姨。立北返京读书时住在叔叔家。婶婶对她百般刁难,最终因为房子的拆迁问题而将她驱逐门外。小小的立北,却从来向家里报喜不报忧,因为她知道自己来北京读书,今后在北京立业,是承载着全家人返京的希望。缺少温暖的杨立北,后来在医院实习时被一个男人的甜言蜜语所诱惑,将自己的贞洁献给了爱情。可是这份爱情欺骗了她,并最终导致她被校方勒令退学。杨立北已患焦虑症,但所有人都不知情,那个年代,人们都重视处女膜,却没有人重视心理。立北受到各方面的指责,被父亲带回了陕北。她回到陕北以后过得怎么样?如今,她又在哪里?

      还有那个叫麦子的女孩,在这个返京文件面前,因为父母荒唐的婚姻,她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被理所当然地留在了黄土高原上;后来,死在了分娩的路上。而她同母异父的妹妹,与亲生爸爸之间又有着怎样解不开的疙瘩?

      返京知青子女,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多少人能理解他们?又有多少知青父母能真正懂得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大都早慧、坚韧,但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多无人能知的纠结。
      董正康和袁润返京后工作无着落、敖大海这个草原男人迫不得已来到北京后的不适应、杨文昌嘴上不说但心里想叶落归根回京的愿望……这些,又是父辈们内心各自不同的纠结。
      “文革”虽已远去,但“文革”的后遗症还留在了今天。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知青看到知青,更让知青父母懂得他们的孩子;也让更多的人对知青子女的生活有所了解,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3:36:00 [显示全部帖子]

《如果没有曾经》

作者:冰缦

 

第一章    痕

1、
      1972年1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的语文教师李庆霖写给毛主席一封信,信中,反映了其儿子作为知青在“上山下乡”中遭遇的种种困苦。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复信: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1973年夏。晋北。原平。
      这一年,董若水从接生婆的手里来到这个世界。黄土高原的夏天,中午骄阳似火,烤得土地已无可奈何地咧开了嘴。接生婆累了一身汗,袁润疼了一身汗。她虚弱地看了一眼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眼神里似乎没有太多的爱意。
      袁润和董正康本不想这么早就生孩子,可是对于避孕知识,年轻的他们懂得太少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作为插队知青,说实话,袁润她还没搞太清楚,自己到底是真正爱上董正康这个同班同学了呢,还是因为这些年来远离北京被董正康频频的照顾所感动?自从1968年,一列直达火车由北京把他们带到这里以后,袁润便再也没有回过家。刚开始大家都在田里计分劳动,后来他俩先后被分配到县里的工厂计件上班。反正在此期间,董正康没少帮助过袁润,毕竟干力气活儿男人要比女人强。可是后来袁润突然不来历假了,日渐隆起的肚子怎么遮也遮不住,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是怀孕了!所以,袁润和董正康迅速地结婚了。

      大概是缺乏营养,若水生下来后袁润一直都没有奶水。据说猪蹄炖汤常喝能下奶,可是那年月还有人吃不上饭呢,去哪里搞猪蹄?!婴儿躺在床上饿得嗷嗷哭,袁润和董正康心里急啊!
      董正康和袁润住在厂里分配的宿舍,邻居基本都是一个工厂里的同事。这天,一位同事端来一碗奶,说是他认识的一个老乡家刚生了孩子,那女人奶水多得不得了,剩下的奶水扔掉可惜,不如正好拿来喂养若水。这碗带着体温的奶水,的的确确是“雪中送来的炭”!后来,董正康就准备了奶瓶,天天去那老乡家里为若水接奶。
       在农村,男人养家糊口,女人做饭生娃,这是天经地义。董若水家却不同,爸爸妈妈都要上班,而乡下、那个时代,怎么可能会有保姆。六个月的婴儿董若水,经常在父母同时上夜班后被反锁在家里,无人照顾,饿得哇哇大哭。
      后来,又是那位好心的同事,介绍了一个老乡给董正康认识。那老乡说,他家女人可以把若水接走去照看。于是,董正康和袁润就去了这位老乡的家里。推开破旧的木板门,进到院里,若水爸妈见到了这位老乡的女人——约摸五十岁左右,已谈不上好看漂亮,却精干利落。
      为了答谢这位农妇,董正康说好每月给她六元人民币。六块钱的工资,在当时的乡村也不是低薪了,那时董正康在厂里每个月也就挣十六块。起初两年里的工资,这位农妇都收下了。
      原平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文革”时期,七百多名北京知青被“再教育”的红色号召驱迁至此。这里土地贫瘠、气候较差,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很多人顿顿都吃不饱饭。

