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上山下乡是“消灭城镇居民”的前奏曲


  共有80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上山下乡是“消灭城镇居民”的前奏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百见不如一闻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1 积分:50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9/27 15:2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4:25: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无声友引经据典找出了这么多很有价值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百见不如一闻
  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1 积分:50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9/27 15:2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4:52: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从小就受到要“缩小三大差别”(或“消灭三大差别”)的教育,三大差别是:工农、城乡和脑体差别。要“缩小”或“消灭”之,有两个办法,或把前者降为后者,或把后者升为前者。不言而喻,“降”比“升”容易多了,消灭前者也比消灭后者简单、“痛快”多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62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 16:01:00 [只看该作者]

顾文中有一大段文字很有意思,好象揭示了毛泽东68-12-22讲话的内幕,但是一些说法仍属“孤证”,有些文字还有杜撰之嫌,如:

 

“据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推开以后,毛泽东一直苦于找不到可以用来引路的典型。。。。。。”

 

据谁说?新华社前去调查的人吗?顾文没说清,“据说”等于没说。再如:

 

“当刊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消息的《甘肃日报》放到他案头后,这位一直就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领袖,就像写诗一样,一下触到了他心里的某个点。”

 

顾文中上面这段文字倒是象在写诗,如此没有根据的猜度毛泽东的心理是不严谨的,当时发动上山下乡是迫不得已的伤脑筋的事,老人家那样大的气魄和不怕得罪人的性格都不能让他不在发动上山下乡时说出软话: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68-12-22讲话背后的密辛是我们非常关心的,因此各类解读是曾出不穷的,在中央对68-12-22讲话之前做出动员上山下乡的那次“碰头会”纪要没有解密之前,我们只有根据所能找到的资料进行推理,千万不能妄自杜撰,上挂下联,声东击西。。。。。。

 

再看网中人找到的资料中的关键段落:

 

1,《甘肃日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日发表的一篇报道。

2, 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载了这个报道。

 

 

3,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上。

4,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5,甘肃日报》的报道中原有一段话讲到:“脱离生产劳动的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毛泽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

 

对照顾立清的文章和网中人找到的毛泽东文集中的原始记载,我们可看到以下几点重要的吻合:

 

有人将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消息的《甘肃日报》放到毛泽东的案头(顾文),这个人就是姚文元,证据如下:

 

对《人民日报》转发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道〔1〕的批语

 

 

可发〔2〕


毛泽东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

 

这个批语写在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姚文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上。



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以上过程是在姚文元派人去会宁调查后向毛泽东写出报告后发生的,从姚的口气来看,毛泽东没有在此之前看到过这篇文章,姚说: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

 

姚没说:

 

“您看过并要我们去核实的那篇《甘肃日报》的文章我已派人去核实过了。。。。。。”

 

 

因为我推论在68年5月国务院上山下乡安置办给中央的报告提到68年一年来上山下乡所遭遇的困难和提出要扩大上山下乡以插队为主以及三市一省要跨省下乡之后,在5月到12月之间一定开过一次”碰头会”,在那次会上讨论了由“四个面向”改为上山下乡“一刀切”以“插队为主”的计划。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一大篇讲话,会上很可能决定由姚文元去找“典型”来作为动员之用,证据如下:

 



姚文元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材料原载十二月十日《甘肃日报》,觉得不错,经过核实,加了一个按语,整理引用了您的一段最新指示,以执行来一个动员’。”

 

看到了没有?68-12-22讲话是姚文元把毛泽东在“碰头会”(我猜测)上的一段最新指示加以“整理引用,以执行‘来一个动员’。”姚没有伪造而是在找来会宁典型后整理引用了毛过去的一段讲话,在那段讲话中来一个动员”是“既定方针”,姚负责文宣和找典型,周恩来负责统筹规划,毛泽东的角色是以他的崇高威望发出动员,在上山下乡问题上中央各派意见空前一致是仅有的一例。

 

1968年中央拨专款搞上山下乡遇到很大阻力,专款没用完被收回。记得八次接见中最后两次毛泽东已厌烦了,他问周恩情来已接见了几次为何红卫兵还不离京?周说你不见他们不走,天越来越冷了。。。。。。

 

68年是否也类似?毛是否会在“碰头会”上问上山下乡搞了一年(68年)学生们怎么还不下去?周恩来可能会说你不讲话动员不动啊!我的根据还是安置办68年5月那份著名的报告。

 

最后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及“碰头会”没有要消灭城市居民的意向,证据如下:

 

毛泽东审阅时,删去了文中的“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一句。《人民日报》转载时,这句话改为“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正确途径”。

 

 

 

不论你爱毛还是恨毛都不要在解析历史时加入各自的立场去“发扬光大”,上山下乡是建国以来历届中央的共识,毛本人,“走资派”,“文革派”都团结一致大搞上山下乡,王震独创兵团,文革后又重建新疆兵团,计划经济时代你让他们怎么办?人人都要工作人人都想留城,共产党要管吃喝拉撒睡,例如冬储大白菜,累不累啊?

 

 

我们这一代上山下乡逼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历史按自己的脚步走,阻挠和超越都不会成功,对历史正确的解读不是靠立场而是靠方法。


 


 回到顶部
总数 13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