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上山下乡是“消灭城镇居民”的前奏曲


  共有81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上山下乡是“消灭城镇居民”的前奏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2:46:00 [显示全部帖子]

不知楼上这篇文章是转帖还是原创的综述? 对于马占海和顾立清组织的会宁县城老大妈下乡落户的历史我在本网曾转过顾立清的文章,人民网也有选摘转载,这样可以间接证明原文的真实性。

 

楼上的文章内容与顾文有很大出入, 首先事件的时间搞错了,楼上文章说:

 

“1960年代初,全国有2600万人被精简下放,中国县城第一次人口倒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又一次被提上中央的议事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1962年作出了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决定。《甘肃日报》记者马占海接到报社安排的一个新任务,要求他尽快把定西地区城镇居民迁移农村的情况了解一下。他选择去会宁县采访。”

 

这段话把马占海采访会宁老大妈的时间和背景搞混了,顾文原文相关段落如下:

 

在当时的形势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是宣传部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1968年9月24日,《甘肃日报》发表了《巩固伟大胜利,发展伟大胜利》的社论,祝贺全省各级全部成立了革委会。革委会的全部成立,标志着“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就想到对城里人到农村去应加大宣传。

  对甘肃的情况顾立清是十分清楚的,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人们不想在农村呆,都想往城里挤,可城里又没有多少工业,不少居民没有工作。他当时认为中央组织居民上山下乡是对的,觉得那么多人呆在城里,不下去干啥?

  1968年9月底的一天,他把《甘肃日报》驻定西记者站的记者马占海叫到办公室,要求马尽快把定西地区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情况了解一下。

 

 

另外文革中的超大规模上山下乡是因当时国内外诸多因素造成的,当然也有其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原因,  在我们下去后的1969年还发生了全国城市大疏散,那是有预防苏军核攻击背景的。1970年中美接触后战备缓和,北京70届全部留城,当时的上山下乡最直接的动力是来自城市人口超负荷,长远的目标可以从文革发动前夕废除高考来说明,那就是让学生到工农兵中(四个面向)去接受再教育后再择优选拔大学生,后来变为两个面向(插队,兵团)完全是因为“四个面向”无法操作和“摆平”,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就等于留城,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就是当兵,既光荣又可复原回城。

 

 

 

中央高层制定的上山下乡规划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到了文革又突出了“计划政治”,有军事共产主义的意味,但是和后来柬共搞的消灭城镇生活方式并不是一回事。关于张春桥为柬共写宪法和陈伯达支持造反派搞“消灭城镇居民”运动等说法还需史料佐证,我们不少朋友写文章不给引证来源不给资料链接而是改编后直接“为我所用”,这也发生在学术单位的专家学者身上,这是需要改变的国情“特色”。

 

 

相关链接:

 

 

 

上山下乡掀起了狂潮文革中一个口号的由来--新闻中心 ... - 新闻- 中华网

 

上山下乡狂潮是如何形成的--文史--人民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1:03: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在本网转载这篇文章也有好几年了,一下子找不到在哪一楼转载的了,不过这篇文章如果是亲历者写的就很有参考价值,因为文章作者说当时中央的人说毛主席看到了这篇文章,人民日报还专门派人来核实,可见当时姚文元主持的中央宣传口也不敢胡编乱造,在后来发表的毛泽东建国以来文选中可看到姚文元关于这个“典型”给毛泽东写的报告以及老人家的回复,从中可看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可间接求证68-12-22讲话的来龙去脉。从2008上海上山下乡知青研讨会上传出68-12-22讲话是姚文元伪造之说可以看出知青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学术现状,我在后面再复述以前我对此做过的探讨:
 
“上山下乡”掀起了狂潮 文革中一个口号的由来(1)
2006-11-02 17:05:53
 
<!-SSE HIDEPIC SSE-><!-- PIP begin -->
<!-- PIP end --><!-SSE CIPEDIH SSE->
  30多年前一句“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在一夜之间响彻全国城乡,霎时就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狂潮。有人说那是一场洗礼,有人说那是一场灾难。对那场运动的是非功过现在不管怎么评说,对亲历过那场运动的人来说,也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岁月。
  说起“上山下乡”、“知青”等词语,全国上下没有几人不知道的。可提起顾立清,大概没有多少人知道了。顾立清何许人?他正是与“上山下乡”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的人。