      若水到了会说话的年龄时,就开始管这个农妇叫“大大”。大大,这是晋北的方言。在北京,大爷是不能称之为大爷的,所以管“大爷”要叫“大大”;而在晋北,大爷可以称呼大爷,“大大” 是大爷的老婆,相当于北京的“大妈”,只是与北京的“大大”发音有所不同而已。
      “我说,你是做甚了,还没下地呀?”这是大大在屋外喊躺在炕上的老头子,催他快点儿去田里干农活儿。其实老头子正在炕上和若水玩得欢呢。因为大大不是很能生育的女人,家里孩子只有两个,一儿一女,不过也都各自成家又有了孩子;可是自从若水到了这里,还真是备受这老两口欢迎,尽管农村遍地跑的都是娃儿,虽然农村人不懂得叫她“小公主”,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将若水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
      老头子扛起铁锄要下地去了,走到院中央时,还有些不舍地回头往屋里瞧了一眼。正巧若水就趴在玻璃上看着他,老头子平凡的脸上便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幸福的笑容。大大由院回屋,照看若水。三岁的若水已经会走路、会说话,没人跟她玩了,她就把大大家的被子一个个都翻腾开。晋北农村人家的被子不是叠成豆腐块,而是一张被子叠成一个长条,然后全家的被子摞在一起,最后用一条最好看的床单把它们盖起来垛在炕角。这种叠法是和若水家不一样的,所以若水就以为这不是被子,而是另外一种什么她所不知道的东西,很好奇,打开来,都想看一看。大大宠爱地看着她折腾,从不责备也不反对,任由若水。
      大大拿起针线,靠着窗台,开始衲她的鞋垫,嘴里家常理短碎碎念。若水从来就没听懂大大在说些什么,她只知道自己在这里再怎么折腾,天都不会塌下来。
      秋天的阳光透过晋北独特的窗户纸,穿过那些美丽的镂空的窗花,照在漆布铺就的炕上。太阳升得越高,炕上就越来越暖。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就这样在土炕上各取所乐,陪伴她们的还有炕围子上画的那些山水和美女。“炕围子”,它的大名叫“炕围画”,是山西民间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造型艺术。农村的火炕多连着锅台,于是锅台上方和炕边的墙面上,就成了画匠们显露自己本领的地方。山西炕围子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于一体,画风细腻、色彩艳丽、构图饱满,原平的尤为著名。

      中午,大大的儿孙们都回家来吃饭了。大大将早已准备好的午饭端上炕——几个窝窝头、一锅小米粥、一盘老咸菜。若水吃的却与他们不同,那是大大在小灶上做的饭:和好的小小的一块白面,被擀得薄薄的,切成条状,然后揪成片儿丢在锅里。看那些白面片儿在沸腾的水里一会儿就浮上了水面,捞出来盛在碗里,然后大大放一把长长的铜勺在灶火里烧,铜勺里盛了胡麻油,里面放了干香椿和葱末还有盐,油烧开的时候,就浇在面片儿上,再淋上少许用高粱发酵自制的醋,那诱人的香味便飘满了整个房间。三岁了,若水本可以自己动手吃这碗面片儿,可是大大依然娇惯地端着碗喂她,自己却没动筷吃饭。
      “好吃不?”大大的一个小孙子忍不住问若水。
      “嗯。”若水小嘴里吃着面,鼓着腮,使劲地点头。
      小麦在黄土高原上的成活率不高,这是大大家仅有的一点点白面,就这样慢慢地,一顿、一顿,全被小小的若水吃光了。

