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彩叶草在2012-12-28 19:30:00的发言:
多么浸人心脾的一首抒情叙事诗啊。读了让人心里暖融融,热乎乎。好!真好!
那个年代的人真是淳朴,真是善良!麦田新绿朋友也是一位不忘恩的人。这么多年了还记得这件事儿。
感谢点评鼓励!
在《谈心》系列的结束语里,我曾说过,有两位素不相识的人却令我终生难忘。
1964年春末,我和同伴顶着小雨步行10多里,到852农场的场部商店买水靴。售货员问清来意后,打了一盆热水,让我们洗了脚,试了鞋。我们非常感动,并投稿《东北农垦报》反映此事。也许在那“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年代,这种好人好事太多了,报社已经习以为常,并未刊登,但这位北大荒人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随时净化我的灵魂。
另一件是1988年秋天,为办女儿回京,我到正义路北京市政府了解有关政策。传达室的一位老同志告诉我,应该去长椿街市府大楼,并从身后的墙上摘下一张打印好的纸条:上面写着从正义路到长椿街的详细路线和转乘车次。我说声“谢谢”转身就走,他追出来把我叫住,让我先在这里给要找的部门打个电话,别对方不在白跑一趟。天哪!若非亲历,简直不敢相信如今“衙门口”还有这样的北京人。从女儿先行到全家返京的四年间,在各种请示、报告、证明、批件等等上面,盖了无数个章子!其间,我多么想再遇到像这位老同志这样无私的热心人哪,然而竟一个也没有碰上。当拿到最后一张准迁证的时候,我坐在马路牙子上,接连抽了两支烟:实在是太累了!回到北京后,我专程去寻访过,这位老同志已经不在那里,接替他的人更崇尚“公事公办”,完全没有他那种“真情热气”。
如果说多年来我还保持助人为乐,那背后都有一位北大荒人和一位北京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