  顾立清,河北阜平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5月入伍参军。现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但精神矍铄,我们在采访时,他回想起当年的事,思路还是那样清晰。

  “下乡下山”溯源

  顾立清在1967年以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到《甘肃日报》担任军管会组长,一直到“四人帮”倒台。

  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中,遇到了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全国小学毕业生达260万人,而初中所能容纳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有限,与要求升学者的数目相差较大。1955年,合作化运动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人民日报》在8月11日发表了《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社论,要求各级组织积极帮助青年人转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这是第一次比较明确地向知识青年发出下乡的号召。

  这年9月初,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上写了一段批语:“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9月4日,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上批下了后来被广为宣传的名言:“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中共中央马上作出反应,在《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特别写上了一条:“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下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下乡下山”的概念可能就是这时产生的。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开始精简下放人员,知识青年下乡的事情再次被提出来。“大跃进”运动受挫,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全中国有2600万人被精减下放,中国形成第一次人口倒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又次被提上中央的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1962年作出了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后来又开始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上山下乡”被称为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涂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把阶级斗争和防止修正主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64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知识青年要和工农群众变成一体》的社论。那时候,人们对毛主席极度崇拜,对党十分信任,这无疑向广大知识青年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对于那些充满幻想、满怀政治热情的青年也具有吸引力。

  在当时的形势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是宣传部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1968年9月24日,《甘肃日报》发表了《巩固伟大胜利,发展伟大胜利》的社论,祝贺全省各级全部成立了革委会。革委会的全部成立,标志着“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就想到对城里人到农村去应加大宣传。

  对甘肃的情况顾立清是十分清楚的,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人们不想在农村呆,都想往城里挤,可城里又没有多少工业,不少居民没有工作。他当时认为中央组织居民上山下乡是对的,觉得那么多人呆在城里,不下去干啥?

  1968年9月底的一天,他把《甘肃日报》驻定西记者站的记者马占海叫到办公室,要求马尽快把定西地区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情况了解一下。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由来

  马占海当时30多岁,在报社的名气不是很大,但人很朴实,也很勤奋。

  那时军管会的地位很高,马占海回到定西后,就直接到军分区向政委王化宇了解情况。王政委对他说:“定西的情况,孙司令员掌握得比较多,你可去找他问问。”于是,马占海就找到了司令员孙继力。性格直爽的孙司令员对马占海说:“定西是个穷地方,城市和农村差别不大,城里住的,大部分也是农民,下与不下区别不大。就算战争打起来,苏联绝不会把原子弹扔到这个地方来。”话虽这么说,但孙还是给马占海介绍了定西上山下乡的情况:“本地区靖远县城的行动比较快,已经有50%的城市居民下乡了,会宁下去的有40%。”孙还说,“会宁县下去的人虽不是最多的,但工作比较扎实。”

  马占海得到军分区领导提供的线索,便去会宁县采访。他通过向县领导了解情况、找群众座谈,掌握到几个比较突出的人和事:一个是居民王庆一,王在向县革命委员会提交的下乡申请中说:“我是一个青年,呆在城里没事干。农村很需要劳动力,我决心到农村去参加劳动,改造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另一个是王秀兰,当时已经50多岁了,有两个儿子在外当工人,家里只有她和儿媳妇;再一个是到土高公社陈原大队陈川生产队安家落户的高玉兰,她虽然下乡才几个月时间,但由于各方面表现好,已被社员们评为标兵;此外还有高中毕业知识青年王永强和只有14岁的女青年罗兰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1:05:00 [显示全部帖子]

马占海找了这几个人逐一进行了认真采访。当他问王秀兰对上山下乡有何感想时,王秀兰不假思索地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王秀兰这句话正好是切中马占海此次要采访的关键词,于是,他在稿子中把王秀兰作为了一个重点来写,并突出了她这句“豪言壮语”。