      那是多么香的面食啊!若干年后,长大的若水依然能记得当年炕上孩子们那一双双盯着她碗里的眼睛,是那么的渴望而又不敢表露任何不满;可是自己,那时总为能得到比人“高一等”的待遇,而感到洋洋得意。

      一天一天,若水渐渐长大,四岁时她被爸妈接回自己家,可她总是哭着闹着要去大大那里。为此,董正康打过若水的屁股。屁股打疼了也要去,拗不过女儿的爸爸只好把这小人儿送去。可是晚上爸爸来接女儿时,她依然不想回家。从窗户看见爸爸进了院门,若水就一头扎进了被窝垛里,小屁股却还露在外面,她以为,自己看不见别人,别人就看不见她。董正康进了屋,上炕一把将女儿从被子里拽出来,若水哼哼唧唧坐在炕上拉着被子就是不走。她越哼唧,董正康就越生气,巴掌又打在了她的屁股上。小屁股都被爸爸打红了,老太太看了很心疼,就求董正康,说留孩子住一晚吧,就一个晚上。无可奈何,爸爸只好独自回家。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原平没有酱油,当地人都用一种叫“黑酱”的东西来做杂烩菜。袁润一直都吃不习惯,于是若水姥姥就从北京常常寄些酱油膏来。酱油膏,是一种固体酱油,打开后放在一个干净的罐头瓶里,用热水冲开后泡软直至溶解,就是一瓶可佐菜的酱油了。有时姥姥也会寄一些糖果和点心给若水。每次妈妈从邮局把包裹取回放在桌子上,一打开,若水就特别兴奋,她爬上椅子,站在上面可着劲儿地往外掏,然后迫不及待撕开糖纸塞进嘴里,再捧着那些吃的把它们都“藏好”。她最想让大大吃,见大大时她就把这些东西都带着,可每次大大总是手里接过食物,搂着若水亲啊亲,她却不吃。若水就不高兴地大声说:“你吃呀,你吃呀。”大大开心地说:“吃,吃,俺娃真乖!亲死个人!”她虽然口里应着,嘴却未动。
      若水拿给她的这些食物她都留着,在往后的日子,慢慢地又变成了若水嘴里的吃食,然后慢慢地被馋嘴的若水吃光。

      若水五岁时被姥爷带回北京,只是一次短暂的停留。可是大大却一大清早就跑到若水家去敲门。开门的人是董正康。
      “嫂子,什么事儿?”
      “娃,娃还回来不?”
      “若水呀,跟她姥爷回北京住几天,很快就回来。”
      “那咋去了好几天了还不回?”
      “坐火车来回就得两天,若水这是第一次回北京,兴许多待两天玩玩儿吧。”
      “娃一回来打了电报,你就告诉俺。要不俺想娃想得睡不了觉。”
      “嫂子,您快回去吧。若水姥爷一拍电报来,我一准儿马上就告诉您。”
      “嗯,嗯。”
      大大扭身走了,若水爸爸看着她瘦弱的背影摇了摇头,这个农村的老女人,爱他的孩子胜过孩子的亲生母亲。要说在这么贫穷的地方,在这么困苦的年代,谁瞅着钱都是个好东西,攥起来没人会觉得烫手。可是老太太这几年愣是没再收过他家一分钱,说是让攒着留给若水用;自己的孩子,可是常常在她家里白吃白喝,有时还要住。要说人家农村人,孩子多得是,也不缺仨瓜俩枣的,咋就这么稀罕咱若水呢?董正康真是有些搞不懂了。

      若水从北京回来那天,大大很早就去巷口站着迎去了。见到若水时,大大一把将她抱在怀里,用粗糙的手摩挲着若水的头,啥也没说,就是紧紧抱着,不撒手,抱了很久,很久。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5 13:40:00 [显示全部帖子]

