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 → [原创]《蚂蟥啊,蚂蟥!》—瑞丽风情之五


  共有257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蚂蟥啊,蚂蟥!》—瑞丽风情之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9 16:53:00 [显示全部帖子]

   真不愧是瑞丽出来的知青,把瑞丽的蚂蝗写得详详尽尽!

   凡是从瑞丽回来的,没有不被蚂蝗咬过的。那大姆指粗,十几公分长,可以绕脚脖子一周的水蚂蝗;那小的不起眼,咬你时让你全然不晓,吃成了球后掉在地上,你的身上流满了鲜血才会发觉的,可恶的旱蚂蝗。当时都是刚下乡的知青们谈之色变的毒物。

   记得69年刚到瑞丽,正赶上插秧,第一天下水,就被蚂蝗吸在腿上,大拇指粗的、黄绿相间的蚂蝗,牢牢地吸在小腿上,拉开这头,那头又吸上了,揪开那头,这头又将腿上吸出一个三角口子,只好忙不迭地爬上田埂,招呼老工人来帮忙。当时的组长刘本兴,是一个湖南老兵,参加过志愿军,见我吓得又喊又跳,跑过来用秧苗朝吸在我腿上、已经绕了一圈的头、尾部分上下两次剐蹭,就将那该死的东西刮到了地上,然后随手揪起一根草棍儿,捏起蚂蝗来一穿,只见蚂蝗在他手里翻起一团血花,就肚皮朝外变成了紫色的管状物,他告诉我们:这个是中药,晾干了送给卫生队。过了好多年我才知道了蚂蝗的学名就是“水蛭”,是一味活血、破血的中药。

    说到旱蚂蝗,我比楼主就幸运得多了,由于是老连队,驻在山边儿,虽然有七百多亩水稻,还有七百多亩橡胶,山上山下活儿多,但上深山老林的机会少,刚去的时候只是听说,还真没见过旱蚂蝗是什么样。

    每年的旱季(就是收完水稻后,十月中旬开始),连队都要上山伐木、砍柴,一是要盖房子、二是食堂要柴火,等到树砍了两三个月后,晾得差不多了,大家就要去抬木料了。任务不重,两个人一天抬一根木料,就算完成任务。虽然从山里抬一根木料出来要上两次大坡、下两次大坡,基本上早上去,中午最多两点钟就干完了。谁知到开始大家抬的都是小一些的,离公路近一些的,越往后路越远,树越大。要知道这树只要你抬上了肩,就不能放下来,因为你是在山里,到处都是树,大树、灌木遍地都是,你把树放下好办,你再抬起来就难了去了。我们每人都手持一根支架,就是上面有叉的一根木棍,长短要和自己的肩高相近,树抬起来后,前面的人抬的是小头儿,他要负责找路,估计好树木的长短,和树木间的空隙,不能走到一半卡在树木之间,要是卡了,就只好倒退回来,重走。走累了,就把手中的支架立在地上,把树搁在木棍的叉上,双手搂住树,别让树滑掉在地上。(跑题了,说到抬木料去了。哈哈……)就是我们在抬木料的时候,旱蚂蝗得到了机会,我们的木料只要一上肩,就顾不上别的了,那些旱蚂蝗就从树上、草里,爬到我们的身上,因为它太小了,根本没有感觉,等你有了感觉,那是它已经吃饱喝足了我们的血,变成球掉落在地上了,它分泌出的粘液有麻醉和溶血作用,就在你不知不觉中血已经在你身上流出不知多少道儿了。血与汗一起往下流,等到了公路,放下了树木,你才能检查到底被咬了多少口,碰巧还会在衬衣和裤带之间捉到几个吸饱了血的蚂蝗球。……

 

    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蚂蝗也就越来越少了,可是一想到那种东西,还是心有余悸。

   谢谢“瑞丽江边”的文章,使我回忆起当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不可磨灭的青春!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