  马占海采访回来,把稿子交给了报社编辑部。当编辑部照例把排有那篇稿子的报纸清样送给顾立清审查时,顾立清一看到马占海写的那篇稿子就感到不错,觉得王秀兰真不简单,那样大的年纪了还主动下乡;特别是她说的那句话“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既朴实,又深刻,很有感 召力,表现出了她很高的的思想境界。于是,顾立 清就动手对稿子作了精心修改,并把王秀兰那句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为主标题 放大了字号,还加了带花边的编者按,并把这篇稿 子从其他位置提到了头版。

  1968年12月8日,《甘肃日报》在头版右侧,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没有作者署名的消息,标题的引题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接着是大号字的主标题“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稿子发出后,顾立清像平常发出众多稿子那样,就像办完了一桩事,在脑子里就放下了,再没往多处想。

  这则消息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重视

  稿子登出来第三天晚上,新华社打来电话到《甘肃日报》值班室,告诉顾立清说是毛主席看了这篇稿子,认为很好,问新华社为什么不发这篇稿子。顾立清告诉他们,自己不知道毛主席是如何看到这篇稿子的。新华社的人问顾立清:“这篇稿子反映的事属实吗?”顾立清肯定地回答说:“绝对是真实的。”他们讲要派人来核实。

  这篇看似普通消息稿,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据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推开以后,毛泽东一直苦于找不到可以用来引路的典型,使他的战略部署得不到顺利地贯彻执行。当刊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消息的《甘肃日报》放到他案头后,这位一直就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领袖,就像写诗一样,一下触到了他心里的某个点。毛泽东立刻指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派人到甘肃会宁县,实地核实这篇文章的真实性,然后转发全国。

  第二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两名记者坐飞机就赶到兰州,顾立清派人到机场去接他们,并派本报记者陪同他们到会宁去核实。临行前,顾立清叮嘱陪同的人:“你们的任务主要是带路,不要妨碍他们的工作,也不要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协助他们把情况核实清楚就行了。”

  经过一周多的凋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回来后告诉顾立清说:“会宁工作真的很有特色,稿子真实反映了城镇居民上山下乡工作的进展成就,写得没问题。”他们回到北京后又给顾立清打来电话,说是新华社要发通稿,他们建议在转发时署新华社和《甘肃日报》两家的名。顾立清回答:“稿子是你们亲自下来采访核实的,就不用署《甘肃日报》的名了。”新华社的同志说:“这个问题你需不需要请示一下省革委会?”顾立清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就这样办吧。”

  在回忆起当时的想法,顾立清说:“我当时想,这只是一篇一般的消息稿,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根本没有想到后来会产生那样的结果。”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原文刊登了由新华社转发了的12月8日《甘肃日报》的消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并加了编者按。据说“城”字后面那个“市”字,是毛泽东亲自修改时加上去的。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在与报头平行的右上角《毛主席语录》一栏里,发表了毛泽东为推动上山下乡运动所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由城市居民到农村去,转化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1:07:00 [显示全部帖子]

上山下乡掀起了狂潮

  文革中,凡毛主席发表了最新指示,全国各个城市皆半夜三更敲锣打鼓,游行庆祝。

  消息传到甘肃省会宁县,县城几千群众在红军会师楼前举行了庆祝大会。他们表示,“一定要在毛主席最新指示鼓舞下,再接再厉,努力把上山下乡工作做得更好,把斗、批、改各方面工作大大推进一步。”

  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三天,《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等全国和各省级报刊也先后全文转载《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一文,上山下乡工作一下子掀起了高潮。

  在报纸掀起轰动效应的同时,国内广播、电影和电视等舆论工具,都开足马力宣传上山下乡。会宁县由于那篇报道的原因,一夜之间变成了推动上山下乡的典型,王秀兰也因为那句豪言壮语,成为响应毛主席号召的核心人物。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名,电影记录片上有形,全世界的人通过这件事,知道了会宁县,更认识了“王大娘”。王秀兰成了当时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大名人。由此,王秀兰的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不仅有蜂拥的记者前来采访,而且她还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上山下乡的带头人,王秀兰又动员两个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只带了一些锅碗、一点米面、两个小箱子和铺盖卷,来到距离会宁县城60多公里的白草塬四百户村落户。