2、

      七岁,若水转学回了北京。
      因为没有北京市户口,所以她只能在小学借读。
      姥爷是在来接若水到北京玩儿那年,看到自己插队的女儿太可怜——既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像农村主妇那样照顾家,蒸馒头做饭样样要自己来,不能像城里可以买个现成的。而若水呢,这个可爱漂亮的外孙女,就那么随意地扔给了老乡,有时晚上还跟老乡家睡觉,头上、身上招来一堆虱子。
      姥姥和姥爷把若水接到身边来照顾,也考虑过袁润其他兄弟姊妹的感受,同样是一个爹妈生的,为何却只管袁润的孩子?可是真没办法呀,谁让袁润插队插得最远呢?谁让袁润插队插的那地方最苦呢?老两口也真没其他理由来解释这些问题了,当下最要紧的是,得让咱外孙女洗个澡,把那一身虱子除了。
      姥姥先是把若水带到理发店,剪了个超级短的发型。那可不是为了酷,而是为了回家除头虱方便。然后姥姥又带着若水到了浴池,洗了个淋浴,搓了一通泥儿,出来时换了身新衣服。
      小小的若水,在首都的浴池的更衣室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可是,她差点儿哭了……

      小学校离若水姥姥家非常近。但是刚开始姥姥担心若水迷路,还是接送了她两周。再以后,若水就自己上下学了。
      因为山西实行的是小学五年制,而北京实行的是小学六年制,所以功课对于若水来说并不吃力。只不过,弱小的若水总是被班里的男孩子欺负,而且她还发现,这些男孩子常常欺负的还有另外一个同学,那就是坐在她后面的小翠。小翠的爸爸是插队到甘肃的北京知青,虽说小翠一年级就来到北京上学,可是上到三年级时,她的普通话长进不快,口音还是很重,家乡味儿巨浓。于是在班里,若水和小翠就被大家看作“外地学生”。
      尽管若水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没什么“人缘”,几次逢着班里选班干部,都没有人投她的票。若水做梦都想当个中队长,可是她连戴个“一道杠”的机会都没有。而小翠呢,学习本来就差,又受人欺负,她就更抬不起头了;她越抬不起头,就越受人欺负,越受人欺负小翠脑子就越木学习就越差。周而复始,轮轮回回,与若水同班的小翠最终是留级了。而若水,对“当官”的念头也从此被掐灭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混在北京的外地人并不多,若水和小翠,按现在的话来说,那时应当就是年幼的外地来京人员了。

      自从若水被理了短发,她就知道,头发以后再也不是自己的了。换成大人的话说,从此自己再也不可能随意做自己了。所以那天在浴池的镜子里看到“崭新”的自己时,若水差点哭了。但是若水知道,有泪要往肚子里流,不能哭出来,毕竟北京的面包和巧克力非常好吃,如果自己不听话,很可能就要被送回晋北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令若水痛苦的是,她发现她太想念家乡,因为那里有大大、小伙伴们,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这一切,大于,大大于她对面包和巧克力的留恋!
      若水终于哭出来了。这让姥姥和姥爷百思不得其解——没亏待这孩子呀!姥姥就像母亲一样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姥爷虽说管教严厉但也从没动手打过她,这是哭的哪门子冤屈?可是若水还是哭,越哭越伤心,并且说,她要回晋北的家。
      其实,在若水离开晋北享受她的巧克力和面包的甜蜜日子里,她永远都想不到晋北的大大对她是怎样的想念。

      若水的爸爸妈妈也不同意若水回晋北,因为他们和姥姥姥爷的想法一样——一个孩子在北京的生活要比晋北的条件不知好多少倍啊!穷乡僻壤的地方,能跟首都比吗?小孩子,从来都是任性的。
      就这样,若水想回晋北没回成。不过她有心理准备,因为从被理短发的那天开始,她就懂得自己的头发再也不能听自己的话了。只不过,上小学六年级时,若水想不回晋北也不行了,因为她没有北京市户口,无法考取当地的中学。尽管若水的姥爷厚着自己的老脸四处求情,但也无济于事。而这时若水却笑了,她马上给晋北的小伙伴偷偷寄了一封信,告诉对方这个好消息,其中内容大有“幸灾乐祸”之意。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总数 31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