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诗词曲赋楹联 → 【原创】 七律·湖山真意轩 诗话颐和园五十九


  共有151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 七律·湖山真意轩 诗话颐和园五十九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樾下客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29 积分:5641 威望:0 精华:89 注册:2009/12/8 9:29:00
【原创】 七律·湖山真意轩 诗话颐和园五十九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7 10:12:00 [显示全部帖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颐和园诗画60=.jpg:
 

 

 

 

 

七律·湖山真意轩

 

且向轩前拾翠明,闲窗秋月自幽清。

 

湖山真意顾林影,天地清音闻籁声。

 

风绕蔓花迷梦蝶,雨笼疏柳伴啼莺。

 

别来思绪知多少,对景凭栏无限情。

 

 

 

     “湖山真意轩”位于画中游北,在画中游的后院,有院墙和一座垂花门。出垂花门就是湖山真意轩。湖山真意轩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清音山馆”。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重建。

无论是“湖山真意”还是“清音山馆”,都点明了此处建筑处山得水,是领略山水真谛的好地方。湖山真意比画中游高一层,敞厅三楹,轩中的上楣、下底座、左右楹柱相组合,恰好形成一个个“取景框”。立于轩中,每框一景,景景不同:南望昆明湖,碧波万顷;西眺玉泉山,山峦如黛;北望,树影岚光,倏恍万变;东望,则山坡渐陡,树合路掩。

北宋山水画大师郭熙认为:人们之所以喜爱山水,乃是由于山水“丘园养素,所常处;泉石啸傲,所常乐;渔樵隐逸,所常适;猿鹤飞鸣,所常观。”这种山水的情趣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陶养心灵之所,山水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对象,同时观照山水的穷形尽相也是一种审美的行为。这种审美的行为在儒家看来也是一种心灵修养的手段。

坐在湖山真意轩,感受着颐和园山水带来的美感,体会着自然的天籁清音,是足以愉悦身心的。亲近自然,寄情于山水,人的心灵与自然的融合是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标志,这可能也是“湖山真意“的真正含义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