  王秀兰一家当时在农村的劳动很积极,乡亲们都叫王秀兰的两个儿媳妇为“两只手的儿媳妇”。

  对那场运动他不愿作任何评价

  那则消息稿子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并在全国产生如此的影响,但却给顾立清、马占海没有带来辉煌。他们当时只觉那是完成了一件本职工作,没有想到署名,更没有想到去争什么荣誉。可后来他们却因为这篇稿子,在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人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狂潮归咎到他们的头上,说他们执行了极“左”路线。

  受到冲击的首先是马占海。他宣传上山下乡,把自己也卷进了那场狂潮中,稿子发出时间不久,报社也要动员一半的人上山下乡。当时马占海在完成稿子后因病回兰州休息,他也被定上了上山下乡的名单里。这消息可让马占海着慌了,他听说在阿干镇煤矿搞报道的杨忠同顾立清很熟,就托杨向顾立清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希望不要安排他下乡。顾立清也觉得他那身体到农村去吃不消,在会上表态说:“马占海身体不好,就不要下了,如果因为那篇文章,那是我的想法,是我派他去采写的,责任在我。”后来,马占海被安排在离兰州只有30多公里的阿干镇煤矿,顾立清还亲自给阿干镇煤矿的领导打电话,希望他们能照顾马占海,他才被安排当了煤矿的报道组长。

  顾立清的为人和工作能力是有口皆碑的,可他因这则消息,在副部长位置上十几年不但再没动过窝,后来在批判极“左”思潮时,他还理所当然地成了批判对象。

  在结束采访时,顾立清再三强调:“至于那场运动是洗礼,还是灾难,各人有各自的感受,不是我所能评说得了的。后来批判说我搞了那些极‘左’的东西,我也没作过申辩。我觉得,自己当时在那位子上,应该把工作干好。但的确没料到,那则消息会产生那样大的影响。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吧。”

  采访结束后,引起了我们对那场运动更多的思索。这场把城市人口和知识青年向农村和偏远山区转移,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实属罕见。无论怎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摘自:《文史精华》 中<文革中的一个口号是如何叫响的>一文 2006年8月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1:14:00 [显示全部帖子]

转载完毕,原文后面还有照片链接如下:

 

图说历史:上山下乡时期的珍贵老照片

 

 

不论观点如何,知青网上应该畅所欲言,同时力求引用资料来源清晰准确以求进行有序和理性的探讨。

 

在这里向楼主和跟帖者小老广拜年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2:10: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几年前在《知青上海网》转载了顾立清这篇文章后,那里的网中人对此很感兴趣,他后来对这个话题接着做了近一步探讨,他后来搜到了一条宝贵信息,下面转他的一个帖子:

前不久,我从网上看到并下载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以下简称《文稿》)。该电子版出现于2006年,其“简要说明”是这么说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共13册合集,是将网上的各个分册电子书中的部分作适当地技术处理后,改制组合而成,目的为了便于大家集中搜索查阅资料。2006.02.16


第298篇全文如下——


对《人民日报》转发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1〕的批语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


可发〔2〕


毛泽东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指《甘肃日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日发表的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说,甘肃省会宁县部分长期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目前全县已有一百七十八户、九百三十二人分别到十三个公社的生产队安家落户。
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载了这个报道。
〔2〕 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上。



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毛泽东的最新指示,见本册第616页。姚文元送审的《人民日报》编者按指出:“甘肃省会宁县城镇的一些长期脱离劳动的居民,包括一批知识青年,纷纷奔赴社会主义农村,在那里安家落户,这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新风尚。他们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这话说得很对。”“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热烈响应毛主席这个伟大号召,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甘肃日报》的报道中原有一段话讲到:“脱离生产劳动的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毛泽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


第299篇全文如下——


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
  (一九六八年)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1〕


根据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刊印。
  注 释
〔1〕 《人民日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为转载《甘肃日报》一篇关于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而发表的编者按中,用黑体字引用了毛泽东的这段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8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6:01:00 [显示全部帖子]

顾文中有一大段文字很有意思,好象揭示了毛泽东68-12-22讲话的内幕,但是一些说法仍属“孤证”,有些文字还有杜撰之嫌,如:

 

“据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推开以后,毛泽东一直苦于找不到可以用来引路的典型。。。。。。”

 

据谁说?新华社前去调查的人吗?顾文没说清,“据说”等于没说。再如:

 

“当刊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消息的《甘肃日报》放到他案头后,这位一直就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领袖,就像写诗一样,一下触到了他心里的某个点。”

 

顾文中上面这段文字倒是象在写诗,如此没有根据的猜度毛泽东的心理是不严谨的,当时发动上山下乡是迫不得已的伤脑筋的事,老人家那样大的气魄和不怕得罪人的性格都不能让他不在发动上山下乡时说出软话: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68-12-22讲话背后的密辛是我们非常关心的,因此各类解读是曾出不穷的,在中央对68-12-22讲话之前做出动员上山下乡的那次“碰头会”纪要没有解密之前,我们只有根据所能找到的资料进行推理,千万不能妄自杜撰,上挂下联,声东击西。。。。。。

 

再看网中人找到的资料中的关键段落:

 

1,《甘肃日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日发表的一篇报道。

2, 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载了这个报道。

 

 

3,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上。

4,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5,甘肃日报》的报道中原有一段话讲到:“脱离生产劳动的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毛泽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

 

对照顾立清的文章和网中人找到的毛泽东文集中的原始记载,我们可看到以下几点重要的吻合:

 

有人将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消息的《甘肃日报》放到毛泽东的案头(顾文),这个人就是姚文元,证据如下:

 

对《人民日报》转发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1〕的批语

 

 

可发〔2〕


毛泽东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

 

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上。



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以上过程是在姚文元派人去会宁调查后向毛泽东写出报告后发生的,从姚的口气来看,毛泽东没有在此之前看到过这篇文章,姚说: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

 

姚没说:

 

“您看过并要我们去核实的那篇《甘肃日报》的文章我已派人去核实过了。。。。。。”

 

 

因为我推论在68年5月国务院上山下乡安置办给中央的报告提到68年一年来上山下乡所遭遇的困难和提出要扩大上山下乡以插队为主以及三市一省要跨省下乡之后,在5月到12月之间一定开过一次”碰头会”,在那次会上讨论了由“四个面向”改为上山下乡“一刀切”以“插队为主”的计划。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一大篇讲话,会上很可能决定由姚文元去找“典型”来作为动员之用,证据如下:

 



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看到了没有?68-12-22讲话是姚文元把毛泽东在“碰头会”(我猜测)上的一段最新指示加以“整理引用,以执行‘来一个动员’。”姚没有伪造而是在找来会宁典型后整理引用了毛过去的一段讲话,在那段讲话中来一个动员”是“既定方针”,姚负责文宣和找典型,周恩来负责统筹规划,毛泽东的角色是以他的崇高威望发出动员,在上山下乡问题上中央各派意见空前一致是仅有的一例。

 

1968年中央拨专款搞上山下乡遇到很大阻力,专款没用完被收回。记得八次接见中最后两次毛泽东已厌烦了,他问周恩情来已接见了几次为何红卫兵还不离京?周说你不见他们不走,天越来越冷了。。。。。。

 

68年是否也类似?毛是否会在“碰头会”上问上山下乡搞了一年(68年)学生们怎么还不下去?周恩来可能会说你不讲话动员不动啊!我的根据还是安置办68年5月那份著名的报告。

 

最后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及“碰头会”没有要消灭城市居民的意向,证据如下:

 

毛泽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

 

 

 

不论你爱毛还是恨毛都不要在解析历史时加入各自的立场去“发扬光大”,上山下乡是建国以来历届中央的共识,毛本人,“走资派”,“文革派”都团结一致大搞上山下乡,王震独创兵团,文革后又重建新疆兵团,计划经济时代你让他们怎么办?人人都要工作人人都想留城,共产党要管吃喝拉撒睡,例如冬储大白菜,累不累啊?

 

 

我们这一代上山下乡逼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历史按自己的脚步走,阻挠和超越都不会成功,对历史正确的解读不是靠立场而是靠方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